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某醫院導管室護士職責

某醫院導管室護士職責

2024-07-11 閱讀 3942

醫院導管室護士職責

一、在護士長的領導下和醫師的業務指導下工作。

二、認真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和技術操作規程,正確執行醫囑,準確及時完成各項護理工作。嚴格執行查對制度,嚴防差錯事故發生。

三、接診介入治療病人,應核對病人姓名、腕帶、性別、年齡、床號、手術名稱、各種藥物試驗結果、皮膚準備情況,重危患者和特殊治療患者應開放靜脈通道,測心率、呼吸、血壓和進行心電監護。

四、嚴格執行無菌操作,遵守導管室消毒隔離制度,督促手術人員的無菌操作,注意病人安全。

五、負責介入手術前的各種準備和手術后的整理工作;負責手術后患者的包扎、保暖、護送。

六、做好病人心理護理;術中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發現異常及時報告醫師;密切注意手術進展,及時供給手術所需物品。

七、熟練掌握搶救技術,積極主動配合醫生完成各項搶救。

八、每日清點各種藥品、物品,發現缺少及時補充;定期檢查搶救器械,發現故障及時通知有關人員。

九、指導保潔員并參加衛生清掃,保持手術室整潔、肅靜,調節空氣和保持室內適宜的溫度,按規范管理手術間。

十、做好器械、敷料的打包消毒和介入器材保管,做好登記、統計工作,將植入性材料條形碼貼于原始記錄單上,術后負責一次性醫療用品按照規定進行銷毀處理。

十一、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防控醫院感染的發生和擴散。

十二、指導進修、實習護士和衛生員的工作,參與新技術、新項目和護理科研,積極撰寫護理論文。

十三、及時完成護士長交辦的臨時工作任務。

篇2:八一醫院導管室醫院感染管理制度

第一醫院導管室醫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清潔制度

1.導管室嚴格劃分無菌區、清潔區、污染區。拖布和其他衛生用品分開應用并有明顯標志,使用后按規定進行消毒、洗凈懸掛。

2.堅持每日的清潔制度,濕式擦拭。保持手術間地面、物品、清潔、無塵、無血跡。

3.手術間每日用空氣消毒機進行消毒。

4.手術間每周大掃除1次。用清潔劑和消毒液刷洗地面、窗臺、墻壁和暖氣管道等,用含有效氯250mg/L的消毒劑溶液擦拭物體表面,空氣消毒機進行消毒。

5.每月進行空氣、物表和工作人員手的監測。

(二)工作人員要求

1.工作人員進入手術間必須更換手術室衣褲、拖鞋、帽子和口罩、內衣,頭發不得外漏。外出必須穿外出衣和鞋。

2.手術間嚴格控制入室人員,家屬不得入內。

3.工作人員患上呼吸道感染如必須進入手術間時應戴雙層口罩,面部、頸部和手有感染者,不得進入手術間;私人物品不得放入手術間。

4.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時防止跨越無菌區。

5.一次性醫療用品不得重復使用,產品說明書未界定一次性使用的導管應按去污、清潔、滅菌的程序進行處理。特殊感染者應先進行消毒然后再按去污、清潔、滅菌的程序進行處理。

6.無菌物品必須經兩人核對滅菌標記及有效期方能用于手術。

7.手術間的使用原則:先做無菌手術,后做污染手術(澳抗陽性者),如同時進行兩臺手術,臺上的一切物品不得交叉使用。

8.手術間的一切物品不外借,防止交叉感染。

(三)物品消毒

1.無菌物品與非無菌物品分開放置,無菌物品應有滅菌標記及時間,手術包內放指示卡,指示卡變為黑色說明滅菌有效。每日檢查有效期。

2.無菌持物鉗干式保存,有效時間為4小時,過時重新更換消毒。

3.一次性醫療用品用后放黃色垃圾袋內焚燒處理。

4.醫療器械及引流瓶等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劑溶液浸泡消毒后再清洗、滅菌。澳抗陽性者用后的物品用含有效氯2000mg/L的消毒劑溶液浸泡消毒。

5.澳抗陽性患者手術后房間進行終末消毒。

篇3:豐華醫院導管室安全管理制度

醫院導管室安全管理制度

1.導管室內電器設備有專職人員保管、維修、保養。

2.使用者必須熟悉各種設備的操作規程注意事項,做到術前檢查,術后安全存放,發現問題及時與專職人員聯系。

3.各種易燃物品、防火設備、劇毒藥品應專人保管定期清點。

4.下班前關好門窗,水電,打開攝像系統,第二天上班之后攝像記錄有異常情況及時向院保衛科報告。

5.導管室工作人員應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加強職業道德,保證各例手術安全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