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理)協調會會議紀要簽發制度
現場(監理)協調會及會議紀要簽發制度
1現場協調會包括監理例會和專項會議。監理例會應定期召開;專項會議是為解決某些專題性問題(如事故處理、加工定貨劃項會、業主直接分包項目與總承包單位之間的劃項會、專業性較強的分包單位進場協調會等)而召開的。
現場協調會由總監理工程師或其委托的監理工程師主持召開。
2監理例會由總監主持,業主、施工單位的項目經理、技術負責人、設計單位代表、有關監理人員參加,必要時,還可邀請其他有關單位參加。
3監理例會召開前一天,應由總監召集有關監理人員和業主代表全面了解情況,提出會議中需解決的問題,并初步統一意見,以便在會上口徑一致,節約時間。
4監理例會的主要議題是:
4.1.施工單位分別匯報上次會議紀要執行情況、工程進展情況、存在問題及下步施工安排;
4.2.研究并決定解決問題的方法;
4.3.總監總結通報前段三大控制情況,協調、布署下步工作,提出工作要求。
5專業性監理會議由總監或總監委托的專業監理工程師主持召開。
專業性監理會議分為臨時性會議(如專業劃項會、事故處理會、技術會商會等)和經常性會議(如施工進度協調會、質量例會等),其參加人員臨時性會議可臨時召集。經常性的專業例會應形成制度,由單位固定有關人員參加。會前,主持人應作好充分準備,作到議題明確,有的放矢,節約時間,提高效率。
6建立良好的會風,與會者不得遲到、早退,會議中間不得隨意出入。不得閑扯與會議無關的事項。
7會議由監理單位指定專人擔任記錄,并有專用的會議記錄本。
會議記錄應注明日期、參加人、支持人、主要議題及主要發言。
記錄應準確、干凈,不得隨意涂寫。
8會議應及時整理會議紀要,經與會各方認可,分送與會各方和有關單位。會議記要應寫明:
8.1會議時間及地點;
8.2主持人、與會者姓名、職務及他們代表的單位;
8.3議決事項及有待進一步研究的問題;
8.4議決事項由何人在何時執行,任何配合及檢查。
9會議紀要應由總監(或與業主代表共同)簽發,一般應在會議第二天發出。
篇2:(監理)協調會會議紀要簽發制度
現場(監理)協調會及會議紀要簽發制度
1現場協調會包括監理例會和專項會議。監理例會應定期召開;專項會議是為解決某些專題性問題(如事故處理、加工定貨劃項會、業主直接分包項目與總承包單位之間的劃項會、專業性較強的分包單位進場協調會等)而召開的。
現場協調會由總監理工程師或其委托的監理工程師主持召開。
2監理例會由總監主持,業主、施工單位的項目經理、技術負責人、設計單位代表、有關監理人員參加,必要時,還可邀請其他有關單位參加。
3監理例會召開前一天,應由總監召集有關監理人員和業主代表全面了解情況,提出會議中需解決的問題,并初步統一意見,以便在會上口徑一致,節約時間。
4監理例會的主要議題是:
4.1.施工單位分別匯報上次會議紀要執行情況、工程進展情況、存在問題及下步施工安排;
4.2.研究并決定解決問題的方法;
4.3.總監總結通報前段三大控制情況,協調、布署下步工作,提出工作要求。
5專業性監理會議由總監或總監委托的專業監理工程師主持召開。
專業性監理會議分為臨時性會議(如專業劃項會、事故處理會、技術會商會等)和經常性會議(如施工進度協調會、質量例會等),其參加人員臨時性會議可臨時召集。經常性的專業例會應形成制度,由單位固定有關人員參加。會前,主持人應作好充分準備,作到議題明確,有的放矢,節約時間,提高效率。
6建立良好的會風,與會者不得遲到、早退,會議中間不得隨意出入。不得閑扯與會議無關的事項。
7會議由監理單位指定專人擔任記錄,并有專用的會議記錄本。
會議記錄應注明日期、參加人、支持人、主要議題及主要發言。
記錄應準確、干凈,不得隨意涂寫。
8會議應及時整理會議紀要,經與會各方認可,分送與會各方和有關單位。會議記要應寫明:
8.1會議時間及地點;
8.2主持人、與會者姓名、職務及他們代表的單位;
8.3議決事項及有待進一步研究的問題;
8.4議決事項由何人在何時執行,任何配合及檢查。
9會議紀要應由總監(或與業主代表共同)簽發,一般應在會議第二天發出。
篇3:文件審核簽發制度
1、縣委、縣委辦公室行文一律要用統一的文件撰制單,所擬文稿應送秘書室按程序處理,不得直接將文稿送縣委領導。
2、秘書室收到文稿后,先進行核稿,對發文的必要性、內容、文字格式、文種、發文范圍等進行校核修正,打印出清樣后,送分管領導審閱。
3、文稿按程序由領導簽發后,立即安排印發,無特殊情況,領導簽發后的文件,須在二十四小時內分發到有關單位。
4、縣委文件和以縣委名義發的電報,經分管文字的副主任、常委主任審閱后,由縣委主要領導簽發,縣委辦公室文件由常委主任或縣委副書記簽發;以縣委辦公室名義發的電報,由辦公室主任或常務副主任簽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