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項目保證既有線行車安全施工人身設備安全措施
鐵路項目保證既有線行車安全、施工、人身、設備安全措施
1保證既有線行車安全措施
施工前與設備管理單位和行車組織單位分別簽訂施工安全協議書。協議簽訂后報上級主管部門核備生效后,方可動工。靠近既有線施工地點設置防護欄、警告欄,并加強巡道。雨天要安排專人檢查并有備用搶修措施。
2保證施工安全措施
2.1路基施工
路基開工前,詳細探明全管段路基邊界內各種電纜、管線位置,并設立明顯標志,經拆遷或保護后開始施工。
未經運營單位批準,不在既有線上增設臨時道口。
2.2橋涵施工
在橋涵施工處設置防護網,隔離施工人員,防止施工機具侵限。
施工作業人員必須配帶非紅色安全帽。
工地設立明顯的安全警示牌和安全注意事項宣傳欄。
高空作業必須系安全帶。
懸空作業的吊籠、平臺等設備經鑒定后使用,腳手架、排架、底基承重、立桿及頂端承重經上級技術部門審核后使用,腳手架高度小于等于5m時設登高平臺,梯外側周圍用護網圍好,并設兩側扶手。腳手架高度大于8米時搭設外登高腳手架,搭成“之”字形人行道登高梯。
2.3軌道施工
道碴采用汽車運輸、機械攤鋪時,設專人防護。
嚴格執行技術安全操作規程,作業人員統一著淺黃色工作服。
軌道施工尤其是無縫線路施工時,按技術要求測試軌溫,防止脹軌。
人工撥軌時,施工人員全部在鋼軌一側,統一指揮,翻轉鋼軌時用撬棍敲擊軌頭以示信號,待全部人員離開鋼軌確認安全后再開始翻轉,撬棍前后嚴禁站人。
2.4施工用電
進場時,由專業人員編制臨時用電施工組織設計,根據供配電線路的走向和現場照明的設置及生活設施用電負荷情況,編制有針對性的電器安全技術規定。
施工現場裝備行業統一規定的標準電源箱。電器線路和用電設備安裝完成后,由專業管理部門驗收合格后方可運行操作,并經常對用電設備進行安全檢查、測試,發現問題及時整改。
保證所有電器設備的絕緣狀況良好,各項絕緣指標達到規定值,凡有裸露帶電部分的電氣設備和易發生電擊的危險區域,都有符合要求的防護措施,手持電動工具,配備漏電保護器。
保證不出現有電線路搭接或固定在機械、欄桿、鋼筋、管子、扒釘等金屬上的違章現象。
各種金屬設備上,所有局部照明及易發生危險場所的照明和行燈均使用36V以下的安全電壓。
建立電器安全管理和經濟責任制度。配一名專職電器工程師負責電器采購、安裝和安全工作。專職安全員負責巡視監督檢查,專業電工在主管部門的領導下,負責施工現場的電器安全。
經常對用電設備進行安全檢查、測試,每周一次測試漏電開關和接地電阻并有書面記錄,發現問題,及時整改。
專業電工持證上崗。電工有權拒絕執行違反電器安全規范的工作指令,安全員有權制止違反用電安全的行為,嚴禁違章指揮和違章作業。
2.5事故多發地點控制
對事故易發點加強控制,制定安全情況檢查記錄表,由現場安全巡視員每日逐點巡回檢查,主要項目有:專職安全員是否在崗,是否有人統一指揮,有無安全交底,防護加固是否到位等,并認真做好記錄備案,對不合格點下發整改通知單,并視情節處以罰款。
2.6站內卸料
吊車作業時,注意高壓電力線和其他建筑物,不斷檢查鎖具,作業人員嚴格執行吊車作業有關規定。
保證材料的堆碼牢固、無侵限。
2.7施工安全防護
嚴格按照批準的施工方案組織施工。
軌道施工前,對施工沿線按鐵路建筑限界進行檢查,確認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施工。
軌料裝車不得超限、超載和偏壓,并應捆綁牢固,料車運行中發現裝載不良,必須立即停車整理加固。
軌料裝卸現場應保持整潔,道路通暢,夜間裝卸應有足夠的照明。
做好各種施工及行車標志,備齊應急物品,專人調度指揮,積極與招標人、工務、電務、信號部門配合,做到萬無一失。
線上作業人員,統一穿淡黃色工作服。
3保證人身安全措施
軌道施工現場禁止非施工人員和外部人員、車輛通行,并在各通道口設置禁止通行的標志,必要時派專人看守。
軌料堆放、裝卸和搬運時,施工人員應按勞動保護有關規定穿戴防護用品。
不在列車底下避雨或乘涼,嚴禁從列車下鉆過或遞送料具。不在軌道上、明橋面上、易坍塌處坐臥休息。工間休息時將料具妥善放置在既有線限界以外。
施工人員不得穿拖鞋、皮鞋進入施工現場,冬季施工,施工人員不戴無孔遮耳防寒帽,施工中嚴格按施工程序施工,杜絕違章作業,保證施工中人身安全。
施工時,除按規定設置防護外,設專業人員負責人身安全防護,施工人員上下班增設派防護人員,加大防護力度,確保人身安全。
遵守施工用電、機械操作等其它有關人身安全方面規定。
4保證設備安全措施
機械施工過程中,機械駕駛人員不喝酒、不疲勞作業。
高路堤作業時,采取路基超寬填筑,避免壓實設備在路肩處碾壓時出現意外的安全事故。
霧天作業時,機械除開防護燈外,必須規定行車路線,防止發生撞車事故。
篇2:防止設備異常對人身造成傷害規定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堅持“以人為本”,保證工作人員在生產中的人身安全,依據《國家電網公司電力安全工作規程》、《國家電網公司電力生產事故調查規程》、《電氣事故處理規程》、《遼寧電網調度運行規程》,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特制定本暫行規定。
第二條各部門、各單位必須明確保障人身安全的責任、權利和義務,將確保人身安全放在各項工作的首位,在復雜、危險的環境下,為員工的安全提供可靠的保護措施。
第三條本暫行規定適用于公司系統內電氣設備出現異常情況時的處理。自下發即日起試行。
第二章異常設備處理原則
第四條迅速限制異常的發展,查找和消除異常的根源。(流程圖見附錄)
第五條在不影響人身安全的情況下,運行人員應盡一切可能使設備繼續運行。用科學合理的手段監視異常發展趨勢,做好設備異常情況記錄,并及時將設備處理情況和異常發展情況逐級上報有關部門。各部門應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制定相關的措施和停電計劃。
第六條當設備發生對人身安全有嚴重威脅的緊急情況(類似以下條件之一者),運行人員已來不及取得上級調度員的許可,可按規程規定進行操作和處理(緊急停電)。處理后應立即報告上級調度員。
(一)變壓器、電容器、避雷器類
1)器身冒煙、著火或內部出現爆裂聲。
2)套管嚴重炸裂或嚴重放電。
(二)互感器類
1)互感器持續發熱、溫度過高、膨脹器發生異常。
2)互感器內部有嚴重噼啪聲或其它噪聲,有冒煙現象。
(三)斷路器、隔離開關類
1)斷路器內部有爆裂聲,并持續加重。
2)斷路器內部嚴重漏油或漏氣,且操作機構沒有可靠閉鎖。
3)隔離開關瓷柱嚴重斷裂,隨時可能出現端子脫落而造成短路故障。
第三章異常設備檢查
第七條異常設備檢查過程中,工作人員應沉著果斷,在不明異常原因的情況下,應運用遙視、望遠鏡等設備,觀察后臺監控、表計、信號指示等情況,也可運用紅外測溫工具作為輔助手段,對異常設備作出快速、正確的判斷。
第八條若設備發出強烈聲響,應立即遠離設備,并負責警戒其他人員遠離危險地域。
第九條若必須要近距離檢查設備異常的情況時,為保證人身安全,應盡可能在遮擋物體后觀測設備異常情況。工作人員到室外開關場檢查時,應與異常設備保證一定的安全可靠距離。到室內高壓室檢查時應找到一處可觀測到異常設備的較遠一點,必要時應穿防護服裝和拿有效遮擋物品。
第十條高壓設備發生接地時,室外不準接近故障點8m以內。室內高壓設備發生接地,運行人員在不明情況下嚴禁進入高壓室。應先進行接地選擇,將接地線路停電后,方可進入高壓室進行檢查。進入上述范圍人員應穿絕緣靴,接觸設備的外殼和構架時,應戴絕緣手套。
第四章異常設備停電操作
第十一條操作異常設備應盡可能采用遠方遙控方式,如現場條件不能實現遠方遙控操作而必須采用就地操作時,在操作前應認真檢查有關設備的運行狀況(如開關壓力、充油充氣設備狀態、瓷柱情況等),確保設備對人身沒有傷害后再進行操作。
第十二條變壓器發生類似第六條中所列異常情況時,運行人員不得靠近,可投入備用變壓器后,立即對故障變壓器停電。
第十三條斷路器發生類似第六條中所列異常情況,且有爆炸危險,不能正常操作時,運行人員不能擅自進行檢查處理,應盡快使該開關脫離電源。
第十四條母線電壓互感器發生類似第六條中所列異常情況時,禁止用隔離開關就地拉合故障電壓互感器。
第十五條電流互感器發生類似第六條中所列異常情況時,不易進行倒側路操作。為確保人身安全,可直接將該回路開關停電。
第五章異常設備處理
第十六條斷路器嚴重漏油或漏氣,無法滅弧時,在未確定斷路器操動機構可靠閉鎖前,工作人員不得靠近設備。
第十七條隔離開關發生瓷柱斷裂時,嚴禁操作該隔離開關。若隨時可能脫落而造成短路,工作人員應立即遠離該設備,不得使用絕緣工具進行輔助處理,并盡快使異常設備脫離電源。
第十八條處理故障電容器時,必須戴絕緣手套用短路線將電容器殘余電荷放盡,直至無火花和聲音為止。
第十九條處理SF6設備異常時,應嚴格按照《安規》第八章有關內容執行。
第二十條設備發生著火,必須在設備停電后進行處理。如火勢較大,救火必須慎重,不得擅自靠近,應積極與消防部門取得聯系,嚴防燒傷、窒息或煙霧中毒傷害。
第二十一條在異常處理過程中,如突然遭受颶風、暴雨等極其惡劣的天氣,應立即撤離現場,不得在強風、暴雨中冒險進行作業,防止發生人身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