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房屋建筑白蟻防治措施

房屋建筑白蟻防治措施

2024-07-11 閱讀 3833

房屋建筑的白蟻防治措施

防治白蟻和防治其他蟲害一樣應貫徹“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綜合治理”的方針。這樣白蟻危害才能控制。下面主要介紹預防白蟻的方法和治理乳白蟻、散白蟻和堆砂白蟻危害房屋建筑的方法。

(一)新建房屋建筑的白蟻預防

隨著城市的發(fā)展,鋼筋混凝土結構建筑物逐漸占主體,其雖有較強的抗白蟻性能,但白蟻危害仍不容忽視。白蟻可通過伸縮縫、地面裂縫、基礎孔洞、地面結構層與內外墻、柱基間縫隙、通向室內的各種暖氣、自來水、煤氣等地下管道系統(tǒng)不斷侵入建筑物內部,集中在門、窗框、壁板、衛(wèi)生間等處,危害并可殃及衣物、家具、食物等。

(1)白蟻孳生原因

造成鋼筋混凝土結構孳生白蟻,有設計上不可避免的客觀原因及施工粗糙的主觀原因,其內在原因就在于建設工地客觀地為白蟻營巢所創(chuàng)造的有利的生態(tài)條件,歸納如下:

①環(huán)境條件。隨著城市建設日益發(fā)展,白蟻的生態(tài)環(huán)境發(fā)生了巨大變化,其天敵自然減少甚至滅種,極有利于白蟻對建筑物基礎的長驅直入。在基礎施工中水源比較充足,整個場地比較潮濕,建筑物陰暗處較多,給白蟻營巢定居提供了有利條件。

②時間因素。一般多層高層建筑,施工周期普遍在一年以上,多至三四年,在這段施工期內,每年都有白蟻分飛繁殖季節(jié),因此造成在施工期內就因環(huán)境條件適宜白蟻有可能定居營巢。

③食料因素。施工現場殘留丟下碎木片、木模板、木屑等,在回填土做地面時,有的埋于地下,有的木模板留在墻體內無法拆除,這些物質都為白蟻孳生、繁殖、蔓延擴散提供了食料條件。

④燈光因素。大型建筑工地,晚上配有較強的照明燈光,當晚間作業(yè)時,在白蟻分飛季節(jié),起到誘集長翅繁殖蟻的作用。

(2)建筑設計中的防白蟻技術措施

在白蟻危害地區(qū)建筑房屋時,首先在建筑設計中應根據不同屬白蟻的生活習性,針對白蟻破壞建筑物入侵的途徑,結合環(huán)境條件和不同設計的具體要求,采取相應的技術措施,達到避免提供白蟻生存繁殖的條件。可采取的措施有下述幾點:

①防水措施。新建房屋的建筑設計中,最好設置防水層,以避免混凝土地面下填土潮濕,使白蟻不宜在地面下淺層中營巢、繁殖、蔓延危害;屋面采用外排水,并直接與下水管道相通,避免排水管道與木結構接觸,以防木結構受潮,引發(fā)白蟻孳生;鋼筋混凝土中不要設置給排水管,墻體內采用暗管設置給排水管道時,管道與墻體不能留垂直空隙洞,這些空隙因水源充足而創(chuàng)造白蟻營巢的條件;在一些大的廠房、車間里,地下排水管最好設置在屋外,并保持通暢,往往白蟻會從此汲水,加重危害;注意防漏、防滲、防損設計,保持屋內通風透光,保持屋內干燥,廚房、衛(wèi)生間等易濕區(qū),盡可能減少木結構的使用,并注意通風透光,避免管道堵塞;建筑物室內外高差不得少于30cm,室外排水最好采用散水坡以保持室內干燥。

②沉降縫和伸縮縫處理。當建筑物根據結構要求設置沉降縫和伸縮縫時,對于屋頂沉降縫和伸縮縫的兩側宜制成拱起的傾斜坡狀,上面用鍍漆的鍍鋅鐵皮蓋板蓋上,以防雨水向下滲漏;同時在設計時,沿樓板平面每層縫的孔隙都填上瀝青麻絲類抗白蟻物;沿外墻垂直方向的沉降縫和伸縮縫,不要設置水落管,應彼此遠離,并宜對沉降縫和伸縮縫垂直方向采取瀝青麻絲類嵌縫加蓋板做法,對于水泥地面伸縮縫除縫內嵌瀝青絲麻外,蓋板宜采用與地面面層同樣材料,不宜用木蓋板。

③墻體及木構件防白蟻技術措施

首先應盡量減少木構件的使用,對于插入墻體的木桁條、門框、窗框,應用水泥預制件在底部墊起,減少白蟻從底部縫隙上直接蛀蝕木材造成危害;其次使用木構件時,盡量保證其含水率在12%以下,并選用抗白蟻性能較強的木材,如柚木、楠木、鐵力木、桃木、苦楝、水曲柳等,盡量減少松木的使用,如要使用,一定要做好防白蟻處理。

對于一些特殊用途的房屋建筑,其墻體或地面使用安裝一系列木質結構,用以作恒溫恒濕或隔音等之用,建筑底部宜用磚或混凝土墊高,防止潮濕,并避免給排水管道穿越墻體。

(3)建筑施工中的防白蟻技術措施

在建筑施工中,一定要注意施工的質量問題,避免各種裂縫的產生,減少白蟻擴散入侵途徑。

①建筑現場施工處理。在建筑物定點后,應對整個范圍進行全面的環(huán)境清理。結合平整場地,清除場地內的殘存樹根、棺木、木樁、舊木料及其他纖維雜物,消滅隱患。如發(fā)現白蟻,應及時用藥物滅殺,不留后患。建筑地基地要做好排水設施,保持地基干燥。要注意施工中不要隨便拋下小碎木、木屑等。

②基礎與地面藥物處理。在回填土前和架空板前予以藥物處理,注意防水防潮防雨,防止藥物流失,影響預防效果,根據施工進度,靈活運用,對于地下水位較高的基礎,可從實際出發(fā),提高用藥濃度,適當控制用藥量。凡有地下建筑,基礎底部即為預防起點,回填土每增加60~100cm即施藥一次,至基礎時再施一次。

室內地面,第一層回填土到時,對離內墻50cm四周地面,均勻施藥一次。對居住房屋,考慮日后裝飾之用,對內墻1m高范圍內均勻施藥。

③二層以上地面處理。二層以上室內地面,在內墻50cm四周地面均勻施藥一次,重點是衛(wèi)生間和廚房。

④木構件藥物處理。木構件藥物處理尤為重要,對木制門窗、木地板、木模板等木構件均要藥物處理一次,尤其對于易潮房間如廚房、衛(wèi)生間、浴室等的木構件,用藥量適當增加。

⑤其他處理措施。對通向房屋內部的各種管纜設施,以及房屋四周5~10m處的木電桿、廣告牌等木設施,均應施藥,如對四周綠化,應做好綠化管理工作,防其成為白蟻源。

日后因施工原因,發(fā)現地面、墻體裂縫,應及時滴入滅白蟻水劑,并用水泥封死,注意防漏防滲,及時維修,更換木構件應同時施用藥劑。

(二)危害房屋建筑的散白蟻治理

按如下做法防治散白蟻可以達到較好的治理效果。

(1)檢查白蟻

檢查白蟻究竟存在木構件的什么部位是至關重要的。一問、二看、三聽、四探、五撬的檢查白蟻方法最為適用。

①問。就是向住戶詳細了解白蟻活動及危害情況,例如散白蟻分飛的時間、地點以及建筑物結構、年代等。

②看。認真細致地實地查看,特別是適于散白蟻孳生的場所更應重點查看,如房屋外圍的樹木、竹籬笆、枯死樹根、碎舊木料以及鄰近房屋白蟻蛀蝕情況;詳細查看房屋木構件如地板、地楞、門框、門坎、柱基、樓梯、墻包柱、灰板墻等有無白蟻活動蛀蝕痕跡;然后再詳細觀察白蟻路、分飛孔、透氣孔是否潮濕新鮮、完整,以此判斷白蟻活動情況,如果白蟻路新鮮潮濕、粘度強,分飛孔、透氣孔保持完整,這說明仍有白蟻活動。如果白蟻路干燥疏松、殘缺不全,說明白蟻已放棄。

③聽。就是對有懷疑的木材部位進行敲擊,如果木材發(fā)出空音就可能有白蟻活動。

④探。就是試探地板是否有彈性、下降現象。如果地板有下降現象,就可能有白蟻危害。

⑤撬。就是撬開地板和木材,檢查有無白蟻。

檢查磚木結構和木結構房屋還要根據散白蟻活動規(guī)律,自下而上進行檢查。先地板、地楞、門窗、站柱、樓擱柵、屋架、桁條、大料,再檢查周圍環(huán)境,特別是對于墻包柱、大料、夾沙樓擱柵、屋架等交接處要查深查透。

(2)施藥

由于散白蟻群體分散,同時又容易產生補充型繁殖蟻,要達到理想的治理效果是較為困難的,一般認為粉劑滅治效果要差一些,水劑效果要好一些,還可采用誘殺滅治散白蟻和毒餌滅治散白蟻。

①水劑。用一些殘效期相對短、對環(huán)境污染相對小的擬殺蟲菊酯類的白蟻劑等,噴藥量每1m2地板需用稀釋后藥水1~2kg。

②粉劑。選用一些對人體相對安全的殺白蟻劑,如國內現在已能生產的氟蟲胺等。在白蟻嚴重危害部位、分飛孔或白蟻路全面施藥。

③誘集滅殺散白蟻。根據有關資料介紹,有誘集堆、誘集箱和誘集塊(樁)。

誘集堆:將木板或木塊用水淋濕后堆于白蟻活動的現場或受白蟻危害區(qū)域的周圍,引誘白蟻取食。在白蟻達到一定數量后,噴上粉劑殺滅。

誘集箱:將松木塊釘成一定大小的木箱,其大小可視施工要求而定。箱內整齊排列一定數量的松木片和松木塊,它們的放置量一般為木箱體積的2/3。木片應垂直放入箱內,以便檢查和噴入滅蟻粉劑。誘集箱可置于地面,也可埋入土壤下10cm左右,埋入地下的誘集箱,箱上面鋪上塑料膜并封上泥土,定期開箱檢查,待誘到一定數量的散白蟻后噴入滅蟻粉劑。

誘集塊(樁):一般可采用數厘米見方,20~30cm長的松木塊,或可根據需要制成不同的形狀。將木樁埋入不可挖坑埋設誘集箱的房屋四周的花草叢中,定期檢查。待誘到一定數量的白蟻后噴上滅蟻粉劑。

④毒餌殺滅散白蟻。

膠凍劑:在散白蟻活動處投放含殺白蟻劑的膠凍劑毒餌,散白蟻取食后死亡。

紙裝甘蔗粉誘殺包:配制以甘蔗粉為主要引誘材料加以殺白蟻劑的誘殺包。通過把誘殺包放置在房屋建筑內散白蟻危害活動的場所,引誘白蟻取食,使誘餌中的毒物傳入白蟻群體,滅殺白蟻。

誘殺紙:其滅治原理同紙裝甘蔗粉誘殺包。

>

(3)復查

施藥后是否有效,需通過復查確定。復查需全面,同時,使用慢性殺白蟻劑時復查時間要稍長一些,大約1個月。

(4)誘殺技術應用的操作要點

有關專家認為,房屋建筑散白蟻誘殺技術的應用效果與操作有直接關系,并總結五條操作要點。

①細心查找白蟻,準確判定危害點。

準確:現有引誘材料對散白蟻引誘的能力,無論從其對散白蟻吸引的距離還是與散白蟻生存環(huán)境中已有食物的競爭,都是十分有限的。因此,要求防治人員具有比較豐富的查找經驗,找到有一定數量的白蟻活動處,或白蟻進行活動的各種還未廢棄的通道,以便能把引誘材料或誘殺包投放在這些位置中,盡快地吸引白蟻取食。

全面:一幢受害房屋建筑中進行危害的散白蟻群體往往并非1個,因此,應盡可能地發(fā)現房屋中可能存在的白蟻患,以保證每個危害群體在房屋內都能與投放的各種引誘材料相接觸,達到全殲的效果。

少破壞:散白蟻易受驚擾,因此,切忌過多地干擾和破壞房屋建筑內有散白蟻活動的棲點,如門框、梁柱、物品等,避免散白蟻逃循。

②選擇合適的誘殺位置,精心投放誘殺材料。

選擇白蟻活動處,避免已被廢棄處:房屋建筑內各種受散白蟻危害的部位并不一定有白蟻聚集,如:由于大部分物質已被耗盡蛀空而放棄的木柱、木門窗框、房屋木承重部位的某一部分;已用各種家庭衛(wèi)生殺蟲劑噴灑過的白蟻出飛部位或受白蟻危害的部位,這些部位常常已無白蟻活動,放入引誘材料常無效果。

選擇潮濕安靜處,避免干燥易擾處:各種引誘材料的投放環(huán)境宜潮濕安靜,盡可能避免干燥和人為干擾。但過于潮濕誘殺包易霉變失效,人為活動多則常常驚擾白蟻,難以取得好的誘殺效果。

先取食點,后白蟻道,再縫隙處:投放誘殺材料效果最好的是散白蟻的取食點,由于這些部位在散白蟻活動季節(jié)往往是個體大量聚集的場所,所以引誘材料投入這些部位之后常常較快就為白蟻所取食;在取食點無法確定或各種引誘物無法達到取食點的房屋建筑內,就應利用白蟻道引誘散白蟻。在白蚊道上輕輕堆上木料,放上誘集箱或白蟻道邊放置若干誘殺包,均能達到引誘目的,只是效果較取食點為差;在確發(fā)生過白蟻危害但一時既找不到取食點又找不到白蟻道的房屋建筑內,可將松木板或誘集箱直接置于房屋建筑內地坪上的各種縫隙處,如大型倉庫水泥地坪的伸縮縫,地坪四周的裂縫等,當白蟻從裂縫中鉆出覓食時吸引它取食。

③把握合適的誘殺季節(jié)。誘殺季節(jié)的選擇對誘殺效果的影響也很大。各地每年10月之后至翌年的3月下旬,雖進行誘殺但效果并不理想。通常理想的誘殺季節(jié)一般在4月下旬至9月下旬,南、北方略有差異。但中間應避開梅雨季節(jié);防止誘殺材料發(fā)生霉變,影響效果。

④根據現場條件選擇合適的誘殺方法。根據現場條件選擇合適的誘殺方法或將各種誘殺方法結合使用十分重要。

木構件內誘殺包,分飛孔內誘殺紙:一般若在木構件內發(fā)現散白蟻危害應直接投放大小合適的誘殺包。分飛孔由于十分細小,這時可將誘殺紙剪成細條狀,輕輕塞入分飛孔內。

時間長時選木料,時間短時誘殺包:根據誘殺所需時間長短,選擇適合的誘殺種類也是十分必要的。誘殺所需時間的長短由是否有白蟻、白蟻活動的頻率強度等決定。在已能確定有白蟻活動的場所,并且白蟻活動的頻率較高,用誘殺包為好;而在那些白蟻略有活動或還不能完全肯定有白蟻的地方,松木木料的堆放或誘集箱的設置則是較為理想的方法。設置的現場,較長時間不要去翻動,造成一個相對安寧的小環(huán)境,對散白蟻的引誘是十分有益的。

室內常用誘殺包,室外多用誘集箱(樁):室外由于受氣候、人為活動等因素干擾大,所以選擇誘集箱(樁),將其埋入房屋周圍的土壤中可避免各種不利因素的干擾;但在室內宜采用誘殺包進行散白蟻防治,因為它制作方便,操作簡便。

⑤注意木構件內誘殺包投放方式,確保誘殺包誘殺效果。木構件是房屋建筑受散白蟻危害的主要部位。對不同的木構件投放誘殺包其誘殺效果是不一樣的,但在實際操作中,有效率變動很大,其原因與投放方式也有直接關系。不同木構件的誘殺包投放方式如下:

木門窗框:木門框受害從靠近地面部分起,因此在查找過程中,受白蟻危害的木門框底部常常是空的。但此處是散白蟻進入泥土的通道,誘殺包塞入門框下部不要過緊,同時不要緊靠地下土壤,以免過于潮濕使誘殺包過早霉變質;門框上的孔洞用泥土或報紙封住;窗框的投包方式則參照門框,只是它沒有地面接壤的部位。

木地板:木地板受散白蟻危害可認真查找受害嚴重處,在有立柱的房屋建筑內常在立柱邊,輕輕撬起這些部位的地板,將誘殺包放于地板和木地楞之間,或將其貼于地楞上或柱腳邊,蓋上地板;有踢腳線的木地板,可將誘殺包直接置于受害的踢腳線內;地板上直接見到受害部位和各種孔洞的,可將誘殺包直接放置該處。

木柱:木柱投放誘殺包效果往往不十分理想。其原因一是木柱本身就是白蟻極好的食料,特別在剛受散白蟻危害不久的木柱內進行引誘,效果更不理想;二是木柱一般較為粗大,受白蟻蛀食后形成的被害區(qū)域往往較大,白蟻又往往放棄木柱內已被危害的部位而轉入未受害部位取食危害。因此,對木柱可投放較大量的誘殺包,或選用一些小的新鮮松木塊放入木柱內的蛀空部分,引誘白蟻取食,然后滅殺。

(三)危害房屋建筑的乳白蟻治理

由于危害房屋建筑的乳白蟻,有集中大量白蟻的大型巢居存在,因而在治理過程中最好能找到巢位所在地,向巢內噴施滅白蟻劑,這樣可以取得良好的滅治效果。各地一些治理乳白蟻的找巢專家在各自的實踐中積累了很多豐富的找巢經驗,下面介紹滅治乳白蟻的具體做法。

1.找巢方法

由于乳白蟻是一種土木兩棲性白蟻,能在地下和各種不同結構的建筑物、樹上選適宜的部位筑巢,要想順利地找到白蟻巢頗不容易,可采用“問”、“查”、“分析”的方法去找巢。

(1)問

了解白蟻危害的歷史,掌握第一手資料。問的內容包括:

①白蟻出現時間,最先危害的部位等,以掌握白蟻危害的歷史,確定白蟻巢的方位;

②有無長翅成蟲分飛,分飛的年代、季節(jié)、時間,長翅成蟲的形態(tài)、體色、飛出的部位,借以判斷危害的屬種,估計巢群的歷史和方位;

③房屋地基是填土,還是老土,以前有無墳墓、樹根或其他埋藏物,以便估計有無隱蔽的巢群;

④房屋結構情況,有無空心位置,有無包梁、暗柱,房屋結構變動的歷史情況,爐灶砌筑時間,以便于重點檢查;

⑤附近白蟻患情況,過去滅治情況,以掌握巢群活動歷史、范圍和筑巢方向。

(2)查

問的情況不一定全面,也不一定完全符合客觀實際,這就要靠檢查核實。不管問的情況如何,都要進行全面詳細的檢查。而重點部位還應從下到上,從內到外,從外到內仔細反復檢查。檢查的方法是:

①用手電筒照看房屋的各個部位有無白蟻路、排泄物、通氣孔、分飛孔、吸水線等外露跡象;平頂層還要照看有無水漬印。因為根據這些可初步辨識和查定白蟻種類及巢位。

②用螺絲起子敲擊木柱、木梁、樓板、地枕、門窗架等白蟻危害的常見部位。聽見空洞的回響和卡磁、卡磁的白蟻抖動聲,即可判斷為白蟻危害或巢居部位;平頂層有白蟻巢的位置,敲擊時有實音。

③對于包梁、包柱、地板房和比較隱蔽的部位,要用工具撬開表層和地板進行尋找。發(fā)現白蟻路還可以挑開觀察白蟻活動去向,以判斷白蟻巢方位。檢查時,一定要搞清室內外環(huán)境、建筑物上下層的相關關系,搞清白蟻的危害種類,白蟻路分布情況,確定危害范圍,及時發(fā)現白蟻活動情況,是否有多個巢群、多種白蟻危害等。

(3)分析

通過問、查,有時能很快認定危害白蟻的種類,并找到巢。但房屋結構復雜,白蟻危害歷史較久,或者屬于隱患,外露跡象極不明顯,則一時找不到白蟻巢的情況是常有的。這時應在查、問的基礎上,根據了解到的跡象對照乳白蟻的生活習性,進行分析判斷。

分析判斷白蟻巢方位時要注意如下幾點:

①室內白蟻路有白蟻活動但未發(fā)現通氣孔、排泄物和分飛孔,這可能是巢在室外鄰近地區(qū),或者存在幼齡巢。所見白蟻路分布不寬,危害面不大,鄰近房屋和環(huán)境又無白蟻危害,則應在最先危害部位挑開白蟻路追尋幼齡巢;如白蟻路分布寬,危害面大,則應重復檢查,尋找白蟻的外露跡象。經過仔細檢查仍無巢跡發(fā)現,應到鄰近50~100m范圍的建筑物和環(huán)境中仔細檢查。

②室內白蟻路和分飛孔有白蟻活動,但未發(fā)現通氣孔和排泄物,說明在隱蔽處或在地下和室外。遇到這種情況,應在分飛孔的附近地區(qū)再作仔細檢查。經過再次檢查仍未發(fā)現通氣孔和排泄物,可將分飛孔下方的地表層挑開,觀察地下白蟻路上白蟻活動情況。如白蟻路朝下,很多兵、工蟻向上涌,則巢可能在下方或者附近的地方;如白蟻路朝內平走轉向,兵、工蟻活動頻繁,則巢可能在室內的墻角或墻邊、門架邊、柱邊。這時應根據白蟻路和地下泥土的性質、色澤是否相同等,分析巢位所在,也要用鉆探或鑿洞方法檢查。若探條插下去后有層層松脆感時,就正是插進了巢體,抽出探條會發(fā)現有碎巢片和死白蟻粘附在探條上;否則就不是白蟻巢。鑿洞時發(fā)現地下石塊、泥土變?yōu)辄S褐

色,兵、工蟻匆忙涌出,就是接近巢的外體了。如白蟻路往室外轉向,兵、工蟻頻繁活動,白蟻巢可能在走道或階臺地下,要對走道和階臺進行反復檢查;若活動的兵、工蟻不多,則巢在室外較遠處,應在室外反復檢查。

③有通氣孔和排泄物,則明顯是白蟻巢,但還應就已掌握的情況,進一步分析是主巢還是副巢。如巢在屋頂層或樓屋,底屋未受危害,也無白蟻路、分飛孔等痕跡,已知無另外的巢體,則可肯定為主巢;若發(fā)現巢不大,構造不似主巢,而危害面相當廣,則應再作全面的檢查,尋找主巢位置。

④分飛孔散布很寬,即使已發(fā)現白蟻巢,并且能肯定是主巢,也還應分析是否會有多個白蟻群體。

(4)其他

按以上方法、程序仍不能找到白蟻巢,而又一定要解剖該巢,并要求盡量減少對建筑物和環(huán)境的破壞時,可以應用放射性同位素131I,或198Au示蹤探巢,還可利用白蟻聲頻探測儀或經訓練的狗來探測白蟻巢。

在一般情況下應盡量避免挖巢,絕不應該提倡挖巢或特別給予獎勵,但因特殊情況(如科研需要)挖巢時亦應選擇冬季氣溫低時,大量白蟻個體集中主巢時進行,同時,在挖巢后應仔細施藥,以免留下后患。

不提倡挖巢作為一種滅治乳白蟻的手段,這是因為挖巢時通常可以消滅白蟻后及大多數工、兵蟻個體,但是副巢、白蟻集中點及白蟻道內難免會漏掉一部分個體,特別是在氣溫較高的季節(jié),分散極為顯著。在實踐中發(fā)現在挖去主巢之后仍有副巢及危害點,所以并不能根絕其危害,白蟻王特別活潑,挖巢時,由于振動,白蟻王可與工、兵蟻一同逃逸,同時又由于補充型白蟻王、后容易產生,這樣可促使群體擴展。

2.施藥方法

(1)白蟻巢施藥法

找到白蟻巢之后,向巢內施藥,大體上要求從巢體的不同方位開施藥孔,施藥前應將施藥孔內的巢頁碎片排出,然后用小型噴具朝孔內噴藥,噴藥量不宜過大,視巢體大小而定。施藥后應將施藥孔口封閉,盡量恢復原狀。

(2)白蟻活動處施藥法

在白蟻危害活動處、分飛孔內和白蟻路施藥時要掌握的要領是:藥粉要盡量噴到白蟻身體上;噴藥時,噴嘴要朝上或平噴,使噴出的藥粉成霧狀,薄薄地散落在白蟻身體上;在白蟻路噴藥時,不要將白蟻路挑開過大,在白蟻危害活動處噴藥時要盡量使白蟻能夠繼續(xù)按原狀活動。噴藥孔應用碎紙或碎纖維狀物輕輕塞住,不讓沾藥的白蟻爬出;雨天不宜在室外噴藥,如噴藥處被水淋濕,要重新噴施。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要求在所有白蟻活動的地方施藥,使盡可能多的白蟻身體沾上藥粉。

(3)誘集施藥法

在乳白蟻活動季節(jié),用白蟻喜食的物質如松木板、瓦楞紙板、甘蔗渣等放入誘集坑、箱中,待吸引來大量乳白蟻個體時,噴施滅蟻粉劑,使大量白蟻個體沾染有毒粉劑顆粒,使更多的白蟻個體中毒以達到全巢死亡。

3.誘餌滅治法

誘餌劑滅治乳白蟻,它的原理是引誘和施藥兩步驟合二為一,操作更加簡便可行。

在乳白蟻活動季節(jié),將誘餌放于白蟻集中和經常出沒的地方,白蟻取食有毒誘餌后,帶回巢內相互傳遞中毒15~60天,即能全巢覆滅。

(四)危害房屋建筑的堆砂白蟻治理

堆砂白蟻因其他的棲性又歸于干木白蟻,由于它不經過土壤而直接侵害木材,通常蛀蝕干燥而堅硬木材,主要危害室內木構件和野外的林木(包括果樹)。最首選的防治方法是熏蒸或是做危害部位的局部處理。如果危害范圍很廣和/或進入受害場所較為困難,一般最好使用熏蒸的方法;反之,危害僅僅是局部的或危害場所很容易接近,藥物或其他處理的方法更為經濟。由于堆砂白蟻的白蟻坑道形式不定,曲折、孔口小,使用粉劑效果不好,可以通過把殺蟲藥物灌入坑道內或表面處理的方法來進行治理。對于無法移動的受害物品,如各種包裝箱、倉庫內堆放的白蟻危害的貨物,也可采用熏蒸的方法進行防治處理。

(1)化學處理

①熏蒸法。這是防治堆砂白蟻的首選方法。常用的藥劑有:硫酰氟(SO2F2)30~35g/m3,溴甲烷(CH3Br)30~40g/m3,磷化鋁(AlP)8~12g/m3,敵敵畏(DDVP)35~40g/m3。其中硫酰氟是防治堆砂白蟻的優(yōu)良藥劑,它具有易擴散、滲透性強、用藥量少、不腐蝕、原料易得和適宜于低溫使用的特點,是不燃不爆無色無味的氣體。

施用硫酰氟的方法是將載有硫酸氟的鋼瓶鋼套除去,打開安全閥門,按導氣管于氣嘴上,并以小鐵線加固,以防膠管脫落。導氣管另一端插入熏蒸室吊高密封后,緩緩打開氣閥門施藥,施藥后密封熏蒸室72h,這樣白蟻死亡率可達100%。

②液劑滅治。在石油中加入一些常用的殺蟲藥劑,涂抹或噴灑在木材表面既可殺死近表面的白蟻,又可預防成蟲鉆入木材中創(chuàng)建新群體。如用穿孔處理法即在木材表面每隔1m左右鉆孔溝通隧道,灌入藥液。可將已有堆砂白蟻危害的木制品放在藥液中浸泡,效果更好。

(2)非化學處理

由于環(huán)保意識的逐漸加強,針對堆砂白蟻的各種非化學防治方法也受到推崇,其中主要有:

①熱處理。使用一種“熱力害蟲根除”的整套設備:加熱器、風扇、數顯溫度計、管子、丙烷罐和覆蓋用的專用布。這是對一整幢房屋進行熏蒸處理的惟一替代方式。其他的方法有:將被蛀物置于60℃的溫度下處理1~1.5h,能有效地殺死白蟻;用300W紅外線聚光燈,對準木料照射3min,能使2~3cm厚木料內的白蟻全部死亡;用500W碘鎢燈用同樣方法照射,1min就見效,但若照射時間長則有損木材料。

②冷凍處理。利用液態(tài)氮去殺死房屋木構件內的堆砂白蟻。液態(tài)氮能使處理部位的溫度達到-20℃,引起處理部位結冰。

對于受危害的建筑物、木構件、家具、畫框等除作熱或冷的處理外,其他可能的方法包括使用微波、電子槍產生的電子流(高功能、低安培)對危害部位作微波或電擊處理等。

篇2:房屋建筑的白蟻防治措施

防治白蟻和防治其他蟲害一樣應貫徹“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綜合治理”的方針。這樣白蟻危害才能控制。下面主要介紹預防白蟻的方法和治理乳白蟻、散白蟻和堆砂白蟻危害房屋建筑的方法。

(一)新建房屋建筑的白蟻預防

隨著城市的發(fā)展,鋼筋混凝土結構建筑物逐漸占主體,其雖有較強的抗白蟻性能,但白蟻危害仍不容忽視。白蟻可通過伸縮縫、地面裂縫、基礎孔洞、地面結構層與內外墻、柱基間縫隙、通向室內的各種暖氣、自來水、煤氣等地下管道系統(tǒng)不斷侵入建筑物內部,集中在門、窗框、壁板、衛(wèi)生間等處,危害并可殃及衣物、家具、食物等。

(1)白蟻孳生原因

造成鋼筋混凝土結構孳生白蟻,有設計上不可避免的客觀原因及施工粗糙的主觀原因,其內在原因就在于建設工地客觀地為白蟻營巢所創(chuàng)造的有利的生態(tài)條件,歸納如下:

①環(huán)境條件。隨著城市建設日益發(fā)展,白蟻的生態(tài)環(huán)境發(fā)生了巨大變化,其天敵自然減少甚至滅種,極有利于白蟻對建筑物基礎的長驅直入。在基礎施工中水源比較充足,整個場地比較潮濕,建筑物陰暗處較多,給白蟻營巢定居提供了有利條件。

②時間因素。一般多層高層建筑,施工周期普遍在一年以上,多至三四年,在這段施工期內,每年都有白蟻分飛繁殖季節(jié),因此造成在施工期內就因環(huán)境條件適宜白蟻有可能定居營巢。

③食料因素。施工現場殘留丟下碎木片、木模板、木屑等,在回填土做地面時,有的埋于地下,有的木模板留在墻體內無法拆除,這些物質都為白蟻孳生、繁殖、蔓延擴散提供了食料條件。

④燈光因素。大型建筑工地,晚上配有較強的照明燈光,當晚間作業(yè)時,在白蟻分飛季節(jié),起到誘集長翅繁殖蟻的作用。

(2)建筑設計中的防白蟻技術措施

在白蟻危害地區(qū)建筑房屋時,首先在建筑設計中應根據不同屬白蟻的生活習性,針對白蟻破壞建筑物入侵的途徑,結合環(huán)境條件和不同設計的具體要求,采取相應的技術措施,達到避免提供白蟻生存繁殖的條件。可采取的措施有下述幾點:

①防水措施。新建房屋的建筑設計中,最好設置防水層,以避免混凝土地面下填土潮濕,使白蟻不宜在地面下淺層中營巢、繁殖、蔓延危害;屋面采用外排水,并直接與下水管道相通,避免排水管道與木結構接觸,以防木結構受潮,引發(fā)白蟻孳生;鋼筋混凝土中不要設置給排水管,墻體內采用暗管設置給排水管道時,管道與墻體不能留垂直空隙洞,這些空隙因水源充足而創(chuàng)造白蟻營巢的條件;在一些大的廠房、車間里,地下排水管最好設置在屋外,并保持通暢,往往白蟻會從此汲水,加重危害;注意防漏、防滲、防損設計,保持屋內通風透光,保持屋內干燥,廚房、衛(wèi)生間等易濕區(qū),盡可能減少木結構的使用,并注意通風透光,避免管道堵塞;建筑物室內外高差不得少于30cm,室外排水最好采用散水坡以保持室內干燥。

②沉降縫和伸縮縫處理。當建筑物根據結構要求設置沉降縫和伸縮縫時,對于屋頂沉降縫和伸縮縫的兩側宜制成拱起的傾斜坡狀,上面用鍍漆的鍍鋅鐵皮蓋板蓋上,以防雨水向下滲漏;同時在設計時,沿樓板平面每層縫的孔隙都填上瀝青麻絲類抗白蟻物;沿外墻垂直方向的沉降縫和伸縮縫,不要設置水落管,應彼此遠離,并宜對沉降縫和伸縮縫垂直方向采取瀝青麻絲類嵌縫加蓋板做法,對于水泥地面伸縮縫除縫內嵌瀝青絲麻外,蓋板宜采用與地面面層同樣材料,不宜用木蓋板。

③墻體及木構件防白蟻技術措施

首先應盡量減少木構件的使用,對于插入墻體的木桁條、門框、窗框,應用水泥預制件在底部墊起,減少白蟻從底部縫隙上直接蛀蝕木材造成危害;其次使用木構件時,盡量保證其含水率在12%以下,并選用抗白蟻性能較強的木材,如柚木、楠木、鐵力木、桃木、苦楝、水曲柳等,盡量減少松木的使用,如要使用,一定要做好防白蟻處理。

對于一些特殊用途的房屋建筑,其墻體或地面使用安裝一系列木質結構,用以作恒溫恒濕或隔音等之用,建筑底部宜用磚或混凝土墊高,防止潮濕,并避免給排水管道穿越墻體。

(3)建筑施工中的防白蟻技術措施

在建筑施工中,一定要注意施工的質量問題,避免各種裂縫的產生,減少白蟻擴散入侵途徑。

①建筑現場施工處理。在建筑物定點后,應對整個范圍進行全面的環(huán)境清理。結合平整場地,清除場地內的殘存樹根、棺木、木樁、舊木料及其他纖維雜物,消滅隱患。如發(fā)現白蟻,應及時用藥物滅殺,不留后患。建筑地基地要做好排水設施,保持地基干燥。要注意施工中不要隨便拋下小碎木、木屑等。

②基礎與地面藥物處理。在回填土前和架空板前予以藥物處理,注意防水防潮防雨,防止藥物流失,影響預防效果,根據施工進度,靈活運用,對于地下水位較高的基礎,可從實際出發(fā),提高用藥濃度,適當控制用藥量。凡有地下建筑,基礎底部即為預防起點,回填土每增加60~100cm即施藥一次,至基礎時再施一次。

室內地面,第一層回填土到時,對離內墻50cm四周地面,均勻施藥一次。對居住房屋,考慮日后裝飾之用,對內墻1m高范圍內均勻施藥。

③二層以上地面處理。二層以上室內地面,在內墻50cm四周地面均勻施藥一次,重點是衛(wèi)生間和廚房。

④木構件藥物處理。木構件藥物處理尤為重要,對木制門窗、木地板、木模板等木構件均要藥物處理一次,尤其對于易潮房間如廚房、衛(wèi)生間、浴室等的木構件,用藥量適當增加。

⑤其他處理措施。對通向房屋內部的各種管纜設施,以及房屋四周5~10m處的木電桿、廣告牌等木設施,均應施藥,如對四周綠化,應做好綠化管理工作,防其成為白蟻源。

日后因施工原因,發(fā)現地面、墻體裂縫,應及時滴入滅白蟻水劑,并用水泥封死,注意防漏防滲,及時維修,更換木構件應同時施用藥劑。

(二)危害房屋建筑的散白蟻治理

按如下做法防治散白蟻可以達到較好的治理效果。

(1)檢查白蟻

檢查白蟻究竟存在木構件的什么部位是至關重要的。一問、二看、三聽、四探、五撬的檢查白蟻方法最為適用。

①問。就是向住戶詳細了解白蟻活動及危害情況,例如散白蟻分飛的時間、地點以及建筑物結構、年代等。

②看。認真細致地實地查看,特別是適于散白蟻孳生的場所更應重點查看,如房屋外圍的樹木、竹籬笆、枯死樹根、碎舊木料以及鄰近房屋白蟻蛀蝕情況;詳細查看房屋木構件如地板、地楞、門框、門坎、柱基、樓梯、墻包柱、灰板墻等有無白蟻活動蛀蝕痕跡;然后再詳細觀察白蟻路、分飛孔、透氣孔是否潮濕新鮮、完整,以此判斷白蟻活動情況,如果白蟻路新鮮潮濕、粘度強,分飛孔、透氣孔保持完整,這說明仍有白蟻活動。如果白蟻路干燥疏松、殘缺不全,說明白蟻已放棄。

③聽。就是對有懷疑的木材部位進行敲擊,如果木材發(fā)出空音就可能有白蟻活動。

④探。就是試探地板是否有彈性、下降現象。如果地板有下降現象,就可能有白蟻危害。

⑤撬。就是撬開地板和木材,檢查有無白蟻。

檢查磚木結構和木結構房屋還要根據散白蟻活動規(guī)律,自下而上進行檢查。先地板、地楞、門窗、站柱、樓擱柵、屋架、桁條、大料,再檢查周圍環(huán)境,特別是對于墻包柱、大料、夾沙樓擱柵、屋架等交接處要查深查透。

(2)施藥

由于散白蟻群體分散,同時又容易產生補充型繁殖蟻,要達到理想的治理效果是較為困難的,一般認為粉劑滅治效果要差一些,水劑效果要好一些,還可采用誘殺滅治散白蟻和毒餌滅治散白蟻。

①水劑。用一些殘效期相對短、對環(huán)境污染相對小的擬殺蟲菊酯類的白蟻劑等,噴藥量每1m2地板需用稀釋后藥水1~2kg。

②粉劑。選用一些對人體相對安全的殺白蟻劑,如國內現在已能生產的氟蟲胺等。在白蟻嚴重危害部位、分飛孔或白蟻路全面施藥。

③誘集滅殺散白蟻。根據有關資料介紹,有誘集堆、誘集箱和誘集塊(樁)。

誘集堆:將木板或木塊用水淋濕后堆于白蟻活動的現場或受白蟻危害區(qū)域的周圍,引誘白蟻取食。在白蟻達到一定數量后,噴上粉劑殺滅。

誘集箱:將松木塊釘成一定大小的木箱,其大小可視施工要求而定。箱內整齊排列一定數量的松木片和松木塊,它們的放置量一般為木箱體積的2/3。木片應垂直放入箱內,以便檢查和噴入滅蟻粉劑。誘集箱可置于地面,也可埋入土壤下10cm左右,埋入地下的誘集箱,箱上面鋪上塑料膜并封上泥土,定期開箱檢查,待誘到一定數量的散白蟻后噴入滅蟻粉劑。

誘集塊(樁):一般可采用數厘米見方,20~30cm長的松木塊,或可根據需要制成不同的形狀。將木樁埋入不可挖坑埋設誘集箱的房屋四周的花草叢中,定期檢查。待誘到一定數量的白蟻后噴上滅蟻粉劑。

④毒餌殺滅散白蟻。

膠凍劑:在散白蟻活動處投放含殺白蟻劑的膠凍劑毒餌,散白蟻取食后死亡。

紙裝甘蔗粉誘殺包:配制以甘蔗粉為主要引誘材料加以殺白蟻劑的誘殺包。通過把誘殺包放置在房屋建筑內散白蟻危害活動的場所,引誘白蟻取食,使誘餌中的毒物傳入白蟻群體,滅殺白蟻。

誘殺紙:其滅治原理同紙裝甘蔗粉誘殺包。

(3)復查

施藥后是否有效,需通過復查確定。復查需全面,同時,使用慢性殺白蟻劑時復查時間要稍長一些,大約1個月。

(4)誘殺技術應用的操作要點

有關專家認為,房屋建筑散白蟻誘殺技術的應用效果與操作有直接關系,并總結五條操作要點。

①細心查找白蟻,準確判定危害點。

準確:現有引誘材料對散白蟻引誘的能力,無論從其對散白蟻吸引的距離還是與散白蟻生存環(huán)境中已有食物的競爭,都是十分有限的。因此,要求防治人員具有比較豐富的查找經驗,找到有一定數量的白蟻活動處,或白蟻進行活動的各種還未廢棄的通道,以便能把引誘材料或誘殺包投放在這些位置中,盡快地吸引白蟻取食。

全面:一幢受害房屋建筑中進行危害的散白蟻群體往往并非1個,因此,應盡可能地發(fā)現房屋中可能存在的白蟻患,以保證每個危害群體在房屋內都能與投放的各種引誘材料相接觸,達到全殲的效果。

少破壞:散白蟻易受驚擾,因此,切忌過多地干擾和破壞房屋建筑內有散白蟻活動的棲點,如門框、梁柱、物品等,避免散白蟻逃循。

②選擇合適的誘殺位置,精心投放誘殺材料。

選擇白蟻活動處,避免已被廢棄處:房屋建筑內各種受散白蟻危害的部位并不一定有白蟻聚集,如:由于大部分物質已被耗盡蛀空而放棄的木柱、木門窗框、房屋木承重部位的某一部分;已用各種家庭衛(wèi)生殺蟲劑噴灑過的白蟻出飛部位或受白蟻危害的部位,這些部位常常已無白蟻活動,放入引誘材料常無效果。

選擇潮濕安靜處,避免干燥易擾處:各種引誘材料的投放環(huán)境宜潮濕安靜,盡可能避免干燥和人為干擾。但過于潮濕誘殺包易霉變失效,人為活動多則常常驚擾白蟻,難以取得好的誘殺效果。

先取食點,后白蟻道,再縫隙處:投放誘殺材料效果最好的是散白蟻的取食點,由于這些部位在散白蟻活動季節(jié)往往是個體大量聚集的場所,所以引誘材料投入這些部位之后常常較快就為白蟻所取食;在取食點無法確定或各種引誘物無法達到取食點的房屋建筑內,就應利用白蟻道引誘散白蟻。在白蚊道上輕輕堆上木料,放上誘集箱或白蟻道邊放置若干誘殺包,均能達到引誘目的,只是效果較取食點為差;在確發(fā)生過白蟻危害但一時既找不到取食點又找不到白蟻道的房屋建筑內,可將松木板或誘集箱直接置于房屋建筑內地坪上的各種縫隙處,如大型倉庫水泥地坪的伸縮縫,地坪四周的裂縫等,當白蟻從裂縫中鉆出覓食時吸引它取食。

③把握合適的誘殺季節(jié)。誘殺季節(jié)的選擇對誘殺效果的影響也很大。各地每年10月之后至翌年的3月下旬,雖進行誘殺但效果并不理想。通常理想的誘殺季節(jié)一般在4月下旬至9月下旬,南、北方略有差異。但中間應避開梅雨季節(jié);防止誘殺材料發(fā)生霉變,影響效果。

④根據現場條件選擇合適的誘殺方法。根據現場條件選擇合適的誘殺方法或將各種誘殺方法結合使用十分重要。

木構件內誘殺包,分飛孔內誘殺紙:一般若在木構件內發(fā)現散白蟻危害應直接投放大小合適的誘殺包。分飛孔由于十分細小,這時可將誘殺紙剪成細條狀,輕輕塞入分飛孔內。

時間長時選木料,時間短時誘殺包:根據誘殺所需時間長短,選擇適合的誘殺種類也是十分必要的。誘殺所需時間的長短由是否有白蟻、白蟻活動的頻率強度等決定。在已能確定有白蟻活動的場所,并且白蟻活動的頻率較高,用誘殺包為好;而在那些白蟻略有活動或還不能完全肯定有白蟻的地方,松木木料的堆放或誘集箱的設置則是較為理想的方法。設置的現場,較長時間不要去翻動,造成一個相對安寧的小環(huán)境,對散白蟻的引誘是十分有益的。

室內常用誘殺包,室外多用誘集箱(樁):室外由于受氣候、人為活動等因素干擾大,所以選擇誘集箱(樁),將其埋入房屋周圍的土壤中可避免各種不利因素的干擾;但在室內宜采用誘殺包進行散白蟻防治,因為它制作方便,操作簡便。

⑤注意木構件內誘殺包投放方式,確保誘殺包誘殺效果。木構件是房屋建筑受散白蟻危害的主要部位。對不同的木構件投放誘殺包其誘殺效果是不一樣的,但在實際操作中,有效率變動很大,其原因與投放方式也有直接關系。不同木構件的誘殺包投放方式如下:

木門窗框:木門框受害從靠近地面部分起,因此在查找過程中,受白蟻危害的木門框底部常常是空的。但此處是散白蟻進入泥土的通道,誘殺包塞入門框下部不要過緊,同時不要緊靠地下土壤,以免過于潮濕使誘殺包過早霉變質;門框上的孔洞用泥土或報紙封住;窗框的投包方式則參照門框,只是它沒有地面接壤的部位。

木地板:木地板受散白蟻危害可認真查找受害嚴重處,在有立柱的房屋建筑內常在立柱邊,輕輕撬起這些部位的地板,將誘殺包放于地板和木地楞之間,或將其貼于地楞上或柱腳邊,蓋上地板;有踢腳線的木地板,可將誘殺包直接置于受害的踢腳線內;地板上直接見到受害部位和各種孔洞的,可將誘殺包直接放置該處。

木柱:木柱投放誘殺包效果往往不十分理想。其原因一是木柱本身就是白蟻極好的食料,特別在剛受散白蟻危害不久的木柱內進行引誘,效果更不理想;二是木柱一般較為粗大,受白蟻蛀食后形成的被害區(qū)域往往較大,白蟻又往往放棄木柱內已被危害的部位而轉入未受害部位取食危害。因此,對木柱可投放較大量的誘殺包,或選用一些小的新鮮松木塊放入木柱內的蛀空部分,引誘白蟻取食,然后滅殺。

(三)危害房屋建筑的乳白蟻治理

由于危害房屋建筑的乳白蟻,有集中大量白蟻的大型巢居存在,因而在治理過程中最好能找到巢位所在地,向巢內噴施滅白蟻劑,這樣可以取得良好的滅治效果。各地一些治理乳白蟻的找巢專家在各自的實踐中積累了很多豐富的找巢經驗,下面介紹滅治乳白蟻的具體做法。

1.找巢方法

由于乳白蟻是一種土木兩棲性白蟻,能在地下和各種不同結構的建筑物、樹上選適宜的部位筑巢,要想順利地找到白蟻巢頗不容易,可采用“問”、“查”、“分析”的方法去找巢。

(1)問

了解白蟻危害的歷史,掌握第一手資料。問的內容包括:

①白蟻出現時間,最先危害的部位等,以掌握白蟻危害的歷史,確定白蟻巢的方位;

②有無長翅成蟲分飛,分飛的年代、季節(jié)、時間,長翅成蟲的形態(tài)、體色、飛出的部位,借以判斷危害的屬種,估計巢群的歷史和方位;

③房屋地基是填土,還是老土,以前有無墳墓、樹根或其他埋藏物,以便估計有無隱蔽的巢群;

④房屋結構情況,有無空心位置,有無包梁、暗柱,房屋結構變動的歷史情況,爐灶砌筑時間,以便于重點檢查;

⑤附近白蟻患情況,過去滅治情況,以掌握巢群活動歷史、范圍和筑巢方向。

(2)查

問的情況不一定全面,也不一定完全符合客觀實際,這就要靠檢查核實。不管問的情況如何,都要進行全面詳細的檢查。而重點部位還應從下到上,從內到外,從外到內仔細反復檢查。檢查的方法是:

①用手電筒照看房屋的各個部位有無白蟻路、排泄物、通氣孔、分飛孔、吸水線等外露跡象;平頂層還要照看有無水漬印。因為根據這些可初步辨識和查定白蟻種類及巢位。

②用螺絲起子敲擊木柱、木梁、樓板、地枕、門窗架等白蟻危害的常見部位。聽見空洞的回響和卡磁、卡磁的白蟻抖動聲,即可判斷為白蟻危害或巢居部位;平頂層有白蟻巢的位置,敲擊時有實音。

③對于包梁、包柱、地板房和比較隱蔽的部位,要用工具撬開表層和地板進行尋找。發(fā)現白蟻路還可以挑開觀察白蟻活動去向,以判斷白蟻巢方位。檢查時,一定要搞清室內外環(huán)境、建筑物上下層的相關關系,搞清白蟻的危害種類,白蟻路分布情況,確定危害范圍,及時發(fā)現白蟻活動情況,是否有多個巢群、多種白蟻危害等。

(3)分析

通過問、查,有時能很快認定危害白蟻的種類,并找到巢。但房屋結構復雜,白蟻危害歷史較久,或者屬于隱患,外露跡象極不明顯,則一時找不到白蟻巢的情況是常有的。這時應在查、問的基礎上,根據了解到的跡象對照乳白蟻的生活習性,進行分析判斷。

分析判斷白蟻巢方位時要注意如下幾點:

①室內白蟻路有白蟻活動但未發(fā)現通氣孔、排泄物和分飛孔,這可能是巢在室外鄰近地區(qū),或者存在幼齡巢。所見白蟻路分布不寬,危害面不大,鄰近房屋和環(huán)境又無白蟻危害,則應在最先危害部位挑開白蟻路追尋幼齡巢;如白蟻路分布寬,危害面大,則應重復檢查,尋找白蟻的外露跡象。經過仔細檢查仍無巢跡發(fā)現,應到鄰近50~100m范圍的建筑物和環(huán)境中仔細檢查。

②室內白蟻路和分飛孔有白蟻活動,但未發(fā)現通氣孔和排泄物,說明在隱蔽處或在地下和室外。遇到這種情況,應在分飛孔的附近地區(qū)再作仔細檢查。經過再次檢查仍未發(fā)現通氣孔和排泄物,可將分飛孔下方的地表層挑開,觀察地下白蟻路上白蟻活動情況。如白蟻路朝下,很多兵、工蟻向上涌,則巢可能在下方或者附近的地方;如白蟻路朝內平走轉向,兵、工蟻活動頻繁,則巢可能在室內的墻角或墻邊、門架邊、柱邊。這時應根據白蟻路和地下泥土的性質、色澤是否相同等,分析巢位所在,也要用鉆探或鑿洞方法檢查。若探條插下去后有層層松脆感時,就正是插進了巢體,抽出探條會發(fā)現有碎巢片和死白蟻粘附在探條上;否則就不是白蟻巢。鑿洞時發(fā)現地下石塊、泥土變?yōu)辄S褐色,兵、工蟻匆忙涌出,就是接近巢的外體了。如白蟻路往室外轉向,兵、工蟻頻繁活動,白蟻巢可能在走道或階臺地下,要對走道和階臺進行反復檢查;若活動的兵、工蟻不多,則巢在室外較遠處,應在室外反復檢查。

③有通氣孔和排泄物,則明顯是白蟻巢,但還應就已掌握的情況,進一步分析是主巢還是副巢。如巢在屋頂層或樓屋,底屋未受危害,也無白蟻路、分飛孔等痕跡,已知無另外的巢體,則可肯定為主巢;若發(fā)現巢不大,構造不似主巢,而危害面相當廣,則應再作全面的檢查,尋找主巢位置。

④分飛孔散布很寬,即使已發(fā)現白蟻巢,并且能肯定是主巢,也還應分析是否會有多個白蟻群體。

(4)其他

按以上方法、程序仍不能找到白蟻巢,而又一定要解剖該巢,并要求盡量減少對建筑物和環(huán)境的破壞時,可以應用放射性同位素131I,或198Au示蹤探巢,還可利用白蟻聲頻探測儀或經訓練的狗來探測白蟻巢。

在一般情況下應盡量避免挖巢,絕不應該提倡挖巢或特別給予獎勵,但因特殊情況(如科研需要)挖巢時亦應選擇冬季氣溫低時,大量白蟻個體集中主巢時進行,同時,在挖巢后應仔細施藥,以免留下后患。

不提倡挖巢作為一種滅治乳白蟻的手段,這是因為挖巢時通常可以消滅白蟻后及大多數工、兵蟻個體,但是副巢、白蟻集中點及白蟻道內難免會漏掉一部分個體,特別是在氣溫較高的季節(jié),分散極為顯著。在實踐中發(fā)現在挖去主巢之后仍有副巢及危害點,所以并不能根絕其危害,白蟻王特別活潑,挖巢時,由于振動,白蟻王可與工、兵蟻一同逃逸,同時又由于補充型白蟻王、后容易產生,這樣可促使群體擴展。

2.施藥方法

(1)白蟻巢施藥法

找到白蟻巢之后,向巢內施藥,大體上要求從巢體的不同方位開施藥孔,施藥前應將施藥孔內的巢頁碎片排出,然后用小型噴具朝孔內噴藥,噴藥量不宜過大,視巢體大小而定。施藥后應將施藥孔口封閉,盡量恢復原狀。

(2)白蟻活動處施藥法

在白蟻危害活動處、分飛孔內和白蟻路施藥時要掌握的要領是:藥粉要盡量噴到白蟻身體上;噴藥時,噴嘴要朝上或平噴,使噴出的藥粉成霧狀,薄薄地散落在白蟻身體上;在白蟻路噴藥時,不要將白蟻路挑開過大,在白蟻危害活動處噴藥時要盡量使白蟻能夠繼續(xù)按原狀活動。噴藥孔應用碎紙或碎纖維狀物輕輕塞住,不讓沾藥的白蟻爬出;雨天不宜在室外噴藥,如噴藥處被水淋濕,要重新噴施。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要求在所有白蟻活動的地方施藥,使盡可能多的白蟻身體沾上藥粉。

(3)誘集施藥法

在乳白蟻活動季節(jié),用白蟻喜食的物質如松木板、瓦楞紙板、甘蔗渣等放入誘集坑、箱中,待吸引來大量乳白蟻個體時,噴施滅蟻粉劑,使大量白蟻個體沾染有毒粉劑顆粒,使更多的白蟻個體中毒以達到全巢死亡。

3.誘餌滅治法

誘餌劑滅治乳白蟻,它的原理是引誘和施藥兩步驟合二為一,操作更加簡便可行。

在乳白蟻活動季節(jié),將誘餌放于白蟻集中和經常出沒的地方,白蟻取食有毒誘餌后,帶回巢內相互傳遞中毒15~60天,即能全巢覆滅。

(四)危害房屋建筑的堆砂白蟻治理

堆砂白蟻因其他的棲性又歸于干木白蟻,由于它不經過土壤而直接侵害木材,通常蛀蝕干燥而堅硬木材,主要危害室內木構件和野外的林木(包括果樹)。最首選的防治方法是熏蒸或是做危害部位的局部處理。如果危害范圍很廣和/或進入受害場所較為困難,一般最好使用熏蒸的方法;反之,危害僅僅是局部的或危害場所很容易接近,藥物或其他處理的方法更為經濟。由于堆砂白蟻的白蟻坑道形式不定,曲折、孔口小,使用粉劑效果不好,可以通過把殺蟲藥物灌入坑道內或表面處理的方法來進行治理。對于無法移動的受害物品,如各種包裝箱、倉庫內堆放的白蟻危害的貨物,也可采用熏蒸的方法進行防治處理。

(1)化學處理

①熏蒸法。這是防治堆砂白蟻的首選方法。常用的藥劑有:硫酰氟(SO2F2)30~35g/m3,溴甲烷(CH3Br)30~40g/m3,磷化鋁(AlP)8~12g/m3,敵敵畏(DDVP)35~40g/m3。其中硫酰氟是防治堆砂白蟻的優(yōu)良藥劑,它具有易擴散、滲透性強、用藥量少、不腐蝕、原料易得和適宜于低溫使用的特點,是不燃不爆無色無味的氣體。

施用硫酰氟的方法是將載有硫酸氟的鋼瓶鋼套除去,打開安全閥門,按導氣管于氣嘴上,并以小鐵線加固,以防膠管脫落。導氣管另一端插入熏蒸室吊高密封后,緩緩打開氣閥門施藥,施藥后密封熏蒸室72h,這樣白蟻死亡率可達100%。

②液劑滅治。在石油中加入一些常用的殺蟲藥劑,涂抹或噴灑在木材表面既可殺死近表面的白蟻,又可預防成蟲鉆入木材中創(chuàng)建新群體。如用穿孔處理法即在木材表面每隔1m左右鉆孔溝通隧道,灌入藥液。可將已有堆砂白蟻危害的木制品放在藥液中浸泡,效果更好。

(2)非化學處理

由于環(huán)保意識的逐漸加強,針對堆砂白蟻的各種非化學防治方法也受到推崇,其中主要有:

①熱處理。使用一種“熱力害蟲根除”的整套設備:加熱器、風扇、數顯溫度計、管子、丙烷罐和覆蓋用的專用布。這是對一整幢房屋進行熏蒸處理的惟一替代方式。其他的方法有:將被蛀物置于60℃的溫度下處理1~1.5h,能有效地殺死白蟻;用300W紅外線聚光燈,對準木料照射3min,能使2~3cm厚木料內的白蟻全部死亡;用500W碘鎢燈用同樣方法照射,1min就見效,但若照射時間長則有損木材料。

②冷凍處理。利用液態(tài)氮去殺死房屋木構件內的堆砂白蟻。液態(tài)氮能使處理部位的溫度達到-20℃,引起處理部位結冰。

對于受危害的建筑物、木構件、家具、畫框等除作熱或冷的處理外,其他可能的方法包括使用微波、電子槍產生的電子流(高功能、低安培)對危害部位作微波或電擊處理等。

篇3:住宅外墻面滲水防治措施

住宅外墻面滲水的防治措施

12.造成外墻面滲水的主要種類有:

(1)砼墻體裂縫造成的滲水。

(2)砼墻體澆筑不密實造成的滲水。

(3)框架填充外墻的滲水。

(4)外粉刷施工質量問題引起的滲水。

(5)預留洞修補不當造成的滲水。

(6)外墻窗口接縫處滲水。

13.防治外墻面滲水問題的管理方式:

(1)在圖紙會審階段,我們將充分參照以往的施工經驗,與設計單位詳細周密的探討外墻的防水設計,防范于未然。

(2)嚴格把好材料質量關,特別重視控制砼及現場砂漿的拌制質量。

(3)嚴格把好人員素質關,選擇本公司優(yōu)秀的專業(yè)隊伍進行施工。

(4)嚴格把好施工質量關,嚴格按照施工驗收規(guī)范、質量標準、有關工程質量的地區(qū)規(guī)定和設計圖紙的要求,認真制定防治外墻滲水這一質量通病的措施,精心組織、精心施工,確保每一個施工的環(huán)節(jié)都經得起檢查、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5)嚴格把好監(jiān)督驗收關,質量員進行24小時現場監(jiān)督,加強過程控制,嚴格檢查驗收,堅決做到上道工序未經驗收合格不進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14.防治外墻面滲漏的技術措施

墻體滲漏依其所處位置的不同而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主要有以下五方面:

(1)磚砌外墻滲漏的預防措施

a.保證磚與砂漿的配制符合設計與施工規(guī)范的要求。

b.磚提前澆水濕潤,含水率宜為10%一15%,不得使用干磚砌筑工程。

c.砌磚時,宜采用"一鏟灰、一塊磚、一揉擠"的操作方法,豎向灰縫宜采用擠漿法或加漿法,嚴禁用水沖漿灌縫。水平灰縫的砂漿飽滿度不低于80%。

d.磚墻外粉時,應用1:3水泥砂漿分三次打底,完工后作淋水試驗,發(fā)現有滲漏及時返工。

(2)外墻門窗四周滲水預防措施

詳見門窗洞口滲漏水的防治措施。

(3)外墻的預留洞口后補處滲漏水預防措施

a.清除預留洞內的砂漿及垃圾,充分撤水濕潤,洞口內壁刷1:3水泥砂漿,厚度約3-5mm。

b.補洞所用磚塊應提前澆水濕潤,表面抹1:3水泥砂漿,厚度約30mm,務必使磚表面砂漿與預留洞砂漿結合緊密。

c.外墻預留洞口補磚后的凹進處,應用1:2水泥砂漿分層抹平。

d.砼墻體的模板對拉螺桿孔必須用防水砂漿在打粉刷基層前分次修補嵌填密實。

(4)外墻上管卡及錨件固定處的滲漏預防措施

a.管卡腳處開洞處應開寬5mm、深20mm的縫隙,清除垃圾后嵌填防水油膏。

b.其他孔隙在垃圾清除后灑水濕潤,用1:3水泥砂漿分層填塞密實。

(5)外墻面抹灰起殼裂縫引起滲水的預防措施

a.外墻抹灰前,墻面清理干凈;隔夜將墻面濕潤,保證抹灰層與磚墻間有良好的粘結性能。

b.砂漿標號、粉刷層厚度做到符合設計與規(guī)范要求,嚴格控制每皮砂漿的涂抹厚度,一般不超過5-7mm,涂抹時必須平整并擠壓密實。

c.避免在雨天或炎熱陽光暴曬下作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