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土釘墻施工要點措施

土釘墻施工要點措施

2024-07-11 閱讀 2563

土釘墻施工要點

1、土釘支護按設計規定的分層開挖深度按作業順序施工,在完成上層作業面的土釘與噴混凝土以前,不進行下一層深度的開挖。

2、當用機械進行土方作業時,嚴禁邊壁出現超挖或造成邊壁土體松動。基坑邊壁采用小型機具或鏟鍬進行削坡,保證邊坡平整并符合設計規定的坡度。

3、為防止基坑邊坡的裸露土體發生坍陷,對于易塌的土體可采取以下措施:

(1)對修整后的邊壁立即噴上一層薄的砂漿或混凝土,待凝結后再進行鉆孔;

(2)在作業面上先構筑鋼筋網噴射混凝土面層,而后進行鉆孔并設置土釘;

(3)在水平方向上分小段間隔開挖:

(4)先將作業深度上的邊壁做成斜坡,待鉆孔并設置土釘后再清坡;

(5)在開挖前,沿開挖面垂直擊入鋼筋或鋼管,或注漿加固土體。

4、土釘支護是在排除地下水的條件下進行施工,采取恰當的排水措施包括地表排水,支護內部排水,以及基坑排水,避免土體處于飽和狀態并減輕作用于面層上的靜水壓力。

5、基坑四周支護范圍內的地表進行修整,構筑排水溝和水泥砂漿或混凝土面層,防止地表降水向地下滲透。

6、土釘成孔前,按設計要求定出孔位并作出標記和編號。孔位的允許偏差不大于l50mm,鉆孔的傾角誤差不大于3°,孔徑允許偏差5~20mm,孔深允許偏差為-50~200mm。

7、成孔過程中做好成孔記錄,按土釘編號逐一記錄取出的土體特征、成孔質量、事故處理等,以便及時修改土釘的設計參數。

7、鉆孔后進行清孔檢查,對孔中出現的局部滲水塌孔或掉落松土立即處理,成孔后及時安設土釘鋼筋并注漿。

8、土釘鋼筋置入前,設置定位支架,保證鋼筋處于鉆孔的中心部位,支架沿釘長的間距為2m。

9、土釘鋼筋置入后,采用重力方法注漿填孔。重力注漿以滿孔為止,在初凝前補漿1~2次。

10、向孔內注入漿體的充盈系數大于1.O。

11、注漿用水泥砂漿的水灰比不超過0.4~0.45,漿體攪拌均勻并立即使用。

12、砂漿強度用70mm×70mm×70mm立方試件經標準養護后測定,每批至少留3組(每組3塊)試件:給出3天和28天強度。

13、土釘端部通過其他形式的焊接件與面層相連,事先對焊接強度作出檢驗。

14、在噴射混凝土前,面層內的鋼筋網片牢固固定在邊壁上并符合規定的保護層厚度要求。

15、鋼筋網片綁扎而成,網格允許偏差.-10~+10mm,鋼筋網鋪設時每邊的搭接長度應不小于一個網格邊長。

16、噴射混凝土配合比通過試驗確定,粗骨料最大粒徑不大于12mm,水灰比不宜大于0.45。

17、噴射混凝土的噴射順序為自下而上,噴頭與受噴面距離宜控制在0.80~1.50m范圍內,射流方向垂直指向噴射面,防止在鋼筋背面出現空隙。

18、為保證施工時的噴射混凝土厚度達至規定值,可在邊壁面上垂直打入短的鋼筋段作為標志。在繼續進行下步噴射混凝土作業時,仔細清除預留施工縫接合面上的浮漿層和松敞碎屑,并噴水使之潮濕。

19、噴射混凝土強度采用邊長100mm立方試塊進行測定,每批至少留取3組(每組3塊)試件。

篇2:土釘墻施工技術措施

土釘墻施工技術

1、成孔:成孔應該按設計要求定孔位,允許偏差控制在±10cm;孔徑允許誤差在±2cm;孔深允許誤差在±5cm;孔傾斜角允許誤差在±1度;孔內碎土,雜物及泥漿應清除干凈;成孔后用織物等將孔口臨時堵塞。

2、噴射砼的初噴:保持混凝土C20的強度,保證坡面的平整,一般以3-6cm厚為宜。混凝土用料稱量要準確,拌合要均勻,隨伴隨用;不摻速凝劑時,存放時間不得超過2小時,摻速凝劑時,存放不得超過20分鐘。噴敷混凝土應分段分片依次進行,同一段內噴射順序應自下而上,段片之間,層與層之間做成45度角的斜面,以便混凝土牢固凝結成整體。

3、土釘的制作及安裝:按設計的要求保證每根土釘都深入到標準深度。隨即檢查孔中是否有碎土、雜物堵孔,若有,應立即處理,必要時應將土釘拔出,清除碎土后,重新將土釘推入孔內。

4、注漿:可以采用孔底注漿法。注漿管隨著注漿慢慢拔出,保證注漿管端頭始終在注漿液內;注漿應連續進行,并要飽滿。當初次注漿的水泥漿達到初凝狀態時第二次進行注漿,控制好壓強,以沖破初凝的水泥漿為宜。保證水泥漿與土體的充分融合。

5、編制鋼筋網:指鋼筋網橫豎鋼筋交叉綁扎固定。層片之間的鋼筋網連接方法:豎筋和橫筋先用扎絲固定。然后點焊;網片與網片之間的搭接長度不小于20cm,搭接處均須點焊;土釘頭與短筋連接要牢固焊接。

篇3:土釘墻的施工方法措施

土釘墻的施工方法

1土釘墻設計要求

1、本工程土釘采用鋼管土釘Φ48×3.5;水平間距為1m;入射角為10°~15°。

2、土釘孔徑為100mm,深度比土釘長度加深0.3m。

3、土釘注漿液采用純水泥漿,漿液水灰比不大于0.5,并添加適量早強劑、速凝劑,采用二次注漿,注漿壓力0.4-0.6Mpa。水灰比0.45到0.5,同時每米注漿量不小于40L。

4、噴射混凝土面層厚200mm,強度為C20,水灰比0.45,噴層初凝小于10分鐘,終凝小于30分鐘,并添加早強劑,底部應覆蓋排水溝。面層及坡腳排水溝鋼筋網采用Φ8的200×200mm網格布置,雙向加強筋采用Φ14,與土釘焊接。

5、在土釘噴射面層背部適當位置應設置水平排水管,管徑宜為70mm,并設置包扎濾網以導出混凝土面層背后積水,主要是雜填土,雜填土中水量較大時,應多設置導水孔,將水孔流以避免墻被側因積水導致基坑失穩。

6、土釘區域具體開挖過程

(1)開挖至第一道土釘墻以下20cm;

(2)施工第一道土釘墻并養護不小于36小時

(3)開挖至第二道土釘墻以下20cm

(4)施工第二道土釘墻并養護不小于36小時

(5)開挖至第三道土釘墻以下20cm

(6)施工第三道土釘墻并養護不小于36小時

(7)開挖至第四道土釘墻以下20cm

(8)施工第四道土釘墻并養護不小于36小時

(9)開挖至第五道土釘墻以下20cm

(10)施工第五道土釘墻并養護不小于36小時

(11)開挖至承臺底,并迅速澆筑混凝土墊層

(12)開挖至集水井底

(13)施工集水井及落深區下土釘墻

(14)施工主體結構。

2土釘墻施工工藝流程

一個施工層的土釘墻施工流程框圖

噴射砼面層的施工流程框圖

3主要施工方法

1、土體開挖

1)按設計要求分層分段進行土體開挖,當上層土釘注漿體及噴射混凝土面層強度達70%后,方可進行下一層深度的開挖;

2)當基坑面積較大時,允許在距離四周邊坡8~10m的基坑中部自由開挖,但應注意與分層作業區開挖相協調;

2、土釘成孔

1)鉆孔時要保證位置正確(上下左右及角度),孔深允許偏差±50mm,孔徑允許偏差±5mm,孔距允許偏差±100mm,鋼筋保護層厚度≥25mm;

2)鉆進時要比設計深度多鉆進100~300mm,以防孔深不夠。

3、土釘制作

(1)、桿體采φ48×3.6鋼管。使用前應作除油除銹處理。

(2)、鋼筋桿體上每隔2~3m焊置一個定位架(環)。

(3)、土釘頭加固與鋪設鋼筋壓筋同步進行。

4、土釘注漿

1)、采用純水泥漿,水灰比不大于0.5,并添加少量早強劑、速凝劑。

2)、注漿機具組裝后,須調試耐壓直到注漿壓力的2倍,檢查液壓泵、管道的耐壓情況。

3)、注漿前,要對土釘孔用空壓機壓縮空氣進行清孔,清除孔內松土。

4)、注漿前,一次注漿管要送到孔底30~50cm,注漿后不能拔除。

5)、孔口要放置止漿塞和排氣管,旋緊止漿塞使其與孔壁緊密貼合。

6)、注漿前,要檢查土釘桿在孔內的放置鋼筋保護層不小于2~3cm。

7)、采用二次注漿,注漿壓力0.4~0.5Mpa。

8)、土釘注漿作業要認真做好記錄,執行檢驗程序,報監理驗收。

5、編制鋼筋網

采用φ8盤園@200雙向編扎鋼筋網,土釘頭焊接后用2φ14螺紋鋼筋井字壓在鋼筋網上。

土釘與井字短鋼筋、井字短鋼筋長度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