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隧道涌水涌泥地段施工方法及措施

隧道涌水涌泥地段施工方法及措施

2024-07-11 閱讀 1356

隧道涌水、涌泥地段施工方法及措施

1、未預報到的集中涌水、涌泥處理預案

對于未預報到的集中涌水、涌泥,根據隧道的埋深情況及巖溶發育特征,揭露集中涌水點后,首先強行通過涌水點,再采用“分流”、“降壓”方案將動水變成靜水后再實施注漿封堵(具體的封堵方案見圖3.1.8.2-1)。

2、不可預見的突水(泥)處理預案

隧道如果因其涌水量大,水壓高,一旦發生突水,正常的施工排水設施一般難于滿足排水要求,發生涌水的隧洞需作為排水洞全洞排水,這時采用“分流”方案注漿封堵已不現實,可采用臨時封堵掌子面,預埋注漿管或導洞迂回側面鉆孔注漿封堵,由于突水處理歷時較長,為了盡量減少對總工期的影響,如果左洞涌水,則采取從超前的右洞打橫通道或開挖迂回導洞至突水段前繼續施工(處理預案如示意圖3.1.8.2-2):

圖3.1.8.2-1未預報到的集中涌水、涌泥處理預案示意圖

封堵措施封堵示意圖施工要點

揭露小型集中涌水后的灌漿封堵示意圖1.按隧道涌水點涌水流量的大小,首先考慮采用鉆設分流孔進行分流,降低引水隧洞涌水點的涌水量和流速,然后對涌水點與分流孔或分流導坑之間的圍巖鉆孔注漿,待圍巖注漿膠結體達到一定強度后,關閉分流孔孔口防突水裝置上的閥門,連接注漿設備,對分流孔實施注漿封堵。2.注漿封堵順序:分流分壓→直接封堵出水點→分流分壓孔封灌。3.注漿材料:水泥、水玻璃、化學速凝劑加水泥。

揭露大型集中涌水后的灌漿封堵示意圖1.當隧道洞涌水量較大,采用分流孔難于達到分流泄壓的采用布置分流導坑進行分流注漿;2.注漿封堵流程:開挖迂回分流導洞→修筑圍堰→埋設泄流管與閘閥→灌漿→關閥→澆筑II期混凝土。3.注漿材料:水泥、水玻璃、化學速凝劑加水泥。4.為較好地發揮與分流導洞分流作用,在導洞掘進至涌水構造帶,且已大量出水后,還可預設一循環炮,待I期混凝土澆筑完成并且有一定強度后,點炮爆破

圖3.1.8.2-2不可預見的突水(泥)處理預案示意圖

處理方式示意圖及施工要點

預案一1.涌水量小于0.5m/s則埋1根泄流管(φ0.7~0.8m),0.5~1.0m/s則埋設2根泄流管;2.混凝土封堵完成后,首先通過預埋的灌漿管灌注混凝土,待混凝土將堵頭至涌水點之間的洞段基本充填后,再改灌水泥砂漿或水泥漿;3.在進行混凝土堵頭封堵前,應先行鉆設溶蝕裂隙型管道灌漿孔,并按設孔口防突水裝置。

預案二如果掌子面出現不可預見的突水、突泥,首先視突水流量大小設置臨時圍堰澆筑混凝土堵頭封堵突水掌子面;然后在附近橫通道內埋設導流管道,通過管道排流降壓;同時在超前隧道洞壁側開挖迂回導坑,在迂回導坑內對突水點進行注漿封堵與預案一類似,在進行封堵處理的同時,可同時開挖迂回導洞,迂回到突水點前方,利用超前洞出碴進料,開始施工,待突水點處理結束后,恢復正常施工。

篇2:企業井下涌水動態觀測措施

為確保安全生產,有效預防水災的發生,加強防治水措施及觀測井下各地點涌水、采空區,采掘工作面地板的滲水情況,特制訂出我礦井下涌水動態觀測措施。

1.主泵房每天開泵時間及排水量,做好記錄。

2.觀測井下疏水孔涌水量及水壓變化情況。

3.探放水負責人及時掌握涌水量變化情況,進行導疏措施。

篇3:地鐵施工突然涌水涌砂局部過量靜水壓力預防處理措施

地鐵施工突然涌水、涌砂局部過量靜水壓力預防處理措施

本標段隧道穿過粉土、細砂層、中粗砂層地層中,透水性強,車站結構中上部位于粉細砂、中粗砂層,底板位于細中砂層,卵石礫石地層中,結構進入承壓水層近5m,易發生涌水、涌砂局部過量靜水壓力現象,施工難度較大。

為此開挖前采用降水措施,由于粉細砂層特別是中粗砂層滲透系數大,固采用地面深井降水,施工中輔以洞內輕型井點降水措施。施工時采用超前預注漿加固地層及掌子面噴射混凝土等施工方法,預防涌水、涌砂局部過量靜水壓力現象的發生。

如發生涌水、涌砂局部過量靜水壓力現象,采取如下措施處理:

1在洞內儲備足夠的裝土草袋、木料、型鋼,一旦發現掌子面有事故征兆立即封堵支頂

2準備足夠的排水機具,一旦發生涌水、涌砂局部過量靜水壓力現象,立即強排,并噴射混凝土封閉掌子面,插打壓漿管壓漿堵水。

3采用超短臺階法,人工開挖,減少對土體的擾動。開挖支護力求快速封閉成環,并有足夠的鋼度承受靜水壓力。

4做好地質超前預報,在開挖工作面上鉆探測孔,一旦發現涌水、涌砂局部過量靜水壓力現象,提前做好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