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層建筑砌體工程施工方法
高層建筑砌體工程的施工方法
1概況
本工程外墻除鋼筋混凝土墻外均為200厚加氣混凝土砌塊,強度等級≥5.0MP,內隔墻除設計圖中另注明外,均為100厚加氣混凝土砌塊,強度等級≥3.5MP,砂漿:±0.000以下用Mb5砌塊專用水泥砂漿,以上用Mb5砌塊專用水泥石灰混合砂漿。衛生間墻體根部須澆筑200高C20素混凝土坎。柱、混凝土墻、構造柱與填充墻之間設拉結筋,外墻與內墻全面加掛金屬網。
2施工準備
1)砌筑材料進場必須經過抽樣送檢,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2)砌筑施工前,根據不同部位,不同類別的磚墻選磚;搭設堅固、穩定的砌筑腳手架;
3)砌筑前,工長必須向班組長和操作人員進行技術交底,制定和落實技術協作措施,保證各工種交叉作業的順利進行。
3墻體砌筑
3.1工藝流程
基層處理→砌混凝土加氣砌塊→砌塊與門窗口聯接→砌塊與樓板聯接
1)基層處理:將砌筑加氣混凝土砌塊墻根部混凝土帶上表面清掃干凈,用砂漿找平,拉線,用水平尺檢查其平整度。
2)砌加氣混凝土砌塊:
①、砌筑時按墻寬尺寸和砌塊的規格尺寸,按排塊設計,進行排列擺塊,不夠整塊時可以鋸割成需要的尺寸,但不得小于砌塊長度的1/3。豎縫寬20mm,水平灰縫15mm為宜。當最下一皮的水平灰縫厚度大于20mm時,應用細石混凝土找平層鋪砌。砌筑時,滿鋪滿擠,上下丁字錯縫,搭接長度不宜小于砌塊長度的1/3,轉角處相互咬砌搭接。
②、填充墻與柱間的拉結筋應按建筑施工圖中的填充墻位置予留,拉筋伸入填充墻的長度L為1000,或至洞邊,120墻用單排筋,做法如下圖:
③、含有構造柱的后砌填充墻施工時應預留馬牙槎,先砌墻后澆柱。
④、當填充墻的水平長度大于5米或墻端部沒有砼柱時,應在墻端部及墻中間加設構造柱,此構造柱的柱頂、柱腳應在主體結構中預埋4Φ12短豎筋,鋼筋接駁長度500,先砌墻,后澆柱,構造柱斷面為墻寬*240,主筋4Φ12,箍筋Φ8@150.墻與柱拉結筋應在砌墻時預埋。
⑤、當填充墻的高度大于4米的200厚墻或大于3米的100厚墻,須在門窗頂設置通長鋼筋砼圈梁,斷面為墻寬*240,主筋4Φ10,箍筋為{8@200。
⑥、填充墻墻內的門洞、窗洞或設備留洞,其洞頂均需設鋼筋砼過梁,除圖上另有注明外,根據洞寬的大小,按下表選用并設置過梁。
3)砌塊與門窗口聯結:
①、當門窗采用后塞口時,將預制好埋有木磚或鐵件的混凝土塊,按洞口高度在2m以內每側砌置三塊,洞口高度大于2m時砌置四塊,混凝土塊四周的砂漿要飽滿密實。安裝門框時用手鉆在邊框上預先鉆好釘眼,然后用釘子將門框與混凝土內的木磚釘牢。
②、門洞上過梁端部或其它可能出現裂縫的薄弱部位,應釘涂有防銹漆的鉛絲網,減少抹灰層裂縫。
4)砌塊與樓板(或梁底)的聯結
填充墻砌至板或梁附近后,應待砌體沉實(約其七天)后,在樓板底(梁底)斜砌一排磚,以保證加氣混凝土墻體頂部穩定、牢固。
3.2質量標準
加氣混凝土砌體允許偏差表
項次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
1軸線位置偏移10用經緯儀和尺檢查或用其它測量儀器檢查
2垂直度(每層)5用2m托線板檢查
3垂直度(全高≤10m)10用經緯儀、吊線和尺檢查,或用其它測量儀器檢查
4垂直度(全高>10m)20
5門窗洞口寬、高±5尺量
6外墻上下窗口偏移20以底層為準用經緯儀或吊線檢查
7表面平整度(混水墻)8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檢查
8水平灰縫平直度(混水墻)10拉10m線和尺檢查
3.3成品保護
1)砌塊在裝運過程中,輕裝輕放,計算好各房間的用量,分別碼放整齊。搭拆腳手架時不要碰壞已砌墻體和門窗口角。
2)落地砂漿及時清除,收集再用。以免與地面粘結,影響下道工序施工。
3)設備槽孔以預留為主,盡量減少剔鑿,必要時剔鑿設備孔槽不得亂剔硬鑿損壞,可劃準尺寸用刀刃鏤劃。如造成墻體砌塊松動,必須進行補強處理。
篇2:砌體主要施工技術措施
砌體工程主要施工技術措施
1、質量要求目標:砌筑質量的具體要求做到符合施工操作規程及驗收規范的要求。
質量目標為:橫平豎直、砂漿飽滿、組砌得當、接搓可靠。學生宿舍的砌體工程量較大,在施工時要充分重視。
2、具體措施如下:砌筑前將基礎找平,砌筑時嚴格按皮數桿拉線,將每皮磚砌平。采用魚尾板線錘檢查砌體表面的垂直度。砂漿是砌體間的粘結材料,其飽滿度對砌體強度影響很大。本工程中砂漿的飽滿度不得小于80%,砌體施工采用鋪灰擠磚法,同時保證砂漿的和易性,磚的適當濕潤程度。此外,本工程擬采取規范規定的組砌形式和接搓方式。
3、砌筑用腳手架:結合工程特點,本工程采用內外腳手,外腳手架上的磚體堆放應按規范要求。即將腳手架搭設在各層樓板上進行砌筑。每個樓層只搭設兩步,待砌完一個樓層的墻體后,再將腳手架全部翻到上一樓層。由于裝拆頻繁,擬采用輕便靈活的型號及尺寸,力求裝拆方便。
4、材料運輸:由于砌體工程的材料均需運到各層的施工面上,而且材料用量非常大,因此材料的運輸是必須解決的問題。本工程中垂直運輸主要通過井架,水平運輸采用膠輪車。為保證材料運輸與砌體施工不沖突、不脫節,磚塊運輸全部安排夜班,白天主要運輸砂漿。
5、砌體工程大約在4~5月進行,氣溫逐步升高,這時對磚塊要隔夜澆水濕潤,以保證砌體質量。
篇3:住宅建筑上部結構砌體工程施工方法
小區建筑上部結構砌體工程施工方法
±0.00以下采用Mu10粘土實心磚(自行車庫室內隔墻按砼砌塊),M10水泥砂漿砌筑;±0.00以上部分:外墻、樓梯間等采用M10粘土多孔磚(240厚);內墻采用加氣砼塊(120、200、240厚);無梁處隔墻采用GRC空心板;衛生間隔墻采用粘土多孔磚(120厚)。砌體均用M5混合砂漿砌筑。(砌筑質量控制等級為B級)
在施工前做好砂漿試配工作。砌塊必須有出廠合格證,進場后應分批進行抽樣復試,復試合格后方可使用。
砌筑前,將砼柱內預留拉結筋整理好,將砌墻的部位清掃干凈,并剔除浮漿結塊,按設計要求彈好墻身線和邊線,立好皮數桿,且先進行排磚。
墻體砌筑時應與水電施工相配合,按圖紙設計在墻上預留水電管槽,以免鑿墻影響結構,且此處不可采用折磚預留槽的方法。
砌筑砂漿稠度控制在70-90mm,并按磚的含水率進行調整,即磚含水率在上限15%時,砂漿稠度為下限70mm,反之磚含水率為10%時砂漿稠度為90mm。
墻體砌筑嚴禁斷磚集中使用,嚴禁干磚上墻,配備專人負責砌筑前磚的濕潤,含水率控制在10-15%(即水浸入磚四邊1.5cm)。嚴禁灰縫通光透亮。墻體應做到砂漿飽滿,橫平豎直,垂直度、平整度、十皮磚灰縫應符合GBJ300-88質評標準中砌筑分項工程質量驗收要求。
砌筑工程如遇雨、雪時,應用草包覆蓋,避免砂漿流失。
砂漿試塊的留置、養護、試塊試壓等必須按時、按標準要求進行。每一流水段應留置一組試塊,試塊制作隨機取樣,及時送試驗室標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