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深基坑施工應急響應措施

深基坑施工應急響應措施

2024-07-11 閱讀 6446

深基坑施工應急響應

預案的起動時機:

當樁頂或坡頂的水平位移大于開挖深度的3‰時、或樁頂或坡頂水平位移突然加大、或錨桿桿體應力突然增大或松弛、或錨桿拉力超過設計拉力時、突降大雨或暴雨時應立即起動應急預案。現場管理人員根據出現的險情或有可能出現的險情,迅速逐級上報,次序為現場、辦公室、搶險領導小組、上級主管部門。由綜合部收集、記錄、整理緊急情況信息并向小組及時傳遞,由小組組長或副組長主持緊急情況處理會議,協調、派遣和統一指揮所有車輛、設備、人員、物資等實施緊急搶救和向上級匯報。事故處理根據事故大小情況來確定,如果事故特別小,根據上級指示可由施工單位自行直接進行處理。如果事故較大或施工單位處理不了則由施工單位向建設單位主管部門進行請示,請求啟動建設單位的救援預案,建設單位的救援預案仍不能進行處理,則由建設單位的質安室向建委或政府部門請示啟動上一級救援預案。

圖2應急事故發生處理流程圖

(1)值班電話:,實行晝夜值班制,項目部值班時間和人員如下:7:30~20:30-20:30~7:30-

(2)緊急情況發生后,現場要做好警戒和疏散工作,保護現場,及時搶救傷員和財產,并由在現場的項目部最高級別負責人指揮,在3分鐘內電話通報到值班室,主要說明緊急情況性質、地點、發生時間、有無傷亡、是否需要派救護車、消防車或警力支援到現場實施搶救,如需可直接撥打120、110等求救電話。

(3)值班人員在接到緊急情況報告后必須在2分鐘內將情況報告到緊急情況領導小組組長和副組長。小組組長組織討論后在最短的時間內發出如何進行現場處置的指令。分派人員車輛等到現場進行搶救、警戒、疏散和保護現場等。由綜合部在30分鐘內以小組名義打電話向上一級有關部門報告。

(4)遇到緊急情況,全體職工應特事特辦、急事急辦,主動積極地投身到緊急情況的處理中去。各種設備、車輛、器材、物資等應統一調遣,各類人員必須堅決無條件服從組長或副組長的命令和安排,不得拖延、推諉、阻礙緊急情況的處理。

(5)在整個施工階段要從人員、設備、材料和制度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一旦遇到險情能迅速投入搶險工作。

(6)對于雨季施工,要及時了解天氣信息遇到暴雨天氣要委派專人值班,掌握施工現場情況并及時匯報

篇2:應急管理響應制度

加強安全監管提高事故防范能力(應急管理)

應急管理作為政府的重要職能,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扎實工作,抓好應急管理體系的基礎建設

一是加強預案體系建設。二是加強救援隊伍建設。三是加強應急聯動機制建設。建立了應急救援聯系會制度,各級政府、各部門和企業快速反應、指揮決策、搶險救援的能力不斷增強。四是加強支撐體系建設。

突出重點,抓好重大危險源和重大事故隱患的管理工作

堅持“預防與救援并舉”的原則,注意和加強重大危險源、重大事故隱患監控和防范,認真做好重大危險源、重大事故隱患的管理工作。一是開展普查,掌握底數。二是加強管理,不斷提高應急救援能力。從建立制度入手,著眼于提高救援能力,建立了預案制定制度、評審制度、備案制度、演練制度。三是明確責任,分級管理。對于重大危險源和重大事故隱患的管理實行“屬地為主,分級負責”的工作機制。做到應急管理的責任、人員、預案“三落實”,使重大危險源和重大事故隱患的日常監控和應急管理工作水平不斷提高。

篇3:尾礦庫應急管理響應制度

一、管理部門

公司設立應急管理小組,公司總經理任應急管理小組組長、公司副總經理任應急管理小組副組長、尾礦庫負責人及公司中層領導為小組成員。安委會負責日常管理工作

二、緊急事件

1、緊急事件指可能造成重大人員傷亡、重大經濟損失及環境破壞的突發事件。

2、緊急事件的認定應考慮:

(1)法律法規與其他要求。

(2)以往事故、事件和緊急狀態。

(3)依據風險確定潛在的緊急事件。

3、確定的緊急事件時應包括尾礦庫周邊的情況,并針對潛在的緊急事件收集相關的地理、地質、氣象及村莊居民等信息。針對潛在的緊急事件盡可能預測可能發生的時間與破壞性質,并考慮人員密集程度及對周邊的影響。

4、確定緊急事件時應考慮下列情況:

(1)自然災害:洪水;泥石流;地震。

(2)庫區異常:外來尾礦、廢水;周圍采礦作業;庫內采、選尾礦。

(3)運行管理異常:水位超過警戒線;排洪設施損毀;排洪系統堵塞;壩體深層滑動。

三、應急預案編寫要求

1、應急預案的編制應當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1)符合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標準的規定。

(2)結合公司、尾礦庫安全生產實際情況。

(3)結合公司、尾礦庫的應急事件分析情況。

(4)應急組織和人員的職責分工明確,并有具體的落實措施。

(5)有明確、具體的事故預防措施和應急程序,并與其應急能力相適應。

(6)有明確的應急保障措施,并能滿足公司及尾礦庫的應急工作要求。

(7)預案基本要素齊全、完整,預案附件提供的信息準確。

(8)預案內容與相關應急預案相互銜接。

2、公司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和《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AQ/T9002-2006)(以下簡稱導則),結合本單位可能發生的事故特點,制定相應的應急預案。公司應急預案體系為綜合應急預案、專項應急預案和現場處置方案。

(1)綜合應急預案包括公司的應急組織機構及其職責、預案體系及響應程序、事故預防及應急保障、應急培訓及預案演練等主要內容。

(2)專項應急預案包括危險性分析、可能發生的事故特征、應急組織機構與職責、預防措施、應急處置程序和應急保障等內容。

(3)現場處置方案應當包括危險性分析、可能發生的事故特征、應急處置程序、應急處置要點和注意事項等內容。

四、緊急事件組織準備

公司成立應急事件指揮部負責緊急事件的整體指揮,組成應急事件搶險、救護、后勤、善后、調查等小組具體實施應急事件的應對。

五、應急裝置配置要求

根據尾礦庫洪水、泥石流、地震、外來尾礦、廢水、周圍采礦作業、庫內采選尾礦、水位超過警戒線、排洪設施損毀、排洪系統堵塞、壩體深層滑動等緊急事件的具體情況分別配備鏟裝運輸車輛、渣槳泵、水泵、醫療器械、挖掘工具、通訊器材等應急搶險、救援、救災裝置。

生產場所的顯著位置張貼緊急疏散提示,尾礦庫辦公室設有緊急聯系電話。

六、應急事件演習要求

公司每年根據尾礦庫應急事件演練計劃進行應急事件的演練,包括綜合演練、桌面演練等方式。

七、外部支援

公司確定可能參與應急響應的外部機構,并與其簽訂協議。

外部支援的有效性包括溝通暢通、支援及時、人員與設備類型與數量充分、支援人員勝任、支援設備有效。

八、應急培訓

1、安委會負責應急救援培訓管理工作。

2、公司對全體員工進行應急培訓。

通過培訓使其了解應急預案內容,熟悉應急職責、應急程序和崗位應急處置方案。培訓中應進行安全事故預防、避險、自救和互救知識的教育,提高從業人員安全意識和應急處置技能。

3、對應急人員提供完成應急工作所需知識和技能的培訓。應急知識和技能培訓應包括下列內容:

(1)應急知識培訓;

(2)撤離方法;

(3)急救方法;

(4)響應時間演練;

(5)模擬演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