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住宅樓土方施工方案技術措施

住宅樓土方施工方案技術措施

2024-07-11 閱讀 6992

住宅樓土方工程施工方案和技術措施

1土方開挖

根據現場場地條件及整體施工安排,基坑土方采用機械開挖,擬采用6臺挖土機、20輛運土車。

本工程±0.000相當于大沽高程5.25米,自然地坪約大沽高程3.4m;根據圖紙設計,車庫挖深大約2.5m,不屬于深基坑施工范疇,故整體開挖擬采用1:1放坡開挖。

土方開挖分三步進行,第一步挖深2.0米,第二步大面積開挖基底標高上20cm,第三步機械破樁、人工清槽至設計標高。每步土方開挖時先挖基坑周邊,后開挖基坑中央。

1.1施工準備

(1)及時與相關單位聯系,并辦理開工所需的各種手續。具體包括渣土外運手續和交通部門的有效證件。

(2)土方開挖前,對地下障礙物及管線情況進行調查,需在開挖前清除的,在開挖前先作清除處理。

(3)基坑開挖前做好技術交底工作,特別是安全交底。

(4)在開挖前,建筑物位置的標準軸線樁、標準水準抄平樁,必須經過復測檢查。

(5)根據土方開挖圖,用白灰撒出基坑上下口邊線,指導現場挖土機按布置線路按順序開挖。

(6)施工現場安設照明燈,以便于夜間作業。

(7)設備投入

挖掘機6臺;自卸斗車20臺(考慮白天交通擁擠,運距較遠等因素,包括斯太爾斗車、太拖拉自卸車、斯堪尼亞自卸車等);

(8)人員安排

1)管理人員共3人(土方組長、土方生產組長、土方安全員)

2)操作人員共30人

1.2施工工藝

定位放線、驗線--放槽底邊線、上口線--1機械挖土--配合破樁/修整邊坡--2人工挖土--槽底修平--基槽備案

1、挖土范圍

土方按照基礎墊層外輪廓線外擴1000mm進行開挖,為縮減基坑上口尺寸,在10#樓西側距離現有建筑物較近,在基坑開挖前需做支護樁,支護樁、防水樁(中標后)由專業資質單位出具具體施工方案,并保證地下部分施工時的外立面作業要求。

2、挖土

(1)挖土前應做好技術交底工作,技術人員進行現場跟蹤配合,隨時告知和種地下管線的情況(位置、深度等)。

(2)根據甲方提供的標準軸線樁、標準水準抄平樁及施工圖紙,由測放人員用白灰撒出挖掘邊線,經過復測檢查后,由現場技術人員為之辦理工程定位測量記錄。

(3)挖土根據現場畫的白灰線進行,為防止超挖或錯挖,施工現場預先安設設施,危險地段應設明顯標志,并按現場技術人員的指揮進行施工。

(4)挖土時須配夠運輸車,便于挖土機不間斷工作,并配備推土機、鏟車負責處理道路地面。配備炮錘處理地下可能出現的設備基礎。

(5)土方開挖分步進行,第一步挖深1.5米,第二步大面積開挖基底標高上20cm。每步土方開挖時先挖基坑周邊,后開挖基坑中央。第三步人工清槽(含破樁頭)。

(6)為保證基底土不受擾動,基底以上20cm土方采用人工進行清底,挖掘機配合裝運。

(7)本工程土方開挖后,須密切注意邊坡安全問題。挖土時如遇陰雨天氣,應暫停挖方施工。

1.3排水措施

基坑上沿口600mm寬度范圍內在基坑邊坡處理時一并硬化,并留設一定的坡度,同時沿基坑邊砌筑高30cm的擋水墻,采用水泥砂漿抹灰,以防地表水流入基坑中;上沿口硬化場地邊設置排水溝;在土方開挖過程中,沿坑底四周留設排水暗溝,并每隔15米設置集水井。混凝土墊層施工時,仍然在基坑底沿坑壁設置排水溝及四角處設置集水井,作為基坑內排水設施。集水井內集水及時抽排干凈。

1.4質量保證措施

1、嚴格按照施工方案施工,挖掘機按照所放灰線進行開挖,同時按照設計要求放坡,避免塌方。

2、測量工要隨時測量,避免超挖,保證槽底土壤不被擾動。

3、夜晚施工要有充足的照明。

1.5安全施工措施

1、開工前施工總負責人要向全體參加施工人員進行安全交底。

2、土方前施工機械和運輸車輛在進場前進行徹底的檢修保養,確保施工期間車輛的正常運轉。

3、進入施工現場人員要戴好安全帽。

4、施工中禁止向基坑內投擲物品,以名砸傷槽底施工人員。

5、土方開挖后,按現場安全防護要求在基坑的周圍搭設安全保護欄桿,避免人員墜落坑中,造成工傷。

6、夜晚施工時在挖土機前方設置燈具,便于挖土司機確定其高度位置。

7、施工中如遇地下障礙物(包括古墓、各種管道、管溝、電纜)時,立即暫停施工,及時報告業主,待妥善處理后方可繼續施工。

1.6文明施工管理及環保措施

1、所有土方運輸車進入現場后禁止鳴笛,以減少噪聲。

2、所有施工人員應保持現場衛生,生產及生活垃圾均裝入運土車中帶走,不得隨處拋撒。

3、在挖土機施工過程中,應根據實際情況灑水來防止塵土飛揚。

4、在運輸車輛裝完土,準備運出施工現場前,安排專人清掃粘附在車外面及夾扎在車輪胎內的土。

5、對運輸車輛行駛路段(控制在50米范圍內),安排專人進行灑水、清掃

2土方回填

本工程自然地坪較低,要達到首層地面施工標高,大概還要回填約3米高的基礎回填土方。所以本工程屬于后填土、樁基承臺梁基礎。由于整體回填深度較深,且處于基礎部位,因此必須作為基礎工程質量主控項目之一。

2.1施工流程

室內清理→首層結構驗收合格→土質檢驗、拌灰→分層鋪土夯實→環刀取樣→上層回填→驗收

2.2施工要點

(1)填方土料應符合設計要求,為保證填方的強度和穩定性,采用含水量符合壓實要求的粘性土。回填時,土料和石灰過篩,其最大粒徑不大于50mm。

(2)首層地面回填土在主體結構施工完畢后即可進行。填土前,應將松散土及垃圾、雜物等清理干凈,并把基層整平。并對土料的含水量進行檢測,方法是以手握成團,落地開花為宜,土料過干不易夯實。

(3)在攤鋪土料前,應做好水平標高的控制標志,標志做在結構柱上,作為虛鋪土層厚度的控制標高。

(4)回填分層鋪攤,每層虛鋪厚度為250mm,用蛙式打夯機從基礎邊按回形路線夯向中間,夯打3-4遍。夯打時應一夯壓半夯,夯夯相接,不得漏夯。

(5)回填時應沿建筑物四周同時進行。

(6)在每層回填土夯實后,必須按規范規定進行環刀取樣,測定土的干密度,若達不到設計要求的干容重,應根據測驗情況,進行補夯1-2遍,試驗合格后方可進行上層的鋪土工作。

(7)現場及時灑水保持土體濕潤。遇到大風天氣將現場的白灰及時覆蓋保存,并停止回填土的施工。

(8)當整個土方回填完成,應進行資料整理。

2.3回填土的質量控制與檢驗:

(1)為使本工程回填土的質量能符合設計要求,必須對每層回填土的質量進行檢驗。采用環刀法取樣測定土的干密度。當檢驗結果達到設計要求后,才能填筑上層土。

(2)首層填土每20m-50m取樣一組,取樣部位在每層壓實后的下半部。回填土壓實后測試土的密度達到95%的要求。

篇2:建筑工程土方開挖施工規定

1、應根據設計及專項施工方案的施工順序及工況進行土方開挖。不得超工況開挖。

2、土方應分區、分塊、分層均衡開挖;土方分區、分塊、分層開挖后應按設計及專項施工方案的要求及時支撐、澆筑墊層。

3、進場施工機械應由施工企業安全管理部門檢查驗收合格后方可作業,并應有驗收記錄。

4、機械作業位置應穩定、安全,不得利用基坑支護結構體作為機械作業的支承體。

5、嚴禁挖土機械和施工人員在同一工作面作業。

6、基坑開挖過程中,應采取措施防止碰撞支護結構、工程樁或擾動基底原狀土。

7、應根據基坑監測數據及周圍環境情況指導土方開挖施工;當基坑及周圍環境監測數據超過設計報警值時,應立即停止施工,采取措施后方可繼續施工。

8、地下結構工程施工過程中應及時進行夯實回填土施工。

篇3:土方工程工程施工監理實施細則

一.依據標準

應符合國家標準GB50202-20**《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

二.基本要求

1.場地平整,排水溝坡度在設計無要求情況下應向排水方向作不小于2‰的坡度,按每20m的檢查點逐點檢查,且每邊不應少于1點。

2.施工區域及施工周圍的上下障礙物已作好折遷處理,防護措施。

3.施工機械試運轉正常,道路、排水溝暢通,路面應高于施工場地地面。

4.工程軸線控制樁離建筑物距離應大于兩倍挖土深度。

5.挖土機挖土接近設計坑底標高或邊坡邊界時,應預留20~30cm厚土層,用人工開挖或修坡。

6.超挖時不得用土回填,應用砂、碎石或低強度混凝土填實至設計標高

7.挖土邊坡坡度嚴禁陡于設計要求

8.使用人工降水時,地下水位必須降至設計要求(一般使地下水位低于本次開挖坑底0.5m)時方可開挖。

9.坡頂棄土時,棄土堆坡腳到挖方上邊緣距離應根據挖土深度,邊坡坡度和土的性質確定,土質干燥密實時距離不得小于3m,土質松軟時距離不得小于5m

10.保證基坑(槽)基底土質符合設計要求并嚴禁擾動。

控制點

1.防止挖方邊坡塌方⑴控制開挖過程各土層中邊坡度,嚴格按設計要求進行

⑵地下水位變化活躍時,加強井點降水和排水措施,嚴密監視地下水位

⑶控制邊坡頂部附加荷載

⑷經常檢查開挖土層地質情況,防止因土層疏松造成塌方2.防止滑坡⑴嚴禁地表水滲入邊坡體內或沖刷掏空坡腳,增加斜坡陡度,引起滑動

⑵地下水位上升時,加強同設計方聯系和監測防止因土體自重增大引起滑坡

⑶控制挖方邊坡陡度,在坡體堆土高度,防止破壞土體平?引起滑坡3.防止基坑泡水⑴開挖基坑(槽)周圍應設排水溝擋水堤或外斜坡,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

⑵挖土放坡時,坡頂、坡腳至排水溝保持一定距離。一般為0.5~1.0m

⑶逐層開挖,逐層放坡,并隨之開挖排水溝、集水井,保證開挖面,排水溝、集水井之間有一定高差,地下水位在開挖面以下不少于0.5m4.防止邊坡超挖⑴機械開挖應預留200mm厚土,采用人工修整。

⑵加強測量、復測,嚴格定位,在坡頂、坡腳處設明顯標志和邊線,并設專人檢查。風險分析:

由于地下情況復雜多變,勘察數據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基坑施工必須小心謹慎,現有機械設備能力完全可以加快常規施工進度,但管理不當將帶來眾多不安全因素。大面積塌方,滑波不僅對本工程是災難性事故,而且給周圍環境和建筑物帶來巨大影響,過快施工進度不可避免超挖,如果回填工程沒有完全到位,結構將發生設計外附加沉降,大多這種沉降是差異沉降,也就意味著給結構構件施加了附加荷載,降低了整個建筑安全系數。土的物理力學性質和水的關系十分密切,施工過程必須嚴密注視降雨和地下水位變化、土中含水量大時,要加強監測,必要時輔以保護措施,保證施工順利完成。預檢項目:

1.施工方案

(1)人員、設備配備情況

(2)挖土順序

(3)降、排水方案

(4)監測方案

(5)事故應急措施

2.復核紅線圖紙要求3.復核灰線,軸線圖紙要求4.開挖前文件及準備工作符合要求(注意政府要求)試驗項目:

土工試驗根據設計要求

旁站檢查:

1.開挖面距設計標高20cm左右

人工開挖

2.填土施工分層壓實3.接近紅、灰線減少施工誤差4.意外事故處理方法正確性、可靠性實測檢查:

1.邊坡坡度,開挖面標高

符合設計要求

2.挖方堆土高度符合設計要求隱蔽工程驗收:

基底土層會同設計單位,建設單位共同驗收是否符合設計要求

提供資料:附表土方開挖工程質量檢驗標準

項序檢查項目允許偏差或允許值(mm)檢驗方法柱基基坑基槽挖方場地平整管溝地(路)面基層人工機械主控項目1標高-50+30+50-50-50水準儀2長度、寬度(由設計中心線向兩邊量)+200

-50+300

-100+500

-150+100—經緯儀,用鋼尺量3邊坡設計要求觀察或用坡度尺檢查一般項目1表面平整度2020502020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檢查2基底土性設計要求觀察或土樣分析注:地(路)面基層的偏差只適用于直接在挖、填方上做地(路)面的基層填土工程質量檢驗標準

項序檢查項目允許偏差或允許值(mm)檢驗方法柱基基坑基槽場地平整管溝地(路)面基礎層人工機械主控項目1標高-50+30+50-50-50水準儀2分層壓實系數設計要求按規定方法一般項目1回填土料設計要求取樣檢查或直觀鑒別2分層厚度及含水量設計要求水準儀及抽樣檢查3表面平整度2020302020用靠尺或水準儀挖土、降水施工方案降水記錄隱蔽工程驗收單技術核定單沉降、變形監測報告事故處理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