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主任崗位工作職責
篇一:社區主任工作職責
一、負責黨和國家的各項方針、政策在社區居民委員會貫徹實施。
二、在政府(街道辦事處和社區黨委)的領導下,團結、組織、領導社區居委會認真履行所擔負的職責,密切與轄區內各單位的聯系,對社區成員代表大會負責,自覺遵守社區協商議事委員會和社區成員的監督。
三、以身作則,模范遵守社區各項規定和社區成員代表會議的各項決議、決定完成各項工作任務,管理好社區的各項事務,并接受社區協商議事委員會的建議和監督。
四、全面負責本居委會工作并督促檢查其它成員的工作,幫助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
五、協調委員之間的關系,充分調動和發揮居委會成員和居民小組長的作用,積極完成各項工作任務。
六、經常組織社區居委會成員開展政策和業務學習,熟練掌握相關政策和業務知識,提高社區居委會成員整體素質。
篇二:社區居委會主任工作職責
1、帶頭擁護黨的領導,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國家法律法規,并負責黨和國家的各項方針政策在社區的貫徹落實。
2、在街道辦事處指導和社區黨組織的領導下,團結、組織、領導社區居委會成員認真履行所擔負的職責,密切與轄區內各單位的聯系,對社區成員代表大會負責。
3、以身作則,模范遵守社區各項規定和社區成員代表會議的各項決議、決定,完成各項工作任務,管理好社區的各項社區事務,并自覺接受社區成員的監督。
4、全面負責本居委會工作并督促檢查其它成員的工作,幫助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充分調動和發揮居委會委員、居民骨干的作用,推進社區自治。
5、管理社區居委會的固定資產及財務帳目,嚴把財務關,做到財務公開,民主理財。
6、加強社區專職工作者隊伍建設,不斷深化完善包片聯戶工作,不斷提高社區專職工作者服務群眾、社會基礎管理和化解社會矛盾的能力。
7、認真完成應該協助政府部門完成的各項工作任務。
篇三:社區主任工作職責
1、自覺接受社區黨組織的指導,依法實行社區居民自治。
2、帶頭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組織社區居委會成員堅持政治學習和業務學習,不斷提高社區居委會成員的整體素質。
3、認真落實居民代表會議形成的決議、決定;積極協助政府搞好對本社區的行政管理,抓緊抓好社區建設工作。
4、努力完成本職工作,督促其他成員做好工作并幫助他們解決困難。
5、認真聽取社區單位和居民的意見、建議,如實向政府及有關職能部門反映。
6、管理好社區居委會的固定資產及財務帳目,定期向社區居民代表會議報告財務收支情況和社區工作情況。
篇四:社區計生主任工作職責
一、承擔社區計劃生育日常工作,做好協調工作,當好參謀助手。
二、了解掌握本社區育齡群眾情況,做到底子清、情況明;及時準確建立宣傳服務、活動及流動人口管理等各類檔案;真實、準確上報統計數據。
三、認真貫徹執行計劃生育政策,做好婚后一孩生育對象的生育指導及二孩生育對象的調查和申報,發現計劃外懷孕及時做好補救工作。
四、做好計劃生育宣傳教育工作,建好社區人口學校,按規定組織好教學;做好計劃生育宣傳品的進家入戶工作;定期出好黑板報,充分利用宣傳櫥窗等宣傳陣地。
五、做好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充分發揮社區計劃生育服務室作用,普及避孕節育、優生優育、生殖保健等知識;及時指導育齡夫婦落實避孕措施,送藥上門,定期暗訪;組織已婚育齡婦女開展孕環情檢查;積極開展“新社區、新家庭”創建活動,做好扶貧幫困工作。
六、做好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及時掌握外來外出流動人口動態,做好跟蹤服務,指導、幫助、檢查、督促房屋出租戶做好外來人口的管理,發現流動人口計劃外懷孕,及時做好補救工作。
七、積極參加上級舉辦的各項活動,努力完成上級布置的工作任務,及時反映育齡群眾的意見和要求,定期總結工作經驗。
篇五:社區居委會主任工作職責
1、在社區黨組織的領導下,在人民政府和它的派出機構指導下,組織社區居委會的成員認真履行職責,帶領社區居民開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
2、組織社區居委會成員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國家法律、法規、學習科學文化和業務知識,提高社區居委會成員的整體素質。
3、自覺遵紀守法,模范執行各項規章制度,搞好班子團結,充分發揮社區居委會成員的作用,完成各項工作任務。
4、密切聯系群眾,了解民情,及時反映社區居民的意見和要求,為社區居民服務。
篇2:住院精神病患者社區轉診制度
醫院住院精神病患者社區轉診制度
為適應我市社區精神疾病防治康復工作的需要,我院決定建立精神患者社區轉診制度,具體要求如下。
一、轉診患者范圍:《浙江省社區精神病人管治范圍》所要求管治的各類精神疾病患者。
二、于患者出院前征求患者及家屬意見,由患者及家屬決定是否轉診社區。
三、對愿意轉診社區的患者,由經治醫生認真填寫《精神疾病患者社區聯系卡》。
四、《精神疾病患者社區聯系卡》正頁交患者和家屬帶回,交所在社區精防機構,由社區精防機構對患者進行隨訪。
五、《精神疾病患者社區聯系卡》存根聯附在出院病歷中,由病案室統一收集并登記。
篇3: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合理使用抗感染藥物管理條例
南調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合理使用抗感染藥物管理條例
抗感染藥物是臨床應用最廣泛的藥物之一。在抗感染藥物治愈交挽救了許多患者生命的同時,也出現了由于抗感染藥物不合理應用導致的許多不良后果。為科學、合理應用抗感染藥物,在治療過程中體現安全、有效、經濟,提高我院感染性疾病的治療水平,減緩耐藥菌株的發展,降低患者醫療費用,節省衛生資源,保障患者安全用藥,特修訂我院抗感染藥物使用管理條例。
一、醫師和藥劑人員必須加強學習,掌握抗感染藥物的基本知識,掌握抗感染藥物的臨床應用基本原則和聯合應用原則,并在臨床治療中正確應用。
二、藥物管理委員要定期檢查抗感染藥物的合理使用情況,對臨床提出新增抗感染藥品應及時討論,確定是否購進,對已購抗感染藥物品種要及時討論、總結、確定是否淘汰使用。
三、藥事委員會督促、指導制訂抗感染藥物的輪休計劃。
四、醫院院內感染管理委員會定期公布臨床常見菌及耐藥試驗結果,并提供抗感染藥物更新換代意見。
五、定期開展合理用藥講座,及時掌握抗感染藥物新動向、新知識。
六、藥劑調配人員發現處方中抗感染藥物使用不當時,要及時與執業醫師聯系,加以更正。
七、加大臨床藥學建設力度,培養和鍛煉臨床藥師,以便更好地指導臨床合理使用抗感染藥物。
八、定期抽查臨床病歷,發現不合理使用抗感染藥物的情況應及時指出并提出合理使用建議。
九、藥庫對抗感染藥物的效期進行掛牌管理,防止過期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