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護士工作職責范本
職責一:外科護士工作職責
1、在科護士長領導和科主任(或病區負責醫師)的業務指導下,根據護理部及科內工作計劃、制訂本病區具體護理工作計劃,并付諸實施,按期總結匯報。(未設科護士長的科室,護士長直接由護理部領導)。
2、負責檢查本病區的護理工作,參加并指導危重、大手術及搶救病人的護理。督促護理人員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和技術操作規程,檢查醫囑執行情況,加強醫護配合,嚴防差錯及事故發生。
3、隨同科主任和主治醫師查房,參加科內會診、大手術或新開展手術的術前討論以及疑難病例、死亡病例的討論。
4、病區護理查房和護理會診,積極開展新業務、新技術及護理科研工作。
5、業務學習、技術培訓及考核。
6、計劃請領本病區的藥品、器材、被服和辦公用品等,分別指定專人負責領取,保管和定期檢查。
7、督促檢查衛生員、配餐員做好清潔衛生、消毒隔離及配餐工作。在普外科的實習即將結束,在這一個多月的實習期間,我遵紀守法,遵守醫院及醫院各科室的各項規章制度,尊敬師長,團結同學,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到不遲到、不早退、不無故曠工及擅自離開工作崗位。對待病人和藹可親,態度良好,努力將所學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應用于實踐。在此過程中我不斷總結學習方法和臨床經驗,盡力提高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獨立工作的能力,不斷培養自己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崇高思想和良好的職業道德。
職責二:外科護士工作職責
(1)清點交班范圍內用物,并做好財產登記。
(1)參加晨會,聽取夜班交班報告。
(2)危重病人床邊交接班及各種治療交接班。
(3)熟練掌握計算機操作并認真處理各種長期和臨時醫囑,及時通知并督促有關人員執行。
(4)辦理出入院,轉科、轉院等工作及有關手續,新入院病人做好健康宣教。
(5)組織護士查對當天醫囑,主持每周總對醫囑。
(6)定時巡視病房,嚴密觀察危重病人的病人的病情變化,保持各種導管通暢。
(7)認真書寫各種護理記錄單。
(8)保持護士站、治療室整齊,清潔交班。做好治療室、換藥室空氣消毒,并及時登記。
(9)做好次日治療準備工作。
(10)負責病區儀器完好,呈備用狀態,并做到“四定”(定位置、定數量、定期查、定人管)。
職責三:外科護士工作職責
1.在護理部主任和科主任業務指導下,負責本病區護理工作,并協助科主任做好病房管理;是本病區護理質量安全管理和持續改進第一責任人,應對護理部負責。
2.根據護理部及科室內工作計劃,制定病區護理工作計劃,并組織實施。認真做好護理質量檢查、記錄和統計工作。
3.合理安排和檢查本病區的護理工作,落實質量控制方案,參與并指導疑難、危重患者的護理和搶救工作。
4.負責本病區護理人員的素質培養工作。
5.督促護理人員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嚴防護理缺陷。對本病區發生的護理缺陷,及時報告護理部,并查明原因,組織整改。
6.參加科主任查房,參加科內會診及疑難危重病例、死亡病例的討論。
7.負責組織護理會診,護理查房,積極開展護理科研工作和護理經驗總結。
8.負責實習護士、進修護士的學習安排和帶教護士的帶教工作。
9.組織護理人員業務學習及技術訓練,實施“三基三嚴”培訓工作。
10.定期督促檢查儀器、設備、物品、藥品的請領及保管。
11.負責組織實施健康教育及健康干預工作。
12.定期召開工休座談會,不斷改進病區管理工作,聽取患者對醫療、護理及飲食衛生等方面意見。
篇2:某醫院外科管理工作要點
醫院外科管理工作要點
外科的業務管理要著重抓好術前管理、術中管理、術后管理、麻醉管理、手術室管理和感染管理六個重要環節:
一、術前管理
1.明確手術適應癥和手術方式,這是抓好手術管理的前提。手術適應癥和手術方式選擇正確主要取決于:
(1)手術治療的目的是否明確,取決于為了達到救治病人生命或改善病人生命質量而確定的適宜治療方案,以及根據病人病情和醫療主客觀條件所確定的預定目標;
(2)取決于對疾病診斷是否正確,現今各種先進檢查診斷儀器的發明和使用,可以有效的輔助診斷,但這代替不了醫生的臨床檢查和正確的思維方法;
(3)取決于手術計劃的制定是否完善,完善的手術計劃使手術前各種準備工作比較主動周全和有條不紊。
2.要抓好術前討論這一環節,要根據手術類型認真做好術前討論,尤其是大手術、疑難病例、術前診斷不明病例、新開展的手術病人都應有術前討論;
3.術前討論內容除確定疾病診斷、分析手術適應癥外,還要包括確定手術方式、使用麻醉方法、術中可能出現的并發癥或意外及其對策,術后可能有哪些問題應予注意和防范等;
4.要認真落實手術安排,手術醫師要嚴格按照醫師手術范圍,超過規定范圍時應由科主任批準,同時手術護士和手術麻醉師也要實行按職務確定參加手術范圍;
5.要高度重視術前與病人或家屬的談話
(1)對病人來說主要是做好心理勸慰工作,得到病人的密切配合和增加病人信心,消除沉重的心理負擔;
(2)對病人家屬來說主要是說清手術可能帶來的不良后果,溝通雙方間的信任和諒解,術前談話必須由病人或家屬簽字。
6.要反復落實手術前的各項準備工作
(1)手術者有否親自檢查過病人,并對手術方法和步驟做了必要的復習和思考;
(2)各種必要的檢查項目有否完成,有否重要臟器的功能嚴重障礙情況;
(3)術中可能需要輸血的病人,手術有否配血;
(4)手術前病人有否嚴格執行醫囑,對飲食、大小便、戒煙、皮膚準備等情況的落實程度;
(5)手術前病人有否發生必須使手術延期的情況,例如發熱、嚴重感染、婦女來經等或出現嚴重心理障礙;
(6)凡必須進行胃腸道準備或膀胱準備的,要檢查完成情況如何;
(7)病人有嚴重伴發疾病(例如患有心臟病者),需作相應專科的術前準備以及手術過程中要求相關專科醫師參加手術保護,要檢查完成情況如何。
7.術前管理中特別強調住院醫師的責任心,主刀醫師必須嚴格執行術前操作程序,以及護理人員必須認真做好術前護理。
二、術中管理
術中管理主要抓好參加手術人員的協作配合和嚴格執行手術程序及操作規范的管理,它主要包括:
1.主刀要對手術負主要責任,不僅要熟悉掌握手術技能,還應組織和指揮手術全過程,以確保手術順利完成和病人的安全;
2.手術助手必須服從手術主刀的指揮;
3.麻醉人員要確保手術全過程的麻醉效果;
4.器械護士和巡回護士要全力配合手術者;
5.嚴格請示匯報制度,凡手術方案有重大修改,或出現術前未預料的情況且手術者難以勝任手術難度者,必須向上級醫師匯報,必要時上級醫師要到手術現場;
6.嚴格執行清點制度,尤其在關腹或關胸前必須清點器械、敷料等物品,待準確無誤時方可關腹縫皮;
7.嚴格遵守病人知情同意權,凡要摘除術前未向病人或家屬說明的臟器時或手術方案(甚至手術部位)發生明顯變化時,必須重新征得病人家屬同意并簽字后才能進行;
8.手術過程中要自始至終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原則,以預防手術感染或防止感染擴散;
9.要把保護病人的正常組織和正常功能,防止意外損傷和功能障礙作為術中管理的重要內容來抓。
三、術后管理
術后管理甚為重要,其主要的中心環節是防止術后并發癥和促進病人早日康復工作的管理,它主要包括:
1.嚴密觀察病情,尤其是有否手術后繼發性出血(特別是內出血)和休克癥狀的發生,要在出現早期癥狀時就能及時發現和處理,直至重新手術探查處理;
2.注意各種專科護理,例如創口導管、引流管的情況,是否保持通暢,防止脫落;呼吸道是否保持通暢,有否幫助病人翻身,鼓勵病人咳嗽,預防
肺部感染;
3.認真做好換藥工作,住院醫師要嚴格執行換藥制度,按規定檢查手術傷口和更換敷料,仔細觀察傷口和肉芽組織是否健康,傷口引流是否通暢,有無死腔、異物或其他可能影響傷口愈合的因素;
.切實注意預防水電解質平?失調,對已出現的失調要予以糾正,正確進行輸血、輸液;
5.合理使用止痛和鎮靜藥物,尤其是麻醉藥物要嚴格管理;
6.重視術后功能鍛煉和康復醫療,重視合理營養,以促進最大限度地恢復功能;
7.要高度重視術后心理護理,尤其對癌癥病人或術后殘疾的病人,要加強心理教育的管理和人性化管理,并逐步創造條件增加醫院社會工作的內容。
四、麻醉管理
1.術前麻醉準備,包括全面了解病情,選擇麻醉方法,確定麻醉藥物,做好各種麻醉準備,(麻醉器械、藥品齊全);
2.嚴格麻醉工作程序,特別在手術過程中要嚴密、及時、準確地觀察和記錄病人的各項指標,記載手術和麻醉方法、步驟,記載術中變化和處理經過,一般病人要15分鐘測血壓、脈搏、呼吸各一次,記錄術中失血、失液數量和補充量,重大手術或重危病人要隨時觀察各項生理指標的變化情況,防止麻醉意外;
3.嚴格執行與病區的交接班??和術后隨訪制,手術完畢后若為全麻病人務必待蘇醒后才能送回病房,麻醉人員要親自護送,向病房值班醫師和護士交待術中情況和術后注意事項,待病人再次測量血壓、脈搏、呼吸均穩定時方可離去,并在3~4天內進行術后按時隨訪,觀察有無出現麻醉并發癥,若發生并發癥應協助病房醫師認真檢查處理;
4.麻醉事故的防范,包括責任過失和技術過失招致的事故;
5.嚴格麻醉器械定時檢查制度和維修制度,確保性能良好。
五、手術室管理
抓好手術室的管理包括抓好設計管理、設備器械管理、制度管理和技術管理,包括手術室的合理布局、相應的設備器械裝置、手術室人員的組織分工和工作職責、手術室工作規則和制度建設、技術操作規程、無菌管理等。
六、消毒隔離和滅菌管理
預防感染的工作必須寓于外科工作的全過程,要重點抓好:
1.消毒
隔離制度,包括病區內的常用醫療物品和醫療器械,尤其是換藥物品、各種引流管、引流瓶、治療盤等都要嚴格定期消毒,病區和手術室、監護病房等也要嚴格消毒制度;
2.無菌操作技術的管理,外科人員必須樹立無菌技術觀念,決不能在這方面有任何疏漏或僥幸心理,要十分明確感染是外科的最大敵人,是手術失敗的重要原因,因此無菌管理對外科來說是全科性、全員性、全過程性的,不能有任何放松。
3.消毒隔離和滅菌管理考核的主要指標是無菌切口感染率和外科病人院內感染率等。
篇3:外科護士工作職責范本
職責一:外科護士工作職責
1、在科護士長領導和科主任(或病區負責醫師)的業務指導下,根據護理部及科內工作計劃、制訂本病區具體護理工作計劃,并付諸實施,按期總結匯報。(未設科護士長的科室,護士長直接由護理部領導)。
2、負責檢查本病區的護理工作,參加并指導危重、大手術及搶救病人的護理。督促護理人員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和技術操作規程,檢查醫囑執行情況,加強醫護配合,嚴防差錯及事故發生。
3、隨同科主任和主治醫師查房,參加科內會診、大手術或新開展手術的術前討論以及疑難病例、死亡病例的討論。
4、病區護理查房和護理會診,積極開展新業務、新技術及護理科研工作。
5、業務學習、技術培訓及考核。
6、計劃請領本病區的藥品、器材、被服和辦公用品等,分別指定專人負責領取,保管和定期檢查。
7、督促檢查衛生員、配餐員做好清潔衛生、消毒隔離及配餐工作。在普外科的實習即將結束,在這一個多月的實習期間,我遵紀守法,遵守醫院及醫院各科室的各項規章制度,尊敬師長,團結同學,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到不遲到、不早退、不無故曠工及擅自離開工作崗位。對待病人和藹可親,態度良好,努力將所學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應用于實踐。在此過程中我不斷總結學習方法和臨床經驗,盡力提高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獨立工作的能力,不斷培養自己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崇高思想和良好的職業道德。
職責二:外科護士工作職責
(1)清點交班范圍內用物,并做好財產登記。
(1)參加晨會,聽取夜班交班報告。
(2)危重病人床邊交接班及各種治療交接班。
(3)熟練掌握計算機操作并認真處理各種長期和臨時醫囑,及時通知并督促有關人員執行。
(4)辦理出入院,轉科、轉院等工作及有關手續,新入院病人做好健康宣教。
(5)組織護士查對當天醫囑,主持每周總對醫囑。
(6)定時巡視病房,嚴密觀察危重病人的病人的病情變化,保持各種導管通暢。
(7)認真書寫各種護理記錄單。
(8)保持護士站、治療室整齊,清潔交班。做好治療室、換藥室空氣消毒,并及時登記。
(9)做好次日治療準備工作。
(10)負責病區儀器完好,呈備用狀態,并做到“四定”(定位置、定數量、定期查、定人管)。
職責三:外科護士工作職責
1.在護理部主任和科主任業務指導下,負責本病區護理工作,并協助科主任做好病房管理;是本病區護理質量安全管理和持續改進第一責任人,應對護理部負責。
2.根據護理部及科室內工作計劃,制定病區護理工作計劃,并組織實施。認真做好護理質量檢查、記錄和統計工作。
3.合理安排和檢查本病區的護理工作,落實質量控制方案,參與并指導疑難、危重患者的護理和搶救工作。
4.負責本病區護理人員的素質培養工作。
5.督促護理人員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嚴防護理缺陷。對本病區發生的護理缺陷,及時報告護理部,并查明原因,組織整改。
6.參加科主任查房,參加科內會診及疑難危重病例、死亡病例的討論。
7.負責組織護理會診,護理查房,積極開展護理科研工作和護理經驗總結。
8.負責實習護士、進修護士的學習安排和帶教護士的帶教工作。
9.組織護理人員業務學習及技術訓練,實施“三基三嚴”培訓工作。
10.定期督促檢查儀器、設備、物品、藥品的請領及保管。
11.負責組織實施健康教育及健康干預工作。
12.定期召開工休座談會,不斷改進病區管理工作,聽取患者對醫療、護理及飲食衛生等方面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