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大廈施工部署方案范例

大廈施工部署方案范例

2024-07-11 閱讀 8755

施工階段劃分

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工效,縮短工期,并根據業主對工程各施工階段的工期要求(包括地下一層提前交付使用)。本工程采用以主體結構工程為主導線,多工種立體交叉作業的施工流程組織施工,以使各工種、各工序從時間上、空間上得到有機銜接。以優化勞動組合,達到均衡施工、縮短工期的要求。

施工階段劃分:

±0.00以下為第一施工階段;

裙樓主體為第二施工階段(其中地下一層內裝修同時進行);

辦公樓、商住樓交叉施工為第三施工段;

裝修工程為第四施工階段;

水電設備安裝調試、竣工驗收、交付等為第五施工階段。

小流水作業法是根據工程平面布置和結構特點,對每一施工階段或每一樓層合理劃分工程量大致相等的施工段或便于組織流水作業的施工段,根據各施工段上各工序的工種工程量選配作業隊和確定最佳施工人數,綜合應用《工序網絡圖》和《時間橫道圖》(見附圖一、圖二),最直觀、最簡單地反映各作業隊在一定時間內的流水作業計劃和各工種、各工序之間最適時的施工銜接。

小流水作業法組織施工,能進一步優化勞動組合、均衡合理的調配、調整勞動力、材料、機械設備、中小型工具、用具等,并推動和促進技術、質量、安全、核算等全面施工技術管理的良性循環和目標管理。最大限度地提高勞動生產率、::機械設備使用率、質量合格率和管理工作效率。并籍以保證工程總體計劃的完成。本施工組織設計根據工程特點對裙房、主體、標準層施工流水段的劃分詳見圖三《施工流水段劃分及混凝土一次性澆筑流向示意圖》。

內外裝修和設備安裝階段

工程主體結構施工階段,各專業工種預埋、預留等穿插進行,各施工班組在保證工期情況下,施工中適當調整勞動組合,安排砌體工程、內裝修和管線設備的初安裝。

主體施工階段

根據工程施工工期和施工進度計劃配備相應的木工、瓦工、砼工、鋼筋工和各專業工種,采用立體交叉平面流水相結合的施工方法,互不耽擱,直至工程施工驗收交付。

施工前期準備階段

包括基礎土方開挖、基坑排水措施、地基降水防上浮措施、施工機械設置和各種施工用房的搭設、施工道路的鋪設、場容、場貌處理、對外聯系和有關協作事宜的洽談。

施工管理組織體系

場地使用及總平面布置

本工程施工場地相對狹小,施工時對現場±0.00以下和±0.00以上施工平面布置分兩次進行周密細致的研究考慮,確定合理、經濟、長效的方案。

對±0.00以下平面布置方案,由于現場基坑開挖及放坡,現場可利用的場地十分狹小,因此,鋼筋、模板等半成品及材料根據實際情況,編制材料計劃,分期、分批及時采供,鋼筋的半成品利用本公司在【恒智天成】基地這十分有利條件自行解決,不需麻煩甲方,現場只設辦公室與職工宿舍等臨時設施,具體布置詳見附圖《±0.00以下施工平面布置圖》。

±0.00以上平面布置方案,等基坑施工完畢,進行回填,可增加現場的使用面積,靈活布置施工現場,具體布置詳見《±0.00以上施工平面布置圖》。

施工準備

現場準備

1、按施工組織設計和進度計劃要求調配、組織各工種勞力進場。

2、提供建設單位甲供材料計劃,包括規格、型號、品種和數量,供應時間。

3、自行采供材料按期、按量、按質、組織采購,運輸進場。

4、場地平整,滿足"三通一平"。

技術準備

1、建立質量保證體系,配備專職施工、質檢技術人員.

2、熟悉施工設計圖及相關的施工驗收和結構規范。組織參與設計交底及圖紙會審、簽署。

3、編制和調整施工組織設計,分部、分項工程關鍵部位施工方案,工程施工預算和工料計劃。

4、編制半成品加工計劃及材料訂貨計劃。

5、做好施工前,材料試驗、砼試配工作。

6、做好測量控制點、水準點、沉降觀測點設置。

7、按貫標要求建立各類技術、質量資料檔案。

現場排水

現場生活用廢水、雨水、污水

利用現場基坑周圍修筑的砼排水溝有組織排進市政排污井。詳見現場施工平面布置圖。

施工用水準備

現場施工水管從市政管網接駁,利用高揚程潛水泵抽送至各樓層施工用水區,確保施工用水和混凝土養護用水。現場用水量計算如下:

施工用水量:

q1=k1×[∑Q1N1K2/(8×3600)]

=1.1×[(100×250)+65×200]×1.5/(8×3600)

=2.18L/S

按每人攪拌100M3砼,砌筑65M3磚計算。

消防用水量:q4=10(I/S)

施工現場總用水量:

Q1=q4+0.5×q1=11.09(I/S)

供應網管管徑選擇:

D1=4Q1/(π×v×1000)=400mm所以施工現場選用DN40即可。

施工用電準備

施工用電由現場平面布置決定,考慮最短線路布設,沿建筑物四周布置動力、照明主干線。

考慮塔機吊物的影響,采用埋地電纜接至主配電箱。

各樓層施工用電利用電管井設置垂直電纜,各樓層設置分配電箱。現場施工用電需求量計算如下:

P計=1.1(k1∑pc+k2∑pa+k3∑pb)

綜合考慮施工用電約占總用電量的90%,室內外照明用電約占10%,按上式簡化為:

P計=1.1(k1∑pc+0.1P計)=1.24k1∑pc=1.24×582×0.6

=433(KW)

所以建設單位提供最大供電量200KW即能滿足。但為防止意外停電,我們自備75KW發電機一臺,以滿足混凝土施工需要。

篇2:建城大廈工程項目施工部署規范

城建大廈工程項目施工部署

1、部署原則

施工部署依照集團公司領導對大廈工程"快、好、省"的指示精神為原則,嚴格執行項目法施工的程序文件,科學合理的組織施工,以體現集團公司的綜合施工技術實力。

2、機構設置

組建城建大廈工程施工項目部,由集團公司授權并在集團公司工程部的領導下對工程實施全面的施工管理。項目部設項目經理一名、副經理二名、總工程師一名、總經濟師一名;項目部部門設五部一室一廠,即工程部、技術部、質量部、物資設備部、經營財務部、辦公室、鋼筋加工廠,技術部下設測量室,質量下設試驗室。組織機構系統圖見附圖一。

3、工期總體控制計劃

按照工期要求,進行階段性的控制。20**年3月上旬完成土方開挖;6月底完成下部結構工程;年底完成上部結構工程;20**年4月完成粗裝修,11月底完成包括設備安裝的所有工程項目。結構施工至六層插入二次結構工程,結構施工至十六層插入粗裝修和部分機電安裝工程,結構完成全面進行裝修裝飾工程和機電安裝工程。工期具體安排見施工總進度計劃。

4、任務范圍

按照集團公司要求,集團城建大廈施工項目部負總包責任,項目部除專業分包外自帶施工隊伍組織施工。城建大廈為"交鑰匙"工程。

5、施工區域劃分

結構工程施工按照沉降縫劃分成南北區,每區按照后澆帶劃分成三個施工作業區,鋼結構部分以5軸劃分成東西二個作業區,裝修部分施工區域劃分按照裝修規格項目依據結構施工分區劃分區域,水、暖、電按系統和區域相結合劃分施工作業區。土建施工作業區的劃分見附圖二。

6、施工組織

6.1依據施工區域劃分原則,按照施工區及專業設置施工作業隊,土建施工按南北分區配置二個作業隊,鋼結構施工按東西分區配置二個作業隊。勞動力組織要根據工程量和施工進度安排充足,并考慮有一定的后備力量。部分特殊專業考慮分包。

6.2大型施工機械設備根據不同施工階段相應配置,結構階段現場設置塔吊起重機做垂直運輸,主體結構至六層后三座塔樓分別設置室外電梯,在首層設混凝土、砂漿攪拌站。

6.3本工程外圍腳手架,在十層以下采用雙排扣件式鋼管腳手架,按照裝飾施工架子搭設,十層以上采用樓層安裝式腳手架。

6.4施工現場地面全部混凝土硬化,東南、西北部設場區出入口,施工現場南北面設單向施工道路。臨水、臨電沿基坑邊環型設置。

6.5因場地狹窄,在現場外租地設生活區、加工場,鋼筋、模板加工成品運至現場后直接吊運到作業區。

6.6結構施工階段,混凝土全部使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按照施工作業區按部位整體澆注,原則上不設施工縫;鋼筋直徑d≥22時采用鋼筋剝肋滾壓直螺紋連接,d<22時采用綁扎搭接;墻、柱、梁、板基本模板為酚醛覆膜多層木膠合板為面板,方木、木工字梁、槽鋼、腳手架鋼管為主次龍骨及支撐,密肋梁結構采用定型玻璃鋼模殼;鋼結構構件委托有資質的加工廠家制作。

6.7施工技術準備按照總體施工組織設計、機電設備安裝施工組織設計、裝修裝飾施工組織設計、鋼結構施工組織設計進行編制。

7、工程實現目標

7.1進度目標:按工期要求完成總體施工計劃,于20**年12月18日前竣工。

7.2質量目標:本工程質量目標為:分項工程合格率100%,優良率90%以上,分部工程優良率90%以上,單位工程優良率100%,單位工程確保北京市優質工程和獲北京市結構"長城杯"工程,爭創國家優質工程"魯班獎"。

7.3安全目標:確保工程無重大傷亡事故,杜絕死亡事故,輕傷事故發生率控制在千分之三以內。

7.4文明施工目標:確保北京市文明樣板工地,創建國內一流的安全文明施工地。

7.5環境施工目標:確保環境達標,創造良好的施工環境,避免發生擾民和環境污染事項的發生。

篇3:高層住宅項目施工部署規范

高層住宅項目施工部署

1工程目標:

1.1質量目標:實現對業主的質量承諾,以領先行業水平為目標,嚴格按照合同條款要求及現行規范標準組織施工,工程一次驗收合格率達100%,分部工程優良率達到80%以上。觀感質量得分率90%以上。結構工程爭創北京市結構長城杯,單位工程創北京市優質工程。

1.2安全目標:

(1)無因工死亡、重傷和重大機械設備事故;

(2)無火災事故;

(3)無嚴重污染擾民;

(4)無重大交通行車事故。

1.3工期目標:

1.4現場管理:

(1)管理目標:創建北京市文明安全工地。

(2)管理辦法:

本工程采用計算機應用及信息技術管理:

1)業主、監理、施工單位之間計算機局域聯網信息共享技術:微機成本分析、網絡計劃、資料管理等,將技術交底、施工日志等技術、施工資料通過信息管理系統發布,使之傳遞迅速、及時。

2)施工現場閉路監視系統:在施工現場各個部位設攝像探頭,對所有施工工序進行全程電視監控,通過現代化管理手段,將圖象集中于各主管部門,便于集中管理。

3)電視閉路監視系統組成:系統由前端攝像設備、中間信息傳輸線和控制中心組成。

①前端設備:由彩色低照度CCD攝像機,各種規格的鏡頭,云臺,解碼器,防護罩等組成。

②控制中心的設備組成:控制中心有中心控制圖象切換矩陣,各種規格的監視器,畫面分割器,長時間錄象機,交流穩壓電源等組成。

③主控室設在項目經理辦公室,甲方現場領導辦公室,監理現場領導辦公室,現場派出所設分控。

2管理組織機構:

2.1組織機構:本工程按項目法組織施工,項目經理選派承擔過大型工程項目管理,并具備豐富施工管理經驗的國家一級項目經理擔任;項目總工選派具有較高技術業務素質和技術管理水平、并有創長城杯管理經驗的工程技術人員擔任。項目經理部對本項目的人、財、物按照項目法施工管理的要求實行統一組織,統一布置,統一計劃,統一協調,統一管理,并認真執行ISO9002質量標準,充分發揮各職能部門、各崗位人員的職能作用,認真履行管理職責,確保本項目質量體系持續、有效的運行。通過我們科學、嚴謹的工作質量和項目管理經驗,確保實現合同規定的工期和質量目標,現場管理創北京市文明安全工地。

項目部班子主要成員及各主要部室的職責:

(1)領導班子:由項目經理、項目副經理、項目總工程師組成,負責對工程的領導、指揮、協調、決策等重大事宜,對工程進度、成本、質量、安全和創優及現場文明施工等負全部責任。

(2)技術部:負責編制工程施工組織設計,對特殊過程編制作業指導書,對關鍵工序編制施工方案,對分項工程進行技術交底,組織技術培訓,辦理工程變更,及時收集整理工程技術檔案,組織材料檢驗、試驗、施工試驗和施工測量,檢查監督工序質量,調整工序設計,并及時解決施工中出現的一切技術問題。

(3)工程部:負責組織施工組織設計實施,制定生產計劃,組織實施現場各階段的平面布置,安全文明施工及勞動組織安排,工程質量等施工過程中各種施工因素管理;負責各勞務分包和工程分包的協調管理。

(4)安質部:負責施工現場安全防護、文明施工、工序質量日常監督檢查工作。

(5)物資部:負責工程材料及施工材料和工具的購置、運輸,監督控制現場各種材料和工具的使用情況等。

(6)機械部:負責施工機械調配、進場安裝及維修、保養等日常管理工作,確保機械處于良好運行狀態。

(7)核算部:負責工程款的回收,工程成本核算,工程資金管理,編制工程預算、決算,驗收及統計等工作。

(8)創優部:負責工程創優工作。

(9)綜合辦公室:負責文件管理,勞資管理,后勤供應及與地方政府管理部門的對外工作聯系及接待工作。

(10)公安派出所:負責施工現場治安保衛、防火消防和成品保護工作。

以上各部在經理部領導班子的領導下,統一協調,各盡其責,及時解決施工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確保優質、高效的完成施工任務。

2.2管理體系:管理機制采用項目法施工管理。質量體系經認證并符合GB/T19002-1994idtISO9002:1994標準。

2.3主要施工技術工人配備:

木工:80人鋼筋工:80人架子工:10人瓦工:10人

混凝土工:20人電工:15人水暖工:15人油工40人

其他:30人,總計:300人,高峰期:400人。

2.4項目經理部下設作業隊及分工:

(1)結構施工隊:負責主體結構工程的施工。

(2)瓦工作業隊:負責砌筑工程、抹灰工程、樓地面工程的施工。

(3)油工作業隊:負責油漆、粉刷工程的施工。

(4)木工作業隊:負責內外門窗安裝和吊頂工程的施工。

(5)防水作業隊:負責地下室外防水、屋面防水、廁浴間防水工程的施工。

(6)電氣工程作業隊:負責管道預埋、管線敷設、電氣設備安裝調試工作。

(7)水、暖、通風工程作業隊:負責水暖安裝、配件預埋,孔洞預留及管線敷設、水暖及通風設備的安裝調試工作。

3施工部署:

本工程工程量大,質量目標高,工期計劃為480天,為保證基礎、主體、裝修均盡可能有充裕的時間施工,保質如期完成施工任務,必須充分考慮到各方面的影響因素,合理安排任務、人力、資源、時間、空間的總體布局。

3.1總施工順序上的部署原則

按照先地下,后地上;先結構,后裝修;先土建,后專業的總施工順序原則進行部署。

3.2施工工藝總流程:土方開挖→基礎底板墊層→基礎底板防水層→防水保護層→基礎底板→地下室結構→地下室外防水→回填土→地上部分主體結構→墻體砌筑→專業安裝→屋面工程→內外裝修→室外工程→清理收尾→竣工報驗

3.3本工程流水段劃分按如下考慮:

(1)地下室墻、頂板分別按設計的兩個后澆帶分三個流水段施工,豎向施工縫留在后澆帶處。三個流水段即:Z~T軸為第一流水段,S~H軸為第二流水段,G~A軸為第三流水段。

(2)主體階段流水段劃分

主體流水段按照結構形式1-2層分為3個流水段,2-13層分為2個流水段,14-18層分為3個流水段。

3.4施工工期上的部署原則--季節施工的考慮

根據總施工進度的安排,基礎結構及地下防水工程完畢后,及時進行回填土施工,以保證邊坡的穩定;外立面錯開冬期施工,以確保外裝修的施工質量。為保證冬期施工室內的裝修質量,在冬施之前完成外門窗的封閉和采取必要的供暖措施,以保證室內裝飾施工所必須的溫度。

3.5為了確保工期和時間連續、實施立體交叉作業,本工程結構驗收均分三次進行,第一次驗收地下部分,第二次驗收一至十層;第三次驗收十一層至頂層。砌筑工程及裝修在結構驗收后分階段、分層進行,二次結構、裝修及水電管道安裝工程采取交叉作業,合理安排穿插進行。

3.7垂直運輸:本工程垂直運輸設備按如下考慮:

在建筑物東側設置一臺MC180固定式塔吊(塔臂60m),負責基礎及主體結構模板、鋼筋及零星混凝土的垂直運輸;主體施工至六層時,在建筑物東側設兩座雙籠電梯負責砌筑、裝修材料垂直運輸。安裝平面位置詳見平面布置圖。。

3.8本工程結構混凝土主要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罐車運輸到工地,三層以下由混凝土泵車輸送至澆筑部位。三層以上采用地泵輸送。安裝平面位置詳見平面布置圖。

3.9本工程模板體系:剪力墻采用大鋼模,電梯井采用筒模,頂板、梁采用木模體系,由防水竹膠合板配木方構成,地下室外墻采用中型組合鋼模。

3.10腳手架工程:結構施工及外裝修采用雙排腳手架,墻體砌筑及室內裝修采用工具式腳手架。

3.11現場設一棟木工加工間,負責模板及配件的制作。

3.12現場設一鋼筋加工間,負責鋼筋的加工制作。

3.13現場設一攪拌站,負責零星混凝土及裝修砂漿的攪拌。

3.14進行施工安排的時候,充分考慮各種因素,如高考期間施工時間的限制和季節施工的影響。

4施工準備工作:

4.1技術準備工作:

(1)項目總工組織各專業技術人員認真學習設計圖紙,領會設計意圖,做好圖紙會審。

(2)根據《質量手冊》和《程序文件》

要求,針對本工程特點進行質量策劃,編制工程質量計劃,制定特殊工序、關鍵工序、重點工序質量控制措施。

(3)依據施工組織設計,編制分部、分項工程施工技術措施,做好技術交底,指導工程施工。

(4)做模板設計圖,進行模板加工。

(5)認真做好工程測量方案的編制,做好測量儀器的校驗工作,認真做好原有控制樁的交接核驗工作。

(6)編制施工預算,提出主要材料用量計劃。

4.2勞動力及物質、設備準備工作:

(1)組織施工力量,做好施工隊伍的編制及其分工,做好進場三級教育和操作培訓。

(2)落實各部室人員,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

(3)根據預算提出材料供應計劃,編制施工使用計劃,落實主要材料,并根據施工進度控制計劃安排,制定主要材料、半成品及設備進場時間計劃。

(4)組織施工機械進場、安裝、調試,做好開工前準備工作。

4.3施工現場及管理準備工作:

(1)做施工總平面布置(土建、水、電)并報有關部門審批。按現場平面布置要求,做好施工場地圍墻和施工三類用房的施工,做好水、電、消防器材的布置和安裝。

(2)按北京市要求做好場區施工道路的路面硬化工作。

(3)抓緊與地方政府各有關部門接洽,疏通關系,辦理開工前各項手續,保證施工順利進行。

(4)完成合同簽約,組織有關人員熟悉合同內容,按合同條款要求組織實施。

5施工現場平面布置:

5.1給水:

(1)從建設單位指定位置接入水源,管徑DN100,并做水表井。

(2)圍繞施工現場敷設管徑DN100的消防環線,設室外消火栓,配25m水龍帶,19mm水槍。消火栓設晝夜明顯標志,消火栓周圍3米范圍內不得堆放其它物品。

(3)環線引管徑DN32支管供攪拌站用水。

(4)從環線引支管,枝狀分布。分供辦公生活區、大門沖洗用水。

(5)從環線引兩根管徑DN40立管,供3層以下低區生產消防用水,各層從立管引管徑為DN32支管,加截門。用軟管引至施工作業面,供施工生產用水。

(6)現場設水泵房,供給3層以上高區生產消防用水。

(7)4#樓沿結構設管徑DN65的生產消防豎管,每層設DN65的消火栓,配25m水龍帶,19mm水槍。冬施時外露部分做50mm厚巖棉保溫。

(8)從豎管引管徑DN32支管,加截門。用軟管引至施工作業面,供施工生產用水。

5.2排水

(1)施工現場地面硬化,并形成一定坡度。雨廢水有組織排至沉淀池。

(2)在大門處設沖洗水槽,負責車輛清洗。

(3)施工現場設沉淀池。現場污廢水經沉淀處理后排出。

(4)沉淀池定期清掏。

5.3用水量計算:

(1)施工用水量:

q1=k1ΣQ1?N1?K2/(8×3600)=1.1[(80×300+10×300)/3600×8])×1.5

=1.55L/S

q1:施工用水量

k1:未預計的施工用水系數,取1.1

Q1:日工程量

N1:施工用水定額

K2:用水不均衡系數,取1.5

按每日攪拌和養護砼量為80m3,每日砂漿用量為10m3計算。

(2)施工現場生活用水量:(由于現場不設生活區,故按如下考慮)

q2=p1?N2?K2/(t×3600)=(400×80×2/(6×3600)=2.96L/S

q2:施工現場生活用水量

P1:為施工現場人員總數

N2:施工現場生活用水定額

K2:為施工現場生活用水不均衡系數,取2

T:為高峰用水時間,按6小時計算

(3)現場消防用水量:

q3:按施工手冊取10L/S

q1+q2=51L/S

q1+q2

故總用水量Q=q3=10L/S

(4)管道選擇:

d=(4q/1000πv)1/2=(4×10/π×1.6×1000)1/2=0.089mm

故管徑選為DN=100mm

其中V為經濟流速選為1.6m3/s

(5)水泵選擇:

本工程最高建筑高度為53.05米,故預設生產消防水泵供高層生產消防用水。

總揚程H=H1+Z+h

H1為建筑物高度

Z為最不利處的自由水頭,選10m。

h為沿程阻力,因距離較短忽略不計。

故H=53.05+10=63.05m

所以水泵揚程H≥63.05m

流量取消防流量L=5L/S

(6)消防豎管管徑

d=(4q/1000πv)1/2=(4×5/π×2.5×1000)1/2=0.050mm

根據北京市規定管徑選擇DN65mm

5.4施工臨時用電:

根據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來布置施工臨時用電的線路走向、配電箱的位置及照明燈具的位置。電源電纜引下根據現場用電負荷確定電纜截面。現場布置,均按三級配電,二級保護。

本工程臨時用電均從甲方指定的地點引入,并進入本施工現場的紅線內,在紅線內設總配電箱,從甲方提供電源位置采用三相五線制配線引入總配電箱。施工現場內配電方式采用TN-S系統,并在總配電箱處做重復接地一組,接地電阻小于4。消防水泵的電源由總配電箱的上口接,不得經任何開關控制。其他內容嚴格執行《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88。

5.5臨時用電量計算:

(1)塔吊及外用電梯:

取K*=0.3cosφ=0.7tgφ=1.02

Pj1=0.3×(80+30×2)=42KW

Qj1=Pj1×tgφ=42.8Kvar

(2)鋼筋加工機械及木工加工機械:

取K*=0.3cosφ=0.75tgφ=0.88

Pj2=0.3×(3×2+4×2+5×1+3×4+3+7.5+7.5)=17KW

Qj2=Pj2×tgφ=12.9Kvar

(3)各類焊接設備:

取K*=0.35cosφ=0.45tgφ=1.98

Pj3=0.35×4×6=8.4KW

Qj3=Pj3×tgφ=16.6Kvar

(4)攪拌機:

取K*=0.7cosφ=0.68tgφ=1.08

Pj4=0.7×5.5×2=7.7KW

Qj4=Pj4×tgφ=8.3Kvar

(5)震搗器(平板式、插入式):

取K*=0.7cosφ=0.65tgφ=1.17

Pj5=0.7×(1.1×1+1.1×20)=16.2KW

Qj5=Pj5×tgφ=19.0Kvar

(6)氣泵:

取K*=0.65cosφ=0.68tgφ=1.08

Pj6=0.65×7.5=9KW

Qj6=Pj6×tgφ=5.3Kvar

(7)生活用電:

取K*=1cosφ=0.8tgφ=0.5

Pj7=1×100=100KW

Qj7=Pj7×tgφ=50Kvar

取同期系數Kp=Ka=0.9

Pj(1-6)=0.9×(42+17+8.4+7.7+16.2+9)=85KW

Qj(1-6)=0.9×(42.8+12.9+16.6+8.3+19.0+5.3)=106Kvar

總負荷:

Sj={[Pj(1-6)+Pj7]2+[Qj(1-7)+Qj

8]2}1/2

=[(85+100)2+(106+50)2]1/2

=240.7KVA

考慮變壓器自身的損耗

Pb=0.02Sj=0.02×240.7=81KW

Qb=0.08Sj=0.08×240.7=19.24Kvar

Sb=(Pb2+Qb2)1/2=19.8KVA

系統總容量為計算總負荷+變壓器損耗=260.5KVA

考慮到系統總容量應在中心變電室安裝1臺300KW干式節能型變壓器,并配備兩臺75KW的柴油發電機。

5.6施工現場防雷接地系統

施工現場防雷采用施工用的塔吊,在塔吊頂端設置避雷針。利用塔吊的基礎做為施工現場的接地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