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工程部臨時用電防觸電應急預案
工程項目部臨時用電防觸電應急預案
為進一步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防止觸電事故的發生,盡最大努力把觸電受傷者從死亡線上搶救出來,把事故的人員傷亡減少到最小程度,項目部特制定預防觸電事故的應急預案如下:
1、應急組織機構
組長:**
副組長:**
組員:***
值班電話:***急救電話:120
2、責任分工
(1)組長Z負責項目部安全用電的整體工作,籌劃、布置、安排安全工作。
(2)副組長*負責項目部臨時用電的安全工作,并對臨電操作人員進行安全知識教育,進行日常安全用電的管理工作。
(3)各組員分別對所管轄的施工地段的用電安全進行管理和督查。
3、防觸電傷害的基本要求
根據安全用電“裝得安全,拆得徹底,用得正確,修得及時”的基本要求,為防止發生觸電事故,在日常施工(生產)用電中要嚴格執行有關用電的安全要求。
①用電應制定獨立的施工組織設計,并經企業技術負責人審批,蓋有企業的法人公章。必須按施工組織設計進行敷設,竣工后輸驗收手續。
②一切線路敷設必須按技術規程進行,按規范保持安全距離,距離不足時,應采取有效措施進行隔離防護。
③非電工嚴禁接拆電氣線路、插頭、插座、電氣設備、電燈等。
④根據不同的環境,正確選用相應額定值的安全電壓作為供電電壓。安全電壓必須由雙繞組變壓器降壓獲得。
⑤帶電體之間、帶電體與地面之間、帶電體與其它設施之間、工作人員與帶電體之間必須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距離不足時,應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隔離防護。
⑥在有觸電危險的處所或容易產生誤判斷、誤操作的地方,以及存在不安全因素的現場,設置醒目的文字或圖形標志,提醒人們識別、警惕危險因素。
⑦采取適當的絕緣防護措施將帶電導體封護或隔離起來,使電氣設備及線路能正常工作,防止人身觸電。
⑧采用適當的保護接地措施,將電氣裝置中平時不帶電,但可能因絕緣損壞而帶上危險的對地電壓的外露導電部分(設備的金屬外殼或金屬結構)與大地作電氣連接,減輕觸電的危險。
⑨施工現場供電必須采用TN-S或TT的三相五線的保護接零系統,把工作零線和保護零線區分開,通過保護接零作為防止間接觸電的安全技術措施,同一工地不能同時存在TN-S或TT兩個供電系統。注意事項有:
a)在同一臺變壓器供電的系統中,不得將一部分設備做保護接零,而將另一部設備做保護接地。
b)采用保護接零的系統,總電房配電柜兩側做重復接地,配電箱(二級)及開關箱(三級)均應做重復接地。其工作接地裝置必須可靠,接地電阻值≤4佟?
c)所有振動設備的重復接地必須有兩個接地點。
d)保護接零必須有靈敏可靠的短路保護裝置配合。
e)電動設備和機具衽一機、一閘、一漏電、一箱保護,嚴禁一閘多機,閘刀開關選用合格的熔絲,嚴禁用銅絲或鐵絲代替保險熔絲。按規定選用合格的漏電保護裝置并定期進行檢查。
f)電源線必須通過漏電開關,開關箱漏電開關控制電源線長度≯30m。
4、發生觸電事故的應急措施
①觸電急救的要點是動作迅速,救護得法,切不可驚慌失措,束手無策。要貫徹“迅速、就地、正確、堅持”的觸電急救八字方針。發現有人觸電,首先要盡快使觸電者脫離電源,然后根據觸電者的具體癥狀進行對癥施救。
②脫離電源的基本方法有:
a)將出事附近電源開關閘刀拉掉、或將電源插頭拔掉,以切斷電源。
b)用干燥的絕緣木棒、竹竿、布帶等物將電源線從觸電者身上撥離或者將觸電者撥離電源。
c)必要時可用絕緣工具(如帶有絕緣柄的電工鉗、木柄斧頭以及鋤頭)切斷電源線。
d)救護人可戴上手套或在手上包纏干燥的衣服、圍巾、帽子等絕緣物品拖拽觸電者,使之脫離電源。
e)如果觸電者由于痙攣手指導線纏繞在身上,救護人先用干燥的木板塞進觸電者身下使其與地絕緣來隔斷入地電流,然后再采取其它辦法把電源切斷。
f)如果觸電者觸及斷落在地上的帶電高壓導線,且尚未確證線路無電之前,救護人員不得進入斷落地點8~10米的范圍內,以防止跨步電壓觸電。進入該范圍的救護人員應穿上絕緣靴或臨時雙腳并攏跳躍地接近觸電者。觸電者脫離帶電導線后,應迅速將其帶至8~10米以外立即開始觸電急救。只有在確證線路已經無電,才可在觸電者離開觸電導線后就地急救。
③在使觸電者脫離電源時應注意的事項:
a)未采取絕緣措施前,救護人不得直接觸及觸電者的皮膚和潮濕的衣服。
b)嚴禁救護人直接用手推、拉和觸摸觸電者,救護人不得采用金屬或其他絕緣性能差的物體(如潮濕木棒、布帶等)作為救護工具。
c)在拉拽觸電者脫離電源的過程中,救護人宜用單手操作,這樣對救護人比較安全。
d)當觸電者位于高位時,應采取措施預防觸電者在脫離電源后,墜地摔傷或摔死(電擊二次傷害)。
e)夜間發生觸電事故時,應考慮切斷電源后的臨時照明問題,以利救護。
④觸電者未失去知覺的救護措施:
應讓觸電者在比較干燥、通風暖和的地方靜臥休息,并派人嚴密觀察,同時請醫生前來或送往醫院診治。
⑤觸電者已失去知覺但尚有心跳和呼吸的搶救措施:
應使其舒適地平臥著,解開衣服以利呼吸,四周不要圍人,保持空氣流通,冷天應注意保暖,同時立即請醫生前來或送醫院診治。若發現觸電者呼吸困難或心跳失常,應立即施工呼吸及胸外心臟擠壓。
⑥對“假死”者的急救措施:
當判斷觸電者呼吸和心跳停止時,應立即按心肺復蘇法地搶救。方法如下:
a)通暢氣道。第一,清除口中異物。使觸電者仰面躺在平硬的地方迅速解開其領扣、圍巾、緊身衣和褲帶。如發現觸電者口內有食物、假牙、血塊等異物,可將其身體及頭部同時側轉,迅速用一只手指或兩只手指交叉從口角處插入,從口中取出異物,操作中要注意防止將異物推到咽喉深處。第二,采用仰頭抬頰法暢通氣道。操作時,救護人用一只手放在觸電者前額,另一只手的手指將其頦頜骨向上抬起,
兩手協同將頭部推向后仰,舌根自然隨之抬起、氣道即可暢通。為使觸電者頭部后仰,可于其頸部下方墊適量厚度的物品,但嚴禁用枕頭或其他物品墊在觸電者頭下。
b)口對口(鼻)人工呼吸。使病人仰臥,松解衣扣和腰帶
,清除傷者口腔內痰液、嘔吐物、血塊、泥土等,保持呼吸道暢通。救護人員一手將傷者下頜托起,使其頭盡量后仰,另一只手捏住傷者的鼻孔,深吸一口氣,對住傷者的口用力吹氣,然后立即離開傷者口,同時松開捏鼻孔的手。吹氣力量要適中,次數以每分鐘16-18次為宜。
c)胸外心臟按壓:將傷者仰臥在地上或硬板床上,救護人員跪或站于傷者一側,面對傷者,將右手掌置于傷者胸骨下段及劍突部,左手置于右手之上,以上身的重量用力把胸骨下段向后壓向脊柱,隨后將手腕放松,每分鐘擠壓60-80次。在進行胸外心臟按壓時,宜將傷者頭放低以利靜脈血回流。若傷者同時拌有呼吸停止,在進行胸外心臟按壓時,還應進行人工呼吸。一般做四次胸外心臟按壓,做一次人工呼吸。
5、觸電事故應急搶險完畢后,項目經理立即召集組長、安全員、機械員和有關班組的負責人進行事故調查,找出事故原因、責任人以及制訂防止再次發生類似的整改措施,并對應急預案的有效性進行評審、修訂。
篇2:隧道施工臨時用電應急預案
隧道施工臨時用電應急預案
1、組織機構及職責
項目部成立以項目經理余斌為組長,余道禮為副組長的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成員由項目部其他領導以及辦公室、安質部、工程部、機運物資部、財務部、派出所等部門和施工隊應急組織機構的負責人組成。
(1)指揮機構
項目部安全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由搶險、救護、疏導、保障、善后、調查組和現場應急組織機構組成,由項目經理余斌擔任應急救援指揮部的總指揮,項目副經理余道禮擔任副總指揮。
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辦公室設在項目部綜合辦公室,由Z負責聯系協調,值班電話:0C****。
搶險組:Z負責。
救護組:由Z負責。
疏導組:由Z負責。
保障組:由Z負責。
善后組:由Z負責。
調查組:由Z負責。
現場應急組織機構:由各工區施工隊應急救援機構人員組成。我部目前施工隊主要有隧道2個施工隊,橋梁2個施工隊,路基3個施工隊,發生事故時根據需要調動各施工隊人員。
(2)職責
A總指揮的職責
a貫徹執行國家、地方、行業等有關安全應急管理的法律法規、標準和規程;
b組織實施本項目應急預案,掌握施工生產中的事故災害及險情情況,解決應急工作中的重大問題;
c根據事故現場的情況,下令進入相應級別的應急狀態,必要時向三峽翻壩建設指揮部及宜昌市應急救援機構和安全管理部門報告有關情況;
d確保應急資源配備投入到位,組織項目部開展應急演練,指揮項目部總的應急行動。
B副總指揮的職責
a協助總指揮開展應急指揮工作,總指揮不在位時,代行其職責;
b組織編制應急預案,監督落實項目部應急行動程序,督促檢查主管部門搞好培訓、演習;
c進入應急狀態時,負責事故現場指揮,并根據險情發展情況,提出改進措施;
d組織指揮善后現場恢復。
C應急辦公室職責
a掌握項目部事故災害及險情情況,及時向總指揮報告;
b負責項目部應急處置所需資源的統一調配,傳達應急各項指令;根據總指揮指令負責向當地人民政府(相關單位)應急機構報告險情及信息溝通。
D搶險組職責
實施應急處置時,將人員和設備迅速撤離危險地點,根據現場情況,適時調整并調集人員、設備和物資搜救被困人員。
E救護組職責
負責現場傷員的醫療搶救工作,根據傷員受傷程度做好轉運工作。
F疏導組職責
維護現場,將獲救人員轉至安全地帶;對危險區域進行有效的隔離。
G保障組職責
負責應急救援方案的制訂,并保證應急處置的通訊、物資、設備和資金及時到位及后
H善后組職責
妥善安置傷亡人員和接待傷亡人員的家屬,按有關規定做好理賠工作。
I調查組職責
收集事故資料,掌握事故情況,查明事故原因,評估事故影響程度和損失,分清事故責任并提出相應處理意見,提出防止事故重復發生的意見和建議,寫出應急處置報告并做好相關工作的移交。
J現場應急自救領導組織機構職責參照項目部應急指揮中心的職責制定。
2、項目部應急組織機構聯系電話及應急物資儲備
(1)各應急相關單位人員聯系方式
①項目部應急領導小組聯系電話
姓名職務聯系電話
**項目經理1***3
***項目副經理15**99
***項目書記15**02
***項目副經理15**6
***副經理兼試驗室主任15***5
**項目總工15**01
**工程部長15**07
***安全部長15**9
***計劃部長15***11
**財務部長15***8
***物資部長15**10
***派出所長150**913
***辦公室副主任15**15
***隧道一隊隊長15**68
***隧道二隊隊長1**9
***路基一隊隊長150**7
***路基二隊隊長1**2
***路基三隊隊長13**29
**橋梁一隊隊長13**8
***橋梁二隊隊長13**71
②三峽翻壩建設指揮部應急指揮部聯系電話
安全小組辦公室負責人胡紹東,辦公電話07**8,手機150**0
③點軍區安全監督管理局聯系電話07**
④宜昌市安全監督管理局聯系電話071**
⑤消防電話:119
⑥急救電話:120
⑦**衛生院聯系電話:07**1
⑧宜昌市中心人民醫院點軍分院聯系電話:07**
⑨宜昌市第一人民醫院聯系電話:07**
(2)項目部應急救援組織機構圖
項目部應急救援組織機構圖
(3)應急救援物資設備清單
應急救援物資設備清單
序號物資(設備)數量存放地點性能
1皮卡車2輛項目部合格
2擔架10付工區合格
3應急藥箱2個工區合格
4應急藥品若干工區合格
5手電筒20把工區合格
6報警器2個工區庫房合格
3、應急救援
1、響應機制:
1)事故一旦出現施工員立刻通知項目經理余斌或副經理余道禮。
2)施工員通知辦公室或劉鳳山,由辦公室通知項目總工李云、工程部長王驍、安全部長唐祿旭趕往事故現場。
2、應急措施:
⑴脫離低壓電源(電壓<500V)
①拉閘斷電。應注意拉線開關、平開關等只控制一根線,有可能是零線電源沒有斷開。
②切斷電源線,可用絕緣鉗或木柄鐵鍬、斧子等切斷電源線,斷線時應一線一線聯系切斷,在切護套線時應防止短路弧光電源傷人。
③
用絕緣物品脫離電源,當電源或帶電體搭落在觸電者身上或被壓在身下時,可用干燥的衣物、手套、繩索、木棍等絕緣物作為救護工具,拉開電線或觸電者使之脫離電源。
⑵脫離高壓電源
①拉閘斷電源,立即通知配電室值班人員緊急停電。
②短路法,當無法通知拉閘斷電時,可采用拋擲金屬導體的方法使線路短路迫使保護裝置動作而斷電。
⑶脫離跨步電壓
①斷開電源
②救護人員穿絕緣鞋或單腳著地跑到觸電者身旁,緊靠觸電者頭部或腳部把觸電者拖到電壓的地方。
3、搶救的方法
⑴若觸電者神態清醒,但有些心慌、四肢發麻或在觸電過程中曾有一度昏迷,但已清醒過來,應使傷者安靜休息,不要走動,嚴密觀察,必要時送醫院診治。
⑵若觸電者已失去知覺,但心臟還在跳動,還在呼吸,將觸電者移到空氣清閑的地方安靜平躺,解開妨礙呼吸的衣扣腰帶。如果氣候寒冷注意保持體溫。迅速請醫生到現場診治。
⑶如果觸電要失去知覺,呼吸停止,但心臟還在跳動,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并及時請醫生到現場。
⑷如觸電者呼吸和心臟完全停止,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和心臟胸外擠壓急救,并迅速請醫生到現場。
⑸現場搶救中,不要隨意移動觸電者,若確需要移動時,搶救中斷時間不應超過30秒。
⑹周圍狹窄、潮濕,不具備搶救條件,可將其轉移到另外的地方急救。
⑺在搶救觸電者的同時,向醫療急救120救助,迅速到大門口接車。
⑻協助醫療急救120開展工作,迅速將傷員送至醫院醫治。
⑼做好現場的維護工作,保護好現場。
篇3:某臨時用電觸電應急預案
臨時用電觸電應急預案
在本工臨時用電中,由于電器設備、電纜反復移動,臨時用電的作業人員多、環境在不斷變化,工地觸電事故隨時可能發生。所以本工地編制觸電應急預案具體如下:
1、假設險情:假設工地用電人員由于誤動作發生低壓觸電事故;電纜被砸斷發生低壓觸電事故;塔吊的吊物進入高壓線的危險區發生高壓觸電事故另有應急預案,本預案中不考慮。
2、應急準備
2.1觸電搶險指揮組即項目部的安全搶險領導組,下設的搶救組、救護組,防護組,見附表,其中搶救人員有變動如下:
搶救組:*(電工班長)*(電工)*(修理班長)*(工程師)、*(安全監督)工地應急搶救領導組的機構職責、名單自定。
2.2搶救備用器材:5m絕緣桿1根
鋼筋場地備用的短路接地極兩處,用50×1500鋼筋打入地下1.5m,焊好接電線的螺桿,擰上螺帽M12(不擰緊)。備兩根70鋁芯線各長50m。
備一根20綜繩長30m。
備一根12尼龍繩長30m(存項目部)。
急救藥箱2個
手電6個(電工、搶險組、防護組、救護組、經理、副經理各1個)。
對講機6部。
符合安全的電工工具由電工自帶。
2.3應急聯系電話
市急救中心:120
*供電局調度電話:*,*
*配電室電話:
*起重機械分廠電話:*
2.4本應急預案只能模擬演練,要求搶險組、救護組的每一個同志熟知。
3、事故險情內部快速通報如遇觸電事故時,在現場的項目人員要立即用對講機向項目經理匯報險情;在保證自身安全的情況下,現場人員迅速進行搶救觸電者脫離電源。
項目經理立即帶領搶救指揮組成員趕赴出事現場。搶救、救護、防護組成員攜帶著各自的搶險工具,趕赴出事現場。
4、搶救組到達出事地點,在項目經理指揮下分頭進行工作。
4.1首先搶救組和項目經理一起查明險情:確定觸電者的電源是高壓電還是低壓電觸電電源是否被切斷是否還有發生觸電的可能和危險物搶救組提出救護方案;項目經理主持商定搶救方案。對低壓觸電事故的處理,采取邊搶救邊匯報的處理方式。對高壓觸電事故采取邊準備邊匯報的處理方式,項目經理向公司主管副總經理請示匯報批準后組織實施。
4.2防護組負責把出事地點附近的作業人員疏散到安全地帶,并進行警戒不準閑人靠近,對外注意禮貌用語。
4.3搶救組電工負責快速使觸電者脫離低壓電氣線路的電源。其方法:如果事故離電源開關較近,應立即切斷電源開關;如果事故離電源開關太遠,不即立即斷開,救護人員可用干燥的衣服、手套、繩索、木板、木棒等、絕緣桿等絕緣物作為工具,拉開觸電者或挑開電源線使之脫離電源;如果觸電者因抽筋而緊握電線,可用干燥的木柄斧、膠把鉗等工具切斷電線;或用干木板、干膠木板等絕緣物插入觸電者身下,以隔斷電流。
4.4脫離電源后的救護。觸電者脫離電源后,應盡量在現場救護,先救后搬;搬運中也要注意觸電者的變化,按傷勢輕重采取不同的救護方法:如觸電者呈一定的昏迷狀態,還未失去知覺,或觸電時間較長,則應讓他靜臥,保持安靜,再旁看護,并召請醫生。如觸電者已失去知覺,但還有呼吸和心臟跳動,應使他舒適地靜臥解開衣服,讓他聞些氨水,或在他身上灑些冷水,摩擦全身,使他發熱。如天冷還要注意保溫。同時,迅速請醫生診治如發現呼吸困難,或逐漸衰弱,并有痙攣現象,則應立即進行人工氧合--一即用人工的方法,以起到恢復心臟跳動和人工呼吸互相配合的作用。如觸電者呼吸、脈搏、心臟均已停止,也不能認為已經死亡必須立即進行人工氧合,進行緊急救護。同時迅速請醫生搶救。
4.5人工氧合基本內容和步驟工人氧合是觸電急救行之有效的科學方法。工人氧合包括人工呼吸和心臟擠壓(即心臟按摩兩種方法)。根據觸電者的具體情況,這兩種方法可單獨應用,也可以配合應用。
4.5.1口對口(鼻)式人工呼吸法的步驟:使觸電者仰臥,頭部盡量后仰鼻孔朝天,下鄂尖部與前胸大體保持在一條水平線上;觸電者頸部下方可以墊起,但不可在觸電者頭部下方墊枕頭或其他物品,以免堵塞呼吸道。使觸電者鼻孔(或口)緊閉,救護人深吸一口氣后緊靠觸電者的口(鼻)向內吹氣,為時約2s。
吹氣完畢,立即離開觸電者的口鼻),并松開觸電者的口(或鼻),讓他自行呼氣,為時3s。
4.5.2心臟擠壓的操作方法、步驟:如果觸電者呼吸沒停而心臟跳動停止了,則應進行心臟擠壓。施行胸外擠壓是使觸電者仰臥在比較堅實的地或地板上,仰臥姿勢與口對口(鼻)人工呼吸的姿勢同。操作方法如下:
4.5.2.1救護者脆在觸電者腰部一側,或者騎跪在他的身上,兩手相疊,手掌根部放在心窩稍高一點的地方,即兩乳頭間略下一點,胸骨下三分之一處。
4.5.2.2掌根用力向下(脊背方向)擠壓,壓出心臟里面的血液。對成人應壓陷3~4cm。以每秒擠壓一次,每分擠壓60次為宜。
4.5.2.3擠壓后,掌根迅速全部放松,讓觸電者胸廓自動復原,血液充滿心臟。放松時掌根不必完全離開胸廓。觸電者如系兒童,只用一只手擠壓,用力要輕一些,以免損傷胸骨,而且每分鐘擠壓100次。
應當指出,心臟跳動和呼吸互相聯系的,心臟跳動停止了,呼吸很快就會停止;呼吸停止了。心臟跳動也維持不了多久。一旦呼吸和心臟跳動都停止了,則應當同時進行口對口(鼻)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擠壓。如果現場僅一個人搶救,則兩種方法交替進行,每吸氣2~3次,再擠壓10~15次。急救過程中,如果觸電者身上出現尸班或身體僵硬,經醫生做出無法救活的診斷后方可停止人工氧合。
4.6對特殊的觸電險情工地無法搶救時,工地只能經領導同意后向*供電局調度室報警求救。電話*,*或*市供電局調度室,電話*。請供電局搶險隊處理,工地進行配合。
4.7救護組在搶救觸電者恢復清醒的情況下,聯系救護車,用擔架將傷員抬到車上,送往醫院繼續救護。
4.8對發生觸電事故的電氣線路設備,進行全面檢查和修復工作。5、觸電事故應急搶險完畢后,項目經理立即召集土建隊長、安全員、機械員和有關班組的全體同志進行事故調查,找出事故原因、責任人以及制訂防止再次發生類似的整改措施,并對應急預案的有效性進行評審、修訂。
6、項目經理部向公司安質部書面匯報事故調查、處理的意見。
*公司*項目部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