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職工服務中心崗位工作職責

職工服務中心崗位工作職責

2024-07-11 閱讀 7272

1、信訪接待

熱情接待職工來訪,認真處理職工來信來電,受理勞動爭議案件的調解申請;

2、困難幫扶

對因災因病生活困難的職工、勞動模范提出的求助,經核實符合救助條件,由“中心”為其提供一定的資助,包括資金幫助、助學、推薦掛鉤幫扶、推薦結對幫扶;

3、就業幫助

“中心”建立就業信息庫,對職工提出求職要求的,免費為其提供就業咨詢、中介服務。“中心”通過工會就業維權聯盟,幫助企業招工牽線搭橋;

4、法律援助

對開發區各類企事業單位起訴到人民法院或勞動仲裁委員會受理的勞動爭議案件中合法權益受到非法侵害的職工、勞動模范和因履行工會職責受到非法侵害的工會工作者以及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工會組織提供有關法律、法規、政策咨詢和調解服務。

篇2:職工上下班安全管理規定

為確保每一位員工上下班路途安全,避免出現安全事故,特制定本規定

一、員工自駕汽車、摩托車安全管理

1、自駕汽車、摩托車上下班的員工,必須持有國家規定的駕駛資質,且車輛牌照、保險、車況符合國家相關法律規定。

2、自駕車員工要嚴格遵守交通法規,文明、安全行車,保持車況良好、車體清潔。

3、遇到雨、雪、霧等特殊天氣,要減速慢行,提高警惕。

4、上班后,按公司規定停放車輛,不得亂停亂放。

5、自駕汽車要系好安全帶,騎摩托車必須戴好頭盔。

6、嚴禁酒后駕駛,嚴禁開賭氣車、英雄車,嚴禁超速行駛。

7、一旦發生事故,駕駛員要及時報警,并向本單位行政人事處報告。

8、無證駕駛或違反交通法規出現交通安全事故,公司一概不接受工傷認定。

二、員工騎自行車、電動車的安全管理制度

1、認真學習安全交通法規,認真學習公司安全管理制度,嚴格遵守交通規則,嚴格遵守公司安全管理制度,確保行駛安全。

2、自行車、電動車狀況要求:

(1)剎車功能有效,便于操作。

(2車尾紅色反光器光亮。

(3)腳踏黃色反光器光亮。

(4)車鏈松緊適宜,車鏈虛位不得超過2cm。

(5)車鈴位置適合,使用有效,聲音響亮,

(6)輪胎花紋清晰,氣壓適合。

(7)車撐堅固、穩定。

(8)鏈盒狀況良好,無損壞。

3、行駛要求

(1)行車前將車座調到適當高度,盡量穿顏色鮮明或淺色衣服;天黑后行駛應穿帶有反光條紋的衣服。

(2)任何有可能影響駕駛控制或會纏住車輪、車鏈的衣物均不應穿用。寬闊的褲腳、松散的鞋帶等有可能纏夾車鏈,使騎車人摔倒。

(3)行駛途中應在非機動車道內行駛,未劃分車道的道路應靠右行駛。

(4)前方有站牌或其他車輛停放時,要注意減速避讓。

(5)橫過公路時應停車觀察,確認安全時方可通過。

(6)騎車時不準接打電話,不準收發短息。

(7)遵守公司院內車輛行駛、停放規定。

(8)騎電動車員工必須佩戴頭盔。

(9)大雨、大霧、下雪、6級以上風力等特別天氣時,不準騎自行車、電動車上下班。

(10)不準帶人行駛。

三、員工步行上下班的安全管理

1、認真學習交通法規,認真學習公司安全管理制度,嚴格遵守交通規則,嚴格遵守公司安全管理制度。上下班路途,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前行。

2、行走時,要走人行道,沒有分車道的應靠右行走。

3、橫穿公路時應走斑馬線,按交通信號指示行走。無斑馬線的路段,應左右觀察,在確認安全的前提下通過。

4、橫過公路時不準接打電話,不準收發短信,不準嬉鬧追逐。

四、員工乘公共交通車輛上下班安全管理

1、認真學習安全交通法規,認真學習公司安全管理制度,嚴格遵守交通規則,嚴格遵守公司安全管理制度。步行時要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前行。

2、員工上下班必須乘坐有載客營運資質的車輛,不得乘坐無載客營運資質的車輛。乘坐無載客營運資質的車輛出現交通安全事故,公司不接受工傷認定

3、員工在等候停車時,要站在站臺上或車道以外,不準站在車道上(包括機動車道和非機動車車道)候車。

4、等候下車的員工一定抓好扶手,以保持身體平衡。車輛停穩后方可上下,先下后上。

5、行車中,要對緊急剎車有預防,避免摔倒、碰傷。

6、乘車時,不準把頭、手、胳膊伸出窗外,以免意外受傷。不準向車外扔物品、垃圾。

五、公司其他相關規定

1、行政人事處對本公司使用汽車、摩托車、電瓶車上下班的員工進行登記建檔,并發放通行證。無通行證的員工不得駕駛汽車、摩托車、電瓶車進入廠區。

2、門衛要加強對摩托車、電瓶車駕駛人員的戴頭盔情況進行檢查,發現不戴頭盔的摩托車、電瓶車駕駛人員,要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并對違規者每次罰款50元/次。

本規定從下發之日起執行

篇3:職工安全教育制度

一、公司新職工上崗前,必須進行廠級、車間級、班組級三級安全教育,三級安全教育不得少于40小時。

二、廠級安全教育由主管廠長負責,公司安全衛生管理部門會同有關部門組織廠級安全教育應包括勞動文化的基本知識,本企業勞動安全衛生規章制度及狀況、法律和有關事故案例等項內容。

三、車間級安全教育由車間負責人組織實施

車間級安全教育應包括本車間勞動安全衛生狀況和規章制度,主要危險危害因素及安全預防工傷事故和職業病的主要措施,典型事故案例及事故應急處理措施等項內容。

四、班組級安全教育由班組長組織實施

班組級安全教育應包括遵章守紀,崗位安全操作規程,崗位間工作銜接配合的安全衛生典型事故案例,勞動防護用品(用具)的性能及正確使用方法等項內容。

五、公司新職工應按規定通過三級安全教育,并經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

六、從事特種作業的人員,必須經過專門的安全知識與安全操作技能培訓,并經過取得特種作業資格方可上崗工作。具體辦法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七、公司職工調整工作崗位或離崗一年以上重新上崗時,必須進行相應的車間安全教育。

公司在實施新工藝、新技術或使用新設備、新材料時,必須對有關人員進行相應的有針對性的安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