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附二醫院藥物信息咨詢崗位工作操作規程

附二醫院藥物信息咨詢崗位工作操作規程

2024-07-11 閱讀 4329

醫院藥物信息咨詢崗位工作操作規程

目的:

建立藥物信息咨詢操作程序,規范藥師解答問題程序,做到及時、準確,高效為患者提供高質量的藥學服務。

責任人:

藥物咨詢工作人員。

內容:

1.確認準確確認咨詢者的身份及受教育程度,明確提出問題,并進行登記。

2.問題歸類根據問題的緊急性、復雜性,以明確問題的關鍵所在,有助于確定信息資料的選用。

3.獲取附加的信息,以了解提問的針對性,獲得完整的背景資料。

4.搜集整理資料查閱文獻,對檢索到資料進行歸納整理,以符合詢問者的需求,保證回答的正確性和完整性。

5.回答問題先復述咨詢的問題,然后給出簡練、正確、準確的解答。

6.隨訪咨詢者了解提供的信息是否足以解決問題咨詢者是否滿意有無新的問題實行后續追蹤服務的有效率溝通,有助于發現咨詢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建立藥師專業信用,提高藥學信息服務水平和確保符合詢問者需求。

7.咨詢記錄詢問者或用藥者的提問資料,答案及時間,資料來源,回答者,回答后的反映或效果。可做知識的儲備,進行臨床藥物咨詢回顧性分析。

篇2:醫院抗菌藥物使用管理制度

第六醫院抗菌藥物使用管理制度

一、堅持合理應用抗菌藥物的原則:

1、嚴格掌握抗菌藥物使用的適應癥、禁忌癥,密切觀察藥物效果和不良反應,合理使用抗菌藥物。

2、嚴格掌握抗菌藥物聯合應用和預防應用的指征。

3、制訂個體化的給藥方案,注射劑量、療程和合理給藥方法、間隔時間、途徑。

4、密切觀察病人有無正常菌群失調,及時調整抗菌藥物的應用。

5、注重藥物經濟學,降低病人抗菌藥物的費用支出。

二、各臨床醫生應掌握抗菌藥物的有關知識,在堅持上述原則的基礎上,結合病情,合理用藥,必要時應邀請負責抗菌藥物使用與管理的專家會診。住院病人使用抗菌藥物,必須在病歷中詳細記錄。

三、護士應熟悉了解各種抗菌藥物的藥理作用和配制要求,準確執行醫囑,觀察病人用藥后的反應,并及時記錄及報告醫生。

四、藥劑科應定期為臨床醫務人員提供有關抗菌藥物的信息。每季度統計本院抗感染藥物消耗量,每月抽查兩天門診處方,計算抗感染藥物使用率。住院病人抗感染藥物使用率由監控醫生按月統計,由醫院感染管理科按季度匯總并上報“市院感監控中心”。

五、醫院感染管理科要定期組織業務學習,以提高醫生合理使用抗菌藥物的水平。

篇3:醫院藥物不良反應報告和監測工作規定

醫院關于藥物不良反應報告和監測工作的規定

各科室:

根據衛生部和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不良反應報告和監測管理辦法》有關精神,為進一步提高醫生安全、合理用藥的水平和對藥品不良反應的處置能力,結合我院實際情況,特制訂以下規定:

一、健全組織

醫院成立藥品不良反應報告監測領導小組:

組長:z

成員:z(專職監測員)

在此基礎上,建立藥品不良反應報告和監測網絡系統,各網點工作人員如下:

一病區:z二病區:z

三病區:z四病區:z

五病區:z六病區:z

七病區:z八病區:z

急診科:z輸液室:z

婦科:z口腔科:z

中醫科:z藥劑科:z

二、工作要求

1、報告時間:藥品的一般不良反應實行逐級、定期報告制度,必要時可越級報告。醫院每周匯總一交,統一由藥劑科監測員收集并上報市藥品不良反應中心。新的、嚴重的或死亡病例應及時報告。

2、報告程序:發現可能與用藥有關的不良反應應詳細記錄、調查、分析、評價、處理,并填寫《藥品不良反應事件報告表》,填表要求字跡清楚,描述詳細,內容完整。填表后應即時遞交監測員。

3、報告范圍:新的或嚴重的藥品不良反應應于發現之日起15日內報告,死亡病例及時報告;新藥監測期內和進口藥品自首次獲準進口之日起5年內,報告該藥品發生的所有不良反應。

4、本規定自發文之日起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