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氣工程施工方法技術措施(二)
電氣工程施工方法及技術措施(2)
四、管、箱、盒的安裝
1.暗配電管沿最近線路敷設埋入梁柱、墻內的電管,外壁與墻面的凈間距不得小于15mm,埋地、樓板內采用G管,在土層內暗埋配管時,需刷瀝青漆防腐,應避免三管于一點交叉。
2.管路在穿越建、構筑物基礎時應加保護套管(不得穿過設備基礎),穿越伸縮縫時應增設伸縮盒,用金屬軟管過渡。
3.電管拗彎不允許有折皺凹癟和裂縫,拗彎后的橢圓應不得大于外徑的10%,彎頭半徑大于6倍管徑(暗配管大于10倍);一個彎時,長度不得超出20m,兩個彎時,長度不得超過15m,三個彎時,長度不得超出8M,否則,應加裝接線盒。
4.鋼管配線應在下列各處設金屬軟連接管:
(1)電機的進線口。
(2)鋼管與電氣設備直接連接有困難處。
5.管端和彎頭兩側需有管卡固定鋼管,否則穿線時易造成鋼管移位和穿線困難。
6.配電箱(板),盒應安裝牢固,其垂直偏差不應大于3mm;暗裝時,照明配電箱(板)四周應無空隙,其面板四周邊緣應緊貼墻面。箱體與建筑物、構筑物接觸部分應涂防腐漆。
7.照明配電箱底邊距地面安裝高度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無要求時,安裝高度為1.5m,配電板底邊距地面高度不宜小于1.8m。
8.配電箱(板)內,應分別設置零線和保護地線(PE)匯流板。
五、管內穿線
1.導線穿管依據所穿根數多少確定管徑,導線的絕緣電阻測量值不應小于0.5MΩ。不同系統、不同回路的導線嚴禁穿在同一根保護管內,導線在保護管內不得有接頭和扭結。中間連接和分支連接可采用熔焊、線夾、壓接、接線柱和搪錫在接線箱(盒)內進行。
2.設備接地線,專用接地線必須采用多膠銅芯導線。
3.由廠家負責安裝和調試的設備,導線的預留長度由建設單位、工程監理單位或設計單位聯系確定,安裝管線時予以保證,從接線盒箱至設備終端的連接線必須加金屬軟管保護,不得有明線裸露。
4.所有合股導線應壓接線端子,標明相色或回路編號,用對講機將電纜(線)按原理(接線)圖校對好,要重復二次以上,如有差錯立即糾正。標好的導線穿上導徑管線號,要求清楚規范。
5.導線校直綁扎成束,到最高(遠)處,看不到交叉線,備用線不用切斷,端子板接線旋緊無松動,每個端子接線不得超過二根,并備有余量。
6.當配線采用多相導線時,其相線的顏色應易于區分,相線與零線的不同,同一建筑物,構筑物內的導線,其顏色選擇應統一;保護地線(PE)線,應采用黃/綠顏色相間的絕緣導線,零線宜采用淡藍色絕緣導線。
7.導線穿入鋼管時,管口處應裝設護套保護導線,在不進入接線盒(箱)的垂直管口,穿入導線后應將管口密封。
六、電線、電纜敷設
1.導線連接應符合下列要求:
(1)導線在箱、盒內的連接宜采用壓接法,可使用接線端子及銅(鋁)套管、線夾等連接,銅芯導線也可采用纏繞后搪錫的方法連接;單股鋁芯線宜采用絕緣螺旋接線鈕連接,禁止使用熔焊連接。
(2)導線與電氣器具端子間的連接。
單股銅(鋁)芯及導線截面為2.5及以下的多股銅芯導線可直接連接,但多股銅芯導線的線芯應先擰緊、搪錫后再連接。
多股銅芯導線及導線截面超過2.5的多銅芯導線應壓接端子后再與電氣器具的端子連接(設備自帶插接式的端子除外)。
(3)銅、鋁導線相連接應有可靠的過渡措施,可使用銅鋁過渡端子、銅鋁過渡套管、銅鋁過渡線夾等連接,銅、鋁端子相連接時應將銅接線端子做搪錫處理。
(4)使用壓接法連接導線時,接線端子銅(鋁)套管、壓模的規格與線芯截面相符合。
(5)、銅芯導線及銅接線端子搪錫時不應使用酸性焊劑。
2.線路中絕緣導體或裸導體的顏色標記:
(1)交流三相電路:
L1相為黃色;L2相為綠色;L3相為紅色;中性線為淡藍色;保護地線(PE線)為黃綠相間顏色。
(2)綠黃雙色線只用于標記保護接地不能用于其他目的。淡藍色只用于中性或中間線。
(3)顏色標志可用規定的顏色或用絕緣導體的絕緣顏色標記在導體的全部長度上,也可標記在所選擇的易識別的位置上(如端部可接觸到的部位)。
3.敷設前應按設計和實際路徑計算每根電纜長度,合理安排每盤電纜,減少電纜接頭。
4.在帶電區域內敷設電纜,應有可靠的安全措施。
5.電力電纜在終端與接頭附近宜留有備用長度。
6.電纜各支持點間的距離應符合設計規定。當設計無規定時,長度不大于表6-15所列數值。
電纜各支點間的距離(mm)表6-16
電纜種類敷設方式
水平垂直
電力電纜全塑型4001000
除全塑型外的中低壓電纜8001500
35kV及以上高壓控制電纜
控制電纜8001000
注:全塑型電力電纜水敷設沿支架能電纜固定時,支持點間的距離允許為800mm。
7.電纜的最小彎曲半徑應符合表6-17的規定。
電纜最小彎曲半徑表6-17
電纜形式多芯單芯
控制電纜10D
聚氯乙烯絕緣電力電纜10D
交聯聚乙烯絕緣電力電纜15D20D
注:表中D為電纜外徑。
8.電纜敷設時,電纜應從盤的上端引出,不應使電纜在支架上及地面磨擦拖拉。電纜上不得有鎧裝壓扁、電纜絞擰、護層折裂等未消除的機械損傷。
9.電力電纜接頭的布置應符合下列要求:
(1)并列敷設的電纜,其接頭的位置應相互錯開。
(2)電纜明敷時的接頭,應用托板托置固定。
(3)直埋電纜接頭盒外面應有防止機械損傷的保護盒(環氧樹脂接頭盒除外)。位于凍土層內的保護盒,盒內應注以瀝青。
10.電纜敷設時應排列整齊,不宜交叉,應加以固定,并及時裝設標志牌。
11.標志牌的裝設應符合下列要求:
(1)在電纜終端頭、電纜接頭、拐彎處、夾層內、隧道及豎井的兩端、人井內,電纜上應裝設標志牌。
(2)標志牌上應注明線路編號。當無編號時,應寫明電纜型號、規格及起迄地點;并聯使用的電纜應有順序號。標志牌的字跡應清晰不易脫落。
(3)標志牌規格
應統一。標志牌應能防腐,掛裝應牢固。
12.在下列地方電纜應加以固定:
(1)垂直敷設或超過45°傾斜敷設的電纜在每個支架處上;橋架上每隔2m處;
(2)水平敷設的電纜,在電纜首末兩端及轉彎、電纜接頭的兩端處;當對電纜間距有要求時,每隔5-10m處;
(3)單芯電纜的固定應符合設計要求。
13.在下列地點,電纜應有一定機械強度的保護管或加裝保護罩:
(1)電纜進入建筑物、隧道、穿過樓板及墻壁處。
(2)從溝道引至電桿、設備、墻外表面或屋內行人容易接近處,距地面高度2m以下的一段。
(3)其他可能受到機械損傷的地方。
保護管埋入非混凝土地面的深度不應小于100mm;伸出建筑物散水坡長度不應小于250mm。保護罩根部不應高出地面。
14.電纜的防火阻燃應采取下列措施:
(1)在電纜穿過豎井、墻壁、樓板或進入電氣盤、柜的孔洞處,用防火堵料密實封堵。
(2)在重要的電纜溝和隧道中,按要求分段或用軟質耐火材料設置阻火墻。
(3)對重要回路的電纜,可單獨敷設在專門的溝道中或耐火封閉槽盒內,或對其施加防火涂料、防火包帶。
(4)在電力電纜接頭兩側及相鄰電纜2~3長的區段施加防火涂料或防火包帶。
(5)采用耐火或阻燃型電纜。
(6)設置報警和滅火裝置。
15.在封堵電纜孔洞時,封堵應嚴實可靠,不應有明顯的裂縫和可見的孔隙,孔洞較大者應加耐火襯板后再進行封堵。
篇2:施工現場電氣安全管理規定
1.為加強施工現場的電氣安全管理,保障職工的人身安全和電氣設備的安全,根據國家有關電氣安全技術規程,結合本市實際情況,特制定本規定。
2.施工現場必須健全電氣安全管理和責任制度,各級動力設備部門負責電氣安全管理,公司和隊均應設一名專職(或兼職)人員負責電氣安全;各級安全部門負責監督檢查;施工現場的各類電工在動力設備部門的指導下,負責管轄范圍內的電氣安全。
3.各單位編制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方案),必須有專項電氣安全設計,包括輸電線路的走向,固定配電裝置的設置點及其配電容量,大型電氣設備、集中用電設備的平面布置,有針對性的電氣安全技術措施;并嚴格按設計要求安裝。
4.施工現場的電氣設備必須有有效的安全技術措施。
5.電氣線路和設備安裝完工后,由動力設備部門會同安全部門、施工單位進行驗收,合格后方可投入運行。
6.必須經常對現場的電氣線路和設備進行安全檢查。對電氣絕緣、接地接零電阻、漏電保護器等開關是否完好,必須指定專人定期測試。臺汛季節要強化檢查。對查出的問題要編制電氣安全技術措施計劃限期解決。
7.必須按國家的有關規定,對電氣專業人員和職工進行電氣安全技術教育和電氣安全常識教育;新工人的三級入廠教育中必須有一課時以上的電氣安全教育;所有施工人員必須懂得觸電急救知識;未經培訓考核取得合格證書的電工和電氣設備操作人員及其他人員,不準從事電氣安裝、修理和電氣設備的操作工作。
8.施工現場必須建立電氣安全管理制度。
1)凡是觸及或接近帶電體的地方,均應采取絕緣,屏護以及保持安全距離等措施;
2)電力線路和設備的選型必須按國家標準限定安全載流量;
3)所有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必須具備良好的接地或接零保護;
4)所有的臨時電源和移動電具必須設置有效的漏電保護開關;
5)在十分潮濕的場所或金屬構架等導體性能良好的作業場所,宜使用安全電壓(12V)。
6)有醒目的電氣安全標志。無有效安全技術措施的電氣設備,不準使用。
篇3:施工現場電氣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為加強施工現場的電氣安全管理,保障職工的人身安全和電氣設備的安全,根據國家有關電氣安全技術規程,結合本市實際情況,特制定本規定。
1、施工現場必須健全電氣安全管理和責任制度,各級動力設備部門負責電氣安全管理,公司和隊均應設一名專職(或兼職)人員負責電氣安全;各級安全部門負責監督檢查;施工現場的各類電工在動力設備部門的指導下,負責管轄范圍內的電氣安全。
2、各單位編制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方案),必須有專項電氣安全設計,包括輸電線路的走向,固定配電裝置的設置點及其配電容量,大型電氣設備、集中用電設備的平面布置,有針對性的電氣安全技術措施;并嚴格按設計要求安裝。
3、施工現場的電氣設備必須有有效的安全技術措施。
4、電氣線路和設備安裝完工后,由動力設備部門會同安全部門、施工單位進行驗收,合格后方可投入運行。
5、必須經常對現場的電氣線路和設備進行安全檢查。對電氣絕緣、接地接零阻、漏電保護器等開關是否完好,必須指定專人定期測試。臺汛季節要強化檢查。
對查出的問題要編制電氣安全技術措施計劃限期解決。
6、必須按國家的有關規定,對電氣專業人員和職工進行電氣安全技術教育和電氣安全常識教育;新工人的三級入廠教育中必須有一課時以上的電氣安全教育;
所有施工人員必須懂得觸電急救知識;未經培訓考核取得合格證書的電工和電氣設備操作人員及其他人員,不準從事電氣安裝、修理和電氣設備的操作工作。
7、施工現場必須建立電氣安全管理制度。
1)凡是觸及或接近帶電體的地方,均應采取絕緣,屏護以及保持安全距離等措施;
2)電力線路和設備的選型必須按國家標準限定安全載流量;
3)所有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必須具備良好的接地或接零保護;
4)所有的臨時電源和移動電具必須設置有效的漏電保護開關;
5)在十分潮濕的場所或金屬構架等導體性能良好的作業場所,宜使用安全電壓(12V)。
6)有醒目的電氣安全標志。無有效安全技術措施的電氣設備,不準使用。
四川省第四建筑工程公司
韋曲街辦拆遷安置樓項目部
2011年5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