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區整體測量放樣施工規程方法
園區廣場整體測量放樣施工規程和方法
本工程施工測量放樣按照《工程測量規范》標準實施。測量儀器采用先進的全站儀、經緯儀、水準儀。
綠地施工中由于施工項目較多,因此在放線過程中,首先應建立施工范圍內的控制測量網。控制測量分為平面測量和高程控制測量。在施工中可利用地形測量網格作為施工放線的控制網,并加密測設這些方格網。
先設立高程和坐標控制點,并且分別將控制點引測至綠地內,設置永久性的控制點。從外向內測設,這樣可以作為測量的校核,減少誤差的累計,保證工程的整體精度,還可以同時在幾個作業面上進行測量,加快測量的進度。
施工測量放樣的精度和速度直接影響到整個工程的質量和進度,應遵循"從整體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則來組織實施。在具體的測量放線以前,先要根據施工平面圖,布設方格網,方格網距以10米為宜,打好控制樁并做好保護。將拐點的位置標注在圖紙上,并計算出它的坐標,在相鄰兩拐點之間適當加密,既所謂的多點連線法。拐點的位置一般不會正好位于網格線上,為了保證測設的正確,減少誤差,擬采用極坐標法放線(可以減少一步丈量過程),計算出拐點與最近的網格控制點的極坐標數據(角度和長度值),將經緯儀架設在該網點上,根據角度值先定出拐點的方位角,然后用鋼尺量出距離定點。通過兩拐點之間極坐標值的關系,通過交會可以校核測量的誤差。為了提高精度,我們還將應用全站儀進行全面的校核。
篇2:國道施工測量放樣方法
國道公路施工測量、放樣方法
本次用來進行施工測量的儀器主要有全站儀和自動安平式水準儀。其中全站儀主要用來進行導線點的復測、加密,構造物主要控制點的測設,路基施工點的放樣,以及施工期間和完工后對工程的檢查驗收。自動安平式水準儀則主要用來進行水準點的閉合、加密測量,對工程進行高程控制和檢查。
在施工前必須使用校準的儀器進行導線點和水準點的復測,測量精度應滿足:
對于導線點,角度閉合差為±16√n(〃),其中n為測點數;坐標相對閉合差為±1/10000;
對于水準點,高程閉合差為±20√Lmm,其中L為水準路線長度,以km計。
無論是導線點、水準點還是其它控制點,均應根據實際需要進行加密和妥善保護,并做好明顯的標記和記錄,在施工期間除不定時地復核外,至少每隔三個月要進行一次全面檢查,一旦發現遺失或破壞,要及時恢復,并進行詳實記錄。
應當注意,在復測導線點和水準點時,必須經過不同時間和不同測量人員至少兩次的測量計算,而且必須與相鄰施工段的導線點和控制點相閉合。
橋涵、砌體等構造物的放樣可以采取畫線指示、護樁交會、支距、偏角、實地掛線、樣板架控制等多種形式;對于路基施工的放樣,則須根據恢復的路線中樁、設計圖表、施工工藝和有關規定,釘出路基用地界樁和路堤坡腳、路塹塹頂、邊溝、取土坑、護坡道、棄土堆等的具體位置樁,在距路中心一定安全距離處設立控制樁,其間距不宜大于50m,樁上須標明樁號與路中心填挖高。在放完邊樁后應進行邊坡放樣,對深挖高填地段每挖填5m應復測中線樁,測定其標高及寬度,以控制邊坡的大小。在機械施工中,應在邊樁處設立明顯的填挖標志,宜在不大于200m的段落內,距中心樁一定距離處埋設能控制標高的控制樁,進行施工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