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職業病防治管理制度

職業病防治管理制度

2024-07-11 閱讀 8570

第一條為加強對職業病防治管理工作,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職業病范圍和職業病種類,根據國家《職業病范圍和職業病患者處理辦法規定》劃分。

第三條職業病確診程序:首先由本廠職工醫院對從事有害作業的職工進行健康檢查,發現有陽性體征者,要結合職工自我感覺癥狀,以及年齡、工齡,工作環境等,做出初步診斷,然后,由職工醫院介紹至“濰坊市職業病鑒定委員會”進一步檢查,由該委員會確定為職業病。

第四條職業病及職業中毒及職業中毒的預防和管理,由公司職工醫院安全管理部門、公司工會各盡其職,密切配合,共同負責。疑難重大問題報公司勞動鑒定委員會確定。

第五條查體

(一)凡從事粉塵、有毒作業的員工,上崗前應嚴格進行查體,禁止不適宜從事粉塵、有毒作業人員流入該區。

(二)從事有害作業的職工,自查體時開始建立基礎檔案,作為后期健康查體的參考資料和診斷依據。

(三)為了及時掌握接觸粉塵作業和其它有害作業員工的健康狀況,便于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按照國家規定,在“濰坊市職業病鑒定委員會”的統一領導下,公司職工醫院會同安全管理部門、公司工會,組織從事有害作業的員工定期進行健康檢查。

(四)嚴格控制查體對象和查體范圍,凡符合查體條件和查體范圍的員工,要動員其參加健康查體,及時掌握其健康狀況。

(五)對所有從事有害作業的員工,都要建立健康檔案和卡片。

(六)凡大批量集體查體,其結果要及時報告有關部門和領導,并提出改進措施、建議意見。

第六條職業病患者管理

(一)認真做好各種職業病患者的管理工作,使患者安心工作和治療。

(二)對已經確診的職業病患者要定期組織復查,積極防止并發癥。

(三)按規定做好各類職業病患者的安置工作。凡己確診的職業病患者,由職工醫院提出書面建議,綜合管理部負責將其調離原崗位,適當調整工種,對勞動能力有輕度減退的患者,可酌情使其從事適當的輕體力工作;對勞動能力顯著減退者,可安置在勞動條件較好的環境,從事力所能及的工作,并作康復醫療活動。

(四)凡符合參加職業病健康查體條件的員工,均享受公費檢查待遇,該項費用由公司負擔。

(五)職業病患者到職工醫院就診,享受國家規定的生活補貼和其他有關待遇。

(六)需要去上級有關部門復查的職業病患者,由職工醫院聯系,方可外出復查。擅自去其他醫院復查者,一切費用一律不予報銷。

第七條職業病的預防與治療

(一)凡患有各種活動性肺結核、腸結核、腎結核、骨結核、上呼吸道及支氣管疾病、萎縮性鼻炎、鼻腔腫瘤、支氣管喘息,支氣管擴張、肺硬化、肺氣腫、胸膜疾病,顯著影響呼吸功能的胸膜粘連以及心血管系統的心質性疾病,動脈硬化、高血壓、心質性心臟病的患者,嚴禁從事粉塵和有毒作業,防止職業病的擴大。

(二)在有粉塵、有毒作業區內,要增加必要的保健措施,改善勞動保護條件,減少職業病的發生。

(三)對塵肺病治療原則應以控制發展,防止感染并發癥為重點,輔以調節性生理功能的藥物治療,使其改善健康狀況,提高機體的抵抗能力。?

(四)對其他職業病患者,也要采取積極措施加強治療,必要時可以轉上級醫院診斷治療,爭取創造良好的治療條件,減輕患者的痛苦。

(五)企業要創造條件,組織好職業病患者的療養,減輕癥狀,爭取早日康復。

篇2:主管礦主的職業病防治職責

1、認真貫徹國家有關職業病防治的法律、法規、政策和標準,落實各級職業病防治責任制,確保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的健康與安全。

2、設置與企業規模相適應的職業衛生管理機構,建立三級職業衛生管理網絡,配備專業或兼職職業衛生專業人員,負責本單位的職業病防治工作。

3、每年向職工代表大會報告企業職業病防治工作規劃和落實情況,主動聽取職工對本企業職業衛生工作的意見,并責成有關科室及時解決提出的合理建議和正當要求。

4、每季召開一次職業衛生工作領導小組會議,聽取工作匯報,親自研究和制訂年度職業病防治計劃與方案,落實職業病防治所需經費,督促落實各項防范措施。

5、根據“三同時”原則,企業新、改、擴建或技術改造、技術引進項目可能產生職業病危害的,應由衛生行政部門審核同意方可進行建設,切實做到職業病防護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

6、親自參加企業內發生職業病危害事故的調查和分析,對有關責任人玉一嚴肅處理。

7、對本單位的職業病防治工作負全面領導責任。

篇3:煤礦職業病危害防治責任制度

為貫徹執行國家有關職業病防治的法律、法規、政策和標準,加強對職業病防治工作的管理,提高職業病防治的水平,切實保障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的健康與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第五條的規定,特制定本制度。

一、本制度是從組織上、制度上落實“管生產必須管安全”的原則,使各級領導、各職能單位、各生產單位和職工明確職業病防治的責任,做到層層有責,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做好職業病防治,促進生產可持續發展。

二、本制度規定從礦領導到各單位在職業病防治的職責范圍,凡本礦發生職業病危害事故,以本制度追究責任。

三、為保證本制度的有效執行,今后凡有行政體制變動,均以本制度規定的職責范圍,對照落實相應的職能單位和責任人。

各單位和人員的職責

(一)、礦長的職責

1、認真貫徹國家有關職業病防治的法律、法規、政策和標準,落實各級職業病防治責任制,確保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的健康與安全。

2、設置與本礦規模相適應的職業衛生管理機構,配備專業或兼職職業衛生專業人員,負責本礦的職業病防治工作。

3、每年向職工代表大會報告本礦職業病防治工作規劃和落實情況,主動聽取職工對本礦職業衛生工作的意見,并責成有關單位及時解決提出的合理建議和正當要求。

4、每季召開一次職業衛生工作領導小組會議,聽取工作匯報,親自研究和制訂年度職業病防治計劃與方案,落實職業病防治所需經費,督促落實各項防范措施。

5、親自參加礦內發生的職業病危害事故調查和分析。

6、對本礦的職業病防治工作負全面領導責任。

(二)、礦職業衛生工作領導小組職責

在礦長的領導下,根據國家有關職業病防治的法律、法規、政策和標準的規定,在本礦中具體組織實施各項職業病防治工作,具體職責:

1、組織制訂(修改)職業衛生管理制度和職業安全衛生操作規程,并督促執行。

2、根據本礦機構設置,明確各單位、人員職責。

3、制訂礦年度職業病防治計劃與方案,并組織具體實施,保證經費的落實和使用。

4、直接領導本礦職業病防治工作,建立礦職業衛生管理臺帳和檔案。

5、組織對本礦干部、職工進行職業衛生法規、職業知識培訓與宣傳教育。

6、經常檢查本礦各單位職業病防治工作開展情況。

7、經常聽取各工區、職工關于職業衛生有關情況的匯報,及時采取措施。

8、對礦內發生職業病危害事故采取應急措施,及時報告,并協助有關單位調查和處理,對有關責任人予以嚴肅處理。

9、對本礦的職業病防治工作負直接責任。

(三)、礦技術單位的職責

1、編制礦生產工藝、技術改進方案,規劃安全技術措施等,改善職工勞動條件,促進文明生產。

2、編制生產過程的技術文件、技術規程,制作和提供生產過程中的職業病危害因素種類、來源、產生部位等技術資料。

3、對生產設施、防護設施進行維護保養,檢修,確保安全運行。

4、對本礦的職業病防治工作負技術責任。

(四)、職業衛生領導小組辦公室人員職責

1、協助領導小組推動礦開展職業衛生工作,貫徹執行國家法規和標準。收集整理各項技術措施、計劃,并且督促有關單位切實按期執行。

2、配合培訓中心牽頭組織對職工進行職業衛生培訓教育,總結推廣職業衛生管理先進經驗。

3、組織職工進行職業健康檢查,并建立健康檢查檔案。

4、收集整理職業病危害因素的日常監測報表。

5、匯總整理職業安全衛生操作規程,對這些制度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6、定期組織現場檢查,對檢查中發現的情況,報告領導小組研究處理。

7、負責職業病危害事故報告,參加事故調查處理。

8、負責建立礦職業衛生管理臺帳和檔案,負責登錄、存檔、申報等工作。

9、審批個人防護用品。

10、督促職工嚴格按操作規程生產,確保個人防護用品的正確使用。

11、發生職業病危害事故時,迅速上報,并與礦內醫院配合及時組織搶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