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焊接與焊接設備使用安全技術措施方案

焊接與焊接設備使用安全技術措施方案

2024-07-11 閱讀 2824

焊接與焊接設備使用安全技術措施

1、焊接工作開始前,應首先檢查焊機和工具是否完好和安全可靠。如焊鉗和焊接電纜的絕緣是否有損壞的地方、焊機的外殼接地和焊機的各線點觸是否良好。不允許未進行安全檢查就開始操作。

2、在狹小空間、容器和管道內工作時,為防止觸電,必須穿絕緣鞋,腳下墊有橡膠板或其他絕緣襯墊;最好兩人輪換工作,以便互相照看。否則就需有一名監護人員,隨時注意操作人的安全情況,一遇有危險情況,就立即切斷電源進行搶救。

3、身體出汗后而使衣服潮濕時,切勿靠在帶電的鋼板或工件上,以防觸電。

4、工作地點潮濕時,地面應鋪有橡膠板或其他絕緣材料。

5、更換焊條一定要戴皮手套,不要赤手操作。

6、在帶電情況下,為了安全,焊鉗不得夾在腋下去搬被焊工件或將焊接電纜掛在脖頸上。

7、推拉閘刀開半時,臉部不允許直對電閘,以防止短路造成的火花煉傷面部。

8、下列操作必須在切斷電源后才能進行:

更改焊機接頭時;

更換焊件需要改接二次回路時;

更換保險裝置時;

焊機發生故障需進行檢修時;

轉移工作地點搬動焊機時;

工作完畢或臨時離開工作現場時。

9、電焊、氣割,嚴格遵守“十不燒”規程操作。

10、操作前應檢查所有工具、電焊機、電源開關及線路是否良好,金屬外殼應有安全可靠接地,進出級應有完整的防護罩,進出端應用銅接頭焊牢。

11、每臺電焊機應有專用電源控制開關。開關的保險絲容量,應為該機的1.5倍,嚴禁用其它金屬絲代替保險絲,完工后,切斷電源。

12、電氣焊的弧火花點必須與氧氣瓶、電石桶、乙炔瓶、木材、油類等危險物品的距離不少于10米。與易爆物品的距離不少于20米。

13、乙炔瓶氧氣瓶均應設有安全回火防止器,并分開堆放,橡皮管連接處須用軋頭固定。

14、氧氣瓶,嚴防沾染油脂、有油脂衣服、手套等,禁止與氧氣瓶、減壓閥、氧氣軟管接觸。

15、清除焊渣時,面部不應正對焊紋,防止焊渣濺入眼內。

16、經常檢查氧氣瓶與磅表頭處的螺絞是否滑牙,橡皮管是否漏氣,焊槍嘴和槍身有無阻塞現象。

17、注意安全用電,電線不準亂拉,電源線均應架空扎牢。

18、焊割點周圍和下方應采取防火措施,并應指定專人防火監護。

篇2:交直流焊接設備管理責任制

1.總則

1.1交直流焊接設備的日常管理由使用車間、班組及其指定的專責工負責。

1.2交直流焊接設備日常出現的機械缺陷由使用單位電焊工自行處理,電氣缺陷和絕緣測試工作由使用單位聯系電氣車間處理。

1.3因使用維護不當造成交直流焊接設備不好用,影響機組主輔設備檢修、投運、備用時,按廠可靠性管理制度考核。

2.電焊機、變阻器的安全使用規定

2.1電焊機的工作環境應與焊機技術說明書的規定相符。電焊機應保持清潔,應平穩地安放在通風良好、干燥的地方,不準靠近高熱以及易燃易爆危險的場所;室外使用的電焊機必須有防雨雪的防護措施。

2.2在易燃易爆場所使用焊機時,工作地點與易燃易爆物品最小水平距離為5米以上。在可能引起火災、爆炸的場所及附近進行焊接工作時,應按規定辦理動火工作票手續,并必須備有消防器材。

2.3電焊機必須裝有獨立的專用電源開關,當電焊機超負荷時,應能自動切斷電源。嚴禁多臺電焊機共用一個電源開關。

2.4在電焊機電源開關合閘前,應檢查電焊機外殼是否已接地,導線絕緣是否良好,禁止使用有缺陷的焊接設備和工具。

2.5電焊機一次電源線長度不宜超過2米,二次線使用軟橡膠專用電纜,長度至少5米,一般不宜超過30米,盡可能使用整根二次線。若二次線有接頭時不允許超過三個,接頭應接好并做好絕緣處理。

2.6電焊機不允許超負荷使用,其運行溫升,不應超過電焊機規定的溫升限值。

2.7電焊設備外殼應的良好的保護接地(零),接地電阻不得大于4Ω,不得多臺設備串聯接地。電焊機的高低壓接線端應有屏蔽罩。

2.8禁止利用氧氣、乙炔、氫氣、油管道等易燃易爆管道作為電焊機接地裝置的自然接地極和二次導線,防止產生火花而引起爆炸。

2.9變阻器在使用前應檢查各部分螺絲應緊固,然后方可投入使用。變阻器鎳絲老化后應及時更換、變阻器鎳絲不得與外殼接觸。

2.10臨時離開工作現場或停止使用時,必須切斷電焊機一次電源。

3、電焊機、變阻器、直流焊網箱的檢驗要求

3.1長期停用(3個月以上)或檢修后的電焊機、變阻器、直流焊網箱在第一次送電前,必須檢查電氣接線是否正確可靠,并用500V搖表測量絕緣電阻,應不低于1MΩ;

3.2電焊機、變阻器、直流焊網箱每年應根據設備狀態進行維修。每年進行1次絕緣電阻測量;

篇3:焊接與焊接設備使用安全技術措施方案

焊接與焊接設備使用安全技術措施

1、焊接工作開始前,應首先檢查焊機和工具是否完好和安全可靠。如焊鉗和焊接電纜的絕緣是否有損壞的地方、焊機的外殼接地和焊機的各線點觸是否良好。不允許未進行安全檢查就開始操作。

2、在狹小空間、容器和管道內工作時,為防止觸電,必須穿絕緣鞋,腳下墊有橡膠板或其他絕緣襯墊;最好兩人輪換工作,以便互相照看。否則就需有一名監護人員,隨時注意操作人的安全情況,一遇有危險情況,就立即切斷電源進行搶救。

3、身體出汗后而使衣服潮濕時,切勿靠在帶電的鋼板或工件上,以防觸電。

4、工作地點潮濕時,地面應鋪有橡膠板或其他絕緣材料。

5、更換焊條一定要戴皮手套,不要赤手操作。

6、在帶電情況下,為了安全,焊鉗不得夾在腋下去搬被焊工件或將焊接電纜掛在脖頸上。

7、推拉閘刀開半時,臉部不允許直對電閘,以防止短路造成的火花煉傷面部。

8、下列操作必須在切斷電源后才能進行:

更改焊機接頭時;

更換焊件需要改接二次回路時;

更換保險裝置時;

焊機發生故障需進行檢修時;

轉移工作地點搬動焊機時;

工作完畢或臨時離開工作現場時。

9、電焊、氣割,嚴格遵守“十不燒”規程操作。

10、操作前應檢查所有工具、電焊機、電源開關及線路是否良好,金屬外殼應有安全可靠接地,進出級應有完整的防護罩,進出端應用銅接頭焊牢。

11、每臺電焊機應有專用電源控制開關。開關的保險絲容量,應為該機的1.5倍,嚴禁用其它金屬絲代替保險絲,完工后,切斷電源。

12、電氣焊的弧火花點必須與氧氣瓶、電石桶、乙炔瓶、木材、油類等危險物品的距離不少于10米。與易爆物品的距離不少于20米。

13、乙炔瓶氧氣瓶均應設有安全回火防止器,并分開堆放,橡皮管連接處須用軋頭固定。

14、氧氣瓶,嚴防沾染油脂、有油脂衣服、手套等,禁止與氧氣瓶、減壓閥、氧氣軟管接觸。

15、清除焊渣時,面部不應正對焊紋,防止焊渣濺入眼內。

16、經常檢查氧氣瓶與磅表頭處的螺絞是否滑牙,橡皮管是否漏氣,焊槍嘴和槍身有無阻塞現象。

17、注意安全用電,電線不準亂拉,電源線均應架空扎牢。

18、焊割點周圍和下方應采取防火措施,并應指定專人防火監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