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安全生產技術措施(5)
建筑工程安全生產技術措施(五)
1、施工現場應嚴格執行"JGJ59-99《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及安全生產規定和各有關安全生產文件,健全和貫徹落實工程安全生產保證,切實貫徹"安全第一"和"預防為主"的方針,做到安全生產和文明施工。
2、所有參加施工的作業人員必須經施工現場安全三級教育工作。特殊工種必須持有操作證上崗作業,嚴禁無證上崗作業。各工種,各工序施工前均應由施工負責人進行安全技術書面交底后方可進行施工作業。
3、專職安全員根據本工程施工特點,結合安全生產制度和有關規定,經常進行現場檢查,如發現嚴重的不安全情況時,有權指令停止施工,并立即報告項目經理,經處理后方可繼續施工。
4、嚴格執行施工現場安全生產"六大紀律",以及有關規定,在對施工班組進行操作交底時,必須同時進行安全交底并做好書面記錄。
5、吊裝作業,必須設指揮人員,規定專用訊號,嚴格按指揮訊號進行作業。
6、所有機械設備在作業前,必須按規定做好例行保養,以保證設備處于良好狀態,上崗設備必須定人定機,機操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嚴格按操作規范施工。
7、所有施工車輛進出裝車必須服從指揮人員指令,所有駕駛員必須嚴格遵守交通規則,按指定路線行駛。
8、加強安全教育,遵守各項安全規章制度、反違章指揮、反違章作業,抓好文明施工及落手清工作,積極創建區級文明工地。
9、工地設有專職安全員,各生產班組建立兼職安全員制度,做好"三上崗,一講評"。
10、現場機電設備嚴格執行定機、定員、定崗位,嚴格按操作規程進行,定期檢查保養維修。
11、杜絕重大事故的發生,對一切事故苗子均按"三不放過"的原則處理。即事故原因不清不放過、事故責任者和群眾沒有受到教育不放過、沒有防范措施不放過。
12、施工現場四周沿道路設排水溝,主要道路出口處設車輛沖洗設備,施工污水須經沉淀后方可排入市政污水管道。
13、施工現場任何人嚴禁擅自拆除安全防護設施和施工現場安全標志,如需拆除,須經項目負責人同意后,并采取相應措施后方可由有關工種進行操作。
14、設備安裝單位,建設單位分包的項目的施工隊不準因施工不便利等原因隨意割除結構中鋼筋,工程上樓板等防護設施。施工前,項目經理要與安裝施工單位,建設單位和各分包單位做好協調工作,發現問題須及時協調解決。
15、模板支撐搭設、安裝須按方案要求的間距、形式施工,保證整體穩定性。拆模時要小心安全,嚴禁向下亂丟亂甩,防止砸傷其它拆模人員。拆除模板、排架及無用的防護棚前,均應開拆除令,并經項目經理或安全員簽字認可后方可進行。
16、電梯井道內要搭設安全網。
17、嚴格執行《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和《施工現場機械設備安全管理規定》。
18、當生產與安全發生矛盾時,必須服從安全,施工負責人不得強令工人違章冒險作業。
19、施工現場電氣設備設施須有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現場電線,電氣設備設施須有專業電工經常檢查整理,發現問題立即解決。夜班施工后,第二天早上就整理和收掉;凡是觸及或接近帶電體的地方,均應采取絕緣保護以及安全距離等措施。
20、施工現場嚴禁使用電爐和非生產所用的電加熱器具。廁所、更衣室的照明采用36伏安全電壓。
21、施工用電技術措施:
21.1施工現場供電線路、電氣設備的安裝、維修保養及拆除工作,必須由專業人員(經有關培訓并考試合格、持有效證件上崗的維修電工)進行。
21.2配電房室內安全工具及防護措施、滅火器材必須齊全。
21.3對易燃易爆、危險品存放場所的設備,要加強監控、檢查工作,發現問題立即整改。
21.4對移動機具及照明的使用應實行二級漏電保護。并經常進行檢查、維修和保養。
21.5施工現場大型用電設備、大型機具等配有專人進行維護管理。
22、中、小型機械的使用措施
22.1項目部指派機管員負責機械使用前的驗收工作,平時做好檢查機械運行情況。
22.2中、小型機械操作人員必須持有效證上崗。
22.3按規定搭設機械防護棚。
22.4機械設備必須接地或接零,隨機開關靈敏可靠。
22.5督促機操人員做好定期檢查、保養及維修工作,并做好運轉保養記錄。
22.6機械設備的防護裝置必須齊全有效,嚴禁帶病運轉。
22.7固定機械設備和手持移動電具,必須實施二級漏電保護。
22.8中、小型機械必須做到定機、定人、定崗位。
篇2:安全生產技術措施編制制度
第一條工程施工中,要針對工程的特點、施工現場環境、施工方法、勞動組織、作業條件、使用的機械、設備、臨時用電、架設工具以及各項安全防護設施等,根據國家公布的勞動保護法和各項安全技術標準(一標三規范三規程等)制度確保安全施工的措施。結合以往的施工經驗與教訓,要求參照以下內容編制安全生產技術措施。
第二條一般單位工程安全生產技術措施主要內容:
1、土方工程,根據基坑、基槽、地下室等土方開挖深度和土的種類,選擇開挖方法,確定邊坡度以及護坡支撐和護壁樁種類,以防土方坍塌。
2、腳手架等選用及設計搭設方案和安全防護措施。腳手架材料及腳手架的搭設必須符合規程要求。
3、高處作業及獨立懸空作業的安全防護。
4、安全網(平網、立網)的架設要求、范圍(保護區域)、架設層次、段落。
5、垂直運輸機具、塔吊、井架(龍門架)等垂直運輸設備的位置及搭設要求;對穩定性、安全裝置等的要求和措施。塔吊等起重設備必須有限位保險裝置,不準“帶病”運轉,不準超負荷作業,不準在運轉中維修保養。
6、施工洞口及臨邊的防護方法和立體交叉施工作業區的隔離措施。
7、場內運輸道路及人行通道的布置、上下水布設、材料堆放、排污及建筑土頭與生活垃圾的清理,都要符合文明、安全、衛生、防火要求。
8、施工臨時用電的組織設計和繪制臨時用電圖紙。在建筑工程的(包括腳手架具)外側邊緣與外電架空線路的間距沒有達到最小安全距離時采取的防護措施。
9、中小型機具的使用安全。
10、模板設計、安裝及拆除的安全措施。
11、防火、防毒、防爆、防雷等安全系數措施。
12、在建工程與周圍人行道及民房的防護隔離措施。
13、施工現場各種坑、井、溝和孔洞,都要指定專人設置圍欄或蓋板和安全標志,夜間要設紅燈示警。施工現場懸崖、陡坎等危險地區應有警戒標志。夜間要設紅燈示警。
14、各種防護設施、警告標志,未經施工負責人批準,不得移動和拆除。
15、按規定使用安全“三寶”。
16、機械設備防護裝置一定要齊全有效。
17、架設電線線路必須符合當地電業局的規定,電氣設備必須全部接零接地。
18、電動機械和手持電動工具應設置漏電保護。
19、各種纜風繩及其設置必須符合規程要求。
20、在建工程的樓梯口、電梯口、預留洞口、通道口必須有防護設施。
第三條特殊工程安全生產技術措施:
對于結構復雜,危險性較多的特殊工程,應編制單項安全措施,如爆破、大型吊裝、沉箱、沉井、人工挖孔樁、煙囪、水塔、各種特殊架設、高層腳手架、井架和拆除工程等,并要附有設計依據(包括規范、規程及地方有關特殊規定),有計算,有詳圖,有文字要求。
第四條季節性施工安全措施:
季節性施工安全措施,是指考慮不同季節的氣候,對施工安全生產帶來的不安全因素,可能造成各種突發性事故,而從防護上、技術上、管理上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1、夏季施工安全措施。夏季氣候炎熱,高溫時間持續較長,主要要做好防暑降溫工作。
2、雨季施工安全措施。雨季進行作業,主要要做好防觸電、防雷、防坍塌等工作。
3、抗臺風暴雨安全措施。除了做好雨季施工措施外,還應做好防井架、外架、電桿等高聳設施倒塌的工作,以及做好物質轉與人員疏散到安全場所的工作。
4、冬季施工安全措施。冬季進行施工,主要要做好防風、防火、防凍、防滑、防煤氣中毒、防亞硝酸鈉中毒的工作。
第五條認真貫徹執行安全生產技術措施:
1、由單位工程負責人主持編制安全生產技術措施,并報公司安全股、技術負責人審核、審批批準后,即必須認真貫徹執行。遇到因條件變化或考慮不周,必須變更安全生產技術措施時,應經原編制人、審核人、審批人辦理變更手續。
2、要認真進行安全生產動手術措施的交底。工程開工前,單位工程負責人應就安全生產技術措施中的具體內容和施工要求,向工長、施工員、班組長反復、詳細交底和進行必要的討論,使執行者了解其道理,為安全生產技術措施的落實打下基礎。安全交底應有書面材料,有雙方的簽字和交底日期。
3、安全生產技術措施中的各種安全設施、防護設置的實施應列入施工任務單中,責任落實到班組或個人,并實行交底與驗收制度。
4、安全生產技術措施中的各種安全措施、防護設置的費用應列入公司及單位工程的安全技術措施費中,做到專款專用。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借口挪作它用。
5、加強安全生產技術措施落實情況的檢查。安全生產技術措施的編制、審核、審批人員要經常深入工地檢查安全生產技術措施的落實情況,及時糾正違反安全技術措施的行為。發現問題要對其進行及時的修改和補充,使之更加完善、有效。各級安全部門要以施工安全生產技術措施為依據,以安全法規和各項安全規章制度為準則,經常性地對各工地實施情況進行檢查。并監督各項安全措施的落實。
6、對安全生產技術措施的執行情況,除認真監督檢查外,還應實行與經濟掛鉤的安全獎罰制度。
篇3:安全生產技術措施交底制度
1、工程開工前,工程技術負責人要將工程概況、施工方法、安全技術措施等情況向全體職工進行詳細交底。
2、分項、分部工程施工前,工長要向班、組長進行安全技術措施交底。
3、兩個以上施工隊或工種配合施工時,項目經理、工長要按工程進度定期或不定期的向有關班、組長進行交叉作業安全交底。
4、班、組長每天要對工人進行施工要求作業環境的安全交底。
5、交底必須詳細認真寫明交底內容、日期、交底人和接受人簽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