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衛生中心傳染病管理制度
南調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傳染病管理制度
1.發現傳染病或疑似傳染病病人時,在法定報告時限內,以最快速度向本轄區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簡稱疾控中心,下同)報告。
2.實行傳染病首診負責制。發現傳染病病人或疑似傳染病病人時,及時轉入傳染病定點收治醫療機構。
3.建立傳染病個案登記卡,按照卡片登記項目填寫齊全,不得漏項。掌握其動態情況,做好追蹤隨訪。
4.做好傳染病人或疑似病人流行病學調查、疫情報告、消毒隔離、應急救治、轉院治療等。必要時對病人的學習、工作、生活環境進行預防性消毒;對病人接觸者,實行醫學觀察;密切接觸者預防性用藥。
5.協助疾控中心開展傳染病癥候群(如發熱、腹瀉、因病缺勤、缺課等)監測工作。建立監測資料檔案,開展監測分析。
6.加強對結核病傳染源的發現與報告,配合疾控中心做好轄區內恢復期結核病病人的送藥和訪視工作。
7.建立健全性病、艾滋病防治工作制度,開展防治知識宣傳,高危人群行為干預、咨詢、檢測、轉診服務;協助開展流行病學調查、醫學隨訪、醫療救助;妥善保管工作檔案,嚴格遵守保密制度。
8.對傳染病預防、治療管理中,發生傳染病疫情緩報、漏報、謊報、隱瞞不報,造成疫情擴大或傳染病暴發流行的部門和責任人,應嚴格追究責任。
篇2:衛生院傳染病疫情信息網絡報告管理制度
鄉鎮衛生院傳染病疫情信息網絡報告管理制度
一、責任落實
1、建立、健全由院領導、醫務科、護理部、院感科人員組成的疫情報告領導小組。
2、傳染病疫情與公共衛生事件信息網絡報告管理,實行專人負責制。
二、傳染病疫情報告程序
1、門診、病區建立疫情報告登記本。接診醫務人反發現法定傳染病病人、疑似病人、病原攜帶者,應立即填寫傳染病報告卡,書寫工整、無涂改,及時、準確、完整,并在傳染病登記本上做好登記。
2、醫院疫情管理人員每日到各科收取疫情報告卡,及時核對、登記。
3、接診醫務人員對甲類傳染病、傳染性非典型肺炎和乙類傳染病中艾滋病、肺炭疽、脊髓灰質炎的病人、病原攜帶者或疑似病人,必須立即電話報告當地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同時,疫情直報人員于2小時內通過網絡系統進行報告。
4、發現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當在立即通過最快的方式報告當地疾控中心和衛生行政部門的同時,由疫情直報人員于2小時內進行網絡報告。
5、對其它乙類傳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傷寒、副傷寒、痢疾、梅毒、淋病、乙肝、白喉、瘧疾的病原攜帶者由疫情直報人員于6小時內通過網絡系統進行報告。
6、對丙類傳染病和其它傳染病,由疫情直報人員每日9:00前收集全院各科室傳染病報告卡,進行整理、核對后10:00前必須登陸報告系統,按照系統提醒,首先檢查前次報告是否審核通過,然后完成上網錄入報告,并在相應傳染病報告卡頂端注明“已網報”字樣。
7、網絡報告完成后,疫情管理人員將疫情卡集中統一保管。
8、需要對已報傳染病做出訂正報告和死亡報告時,由醫務人員填寫訂正卡或死亡卡,疫情管理人員收卡、網上直報、作好登記后的集中收集管理工作。
三、監督管理
疫情管理人員每月上旬檢查全院疫情工作并及時報告院領導,每半年和不定期召開傳染病疫情管理領導小組例會研究工作,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篇3:附二醫院傳染病管理制度
附屬醫院傳染病管理制度
為了提高醫務人員傳染病的防治技能和報告意識,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特制定本制度:
一、對新分配的醫務人員,預防保健科與科教科配合進行崗前對傳染病防治、疫報程序和個人防護等技能的培訓。
二、嚴格執行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傳染病相關管理制度、操作規范,防止傳染病的醫源性感染和院內感染。
三、《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傳染病分為甲類、乙類和丙類39種。甲類2種、乙類26種、丙類11種。
四、報告程序、方式與時限:傳染病報告實行屬地化管理。傳染病報告卡由首診醫生或其他執行職務的人員負責填寫。責任報告單位和責任疫情報告人發現甲類傳染病應于2小時內將傳染病報告卡填寫好送保健科進行網絡直報。對乙類、丙類傳染病應于24小時內將傳染病報告卡填寫好送保健科進行網絡直報。
五、對傳染病病人要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首診醫師一旦發現傳染病確診病例或疑似病例,要及時報告,并填寫報告卡(按照國務院或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內容、程序、方式和時限報告),送到保健科按各類傳染病疫報時限進行網絡直報。對甲類傳染病或乙類傳染病中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甲型H1N1流感的病例或疑似病例,都要按《傳染病防治法》中甲類傳染病要求進行管理處置,并按時限進行網絡直報。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不明原因的傳染病或某種傳染病暴發時,按醫院的規定預案執行,并按疫情報告時限進行網絡直報,并電話報同級衛生行政部門和上級衛生行政部門及屬地疾控中心。
六、門診要執行傳染病預檢分診制度,認真做好傳染病病例登記及轉診工作,并積極協助疾控機構人員進行標本采集和流行病學調查等工作。
七、對住院的傳染病病例按院感科規定,做好隔離、消毒及個人防護措施。醫療用品要按《醫療廢物管理條例》的規定處理,對被傳染病病原污染的場所要認真徹底有效的進行消毒,醫療器械也需進行消毒或消毀。
八、傳染病疫情的報告必須按照《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與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報告管理辦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信息報告管理工作規范(試行)》及《傳染病信息報告管理規范》等法律法規的規定。及時如實報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與傳染病疫情信息,不得瞞報、緩報、謊報、漏報,按各類傳染病疫報時限進行報告,并做好傳染病登記工作,不認真執行者按醫院傳染病管理獎懲制度執行處理。
九、嚴格執行衛生部關于死亡病例進行網絡直報的規定。臨床死亡的病例,經治醫生要按時限(7天內)及時填寫死亡報告卡,要如實填寫死亡的根本原因。防止傳染病死亡病例漏報或因此致傳染病散播。
十、本規定自發文之日起實行,原有關規定與本制度有沖突的以本制度為準。
附件:傳染病暴發事件、聚集性癥候群處理機制與報告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