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吊作業安全管理規定
(一)起吊作業分級、分類
1、吊裝作業按吊裝重物的質量分為三級:
a)吊裝重物的質量大于80t時,為一級吊裝作業;
b)吊裝重物的質量大于等于40t至小于等于80t時,為二級吊裝作業;
c)吊裝重物的質量小于40t時,為三級吊裝作業。
2、吊裝作業按吊裝作業級別分為三類:
a)一級吊裝作業為大型吊裝作業;
b)二級吊裝作業為中型吊裝作業;
c)三級吊裝作業為一般吊裝作業。
?二)吊裝作業的作業程序
1、項目單位負責人認真填寫《吊裝安全作業證》各項內容,交施工單位負責人批準。對施工作業中的吊裝作業,必須編制吊裝方案,并將填好的《吊裝安全作業證》與吊裝方案一并報機動部門負責人批準。《吊裝安全作業證》批準后,項目負責人應將《吊裝安全作業證》交作業人員。作業人員應檢查《吊裝安全作業證》,確認無誤后方可作業。
2、吊裝作業之前必須先辦理作業許可和吊裝作業票,進車票。
?(三)編制吊裝施工方案的范圍
吊裝質量大于等于40t的物體和土建工程主體結構,應編制吊裝施工方案。吊物雖不足40t,但形狀復雜、長徑比大、精密貴重,施工條件特殊的情況下,也應編制吊裝施工方案。吊裝施工方案經施工主管部門和安全技術部門審查,報主管廠長或總工程師批準后方可實施。
?(四)起吊作業前應檢查和確認的內容:
a)檢查吊鉤、鋼絲繩、環形鏈、滑輪組、卷筒、減速器等易損零部件的安全技術狀況;
b)檢查電氣裝置、液壓裝置、離合器、制動器、限位器、防碰撞裝置、警報器等操縱裝置和安全裝置是否符合使用安全技術條件,并進行無負荷運載試驗;
c)檢查地面附著物情況、起重機械與地面的固定或墊木的設置情況,劃定不準閑人進入的危險區域并派專人看護;
d)檢查確認起重機械作業時或在作業區靜置時各部位活動空間范圍內沒有在用的電線、電纜和其它障礙物;
e)檢查吊具與吊索是否選擇適當,其質量是否符合安全技術要求;
f)確認吊裝方案和安全預案;
g)明確指揮人員、作業人員、監護人員的職責分工;
h)基礎周圍回填土夯實情況和天氣預報情況;
i)起吊現場已拉警戒繩,無關人員離開起吊范圍內。
?(五)起吊作業安全要求:
1、各種吊裝作業前,應預先在吊裝現場設置安全警戒標志并設專人監護,非施工人員禁止入內。懸吊重物下方嚴禁站人、通行和工作。
2、吊裝作業中,夜間應有足夠的照明,室外作業遇到大雪、暴雨、大霧及六級以上大風時,應停止作業。
3、嚴禁利用管道、管架、電桿、機電設備等做吊裝錨點。未經機動、建筑部門審查核算,不得將建筑物、構筑物作為錨點。
4、任何人不得隨同吊裝重物或吊裝機械升降。在特殊情況下,必須隨之升降的,應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并經過現場指揮人員批準。
5.吊裝作業時,必須按規定負荷進行吊裝,吊具、索具經計算選擇使用,嚴禁超負荷運行。所吊重物接近或達到額定起重吊裝能力時,應檢查制動器,用低高度、短行程試吊后,再平穩吊起。吊裝作業現場的吊繩索、攬風繩、拖拉繩等應避免同帶電線路接觸,并保持安全距離。
6.在起重作業時必須明確指揮人員,指揮人員應佩戴鮮明的標志或特殊顏色的安全帽。起吊作業必須明確統一信號。
7.在采用兩臺或多臺起重機吊運同一重物時,施工前,所有參加施工人員必須熟悉吊裝方案,盡量選用相同機種、相同起重能力的起重機并合理布置,同時明確吊裝總指揮和中間指揮,統一指揮信號。
?(六)吊裝作業人員資質及管理要求
起重指揮人員、司索人員(起重工)和起重機械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業學習并接受安全技術培訓,經國家或業務主管部門考核合格,取得地方主管部門簽發的《特種作業人員操作證》后,方可從事指揮和操作,嚴禁無證操作。
1、起重指揮人員應遵守以下規定:
a)必須按規定指揮信號進行指揮;
b)及時糾正對吊索或吊具的錯誤選擇;
c)正式起吊前應進行試吊,試吊中檢查全部機具、地錨受力情況,發現問題應先將工件放回地面,故障排除后重新試吊,確認一切正常,方可正式吊裝;
d)吊裝過程中,任何崗位出現故障,必須立即向指揮者報告,沒有指揮令,任何人不得擅自離開崗位設施。
2、起重機司機(起重操作人員)應遵守以下規定:
a)必須按指揮人員(中間指揮人員)所發出的指揮信號進行操作。對緊急停車信號,不論任何人發出,均應立即執行;
b)當起重臂、吊鉤或吊物下面有人,吊物上有人或有浮置物時不得進行起重操作;
c)嚴禁使用起重機或其它起重機械起吊超載或重量不清的物品和埋置物件;
d)在制動器、安全裝置失靈、吊鉤螺母防松裝置損壞、鋼絲繩損傷達到報廢標準等情況下禁止起重操作;
e)吊物捆綁、吊掛不牢或不平衡而可能滑動、吊物棱角與鋼絲繩之間未加襯墊時不得進行起重操作;
f)無法看清場地、吊物情況和指揮信號時不得進行起重操作;
g)起重機械及其臂架、吊具、輔具、鋼絲繩、纜風繩和吊物不應靠近高低壓輸電線路。必須在輸電路線旁作業時,必須按規定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不能滿足時,應停電后再進行起重作業;
h)在停工或休息時,不得將吊物、吊籠、吊具和吊索懸在空中;
i)在起重機械工作時,不得對起重機械進行檢查和檢修。不得在有載荷的情況下調整起升機構的制動器;
j)下放吊物時,嚴禁自由下落(溜)。不得利用極限位置限制器停車;
k)用兩臺或多臺起重機械吊運同一重物時,鋼絲繩應保持垂直;升降、運行應保持同步;各起重機械所承的載荷不能超過各自額定起重能力的80%。?
3、司索人員(起重工)應遵守以下規定:
a)聽從指揮人員的指揮,并及時報告險情;
b)根據重物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吊具與吊索。不準用吊鉤直接纏繞重物,不得將不同種類或不同規格的吊索、吊具混在一起使用。吊具承載不得超過額定起重量,吊索不得超過安全負荷;起升吊物,應檢查其連接點是否牢固、可靠;
c)吊物捆綁必須牢靠,吊點和吊物的重心應在同一垂直線。捆綁留下的繩頭,應緊繞在吊鉤或吊物之上。多人綁掛時,應由一人負責指揮;
d)禁止隨吊物起吊或在吊鉤、吊物下停留。因特殊情況進入吊物下方時,必須事先與指揮人員和起重機司機(起重操作人員)聯系,并設置支撐裝置。不得停留在起重機運行軌道上;
e)吊掛重物時,起吊繩、鏈所經過的棱角處應加襯墊。吊運零散的物件時,必須使用專門的吊籃、吊斗等器具;
f)不得綁掛、起吊不明重量、與其它重物相連、埋在地下或與地面和其它物體粘結在一起的重物;
g)人員與吊物應保持安全距離。放置吊物就位時,應用拉繩或撐竿、鉤子就位;
h)高空吊裝體積較大的物件時,應捆綁拖拉繩。
(七)起重作業結束應注意的事項
起重作業完畢,作業人員應做好以下工作:
a)將吊鉤和起重臂放到規定的穩妥位置,所有控制手柄均應放到零位。對使用電氣控制的起重機械,必須將總電源開關切斷;
b)對在軌道上工作的起重機,應將起重機錨定住;
c)將吊索、吊具收回放置于規定的地方,并對其進行檢查、維護。達到報廢標準的要及時更換;
d)對接替工作人員,應告知設備、設施存在的異常情況及尚未消除的故障;
e)對起重機械進行維護保養時,切斷主電源并掛上標志牌或加鎖。
(八)不準吊裝作業的情況
在吊裝作業中,有下列情況之一者不準吊裝:
a)指揮信號不明;b)超負荷或物體質量不明;
c)斜拉重物;d)光線不足、看不清重物;
e)重物下站人;f)重物埋在地下;
g)重物緊固不牢、繩打結、繩不齊;
h)棱刃物體沒有襯墊措施;?i)重物越人頭;
j)安全裝置失靈。
k)遇六級及六級以上大風或大雪、大雨、大霧等惡劣天氣時,不得從事露天作業。
篇2:井下起吊設備重物技術管理規定
1、使用手拉葫蘆起吊設備(重物)前,必須對手拉葫蘆進行全面檢查,檢查各部件是否齊全、靈活可靠,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嚴禁手拉葫蘆帶病起吊設備(重物),嚴禁使用不能自鎖的手拉葫蘆。
2、錨桿支護巷道起吊設備(重物)必須提前打注專用錨桿或錨索,且錨桿必須實行全長錨固,嚴禁使用支護設計錨桿(索)、鋼帶、鋼筋梯以及金屬網等作為起吊構件。起吊重量不超過2噸時,采用φ20×2200mm以上錨桿;起吊重量超過2噸時,必須采用φ22×2200mm以上錨桿,且起吊錨桿數量不少于2根。采用錨索進行起吊時,錨索設計長度應確保錨固到穩定巖層中的長度不少于1m,錨固力不小于180KN。
3.井下起吊設備(重物)必須編制專門安全技術措施,經分管副總工程師審批后方可實施。起吊用的鋼絲繩套及連接構件強度不得小于起吊設備(重物)的8倍,吊環擰入錨桿尾部螺絲后錨桿絲的外露長度不小于2mm。起吊時須派專人觀察生根錨桿(錨索)及吊環,確保安全可靠。
4、架棚巷道利用工字鋼棚起吊設備(重物),必須符合以下要求:
①必須將手拉葫蘆懸掛在牢固可靠的支架上,并由專人提前對前后10架棚進行檢查加固,將背板剎緊背牢、打齊撐桿后方可起吊。
②嚴禁使用交岔點抬棚進行起吊,用支架起吊設備(重物)應增加兩側護棚。
③起吊設備(重物)的重量必須符合手拉葫蘆銘牌規定,嚴禁用手拉葫蘆起吊超過銘牌規定的重量。
④吊裝地點必須設在在支護完好、安全可靠的地點,嚴禁在巷道失修地點進行起吊。在無可選擇的情況下,必須由班組長或經驗豐富的老工人選定,并將吊裝地點前后10m巷道進行修復加固,確保后路暢通、安全可靠后方可起吊。
⑤起吊必須兩人進行,一人檢查、指揮,一人操作,嚴禁一人起吊。起吊時操作人員必須站在非重物一側,設備(重物)下嚴禁有人,防止重物墜落傷人。起吊過程中,負責檢查、指揮的人員,必須密切注視吊
裝的安全情況,發現險情立即停止作業。
5.上下山起吊設備(重物)時,下方嚴禁有人。
6.架棚巷道起吊重物必須垂直起吊,其重量不大于2噸。
7.起吊過程中發現下列情形之一,必須立即停止起吊,放下起吊設備(重物)進行處理:
①起吊時支架變形、撐木折斷、頂板掉矸、鋼絲繩套斷絲;
②起重鏈打滑、松脫,手鏈、棘爪打滑;
③起吊異常沉重,手拉葫蘆工作聲音異常;
④起吊設備(重物)不穩定,旋轉、搖擺。
篇3:崗位安全生產責任制:起吊司機
一、認真落實安全生產的規章制度,執行安全操作規程,做好安全生產。
二、必須由持證人員上崗操作,嚴禁無證人員操作。實行定人、定機。
三、操作人員必須熟悉機械性能,懂得安全操作規程,做到按章操作,不違章。
四、電源線上必須安裝漏電保護器,電動機必須接地。
五、工作前必須檢查機座、地錨是否牢固,離合器、制動器、起重限位器、滑輪、鋼絲繩是否安全可靠,確定無誤方可工作。
六、起重用的鋼絲繩應經常進行檢查,發現斷股或斷絲超過規定時應及時更換,鋼絲繩在卷筒上應纏繞整齊,使用時卷筒上必須保留3圈以上的鋼絲繩,以確保安全。
七、工作時嚴禁用手觸摸鋼絲繩和滑輪,物體下降時不應拉開離合器讓物體自由下落,應使用動力等速下降。嚴禁超負荷運轉、起吊,禁止上下載人。
八、倒班制工作時,應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認真執行操作機械掛牌制度。
九、操作人員不能直接看到被吊物或深基坑內施工時,必須另設信號人員指揮,操作人員要聽從信號員指揮。
十、工作完畢應斷開電源,鎖上電源箱,維修保養機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