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L603GD線路保護裝置檢修制度
f)同a)~e)條分別校驗Ⅱ、Ⅲ段距離保護,故障電流I固定(一般I=In),相角為整定的線路正序阻抗角,注意模擬故障時間應大于距離Ⅱ段(或Ⅲ段)保護定值時間;
注:距離Ⅱ段和Ⅲ段保護在0.95倍定值時應可靠動作;在1.05倍定值時,應可靠不動作;在0.7倍定值時,測量距離Ⅱ段和Ⅲ段保護動作時間。
g)加故障電流I=2In,故障電壓0V,分別模擬單相接地、兩相和三相反方向故障,距離保護不動作。
8.10.4零序保護檢驗
a)僅投零序保護壓板(零序Ⅰ段投入、零序Ⅱ段投入、零序總投入)
b)整定保護定值控制字中“零序Ⅲ段經方向”置1;
c)等保護充電,直至“充電”燈亮;
d)加故障電壓30V,故障電流1.05*I01ZD(其中I01ZD為零序過流Ⅰ~Ⅳ段定值以下同),分別模擬A相、B相、C相正方向瞬時故障,裝置面板上相應燈亮,液晶上顯示“零序過流Ⅰ段”或“零序過流Ⅱ段”或“零序過流Ⅲ段”或“零序過流Ⅳ段”動作;模擬故障時間應大于零序過流Ⅰ段(Ⅱ段、Ⅲ段或Ⅳ段)保護的動作時間定值,相角為靈敏角(零序電流滯后零序電壓110°)。
e)加故障電壓30V,故障電流0.95*I01ZD,模擬單相正方向故障,零序過流保護不動;
f)加故障電壓30V,故障電流1.2*I01ZD,模擬單相反方向故障,零序過流保護不動;
注:零序過流各段保護在0.95倍定值時,應可靠不動作;在1.05倍定值時,應可靠動作;在1.2倍定值時,測量零序過流各段保護的動作時間。
8.10.5保護反方向出口故障性能檢驗
主保護、零序保護和距離保護投運連接片均投入。
分別模擬反向A相接地、BC相間和ABC三相瞬時故障。模擬故障前電壓為額定電壓,模擬故障電壓為零,相角Φ=180°+線路正序阻抗角,模擬故障時間應大于距離Ⅲ段和零序過流Ⅳ段的時間定值,故障電流I大于零序Ⅰ段電流或2In,保護裝置應可靠不動作。
2.11輸出接點和信號接點檢查
a)關閉裝置電源,閉鎖接點閉合,裝置處于正常運行狀態,閉鎖接點斷開;
b)當裝置PT斷線時,所有報警接點應閉合;
c)斷開保護裝置的出口跳閘回路,投入主保護、距離保護、零序過流保護壓板,加故障電壓0V,故障電流2A,模擬ABC三相故障,此時跳閘接點應由斷開變為閉合;
d)斷開保護裝置的出口跳閘回路,投入主保護、距離保護、零序過流保護壓板,加故障電壓0V,故障電流2A,模擬ABC三相故障,當保護動作時,啟動重合閘接點應由斷開變為閉合;
e)短接+24V和“遠傳1”開入,遠傳1開出接點應由斷開變為閉合;短接+24V和“遠傳2”開入,遠傳2開出接點應由斷開變為閉合;
f)將連接光端機“接收”(R*)和“發送”(T*)的尾纖斷開,面板上的“通道告警”燈應發光,同時,通道告警接點應由斷開變為閉合。
2.12光纖通道聯調試驗
將兩側裝置的光端機(CPU插件內)經專用光纖相連,將保護定值控制字中“通道自環”置0,若通道正常,兩側裝置的“通道異常”指示燈均不亮。
2.13整組試驗:
試驗前整定壓板定值中的內部壓板控制字,其內部保護壓板投退控制字均置1,以保證內部壓板有效,試驗中僅靠外部硬壓板投退保護。
試驗時必須接入零序電流,在做反方向故障時,應保證所加故障電流I
為確保故障選相及測距的有效性,試驗時應確保試驗儀在收到保護跳閘命令20ms后再切除故障電流.
2.14傳動斷路器檢驗
投入保護裝置的保護投入及跳、合閘連接片.
進行傳動斷路器檢驗之前,繼電器小室和開關站均應有專人監視,并應具備良好的通訊聯絡設備,以便觀察斷路器和保護裝置動作相別是否一致,監視中央信號裝置的動作及聲、光信號指示是否正確.如果發生異常情況,應立即停止檢驗,在查明原因并改正后在繼續進行.
傳動斷路器檢驗應在確保檢驗質量的前提下,盡可能減少斷路器的動作次數。
分別模擬A,B,C相瞬時性接地故障、模擬C相永久性接點故障、模擬AB相間瞬時性故障.
2.15帶負荷檢驗
按《繼電保護及電網安全自動裝置檢驗條例》的有關規定,除完成對電流互感器的極性及其二次電纜相別的檢驗外,還要完成對斷路器及其操作回路的檢驗工作,才能進行本檢驗.所有接線應恢復至正常運行狀態,尤其是電流回路不得開路.
2.15.1測定負荷電流相位
利用鉗型相位表測量交流電流與交流電壓的相位關系,得出相應的六角圖.
2.15.2檢驗交流電壓,交流電流相序
裝置在正常狀態下,通過人機接口的循環顯示菜單觀察相序UA、UB、UC間應依次超前120°.UA、UB、UC的有效值乘以電壓互感器變比應與NCS監控系統顯示值一致.IA、IB、IC間應依次超前120°.各相電流的有效值乘以電流互感器變比應與NCS監控系統顯示值一致.
2.15.3投入運行前的檢查
a)按照記錄恢復所有措施,檢查正確。
b)緊固接線端子螺絲,防止出現松動現象。
c)斷、合一次直流電源,然后分別打印出各種實際運行方式可能用到的各套定值,與上級繼電保護部門下發的整定書進行核對.
d)線路投運后,打印電流、電壓采樣值,進行幅值和相位分析使裝置恢復正常狀態.
3報告和記錄
見調試檢修記錄本
篇2:燃氣設備安全附件安全保護裝置維護保養檢查制度
一、適用范圍
本制度適用于慈溪海川天然氣管網建設管理有限公司工藝場站、閥室燃氣設備安全附件、安全保護裝置的維護保養。
二、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標準,然而,鼓勵根據本標準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標準。
國務院第549號令《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2009修正)》
CJJ51-20**《城鎮燃氣設施運行、維護和搶修安全技術規程》
三、名詞解釋
3.1安全附件
是為了使壓力容器安全運行而安裝在設備上的一種安全裝置。包括安全閥、壓力表、溫度計等。
3.2安全保護裝置
是在設備運行中出現異常、發生故障甚至危險的情況下,能及時發出警報和指示信號,使其得到迅速處理和切斷的裝置。包括自動切斷系統、自動放散系統等。
3.3維護
又稱預防性維護,為保障燃氣設施的正常運行,預防事故發生所進行的檢查、保養及維修作業
3.3巡查
即巡回檢查,是指在燃氣設備設施運行過程中,對其技術狀況進行的定期或隨即流動性檢查。一般是利用人的“五感”(視、聽、嗅、味、觸)和簡單的工具儀器,定點、定周期、對制定部位進行檢查。目的是及時發現設備隱患和潛在的缺陷,提前采取預防措施。
3.4保養
通過擦拭、清掃、潤滑、調整、防腐等一般方法對設備進行護理,以維持和保護設備的性能和技術狀況。
3.5強制性檢驗
對人身和財產安全有較大危險的特種設備如鍋爐、壓力容器(含氣瓶)、壓力管道等,在其使用過程中,根據國家有關安全技術規程的規定按一定周期進行的檢驗;也稱定期檢驗。強制性檢驗通常委托有資質(包括國家或地方質檢局核準的)的第三方進行。
四、維護目標
通過對燃氣設備安全附件和安全保護裝置的日常維護和定期維護,提高設備完好率,保證設備運行中出現異常、發生故障甚至危險的情況下,能迅速處理和切斷,確保燃氣生產任務的順利完成。
五、設備安全附件、安全裝置維護保養規程
5.1電動、氣動閥和安全閥
5.1.1日常檢查
每周檢查閥門外漏情況;
每周檢查電動閥、緊急切斷閥現場啟閉狀態是否于監控系統顯示一致;
每周檢查安全閥根部閥處于常開狀態,檢查安全閥鉛封保護、校驗牌是否完好;
每月檢查電磁閥、驅氣系統等工作狀況是否正常。
5.1.2季度/半年維護
每季度檢查切斷閥啟閉靈活性,手動開啟關閉切斷閥數次,以避免燃氣中的雜志黏住閥門中運動件;
每半年應對遠程操控的閥門進行遠程開關操作功能的測試,并復核驅動設定值;
按產品使用說明書的要求,定期更換電動閥減速箱中的潤滑油。
5.1.3定期檢驗
安全閥每半年委托定期校驗。
5.2壓力表/差壓表
5.2.1月度檢查
表玻璃應保持無色透明壓力表的表盤分度應清晰完整,各部件完整無銹蝕、無松動、無指針過幅擺動和無滲漏;
檢查檢驗標簽是否在有效期內;
在測量范圍內,指針偏移應平穩,無跳動和卡住現象;
檢查壓力表能否回零;
檢查壓力表引到管、儀表閥門和連接部位不滲漏、不堵塞;
檢查壓力表儀表閥是否處于開啟狀態,差壓表平衡閥是否處于關閉狀態;
5.2.2定期檢驗
用于安全防護的壓力表需送當地技術監督局或授權檢定機構檢定,鑒定周期一般為半年。
5.3變送器及電接點開關
5.3.1每周檢查
進行衛生清掃,保持變送器及其附件的清潔;
檢查取源管路及閥門接頭處有無泄漏現象。
5.3.2月度檢查
檢查變送器零部件完整無缺、無銹蝕、損壞;
外殼及外露部件表面覆蓋層、面板及銘牌、標識清洗無誤;
緊固件不得松動,接插件接觸良好,端子接線牢固;
檢查儀表零點和顯示值應清晰和準確。
5.3.3年度維護
信號電纜及電源電纜無損壞,接線牢靠;
電源電壓在規定范圍內;
對變送器接地電阻進行測試,連接后應用萬用表檢測正負接線端;
在冬季前檢查壓力取源管路保溫伴熱良好。
5.3.4定期檢驗
附屬于貿易計量和安全防護累的變送器,根據《壓力變送器檢定規程》JJG882,壓力變送器和壓力開關檢定周期一般為1年。
5.4溫度變送器維護
5.4.1每周檢查
進行衛生清掃,保持變送器及其附件的清潔;
檢查取源部件接頭是否泄漏。
5.4.2月度檢查
檢查變送器零部件完整無缺,無嚴重銹蝕、損壞;
外殼及外露部件表面覆蓋層、面板及銘牌、標識清晰無誤;
緊固件不得松動,接插件接觸良好,端子接線牢固;
檢查儀表零點和顯示值的準確性,變送器零點和顯示值準確、真實。
5.4.3年度維護
信號電纜及電源電纜無損壞、接線牢靠;
電源電壓在規定范圍內;
對溫度變送器的計量準確性進行檢查;
對變送器接地電阻進行測試,連接后應用萬用表檢測正負接線端。
5.4.4定期檢驗
附屬于貿易流量計的溫度變送器,應與流量計同時檢定,具體根據當地部門要求執行;
用于安全防護累的溫度變送器,檢定周期一般為1年。
5.5可燃氣體報警控制系統
適用于場站內固定設置的可燃氣體報警探測器。
5.5.1月度檢查
外殼及外露部件表面覆蓋層、面板及銘牌、檢驗牌均應光潔完好,無銹蝕;
探測器的防塵、防雨罩進行清潔;
信號電纜及電源電纜無損壞,接線牢靠;
信號電纜及電源電纜無損壞,接線牢靠;
對可燃氣體探測器進行靈敏度測試。
5.5.2年度維護
電源電壓在規定范圍內;
對探測器接地電阻進行測試;
對可燃氣體探測器進行功能性檢查,包括探測器的報警動作值、聯動功能、聲光報警功能及標準氣標定;
5.5.3定期檢驗
可燃氣體探測器的定期檢驗周期,一般為1年,更換感應元件后應及時送檢。
5.6SCADA站控系統
5.6.1每日檢查
5.6.1.1控制中心和有人值守站
通過人機界面檢查全線各站或本站管道工藝運行和設備狀態;
操作員工作站運行狀態;
人機界面上重要參數與現場儀表指示的差異;
人機界面上閥門與現場閥門狀態的差異;
PLC/RTU/安全儀表系統運行狀態;
通訊和網絡設備運行狀態;
站控室監控儀表裝置運行狀態;
UPS電源運行狀態;
機柜內接線狀態;
機房溫度、濕度范圍及空調運行狀態;
機房的防塵、防水、防動物設施狀態;
儀表設備動力源、管路和管線技術狀態;
儀表控制設備的清潔;
檢查常用維護工具儀表是否完備、齊全。
5.6.1.2無人值守站
在遠程終端上對無人值守站的儀表自動化設備運行進行檢查。
5.6.2月度檢查
每月至少檢查1次無人值守站現場;
5.6.2.1檢測內容
測量儀表檢定和校準;
執行器和常用設備控制系統進行檢查和維護(罐區消防系統除外);
上位機重要參數與現場儀表指示的差異檢查;
上位機閥門與現場閥門狀態的差異檢查;
PLC/RTC/安全儀表系統檢查;
儀表接線箱進行嚴密性和防爆性檢查;
通訊和網絡蛇裝置檢查;
機房內環境溫度、濕度、防動物設施和接地電阻的阻值檢查;
對空調機進行維護保養;
UPS斷電后持續供電時間檢查;
儀表設備動力源、管路和管線技術狀態;
緊固機柜內所有非彈簧接線端子螺絲,搞好設備的清潔;
5.6.3年度檢查
每年至少檢查1次場站現場儀表和SCADA系統;
除月度檢查的內容外,每年安排一次如下工作內容;
對操作員工作站進行一次磁盤清理;
進行熱備冗余計算機設備和通信信道的切換試驗,記錄切換時間,檢查系統運行狀態;
對各站調節回路的手動-自動切換、手動輸出和PID參數設置等進行檢查;
對計算機和受控設備進行聯動試驗,不具備聯動條件時可通過臨時的調整確定設定值;
5.6.4軟件維護
每季度進行計算機病毒檢查和防護軟件更新;
每半年對報警及聯鎖設定值、歷史記錄等數據人工備份一次;
每年對系統軟件、用戶軟件備份進行更新;
5.6.7緊急切斷閥
每日檢查是否泄漏;
每月對緊接切斷閥進行一次切斷試驗;
每月測試啟動調節閥能否自動逐步開關,于設置情況是否一致。
篇3:機電設備安全保護裝置定期試驗制度
全礦的安全保護裝置要求安全、靈敏、可靠,并按規定進行定期試驗,試驗不合格,嚴禁設備運行,發現違犯者,將從嚴處罰。
1、絞車的常用閘、保險閘、防過卷裝置、防止過速裝置,深度指示器失效保護裝置,過負荷和欠電壓保護裝置,閘瓦過磨損失效保護裝置、松繩報警裝置,滿倉保護裝置等,維修人員每日應進行一次試驗,每年進行兩次測定,必須達到靈敏、可靠。防墜器的定期試驗按照《防墜器定期試驗制度》進行。
2、空氣壓縮機的斷油保護裝置、超溫保護裝置等,維修人員應每日進行一次試驗,每月進行一次檢查,安全閥等按規定進行定期校驗,必須達到靈敏、可靠。
3、電機車的撒砂裝置、剎車裝置、各小絞車的剎車裝置及相應的擋車器、撈車器等,維修人員每日應進行一次檢查調整,必須達到靈敏、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