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拆遷安置房工程施工測量方案

拆遷安置房工程施工測量方案

2024-07-11 閱讀 5781

高層拆遷安置房工程施工測量方案

一、工程概況

1建筑設計概況

**市人民廣場拆遷安置房工程,占地面積7853平方米。屬高層建筑,A棟地下負二層地上18層,共20層,地面高度53.2米B棟地下負一層,地上18層,地面度53.2米;總建筑面積45048.4平方米,為鋼筋框肢結構。A棟地貌較底,處于原河床內,地貌標高約185.5米,B棟和辦公樓地貌條件較為平坦,處于多年的回填土上,防洪堤處于原河床西岸,設計改道處于東岸,全長81.6米

1結構設計概況

該工程基礎為鋼筋混凝土人工挖孔樁柱基礎、主體A、B為鋼筋剪力墻和短肢剪力墻結構,辦公樓采用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防洪堤工程處于漁洞鎮魚輕大橋下游河段,東岸防洪堤邊線起點坐標*=49286.569,Y=58333.202,終點坐標*=49368.089,Y=58336.190,一共七段.,總長81.6米。

二、施工測量基本要求

根據業主提供的《測量技術報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93》、《鋼筋混凝土施工及驗收規范》、《高層建筑設計及施工規程》測繪出版社《控制測量學》、《建筑施工手冊》制定本工程施工測量技術方案。

1、建筑工程施工測量基本要求

該工程占地面積較大,本工程地理位置優越,建筑規模大,工程施工進度要求高,工程質量要求高,根據本工程的特點和《鋼筋混凝土施工規范》、《高層建筑施工規程》等相應規定,結合《工程測量規范》的相應規定制定本工程的工程施工測量基本要求。本工程采用整體控制分級布網的原則布設場區施工控制網、建筑物控制

網作為建筑定位放線的施工控制,以下根據規范規定建筑允許偏差(建筑限差)作為起算數據推算施工控制網的精度指標。

1-1、建筑物定位限差與場區施工平面控制網精度要求根據規范規定,場區施工平面控制網的等級和精度是根據場區面積大小及工程重要性等因素并結合工程測量經驗來確定,結合《高層建筑結構設計與施工規程》(JGJ3-91)相應規定,本工程建筑定位允許偏差取2cm為宜,建筑物定位點位中誤差為10mm,根據工程測量誤差理論與誤差分配要求可以推算出本工程場區控制網的精度為:

測角中誤差≤2″

邊長相對中誤差≤1/30000

控制點點位中誤差≤10mm

1-2、結構構件施工允許偏差與建筑物控制網精度

本工程主要結構形式為現澆鋼筋混凝土框支剪力墻結構,混凝土結構施工中柱、剪力墻、定位要求最高,其相對建筑軸線的允許偏差為±5mm,結合本工程實際情況以建筑屋主要軸線作為起算數據推算建筑物控制網的精度為:

控制線中誤差≤1.8mm

測距相對中誤差≤1.8√5/8000×5=1/9938(取用1/10000)

測角中誤差≤1.8√5/(8000×5)×206265″=20.8″(取用20″)

高層建筑施工規程規定建筑物平面控制網主要軸線間距30-50m并組成封閉圖形,其測距精度不低于1/10000,測角閉合精度不低于20″,證明本工程的建筑物控制網精度是符合本工程實際和規范規定,是科學合理的。

1-3、標高測設與高程控制網精度

高層建筑設計與施工規程規定層高允許偏差±5mm,全高允許偏差±30mm,以此作為起算數據推算高程測量允許偏差:層高允許偏差±3mm,全高允許偏差±20mm,場區高程控制網精度取用三等水準測量精度。

1-4、豎向投測與軸線豎向投測精度要求

本工程建筑高度52.5m,層間豎向允許偏差≤5mm,全高允許偏差≤H/1000,以此作為起算數據推算本工程軸線豎向投測精度為:層間豎向測量允許偏差≤3mm,全高允許偏差≤H/1000且≤20mm。

2、施工測量放線程序(圖接下頁)

3、施工測量儀器與工具

序號儀器名稱型號精度指標數量用途備注

1水準儀Ds3±3mm

2標高測量良好2

三、工程控制網與高程控制網設計與測量放線

1、控制點和水準點的復核

本工程施工測量以甲方紅線作為起算數據,在場區控制網布設前必須嚴格細致科學的進行校核(最弱邊邊長相對中誤差不小1/30000,測角中誤差≤5〃控制點點位中誤差≤10mm水準測量往返測閉合差限值為±4√NN為水準測量測站數)。高程以業主提供的水準點高程為基準。

2、控制點向場地內引測---支導線

甲方提供的控制點均在施工現場外,因此必須建立場內施工控制網,根據施工現場平面布置圖、建筑施工圖、施工測量要求,設計施工現場控制網,根據場地方正規則的地形條件,在保證場地內工程控制點的通視條件下在場地內選點,選點時盡量設在離基坑較遠,土壁穩定的位置,控制點之間距離盡量均衡,并且考慮到后續工作的方便,在現場內布設A棟1-1、1-A、1-27、1-J,B棟2-1、2-29、2-A、2-G,C棟3-1、3-A共8軸支導線點構成本工程的場內支導線。

3、建筑方格網

本工程建筑方格網采用基線法布設,建筑基線布置于場地中央并與建筑主要軸線平行,建筑基線上的控制點不少于3個,采用工程放樣方法根據業主提供的已知控制點初步放樣出主軸線1-1、1-J、1-A,初步測設的主軸線點的點位中誤差不應大于2cm。初步放樣出主軸點后將主軸點與已知控制點聯測,聯測可以采用導線測量、三角測量等方法精確測量出主軸線點的坐標,并進行角度觀測,測量主軸線的直線度,同時采用全站儀精確測量主軸線距離。根據規范規定主軸線測量精度為:

主軸線點點位中誤差≤10mm

測角中誤差≤2.5″

主軸線直線度限差≤180°±5″(中誤差≤180°±2.5″)

測距相對中誤差≤1/30000

[2-2]短軸線測設

在主軸線上采用全站儀精確測出軸線交點,并將軸線全長誤差分配到各短軸線間距上,避免誤差累積。

定出軸線交點后在軸線交點上設置經緯儀,根據主軸線方向

定出短軸線方向,精確測量短軸線距離定出短軸線端點。

短軸線測設精度要求:

短軸線點點位中誤差≤10mm

主軸線與短軸線交角限差≤90°±5″(中誤差≤90°±2.5″)

測距相對中誤差≤1/20000

測量完成后編制施工場區控制網(方格網)成果圖

及軸線點坐標作為建筑物控制網布設的首級控制。

3、建筑物控制網布設

根據已建立的施工場區控制網(方格網)和建筑定位坐標,根據現場地形條件、通視條件靈活采用極坐標、距離交會、方向交會等測設控制線點,布設建筑物方格網或建筑十字軸線。

軸線點放樣方法如下:

極坐標放點:必須具備兩個已知控制點,計算待放點與兩個已知控制點的夾角與距離,采用經緯儀在已知點上設站測設方向,鋼尺在方向線上量距來測設點位。極坐標放點過程中必須準確計算出夾角距離,儀器必須對中調平,測量距離必須在方向線上測量。放出點位后必須檢查,檢查無誤后進行下一步工作。

距離交匯放點:必須具備兩個已知控制點,計算待放點與兩個已知控制點的距離,采用鋼尺量距作圓弧得到交點來放點。距離交會放點不宜用于距離較大的點位。

方向交會:必須具備兩個已知控制點,計算待放點與兩個已知點的角度,利用經緯儀在已知點上設站測設方向,兩方向線的交點即為待放點。方向交會可以不使用鋼尺量距,因此可以用于不便量距的點位放樣。

本工程基礎定位放線采用極坐標測設方法進行施工,根據平面圖紙和規劃測設辦給出的定位坐標點,定位絕對坐標值計算出每個基礎樁心的平面絕對坐標值,基礎樁心測放以建立軸網交點為儀器架設測站點,以計算的坐標值來測放樁心,樁心用木村樁或或磚蹬的方式,樁心標注在其上,樁心測放后,用鋼尺復查樁心距離是否與圖紙尺寸相符合,樁中心誤差控制在15mm以內,檢查無誤后做井圈,井圈標高根據基礎平面圖來確定,井圈做完后,將軸網引測到井圈平面再次復查樁芯的準確程度,檢查無誤后報監理、甲方驗收,再進行下一工序施工。

樓層平面軸網控制,采用坐標平移法進行測放,軸網垂直點采用激光鉛錘儀引上,平面上軸網經緯儀,鋼尺進行軸網控制測設,軸網的控制誤差在3mm。

4、建筑物控制線豎向投測

地下室施工建筑控制線根據基坑上控制線樁投測到施工層,地下室施工完成后在±0.000上埋設建筑方格網控制點,在以上各層樓板施工時在相應的位置預留測量洞(200×200),塔樓控制線通過預留洞用2.5Kg吊錘投測到施工樓層,并復核軸線距離和角度,計算邊長相對中誤差(≤1/10000),角度閉合差(≤5″)。每隔2層設一檢查層,利用激光鉛直儀將軸線從底層投測到檢查層,復核距離角度,計算邊長相對中誤差(≤1/10000),角度閉合差(≤5″),復核小于限差后進行下一步測量放線工作。

采用激光鉛直儀(見后表)軸線豎向投測過程中,在底層主軸線控制點處設置激光鉛直儀,必須仔細對中,嚴格調平。接收靶放在激光束對應位置,然后接通電源,使激光器起輝,在接受靶上映出紅色光點,通過調整望遠鏡焦距,使光點直徑達到最小,使光點落到接受靶上十字絲交點,旋轉儀器360°觀察光點是否偏移,如有偏移必須重新調整儀器使光點落到十字絲交點上,在旋轉儀器后光點不偏移則可將其作為樓層定位放線的依據。

5、結構構件放線

在施工層面投測控制線后,可以根據控制線進行放線工作,放出柱、剪力墻等豎向結構的水平尺寸線。

在結構構件尺寸線放樣過程中,必須嚴格、細致、細心進行。

放出尺寸線后必須放出檢查線,(檢查線采用將尺寸線平移300設置)并將尺寸線、檢查線交點處均刷出紅三角。放線過程中各建筑軸線必須直接從控制線分別測設,并且必須將誤差分配消化,避免誤差累積。即測設軸線均從控制線量出軸線距離設置軸線。

在模板支設過程中,必須將控制線傳遞到樓板模板底模上,并放出軸線檢查線,以便檢查模板工程。模板支設完成后將下層控制線傳遞到模板上,放出軸線檢查線,進一步檢查模板工程(梁、柱、板、剪力墻等的尺寸、位置)。

6、建筑標高測設

根據業主提供的已知高程點(I2-633控制點高程),采用水準測量在場地內布設水準環線(水準環線中水準點同場地內支導線點布置圖,),采用四等水準測量,測出各水準點的高程,作為建筑標高測量的已知高程。

高程的豎向傳遞采用水準儀結合鋼尺傳遞,將鋼尺從建筑控制軸線預留洞懸垂到下一層,鋼尺下部掛鉛錘(因層高不大,一般采用2.5Kg鉛錘)保證鋼尺尺身豎直,在下一層設置水準儀,后(H+0.5)標高標志,讀出鋼尺上讀數A,在本層設置水準儀在鋼尺上讀A+C(C為層高)讀數,旋轉儀器在本層建立標高標志,即可將下層建筑標高傳遞到各施工樓層,并做好標高標志,標明建筑標高。

標高測設采用S3級水準儀(每Km往返測高差偶然中誤差不大于±3mm,可以保證標高測量精度)。

土方開挖前,應測出樁基頂標高和原有墊層標高,繪制現場地形圖。土方開挖過程中,必須嚴格注意開挖深度,保證挖到要求的標高。開挖前在場地內布設標高樁,開挖過程中測量人員必須全程監督,在接近要求開挖標高時,在基槽內測設標高木樁,作為人工平整基底標高控制。在基底平整完成后再檢查此標高木樁,檢查無誤后作為墊層砼施工的標高控制。

在模板施工前必須在柱、剪力墻等結構的主筋上測設標高線(H+0.50米),并在塔吊等固定物上做好標高檢查線,此標高線作為模板支設、模板檢查等標高控制線和檢查線。

在砼施工前,必須經過標高測量,在柱、剪力墻等結構主筋上測設標高線(結構主筋應固定良好),作為施工時的標高控制線和檢查線。

在標高測設過程中,必須注意以下問題:

1)每次測量后必須由檢查組人員進行檢查,確保建筑標高無誤。

2)在采用水準儀標高測設,在建筑塔尺下部鉛筆畫線,根據畫線涂紅三角,畫線時必須保證鉛筆尖緊靠塔尺端部邊緣線畫線,嚴禁鉛筆平行塔尺端部邊緣劃線,避免出現操作錯誤。

3)標高測設盡量在早晨進行,并且水準儀前后視距盡量相等。

四、施工期間變形觀測

根據本工程的實際情況,按設計院要求沿建筑物周圍布設觀測點,房角、縱橫墻連接處、沉降縫兩旁均應設置觀測點。觀測點應牢固穩定,確保點位安全,能夠長期保存,并且能在觀測點上垂直立尺和具有良好的通視條件。本工程觀測點采用在結構施工時預埋鋼筋設置(具體沉降點布置必須經設計院同意),并做好保護標識。

沉降觀測必須嚴格按照規定的工作程序進行:采用固定的觀測人員、固定的水準儀和水準尺、使用固定的水準點和固定的觀測線路,按照規定的日期、方法、時間精心觀測;結構施工到±0.000后開始首次觀測,首次觀測采用精密水準儀進行首次高程測定,裙樓結構每施工一層觀測一次,標準層結構每施工二層觀測一次。主體施工完成后每隔三個月觀測一次。每隔三個月對水準網采用II級水準測量檢核一次。觀測應在成像清晰、穩定時進行,儀器前后視距應盡量相等。

根據沉降觀測記錄,計算觀測點的沉降值,繪制荷載―時間―

沉降曲線作為工程交工資料。

五、各種測量標樁形式與埋設

[1]工程控制網控制點

本工程控制網采用導線測量布設工程控制網,并采用一網多用的原則,將工程控制網作為建筑方格網的起始控制,并作為變形觀測的基準網,因此采用較高的要求埋設控制點,并做好明顯標識,做好控制點的保護工作。

[2]變形觀測點

變形觀測點在結構施工時埋入結構內部,頂端外露50mm。

[3]建筑軸線點

建筑軸線點采用直徑50mm以上的木樁,頂面刨平刻十字標示,打入土內并用砼保護。

六、施工測量組織機構(略)

篇2:測量計量設備施工機械安全用具審查監理工作制度

工程中擬用的測量、計量儀器、主要施工機械、安全用具進場使用前,施工項目部應向監理部進行報審,附上齊全、完整的質量證明文件和檢驗證書,監理部審查同意并備案后,方可進場使用。

測量、計量設備、施工機械、安全用具主要從選型、主要性能參數、定期校準及使用操作四方面進行監理檢查,并要求施工單位對檢測儀器、工機具等指定專人進行管理。

1測量、計量設備、施工機械、安全用具的選型:

1.1檢查檢測儀器、工機具的選型對工程的適用性;

1.2檢查檢測儀器、工機具的選型保證工程質量的可靠性;

1.3檢查檢測儀器、工機具的選型使用操作的方便性;

1.4檢查檢測儀器、工機具的定期校準的準確性、安全性。

2測量、計量設備、施工機械、安全用具的主要性能參數:

2.1檢查檢測儀器、工機具的主要性能參數能否滿足施工需要;

2.2檢查檢測儀器、工機具的主要性能參數能否保證工程質量要求。

3檢測儀器、工機具的定期校準和維護:

3.1檢測儀器、工機具必須具備合格證和有資質的部門出具的在有效期內的檢驗證書,監理應進行核查和確認后方可使用;

3.2檢測儀器、工機具等應建立臺帳,同時按規定進行定期檢查和維護;

4檢測儀器和工機具的使用操作:

4.1測量、計量設備、施工機械、安全用具的狀態是否良好;

4.2測量、計量設備、施工機械、安全用具的使用操作是否實行定人、定機、定崗的三定制度,嚴禁無證上崗操作。

篇3:施工測量復核制度

1、施工測量是每個項目施工前的關鍵工序,測量工作關系著工程構筑物施工的準確性,是一項不可忽視的工作。

2、施工測量根據設計單位的設計進行復測,必須對設計高程,設計埋設的樁橛是否符合施工的需要,復測要認真、詳細、記錄準確、計算無誤。

3、施工測量的儀器、鋼卷尺等必須要進行校驗,確保誤差在規范之內,沒有進行校驗的儀器不能直接使用,其中包括新購的儀器,應先校驗再使用。

4、儀器校驗必須在國家規定有校驗資質的計量單位進行,并出具合格證方可使用。

5、測量及復測應進行換手測量,嚴禁同一個儀器及視鏡人進行,數據計算也要進行換手計算,保證數據的準確性。

6、換手測量要分工明確,誰視鏡、誰視點、誰記錄,必須在記錄上簽字認可,嚴禁涂改記錄。確保原始記錄的真實性,做好保存被查。

7、復測的樁橛埋設應考慮施工中無意的損壞,應選擇在永久、堅固、穩定的地方埋設,并根據有關規定要定期進行復查及校準,防止各種因素引起的變化,造成樁橛移動、下沉或丟失等,致使施工定位測量時誤用造成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