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錘擊樁施工安全措施范本

錘擊樁施工安全措施范本

2024-07-11 閱讀 9928

錘擊樁施工安全措施

1、進入施工現場人員必須戴好安全帽,防護用品,嚴禁酒后上崗。

2、機械司機在施工操作時必須聽從指揮信號,不得擅自離開工作崗位,應注意機械運轉情況,發現異常,立即處理。

3、樁的起吊堆放要按有關規定執行,防止樁在施工前出現破壞。

4、電工要經常檢查導線的絕緣情況,特別是電源的動力線和配電箱,引入線絕緣是否可靠。

5、施工作業時,非工作人員須離開樁機10m以外,樁機班組人員嚴禁站立在起重機臂下非操作人員不得隨便上機。

6、起重機在吊樁和卸樁時,樁機嚴禁行走和調整。

7、樁在起吊前應檢查索具及吊機繩有無斷股現象,如發生超過10%者,應立即更換,要查看捆綁樁是否牢固,以防止意外事故發生。

8、各崗位人員要相互照應,明確崗位責任,提高安全觀念。

9、下班后對設備進行復檢,放置好各種工具,防護用品,確保下一道作業正常施工。

篇2:錘擊樁施工工藝規程

錘擊樁施工工藝

一、施工要求

1、一般要求

1)試樁:根據設計要求,本工程錘擊工程樁施工前根據地質情況選取2根樁作試打樁,以取得正式施打所需的有關控制數據,尤其是需要送樁的貫入度控制值。

2)接樁:下節樁施打后露出地面約600時即可接樁,任一單樁的接頭數量不超過4個,每根樁對照有效樁長,選用合理的樁節組合,以使接樁次數盡量少。

4)截樁頭:最后一節樁之樁頂高出設計樁頂標高1000mm長度以供截樁之用,截樁用專用截樁機。

2、施工允許偏差:

1)樁位施工放樣誤差≤20mm,樁的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100mm。

2)上下樁節中心線偏差≤2mm,節點彎曲矢高不得大于0.1%樁長,且不大于20mm。

3)截樁后的樁頂標高允許偏差為±10mm。

二、施工準備工作

1、材料準備:

1)要求管樁生產廠家的產品必須通過有關部門驗收合格,管樁混凝土強度不低于C80。

2)接樁用的焊條,其牌號、性能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有關標準的規定,并有出廠合格證明。

2、技術準備:

1)熟悉工程地質資料、樁基施工平面圖、樁基施工組織設計或方案。

2)樁基的軸線和標高均應測定完畢,并經過檢查辦理了復核簽證手續。

3)施工時,預先進行釬探,將探明打樁位置的石塊、廢鐵等障礙物清除或采取其它處理措施。

4)場地要輾壓平整,其表土承載力應滿足要求,保證樁機在移動時穩定垂直。雨季施工,采取有效的防雨措施,例如:加設排水明溝、集水井等措施。

5)根據軸線放出樁位線,用短木樁或短鋼筋打好定位樁,并用白灰做出標志,便于施打。

6)正式施工前必須按設計要求先打試樁,以確定樁長和貫入度并校驗打樁設備、施工工藝及技術措施是否符合要求。

三、操作工藝

1、樁架要平穩地架設在打樁部位,用鋼纜拉牢。打樁機的安裝,必須按有關程序或說明書進行。

2、打樁機就位時,要對準樁位,垂直穩固,確保在施工中不發生傾斜、移動。

3、起吊管樁時,先拴好吊樁的鋼絲繩及索具,然后用索具捆綁住樁的上端,起動機器起吊管樁,使樁尖對準樁位中心,緩緩放下插入土中。插樁必須垂直,其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100mm,再在樁頂扣好樁帽,即可卸去索具。樁帽與樁周邊應留5~10mm的間隙,錘與樁帽、樁帽與樁頂之間應有相應的彈性襯墊,一般采用麻袋、紙皮或木砧等襯墊材料,錘擊壓縮后的厚度以120~150mm為宜,在錘擊過程中,經常檢查及時更換。

4、樁端插入樁位后,先用錘低擊一、二下,樁入土一定深度后,再校核樁的垂直度,用兩臺經緯儀縱橫雙向校正。

5、樁在入土前,在樁身上設置尺寸標記,以便在施工中觀測、記錄,打樁宜重錘低擊。

6、接樁:

1)在樁長度不夠的情況下,采用焊接接樁法:下節樁樁頭須保證上下樁節找平接直,上下節樁之間的間隙填實焊牢。焊縫飽滿,不得出現夾渣或氣孔等缺陷,施焊完自然冷卻8分鐘后繼續施打。

2)下節樁施打后露出地面約0.6m時即可接樁。接樁時,上下樁節中心線偏差≤5mm,節點彎曲矢高不得大于0.1%樁長,且不大于20mm。

3)每根樁須對照地質鉆探資料預計總長,選用合理的樁節組合,以使接樁次數盡量少。

7、當樁的打入深度和貫入度達到設計要求時,根據地質資料核對樁端入土深處的地質情況,即可進行控制。一般以要求最后三次十錘的平均貫入度不大于設計規定,并且三次十錘的貫入度不能遞增。符合設計要求后,方可收錘,移動樁機。

8、施工時必須對每根樁做好一切記錄,記錄內容包括:樁的節數、每節長度、總錘擊數、最后一米錘擊數、最后三陣每陣(10錘)時貫入度等,并將有關資料整理成冊,提交監理單位檢查及驗收。

9、在樁施打完畢后,按下圖澆灌填芯混凝土。

篇3:錘擊樁施工問題處理措施

錘擊樁施工常見問題處理

一、打樁時出現下沉異常現象的判斷和處理

1、打樁過程中發生下沉量突然增大,原因是樁尖穿過硬土層進入軟弱土層或樁已被打斷。此時應該對照地質資料進行檢查。若樁尖進入軟土層,應繼續施打;若樁身被打斷,應會同有關單位研究補樁方案。

2、樁到一定深度后打不下去;或樁錘和樁突然回彈,原因可能是樁尖碰到孤石或已打到硬土層,這時應減小樁錘落距,慢慢往下打,待樁尖穿過障礙之后再加大落距,如仍打不下去,根據地質資料核對樁尖入士深度的地質情況,會同有關單位解決。

3、施打過程中,若樁頭已嚴重破損,不得再打,待采取措施后,方可繼續施打。

二、打樁常見問題分析及處理

打樁施工中會發生打壞、打歪、打不下去等問題。發生這些問題的原因是復雜的,有工藝操作上的原因,有樁的制作質量上的原因,也有土層變化復雜等原因。因此,在發生這些問題時,必須具體分析及處理,必要時與設計單位共同研究解決。

1、樁頂、樁身被打壞:這種現象一般是樁頂四周打壞,或者頂面被打碎,甚至樁頂鋼筋全部外露,樁身斷折。發生這些問題的原因及處理方法如下:

1)樁頂不平、樁帽不正或不平使樁處于偏心受沖擊狀態,局部應力增大,極易損壞。因此在制作時,樁頂面與樁軸線要嚴格保持垂直,施打前,樁帽要安放平整,襯墊材料要選擇適當;打樁時要避免打歪后仍繼續打,一經發現歪斜應及時糾正。

2)在打樁過程中如出現下沉速度慢而施打時間長,錘擊次數多或沖擊能量過大時,稱為過打。過打發生的原因是:樁尖通過硬層,最后貫入度定得過小,錘的落距過大。由于混凝土的抗沖擊強度只有其抗壓強度的50%,如果樁身混凝土反復受到過度的沖擊,就容易破壞。遇到過打,要及時分析地質資料,判斷土層情況,改善操作方法,采取有效措施解決。

3)樁身混凝土強度等級不高。有的是由于砂、石含泥量較大,有的是由于養護齡期不夠,未達到要求的強度等級就進行施打,致使樁頂、樁身打壞。樁身一旦打壞,可加鋼夾箍用螺栓拉緊焊牢補強。

2、打歪:樁頂不平、樁身混凝土凸肚、樁尖偏心、接樁不正或土中有障礙物,或者打樁時操作不當(如初入土時樁身就歪斜而未糾正即施打等)均可導致樁打歪。為防止把樁打歪,可采取以下措施:

1)樁機導架必須校正兩個方向的垂直度。

2)樁身垂直,樁尖必須對準樁位,同時,樁頂要正確地套入樁錘下的樁帽內,并保證在同一垂直線上,使樁能夠承受軸心錘擊而沉入土中。

3)打樁開始時采用小落距,待樁入土一定深度后,再按要求的落距將樁連續錘擊入土中。

4)注意樁的制作質量和樁的驗收檢查工作。

5)設法排除地下障礙物。

3、打不下:如初入土1~2m就打不下,貫入度突然變小,樁錘嚴重回彈可能遇到舊的灰土或混凝土基礎等障礙物,必要時應徹底清除或鉆透后再打,或者將樁拔出,適當移位再打,如樁已入土很深,突然打不下去,可能有以下情況:

1)樁頂、樁身已被打壞;

2)土層中夾有較厚的砂層或其它的硬土層,或遇鋼碴、孤石等障礙。此時,應會同設計勘探部門共同研究解決。

3)打樁過程中,因特殊原因不得已而中斷,停歇時間過長,由于土的固結作用,致使樁身周圍的土與樁牢固結合而難以繼續將樁打入土中,因此,在打樁施工前,必須做好各方面準備工作以保證施打的連續進行。

4)一樁打下,鄰樁上升(亦稱浮樁):這種現象多發生在軟土中。當樁沉入土中時,由于樁身周圍的土體受到急劇的擠壓和擾動,靠近地面的部分將在地表面隆起和水平位移。當樁布置較密,打樁順序又欠合理時,土體隆起產生的磨擦力將使已打入的樁浮起,或將鄰樁拉斷,或引起周圍土坡開裂、建筑物裂縫。浮樁將影響樁的承載力和沉降量,因此,當樁距小于4倍樁徑時,應合理確定打樁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