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管道)安全技術管理規定
1范圍
本標準明確了壓力管道管理指導思想、管理范圍、管理機構;壓力管道設計、制造、安裝、使用管理、檢驗、修理改造等各環節必須遵守的要求。
本標準適用于公司壓力管道安全技術管理。
2管理職責
2.1公司機動部負責對公司內壓力管道設計、制造、安裝、修理、改造、使用管理、檢驗等進行監督管理。
2.2各單位設備管理部門為本單位壓力管道管理的主管部門。
3管理內容與要求
3.1管理內容
3.1.1監督管理范圍依據原化工部頒布的《化工企業壓力管道管理規定》,原勞動部頒布的《壓力管道安全管理與監察規定》。適用于同時具備下列條件的管道:
a)進口壓力Pw大于等于0.1MPa;
b)公稱直徑Dg大于等于50mm;?
c)輸送化工介質的工藝管道、化工生產用蒸汽管道及公用燃氣管道和熱力管道。
3.1.2?對于非上述條件的壓力管道由使用單位制定管理辦法。
3.2?壓力管道設計
3.2.1具備化工工程設計資格或壓力管道設計資格的單位,方可從事其資格范圍內壓力管道設計。
3.2.2設計單位對所設計的壓力管道安全技術性負責。設計文件要明確體現出設計標準、安裝施工規范、所用材料標準、計算壁厚、腐蝕裕量及腐蝕速率。
3.2.3公司機動部負責壓力管道設計單位質保體系的監督管理。
3.2.4工廠壓力管道管理人員應參加工廠基建及技改、技措項目的設計審查。
3.3?管件、管道附件的制造
3.3.1壓力管道所用管件、管道附件的制造單位應有相應的制造資格,且經國家技術監督部門備案。
3.3.2管件、管道附件等產品必須有合格證及性能報告,使用單位必須進行驗收,必要時進行復驗。
3.4?壓力管道制造與安裝
3.4.1壓力管道安裝單位應具備由國家或省級質量技術監督局頒發的《壓力管道安裝許可證》,并從事相應范圍的壓力管道安裝。
3.4.2?制造單位對所制造的管子、管件、管道附件的安全質量負責;安裝單位對所安裝的壓力管道安裝質量負責。
3.4.3?制造安裝單位所用的管材、焊材等要符合設計選用標準,并且有合格證書,必要時進行復驗。制造安裝發生材料變更時,必須由設計單位技術負責人批準,并由設計單位下達材料變更單。
3.4.5工廠壓力管道管理人員需根據產品質量情況對制造單位實行產品監造。
3.4.6?安裝單位應隨時對安裝質量進行自檢,并接受相關部門的監督檢驗,確保壓力管道安裝及修理改造質量。
3.4.7對外委項目實行資質審查制度。不具備資質的單位不得從事壓力管道安裝檢修工作。
3.4.8?技改、技措項目中,壓力管道安裝前,建設單位應將開工報告報公司機動部,機動部會同有關部門對施工條件及現場安全狀況等進行檢查。
3.4.9安裝單位向使用單位辦理移交手續時,必須將壓力管道全部技術資料和竣工圖樣移交給使用單位。
3.4.10進行壓力管道制造安裝、修理改造的焊工必須持有技術監督部門頒發的焊工操作證,并從事相應的焊接工作。公司機動部負責焊工培訓組織工作。
3.5壓力管道使用管理
3.5.1新壓力管道使用前,使用單位必須備好主要部件合格證、質量證明書、竣工圖、安裝交工資料等文件,并填寫"壓力管道使用登記表"一式三份,經公司機動部會同有關部門進行檢查,按有關規定辦理登記備案手續后,方可投入使用。
3.5.2在用壓力管道使用證辦理手續按3.5.1,資料除以上要求外,還要有壓力管道檢驗報告或檢查記錄。
3.5.3各單位要進一步建立和健全壓力管道檔案和臺賬,檔案內容參照原化工部頒發的《壓力管道技術檔案格式》,并妥善保管好壓力管道資料,做到科學管理,有據可查,保證壓力管道安全運行。
3.5.4各單位必須結合設備巡回檢查制度,配備必要的裝備,對裝置區管道和公用管廊做定期、定點、定線巡回檢查,及時消漏堵漏,消除事故苗頭。使用或管理單位對所使用或管理的壓力管道安全狀況負責。
3.5.5管道在運行中一般嚴禁帶壓處理缺陷,如生產需要在開工過程中做冷緊、熱緊或帶壓堵漏時要制定嚴格的安全措施,由施工單位技術負責人審定并報安全部門批準后執行。
3.5.6在使用及檢查中如遇到下列情況,操作人員有權立即采取緊急措施,同時向上級部門報告:
a)管道超溫、超壓、過冷經處理仍然無效;
b)管道發生泄漏或破裂危及安全生產;
c)發生火災、爆炸或相鄰設備和管道發生事故直接威協管道的安全運行。
3.5.7使用單位必須對壓力管道操作人員及從事壓力管道技術管理、檢查、檢修等有關人員進行安全技術培訓,實行持證上崗制度。
3.5.8?停用二年以上的在用壓力管道,使用前需做耐壓試驗、宏觀檢查及壁厚測定,必要時應委托檢驗部門檢驗。
3.6?壓力管道檢驗
3.6.1壓力管道定期檢驗的內容和檢驗周期按原化工部《化工企業壓力管道檢驗規程》的要求進行。
3.6.2壓力管道檢驗工作原則上應由公司內具備資質的檢驗單位進行,特殊情況需外委時,由公司機動部組織落實其他有資質的檢驗單位。
?3.6.3?壓力管道檢驗人員必須經省級以上勞動行政主管部門考核取得相應的資格證書,并從事資格證書允許范圍的檢驗工作。
3.6.4?工廠根據年度檢驗計劃和生產實際情況編制月份檢驗計劃,并在每月20日前將下月的檢驗
計劃報公司機動部。
3.6.5工廠負責提供受檢壓力管道的資料,做好壓力管道的技術處理并提出安全檢驗任務書,協助檢驗單位辦理施工手續。
3.6.6?檢驗實行工藝流程卡傳遞制度,檢驗單位制定的檢驗方案要得到工廠確認,檢驗結束后,使用單位應按檢驗方案逐項檢查驗收。
3.6.7檢驗發現超標缺陷,及時通知工廠組織修理,復檢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3.6.8檢驗單位在檢驗完成后兩周之內提交檢驗報告或檢驗通知卡,保證按時開車。
3.6.9壓力管道檢驗收費標準另行制定。
3.7壓力管道修理改造
3.7.1壓力管道修理主要指檢驗中發現超標缺陷部位的修理及使用中出現泄漏等問題的修理。
3.7.2具有壓力管道安裝許可證的單位,視為其具有相應的壓力管道維修資質。對壓力管道進行修理改造時,其施工技術和管理要求,應與新建壓力管道要求一致。
3.7.3修理改造的外委項目要實行資質審批制度。工廠壓力管道管理人員要對外委項目的施工質量進行監督。
3.8壓力管道附件檢驗
3.8.1管道上的閥門、安全閥、壓力表等管道附件檢驗,分運行檢查和停機檢查。
3.8.2工廠對壓力管道進行巡回檢查時,對管道附件進行運行檢查。
3.8.3停機檢查由工廠組織實施。
3.8.3.1安全閥校驗執行公司《鍋爐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管理規定》4.2.13條《安全附件檢驗》。
3.8.3.2壓力表要按計量部門規定的期限校驗,工廠定期安排。
3.8.4工廠要對壓力管道安全閥建立臺賬和定壓記錄。
3.8.5重要管道附件不得任意移位和拆除,如生產需要,需經設計部門和單位技術負責人審批。
3.8.6在對壓力管道做定期檢驗時,要對管道附件抽檢。
3.9事故管理
3.9.1出現爆炸、泄漏、燃燒等事故要及時報于公司機動部。
3.9.2主管領導要及時組織有關人員分析事故原因,采取措施及時挽救。事后要認真總結,并做好處理工作。
3.10定期報表
3.10.1壓力管道基礎數字普查匯總表。
3.10.2年度壓力管道修理計劃表。
3.10.3年度壓力管道安裝(改造、更新)計劃表。
3.10.4年度壓力管道檢驗計劃表。
篇2: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機構資格許可審查員管理規定
一、總則
(一)為規范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機構(以下簡稱“安檢機構”)檢驗資格許可核查工作,加強安檢機構?檢驗資格許可審查員(以下簡稱“審查員”)的管理,統一審查員的條件、考核、注冊、職責,制定本規定。
(二)審查員由省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組織考核、注冊、使用和日常管理,報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備案。
二、條件
(一)原則上年齡不超過60周歲,身體健康,所在單位推薦,并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大專(含)以上學歷或中級(含)以上專業技術職稱,從事車輛相關工作滿3年或從事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滿2年;
2.中專學歷或助理工程師技術職稱,從事機動車安檢工作滿5年。
(二)經省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組織的考核合格。
(三)擔任組長的審查員還需要具備以下條件:
1.具有一定的組織、協調和語言文字表達能力;
2.具有較強的現場條件核查技能和豐富的核查經驗。
三、考核
(一)現場條件核查工作程序和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流程。
(二)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依據的法律法規和有關規定。
(三)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依據的技術條件和方法標準。
(四)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使用的檢測儀器設備的基本性能和適用范圍,有關儀器設備的標準,檢定規程或校準方法。
(五)質量管理的基本理論和安檢機構檢驗資格許可條件及核查方式、方法、技巧等。
四、注冊
(一)經考核合格的人員可以向省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申請審查員注冊。
(二)審查員注冊應當提供下列資料:
1.審查員申請表,見附件1;
2.學歷證明復印件;
3.技術職稱證明復印件;
4.其他需要提供的證明文件的復印件。
(三)經省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確認合格的申請人員給予注冊,發放審查員證書,見附件7。
(四)審查員證書有效期為3年,期滿后經考核合格,可以繼續申請注冊。
(五)國家公務員不得申請注冊。
五、職責
(一)審查組長職責
安檢機構資格許可審查工作實行審查組長負責制,對核查工作的質量負責。其職責如下:
1.分配審查組各成員工作,合理編制現場核查計劃,嚴格按程序組織策劃現場核查活動;
2.主持召開首、末次會議,組織實施現場核查活動,組織審查組內部會議,討論核查情況;
3.組織完成不符合項的匯總和核查結論的確定,編制現場核查報告;
4.代表審查組與安檢機構溝通和聯絡,妥善處理核查活動中的異常和爭議;
5.協調審查組內各項工作,指導審查員獨立完成任務,并對審查員的工作進行評價;
6.完成與本次核查工作有關的其他事項;
7.及時向省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提交對安檢機構核查的完整資料。
(二)審查組員的職責:
1.在組長的領導下,按分工完成具體的核查工作;
2.向組長匯報現場核查情況,提交有關的核查記錄;
3.參與核查報告的討論和確定;
4.對核查現場所發現的問題提出建議;
5.對分工審查的項目負責;
6.協助審查組長完成其他工作。
六、工作紀律
(一)嚴格遵守《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機構檢驗資格許可審查員守則》,見附件2。
(二)服從省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的管理和工作安排。
(三)在接受核查等相關工作時,要事先征得所在工作單位的同意。
七、日常管理
省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每年要對注冊審查員進行考核,考核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收集、匯總安檢機構的反饋信息,對審查員進行考核;
(二)對審查員現場核查工作質量進行抽查;
(三)對審查員進行年度考核。
八、暫停與注銷
(一)凡是出現下列情況之一的,暫停6個月審查員資格,情節嚴重的注銷審查員資格:
1.不履行審查員職責,未遵守《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機構檢驗資格許可現場核查審查員守則》的;
2.對安檢機構的核?查中,一個年度內累計出現2次工作失誤的;
3.無故不服從派遣或在其資格有效期內不參加規定項目考核或考核不合格的;
4.以權謀私,侵害安檢機構正當權益的,或借機推銷產品和服務項目的。
(二)因本人健康原因或其他原因不能繼續從事核查工作,本人提出申請的,予以注銷。
(三)凡受到2次以上(含)暫停資格的審查員,注銷其審查員資格。
(四)被注銷的審查員,不得再次申請注冊。
九、資格的恢復
對受到暫停資格的審查員,在暫停期間對其過錯行為認識深刻,并認真予以糾正的,可在暫停期結束后,由本人提出恢復資格申請,經省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批準,予以恢復審查員資格。
篇3:罐區安全技術管理規定
?第一條石油化工企業罐區是安全生產的重要部位,根據國家和集團公司的有關規范、標準、規定,結合國內外歷史上發生的罐區事故教訓和隱患治理的實際情況。為加強罐區安全技術管理,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在罐區建設、改擴建工程中,必須嚴格執行國家和集團公司的有關規范、標準、規定。
要求執行的國家、集團公司的主要現行規范、標準:
《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J-16-87)及局部修改條文;
《石油化工企業設計防火規范》(GB50160-92);
《石油庫設計規范》(GBJ74-84)及局部修改條文;
《低倍數泡沫滅火系統設計規范》(GB50151-92);
《建筑滅火器配置設計規范》(GBJ140-90);
《液體石油產品靜電安全規程》(GB13348-92);
《石油化工企業可燃氣體檢測報警設計規范》(SH3063-94)。
第三條由于歷史原歷造成罐區不符合國家和集團公司現行有關規范、標準、規定要求的,要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進行整改,重點是:
1.罐區布置。
(1)布置在山區丘陵地區,地勢高于工藝裝置、全廠性重要設施或人員集中場所的罐區,要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修筑可靠的防火堤,或利用地形設事故存液池,要保證防火堤或存液池嚴密不漏,時固可靠。其容積符合規范要求。
(2)布置在平地的罐區,不符合國家和集團公司現行有關規范、標準、規定的,如:罐間距不足、罐與工藝裝置間距不足、罐組內貯有不同類別的可燃液體的罐區,要采取補救措施。
2.防火堤。
(1)用毛石或磚砌的防火堤要用混凝土覆蓋內表面和堤頂,應能承受液體靜壓且不滲漏。
(2)管線穿堤處應采用非燃燒材料嚴密封堵。
(3)防火堤內排水口無密封或用閘板開啟的必須整改。防火堤內積水排出口應在防火堤外,并設易于操作的開關閥門,其開關狀態必須使遠處易于辨認。現用普通截止閘的要逐步更換。
(4)罐區的水封井不能代替排水開關閥門。
3.消防系統。
(1)應設立獨立的高壓消防水系統,其消防給水管道應環狀布置,進水管不少于2條,并有可靠的水源;消防用水量應能滿足撲救罐區最大火災時配制泡沫用水量與儲罐的冷卻用水量之和,其壓力為0.7~1.2MPa。
(2)消防給水干管的管徑應根據罐區貯罐容量計算,但最小管徑不應低于200mm。
(3)廠區罐區應采用半固定式泡沫滅火系統,半固定式泡沫管線接口要引到防火堤外。
(4)大容量液體罐區、地形復雜或遠離廠區的獨立罐區,應采用固定式泡沫滅火系統。
(5)采用液下氟蛋白滅火系統,應在單向閥之后安裝密封爆破片,截止閥處于常開狀態;浮頂罐不宜采用液下滅火系統。
(6)液化烴球罐罐區應設消防冷卻水系統,并配置移動式的干粉等滅火設施。
(7)液公烴罐區防火堤內嚴禁綠化,應鋪設水泥地坪。
(8)罐區消防道路靠近罐區一側嚴禁種植妨礙消防作業的樹木。
(9)罐區應設環形消防道路,當受地形限制時,可設置有回車場的盡頭式消防道路,其面積不小于15m×15m。
(10)為保證大型消防車通行,消防道路的轉彎半徑不小于9m,凈高不小于4.5m。
4.貯罐及貯罐附件。
(1)儲存甲b、乙a類液體,應選用浮頂或浮艙式內浮頂罐;現為固定頂的甲b、乙a類液體貯罐,要逐步更新為浮頂罐。
(2)非金屬油罐禁止貯存甲b、乙類可燃液體。
(3)貯存可燃液體的固定頂罐應設有呼吸閥和阻火器,現采用金屬網或金屬絲的老式阻火器,必須更換為新式波紋板式阻火器。
(4)儲罐脫水要采用可靠的安全切水設施。
5.罐區儀表。
(1)可燃液體儲罐應設液位計和高液位報警,裝置原料罐還須設低液位報警。
(2)液化烴儲罐應設液位計、壓力表和安全閥,以及高液位報警。
(3)可燃氣體、液化烴、可燃液體的罐組應按規范要求設置可燃氣檢測報警器。
(4)有毒介質罐區應接規范要求設有毒氣體檢測報警器。
6.罐區的防雷和防靜電。
(1)可燃氣體、液化烴、可燃液體的鋼罐必須設防雷接地。
貯罐防雷接地點不應少于2點,接地點沿貯罐周長的間距不宜大于30m,接地電阻應小于10歐姆。
為便于正確檢測接地電阻,接地線應作可拆裝連接。
固定頂鋼罐。當頂板厚度大于4mm時,可不裝設避雷針(線);浮頂罐可不設避雷針(線),但應將浮頂與罐體用兩根截面不小于25mm2的軟銅線作可靠的電氣連接。
壓力貯罐不設避雷針(線),但應作防雷接地。
罐區不宜裝設消雷器。
(2)可燃氣體、液化烴、可燃液體的鋼罐和管道均應作防靜電接地。
鋼罐的防雷接地設施,可兼作防靜電設施。
每組防靜電接地體的電阻應小于100歐姆。
第四條罐區管理。
1.貯罐應有罐號及所貯存物料名稱標志,管線應標有管號及物料名稱及走向。
2.制定完善的罐區檢測管理制度、安全技術規程、安全操作法、事故預案并嚴格執行。
3.制定具體的巡檢要求,規范檢查項目內容。
4.嚴格執行崗位巡檢制度,逐步實現智能巡檢、打卡巡檢,并納入計算機監控系統。
5.貯罐進出物料時,現場閥門開關的狀況在控制室要有明顯的標記或顯示,避免誤操作,并有防止誤操作的檢測、安全自保等措離,防止物產超高、外溢。
6.貯罐發生高低液位報警時,必須到現場檢查確認,采取措施,嚴禁隨意消除報警。
7.雨季防火堤內積水,要及時排出,排出后立即關閉出水口。
8.罐區儀表及安全設施必須按時維護保養,確保完好。
9.罐區要有嚴格的人出入制度,嚴格的車輛及禁火管理制度。
10.貯罐布置集中,總儲量較大的罐區應逐步實現計算機監控管理,對貯罐的液位、溫度、壓力、進出口閥門工作狀態實施監控。
11.計算機監控系統應能快速巡回檢測,具有各種限制值報警及異常狀態參數的存貯存功能。
12.貯罐的主要進出口閥門逐步實現自動控制,若有困難,可采用手動閥門信號回訊器,實現計算機監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