首頁 > 職責大全 > 人民醫院藥物安全性監測制度

人民醫院藥物安全性監測制度

2024-07-11 閱讀 9043

人民醫院藥物安全性監測制度

1、為了保障患者用藥安全,結合本院實際,制定本制度。

2、本制度所指用藥安全性監測包括以下內容:

(1)藥品不良反應監測;

(2)與用藥相關不良事件(藥害事件)監測;

(3)特殊管理藥品使用與管理監測;

(4)高危藥品使用與管理監測;

(5)其他。

3、藥品不良反應監測:

(1)醫院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小組承擔全院藥品不良反應監測管理工作;

(2)醫院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小組應經常對醫院使用的藥品所發生的不良反應進行分析、評價,并采取有效措施減少和防止藥品不良反應的重復發生;

(3)對已確認發生嚴重不良反應的藥品,應及時采取停止使用的緊急控制措施;

(4)對不良反應大但臨床必需的藥品,應采取審批使用或限量使用等措施,必要時進行藥物濃度監測;

4、與用藥相關不良事件(藥害事件)監測:

(1)疑為藥品質量問題引起:由醫院藥品質量監督管理領導小組負責處理;

(2)因用法原因(品種選擇、劑量、用法、配伍等)引起:由醫務科負責處理;

(3)對疑似輸液、注射、藥物等引起:由醫務科、護理部負責處理;

(4)醫院要對特別重大用藥錯誤的起因、性質、影響、責任和經驗教訓等問題進行調查評估,必要時報請專家委員會評估。

(5)醫院應制訂有效的藥害事件調查、處理程序,發現嚴重、群發不良反應事件應及時報告。

5、嚴格執行"特殊管理藥品管理制度",重點監測三級管理和五專管理的落實情況;

6、嚴格執行"高危藥品管理制度",重點監測高危藥品的存放區域、標識、貯存方法和使用注意事項;

7、其他:

(1)對包裝相似、藥名相似、一品多規等易混淆藥物的存放方式進行監測;

(2)對中成藥(特別是中藥注射劑)臨床使用情況進行專項監測;

(3)對抗生素臨床使用情況由院感科、藥劑科定期監測;

8、對以上各項監測情況和結果應及時匯總、分析,對存在的安全隱患,應有減少(或避免)重復發生的持續改進措施。

9、藥師應及時向醫務人員、患者及家屬提供準確的藥品使用幫助,保障用藥安全。

10、醫院應對臨床安全用藥進行宣傳、教育和培訓,并有相應的預警資料。

11、對發現臨床用藥安全隱患不及時報告、未采取有效控制措施,致使重復發生造成嚴重后果的,應給予處理。

篇2:醫院藥物不良反應報告和監測工作規定

醫院關于藥物不良反應報告和監測工作的規定

各科室:

根據衛生部和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不良反應報告和監測管理辦法》有關精神,為進一步提高醫生安全、合理用藥的水平和對藥品不良反應的處置能力,結合我院實際情況,特制訂以下規定:

一、健全組織

醫院成立藥品不良反應報告監測領導小組:

組長:z

成員:z(專職監測員)

在此基礎上,建立藥品不良反應報告和監測網絡系統,各網點工作人員如下:

一病區:z二病區:z

三病區:z四病區:z

五病區:z六病區:z

七病區:z八病區:z

急診科:z輸液室:z

婦科:z口腔科:z

中醫科:z藥劑科:z

二、工作要求

1、報告時間:藥品的一般不良反應實行逐級、定期報告制度,必要時可越級報告。醫院每周匯總一交,統一由藥劑科監測員收集并上報市藥品不良反應中心。新的、嚴重的或死亡病例應及時報告。

2、報告程序:發現可能與用藥有關的不良反應應詳細記錄、調查、分析、評價、處理,并填寫《藥品不良反應事件報告表》,填表要求字跡清楚,描述詳細,內容完整。填表后應即時遞交監測員。

3、報告范圍:新的或嚴重的藥品不良反應應于發現之日起15日內報告,死亡病例及時報告;新藥監測期內和進口藥品自首次獲準進口之日起5年內,報告該藥品發生的所有不良反應。

4、本規定自發文之日起執行。

篇3:醫院抗菌藥物用量動態監測和超常預警制度

醫院抗菌藥物用量動態監測和超常預警制度

1.藥劑科應根據《**市人民醫院抗菌藥物目錄》和臨床需要,合理采購抗菌藥物,確保臨床供應。對使用量異常增長、每月使用量排名居前十名、頻繁超劑量使用、頻繁超適應癥使用、頻繁發生不良反應的抗菌藥物,藥劑科應及時報告院抗菌藥物管理工作小組。

2.信息科每月負責對抗菌藥物的使用金額和使用數量進行統計,列出全院使用金額與數量前十名的抗菌藥物名稱(包括藥品通用名和商品名)。處方點評小組負責統計住院患者抗菌藥物使用率及使用強度、門診抗菌藥物處方比例。醫務科負責統計I類切口手術和介入治療抗菌藥物預防使用率及使用時間。

3.抗菌藥物管理工作小組每月組織醫務科、藥劑科、感染管理科、感染科、行風辦等有關部門,對全院使用金額與數量前十名的抗菌藥物、住院患者抗菌藥物使用率及使用強度、門診抗菌藥物處方比例、I類切口手術和介入治療抗菌藥物預防使用率及使用時間和處方點評工作小組的處方點評結果進行分析,檢查全院抗菌藥物使用的合理性,分析用藥科室和個人是否按照《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衛生部辦公廳關于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的規定和藥品說明書、《中國國家處方集(化學藥品與生物制品卷)》的要求,使用抗菌藥物。對使用量異常增長、每月使用量排名居前十名、頻繁超劑量使用、頻繁超適應癥使用、頻繁發生不良反應的抗菌藥物,分析其經銷商有無促銷行為等。并將其中重要的問題提交院藥事管理與藥物治療學委員會討論、審核。

4.醫院藥事管理與藥物治療學委員會定期對抗菌藥物管理工作小組上報的情況進行專項研究,對抗菌藥物使用合理的醫師予以表揚和獎勵,對不合理用藥的醫師予以批評和處罰。對臨床使用數量不正常的藥物,限定采購數量,必要時停止該藥在醫院的臨床使用;對嚴重違反抗菌藥物使用規定的行為要及時予以糾正,并與所在科室、醫療小組及個人的考核掛鉤。

5.對抗菌藥物使用情況實行超常預警、公示、通報制度。對不合理或異常使用抗菌藥物的科室或個人進行公示。把合理用藥作為全院醫師考核的重要指標,對違反處方、醫囑管理規定,收受回扣,無正當理由使用非醫保、非農??咕幬锏目剖壹皞€人,要按照有關規定進行處罰、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