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項目工程施工現場滅火方法

項目工程施工現場滅火方法

2024-07-11 閱讀 4480

工程項目施工現場滅火方法

滅火方法:眾所周知,燃燒必須具備三個基本條件,即有可燃物、助燃物和著火源,這三個條件缺一不可。一切滅火措施都是為了破壞已經產生的燃燒條件,或將燃燒反應中的游離基中斷而終止燃燒。根據物質燃燒原理和總結長期來撲救火災的實踐經驗,歸納起來有四種基本方法即:窒息滅火法,冷卻滅火法,隔離滅火法和抑制滅火法。

1)窒息滅火方法:窒息滅火方法,就是阻止空氣流入燃燒區,或用不燃物質(氣體)沖淡空氣,使燃燒物質斷絕氧氣的助燃而使火熄滅。這種滅火方法,僅適應于撲救比較密閉的房間、地下室和生產裝置設備等部位發生的火災。這些部位發生火災的初期,空氣充足,燃燒比較迅速。隨著燃燒時間的延長,由于被封閉部位內的空氣(氧)越益減少,煙霧及其他燃燒產物逐漸充滿空間,因此,燃燒速度降低。當空氣中氧的含量降低到14%!18%時,燃燒即將停止。在火場上運用窒息法撲滅火災時,可采用石棉布,浸濕的棉被、帆布、海草席等不燃或難燃材料覆蓋燃燒物或封閉孔洞;用水蒸汽、惰性氣體或二氧化碳、氮氣充入燃燒區域內;利用建筑物原有的門、窗以及生產貯運設備上的部件,封閉燃燒區,阻止新鮮空氣流入,以降低燃燒區內氧氣的含量,從而達到窒息燃燒的目的。此外,在萬不得已且條件又允許的情況下,也可采用水淹沒(灌注)的方法撲滅火災。采取窒息法撲救火災時,必須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燃燒部位的空間必須較小,又容易堵塞封閉,且在燃燒區域內沒有氧化劑物質存在時。

(2)采取水淹方法撲救火災時,必須考慮到水對可燃物質作用后,不致產生不良的后果。

(3)采取窒息法滅火后,必須在確認火已熄滅時,方可打開孔洞進行檢查,嚴防因過早打開封閉的房間或生產裝置,而使新鮮空氣流入燃燒區,引起新的燃燒,導致火勢猛烈發展。

(4)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為阻止火熱迅速蔓延,爭取滅火戰斗的準備時間,可先采取臨時性的封閉窒息措施或先不打開門、窗,使燃燒速度控制在最低程度,在組織好撲救力量后,再打開門、窗解除窒息封閉措施。

(5)采用惰性氣體滅火時,必須要保證充入燃燒區域內的惰性氣體的數量,使燃燒區域內氧氣的含量控制在14%以下,以達到滅火的目的。

2)冷卻滅火法:冷卻滅火法是撲救火災常用的方法,即將滅火劑直接噴灑在燃燒物體上,使可燃物質的溫度降低到燃點以下,以終止燃燒。在火場上,除了用冷卻法撲滅火災外,在必要的情況下,可用冷卻劑冷卻建筑構件、生產裝置、設備容器等,防止建筑結構變形造成更大的損失。

3)隔離滅火法:隔離滅火法,就是將燃燒物體與附近的可燃物質與火源隔離或疏散開,使燃燒失去可燃物質而停止。這種方法適用撲救各種固體、液體和氣體火災。采取隔離滅火法的具體措施有:將區附近的可燃、易燃、易爆和助燃物質,轉移到安全地點;關閉閥門,阻止氣體、液體流入燃燒區;設法阻攔流散的易燃、可燃液體或擴散的可燃氣體;拆除與燃燒區相毗連的可燃建筑物,形成防止火勢蔓延的間距。

以上三種滅火方法均屬物理滅火方法,所使用的滅火劑(或方法),在滅火過程中不參與燃燒過程中的化學反應。

4)抑制滅火法:抑制滅火方法,與前三種滅火方法不同。它是使滅火劑參與燃燒反應過程,使燃燒過程中產生的游離基消失,從而形成穩定分子或低活性的游離基,使燃燒反應停止。目前抑制法滅火常用的滅火劑有1211(限期陶汰)、1202、1301滅火劑。

5)上述四種滅火方法所采取的具體滅火措施是多種多樣的。在實際滅火中,應根據可燃物質的性質、燃燒特點、火場具體條件,以及消防技術裝備性能等情況,選擇不同的滅火方法。在同時使用幾種滅火方法、采用多種滅火劑撲救火災時,要認真搞好協同配合,充分發揮各種滅火劑的應有效能,以利迅速有效地撲滅火災。

篇2:御景住宅樓施工現場滅火疏散應急預案

御景華庭住宅樓施工現場滅火與疏散應急預案

施工現場人員密集場所發生火災事故,可能對現場區域外部人群安全構成威脅,而且極易造成二次傷害,為了在發生安全事故時,保障人民群眾人身安全、減少財產損失,及時疏導事故區域的人員,特制定此專項火災現場人員緊急疏散預案。

1、工程簡介

序號項目內容

1工程名稱

2建設單位

3設計單位

4總建筑面積1#樓933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