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核心制度:分級護理制度
十五項醫療核心制度:分級護理制度
1.特別護理
1.1、適應對象
病情危重,需隨時觀察,以便進行搶救的病人,如嚴重創傷、各種復雜疑難的大手術后,器官移植、大面積燒傷和"五衰"等。
1.2、護理內容
1.2.1、設立專人24小時護理,嚴密觀察病情及生命體征。
1.2.2、制定護理計劃,嚴格執行各項診療及護理措施,及時準確填寫特別護理錄單。
1.2.3、備齊急救藥品和器材,以便隨時急用。
1.2.4、認真細致做好各項基礎護理,嚴防并發癥,確保病人安全。
2.一級護理
2.1、適應對象
病情危重需絕對臥床休息的病人,如各種大手術后、休克、癱瘓、昏迷、發熱、出血、肝腎功能衰竭和早產嬰兒等。
2.2、護理內容
2.2.1、每15~30分鐘巡視病人一次,觀察病情及生命體征。
2.2.2、制定護理計劃,嚴格執行各項診療及護理措施,及時填寫特別護理記錄單。
2.2.3、按需準備搶救藥品和器材。
2.2.4、認真細致做好各項基礎護理,嚴防并發癥,滿足病人身心兩方面的需要。
3.二級護理
2.1、適應對象
病情較重,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如大手術后病情穩定者,以及年老體弱、幼兒、慢性病不宜多活動者等。
3.2、護理內容
3.2.1、每l一2小時巡視病人一次,觀察病情。
3.2.2、按護理常規護理。
3.2.3、生活上給予必要的協助,了解病人病情動態及心態,滿足其身心兩方面的需要。
4.三級護理
4.1、適應對象
輕癥病人,生活基本能自理,如一般慢性病、疾病恢復期及手術前準備階段等。
4.2、護理內容
4.2.1、每日兩次巡視病人,觀察病情。
4.2.2、按護理常規護理。
4.2.3、給予衛生保健指導,督促病人遵守院規,了解病人的病情動態及心態,滿足其心兩方面的需要。
篇2:某鄉鎮衛生院分級護理制度
鄉鎮衛生院分級護理制度
根據病情、醫囑執行護理級別。
一、特級護理
指病情危重需要隨時搶救和重點觀察的病人。
護理要求:派專人晝夜守護,嚴密觀察病情變化,制定護理措施,做好基礎護理和專科護理,預防并發癥;備齊急救器材、藥品,隨時準備急救;及時、準確、客觀、完整書寫危重病人護理記錄。
二、一級護理
重癥及手術后需要嚴格臥床休息的病人及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病人;生活部分自理,但病情隨時發生變化的病人。
護理要求: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制定護理措施,做好身心護理,預防并發癥;備齊急救器材、藥品,隨時準備急救;根據病情做好護理記錄。
三、二級護理
病情較重,生活部分自理的病人。
護理要求:注意觀察病情變化;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指導病人提高其自護能力,促進身心康復;做好相應護理記錄。
四、三級護理
各疾病的康復期、生活能自理的病人等。
護理要求:注意觀察病情,在護理人員的指導下進行自我護理,并做好健康指導;做好一般護理記錄。
篇3:某區醫院分級護理制度
附屬醫院分級護理制度
一、特級護理:
1、護理對象:病情危重,復雜多變,隨時可發生生命危險,需要搶救或極度虛弱、生活不能自理的病員;。
2、護理要求
1)安置病人于危重監護室或單人病室。24小時專人護理,班班交接;建立危重患者護理記錄單,記錄規范。
2)備有各種搶救儀器和藥品。嚴密觀察病情,隨時監測生命體征等指標、觀察呼吸機、心電監護儀等運行情況,并做好記錄。
3)按醫囑及時執行各種治療操作,收集各種標本,送藥到口。
4)保證各種導管暢通、清潔,按時更換引流袋(瓶),詳細記錄引流量及色澤,必要時消毒處理。
5)保持呼吸道通暢,及時吸痰,病情允許要拍背排痰。
6)氣管切開者按氣管切開常規護理,如:每天更換切口處敷料及定時消毒內套管等。
7)做好病人心理護理、衛生及健康教育指導。
8)做好基礎護理和生活護理:
①洗臉、口腔護理和頭發護理(梳頭)每天2-3次;
②床邊擦浴每日1次,包括洗腳及會陰護理等;
③每日更換床單,有污染隨時更換(病情允許);
④預防褥瘡護理每日2次,病情允許建立翻身卡,每2小時翻身一次并記錄,如病情不允許,要有記錄說明。
二、一級護理:
1、護理對象:病重、需絕對臥床休息者;特大手術后7天內,各大、中手術后1~3天內;昏迷、休克、腎衰、驚厥、子癇等;腦癱生活不能自理者
2、護理要求:
1)嚴密觀察病情,每30分鐘至1小時巡視病人一次。
2)按醫囑及時執行各種治療和護理,收集各種標本,送藥到口。
3)晨、晚間護理每日各一次(濕掃床、洗臉、漱口、刷牙、梳頭、洗腳或擦澡、剪指甲等)。
4)口腔護理:手術病人每天2次,清醒且禁食病人指導其每日刷牙漱口一次。
5)預防褥瘡護理:手術病人每日2次;必要時建立翻身卡,不能自行翻身的臥床病人每2小時協助翻身一次。
6)保持各種引流通暢、清潔、消毒,定期更換并記錄引流量及色澤等。
7)協助完成就餐、服藥、功能訓練等。每周更換被褥一次,隨臟隨換。
8)做好心理護理,健康教育,有愛傷觀念,做好出院指導。
9)能活動的病人每周要測量體重。
三、二級護理:
1、護理對象:已脫離危險期,病情較穩定,還不能完全生活自理者;年老體弱、慢性病不宜過多活動者;大、中手術后病情穩定者
2、護理要求:
1)注意觀察病情變化,每1-2小時巡視一次。每天定時測T、P、R,按醫囑測血壓,并做好記錄。如發熱病人,超過37。2℃,每天4次,超過39℃以上者,每4小時測一次。
2)按時正確執行各種治療與護理,協助指導晨晚間護理,督促個人衛生,送藥到口。
3)保持導管的通暢,如留置導尿病人每天更換引流袋,并清洗導尿口。收集各種標本。
4)根據病情協助病人每天在床上或床邊輕微活動。
5)生活不能完全自理者協助或指導就餐、個人衛生及二便護理,指導病人剪指(趾)甲,每周稱體重一次。
6)每周更換床單被褥一次,隨臟隨換。
7)做好心理護理、健康教育,有愛傷觀念,出院指導。
四、三級護理
1、護理對象:一般慢性病,手術前及手術后恢復期或即將出院的病人。
2、護理要求:
1)每班巡視病人二次,掌握病人病情及活動情況。
2)按醫囑執行治療,收集各種標本,送藥到口。
3)每天測T、P、R一次,按病情及醫囑測血壓并做好記錄。
4)協助做好晨晚間護理。注意關心病人飲食及休息,督促病人做好個人衛生、修剪指甲。每周測體重一次。
5)每周更換床單被褥一次,隨臟隨換。
6)督促遵守院規,做好心理護理、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導。
7)協助送水送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