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定義編制依據原則

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定義編制依據原則

2024-07-11 閱讀 7878

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定義、編制依據及原則

1、定義: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是指公司為減少事故后果而預先制定的搶險救災方案,是進行事故救援活動的行動指南。

2、編制依據:公司施工生產過程中潛在危險源和事故后果分析。

3、編制原則:

1)預案是針對可能造成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和環境受到嚴重破壞而又具有突發性的事故、災害,如觸電、機械傷害、坍塌、火災及自然災害等。

2)預案以努力保護人身安全為第一目的,同時兼顧財產安全和環境防護,盡量減少事故、災害造成的損失。

3)預案是發生緊急情況時的處理程序和措施。

4)預案要結合實際,措施明確、具體、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

5)預案應符合國家法律法規的規定。

篇2:石油企業應急預案編制通則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加強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以下簡稱集團公司)突發事件應急預案(以下簡稱預案)管理,規范預案編制工作,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等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通則。

第二條?本通則適用于集團公司及所屬企事業單位(以下簡稱企業)生產安全、環保等事故災難類突發事件預案的編制工作。其他突發事件的預案編制工作可參照本通則的要求執行。

第三條?預案編制應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集團公司有關規定,堅持科學、實用、簡明、易行的原則。

第四條?集團公司對預案編制工作實行綜合協調、分級負責、分類管理。

集團公司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組織集團公司級預案的編制工作。企業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組織企業級預案的編制工作,并指導基層單位級預案的編制工作。

第二章?預案分級及組成

第五條?集團公司級預案由總體預案和專項預案組成。

第六條?總體預案是應對各類突發事件的綱領性文件。總體預案對專項預案的構成、編制提出要求及指導,并闡明各專項預案之間的關聯和銜接關系。

專項預案是總體預案的支持性文件,主要針對某一類或某一特定的突發事件,對應急預警、響應以及救援行動等工作職責和程序作出的具體規定。

第七條?企業及企業下屬廠礦、公司級預案,按照上下銜接的管理要求,參照集團公司預案模式編制。

生產經營專業比較單一,經風險識別、評估后,認定突發事件應急職責、工作程序及響應、救援方案等比較簡單的,可將總體預案與專項預案合并,編寫突發事件綜合預案。

第八條?基層單位級預案由各類突發事件的現場處置預案組成。現場處置預案是針對基層單位重大危險源、關鍵生產裝置、要害部位及場所,以及大型公眾聚集活動或重要生產經營活動等,可能發生的突發事件或次生事故,編制的處置、響應、救援等具體的工作方案。

第九條?對于危險性較大的重點崗位,應當制定崗位應急處置程序。崗位應急處置程序作為安全操作規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指導作業現場、崗位操作人員進行應急處置的規定動作,內容應簡明、易記、可操作。

第三章?預案編制

第十條?集團公司及企業預案編制工作領導小組,分別負責集團公司和企業級預案編制方案的審定、預案審核及評審等工作。

第十一條?預案編制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總體預案或綜合預案的編制工作,并組織協調專項預案的編制和負責編制人員的業務培訓工作。

第十二條?突發事件所涉及業務的歸口管理部門作為預案編制工作的牽頭部門,負責專項預案編制工作。

第十三條?突發事件相關業務部門或單位,按照預案編制方案的工作分工,參與和協助預案編制工作。

第十四條?預案編制前,應先對各種風險進行識別,分析其潛在的危害后果和影響,對應急管理現狀、應急能力等進行評估,形成風險分析與應急能力評估報告。

第十五條?預案編制時,依據風險分析與應急能力評估報告,對突發事件進行分級,確定相應的預警、響應級別。

第十六條?預案編制完成后,按照業務管理流程和應急工作職責等,由預案編制牽頭部門組織內部審核。內部審核可以邀請有關方面專家參加,內部審核的過程資料、審核結論應形成書面記錄,并歸檔保存。

第十七條?內部審核重點,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一)預案與法律、法規、規章和標準的符合性;

(二)預案的科學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

(三)危害因素分析、風險識別的準確性;

(四)基本要素的完整性;

(五)與相關預案的銜接性;

(六)組織體系、預防措施、保障措施的可操作性;

(七)預警體系、聯動機制、響應程序的針對性。

第十八條?在內部審核的基礎上,按照預案級別和管理權限,由預案編制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進行管理評審。管理評審重點對內部審核出不符合的整改情況進行跟蹤,對預案的支持文件以及有關預案之間的銜接關系等內容進行審核。

管理評審應邀請預案涉及的地方政府部門、上級主管部門和有關方面的應急專家參加。管理評審的結論應形成書面紀要,由參加評審的人員簽字確認,并歸檔保存。

第十九條?集團公司和企業級預案通過管理評審后,總體預案或綜合預案由主要負責人簽發,專項預案由主要負責人或業務分管負責人簽發,并以正式文件的形式發布實施。

第二十條?現場處置預案應該做到一事一案,由基層或現場組織有關人員和專家編制,編制完成后由單位主要負責人或授權的現場負責人批準實施。

第二十一條?建立健全預案登記建檔制度,各級預案應按照規定報當地政府主管部門備案,同時報上級應急管理部門備案。

第二十二條?集團公司級預案報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部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有關主管部門備案。

企業級預案應分別抄送所在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或設區的市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有關主管部門備案,同時報集團公司應急管理主管部門進行備案。

第二十三條?應急預案變更后,應及時報告上級主管部門。企業級預案應當按照編制要求,每三年至少修訂一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及時修訂:

(一)企業因兼并、重組、轉制等導致隸屬關系、經營方式、法定代表人發生變化的;

(二)單位生產工藝和技術發生變化的;

(三)外部環境發生變化,構成新的危害和重大危險源的;

(四)應急組織體系發生變化或者應急工作職責進行調整的;

(五)法律、法規、規章和標準發生變化的;

(六)發生較大及以上事故的;

(七)應急演練評估報告提出要求修訂的;

(八)當地政府或上級主管部門要求修訂的。

第四章?預案格式及文本要求

第二十四條?預案的基本格式應包括:

(一)封面。包括:預案編號、應急預案版本號、中國石油寶石花標志(位于預案封面左上角)、企業名稱、實施日期、應急預案名稱、版本有效標志;

(二)批準頁。包括:發布及實施要求、簽發人(簽字)、簽發日期;

(三)目錄。包括:章的編號和標題、條的編號和標題、附件等;

(四)正文。編制內容及要求見《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應急預案編制指南》(見附錄);

(五)附件。“附件”標在附件的左上角,附件名稱、序號應在目錄中體現,并保持前后標識一致。

第二十五條?應急預案文本應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一)使用A4紙;

(二)正文文字一般宜采用宋體或仿宋字體,同類文字字號要統一;

(三)打印文本。

第五章?附?則

第二十六條?企業應依照本通則制訂實施細則。

第二十七條?本通則由集團公司安全環保部負責解釋。

第二十八條?本通則自印發之日起施行。

篇3:編制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規定

為加強對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防范,及時做好安全事故發生后的救援工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和《建筑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的規定,制定本規定。

一、公司所屬分公司、工程項目部從事土木工程、房屋建筑工程、線路管道和設備安裝工程、建筑裝飾裝修工程的新建、擴建、改建和拆除等施工活動,均應當編制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分公司安全科負責分公司所屬工程所在地的建筑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監督管理。

二、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由工程項目承包單位編制。實行工程總承包的,由總承包單位編制。實行聯合承包的,由承包各方共同編制。、

三、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應包括如下內容:

(一)建設工程的基本情況。含規模、結構類型、工程開工、竣工日期;

(二)建筑施工項目經理部基本情況。含項目經理、安全負責人、安全員等姓名、證書號碼等;

(三)施工現場安全事故救護組織。包括具體責任人的職務、聯系電話等;

(四)救援器材、設備的配備;

(五)安全事故救護單位。包括建設工程所在市、縣醫療救護中心、醫院的名稱、電話,行駛路線等。

四、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應當作為安全報監的附件材料報工程所在地市、縣(市)負責建筑施工安全生產監督的部門備案,同時報分公司安全科備查。

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應當告知現場施工作業人員。施工期間,其內容應當在施工現場顯著位置予以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