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能計量故障事故報告制度
1為明確用電計量裝置故障或事故(含人員安全、工作責任事故或故障)的發現、報告、處理等管理程序,特制定本制度。
2凡發生下列情況之一者,為計量故障:
a)(電壓、電流)互感器變比差錯;
b)電能表與(電壓、電流)互感器接線差錯;
c)倍率差錯;
d)電能表機械故障與電氣故障(包括卡字、倒轉、擦盤、跳字、潛動);
e)電流互感器開路或匝間短路;
f)電壓互感器斷熔絲或二次回路接觸不良;
g)雷擊或過負荷燒表、燒互感器;
h)因計量標準器不準而造成的大批量電能表與互感器重新檢定;
i)一次回路反相序;
j)表計內部接線差錯;
k)電壓互感器二次電壓與電能表不符;
l)常規電流互感器的負荷電流低于5%;
m)電壓互感器與電流互感器不是從同一電源點引出;
n)電能表無電壓運行。
3凡發生下列情況之一者,為計量檢定(含現場檢驗)質量責任事故或故障
a)不按操作規范進行操作,造成被檢電能計量器具損壞的;
b)不按計量檢定規程進行檢定,造成檢定結論錯誤的;
c)出具錯誤的檢定、測試數據的;
d)出具證書不符合規定的;
e)無故拖延檢定期限的;
f)因管理不善造成檢定證書、檢定記錄、計量器具使用說明書等技術檔案、資料遺失或損失。
4凡屬下列情況之一者,為財產與人身安全事故或故障
a)因管理不善造成儀器設備和貴重工具遺失的;
b)違反安全、防火等規定,造成儀器設備等財產損壞的;
c)違反安全、防火等規定或違反操作規范,造成人身傷亡的。
5所有員工都要提高警惕,自覺遵守《電業安全工作規程》、《安全生產工作規定》、《電業生產事故調查規程》等有關規章制度,認真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堅持保人身、保設備、保電網的原則,促進電能計量檢測體系全過程安全管理,切實保障安全、文明生產,更好地為計量事業服務。
6一旦發生事故或故障,必須立即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或故障擴大。同時,應保護好事故或故障現場。未經調查和記錄的事故和故障現場,不得任意變動。現場人員應如實提供現場情況或寫出事故原始材料,并保證其真實性。對于人身事故,應迅速搶救傷員。
7電能計量部在用電能計量標準裝置或其它儀器、儀表,以及本供電營業區內在用的用電計量裝置應正確使用、維護、保養。由于使用不當、維護不周或其它原因造成計量標準器或工作計量器具損壞,當事者應立即向部主任或專業負責人報告;損壞電能計量標準器或自身價值在5000元及以上的儀器、儀表,部主任應在當日內向部門領導和電能計量專責人(師)報告。電能計量專責人(師)應在三天內查明事故原因,并向公司總工程師報告。若發生人身或重大設備計量事故,尚應向公司安監科報告。
8凡屬于電能計量故障差錯的,按電能計量部正常工作業務范圍進行處理。具體可參照DL448—91中7.2款有關規定執行。
9發生事故,應立即報告部主任和部門領導。一般事故或故障應在發生后當日報告,重大計量事故應在發現的同時立即報告。事故或故障報告,先口頭后書面。書面報告應在發生后三天內。
10事故或故障報告應實事求是地記述事故現象、產生原因,并提出整改措施,不得隱瞞或歪曲真相。
11發生人身或重大設備計量事故,部門領導接到口頭報告后,應立即趕赴現場組織救護,防止事故擴大。
12發生事故或故障的當日(最遲次日)由部主任會同部安全員、專業技術人員、事故或故障當事人及有關人員在事故現場進行分析。
13部門領導或臨時代理人接到事故報告后,根據職責和權限及時組織調查處理,或移交有關人員進行調查處理。
a)下列計量事故由部門領導組織調查,提出處理意見報公司總工程師研究決定(必要時尚應報省電力有限公司備案)。
1)電能計量標準裝置主標準器或主要配套設備損壞而中斷檢定工作的;
2)電能計量標準器遺失的;
3)原價值總額達5000元及以上的固定資產遺失或損壞的;
4)發生人身傷亡事故的。
b)除發生上款計量設備事故或人身傷亡事故之外的其它事故,由電能計量部主任負責組織調查,報部門領導處理。
14發生事故或故障應立即進行調查分析。調查分析事故必須實事求是,尊重科學,嚴肅認真,堅持“三不放過”(即事故原因不清楚不放過,事故責任者和應受教育者沒有受到教育不放過,沒有采取防范措施不放過)原則,必須查清事故發生的原因,查清事故的責任者,分析整改防范措施是否切實、可行、有效。
15發生事故,應根據其危害程度、事故原因和責任者在發生事故時采取的措施及善后工作情況,以及對待事故分析報告的態度,分別追究直接責任者和領導者的責任。
16發生事故不按規定及時報告或隱瞞、歪曲真相者,一經發現,按故意違章造成事故處理,并加重處罰。
17事故或故障發生過程、調查分析和處理意見,以及設備修復情況應有記錄。
篇2:電業局電能計量裝置裝拆換及故障處理管理辦法
**電業局電能計量裝置裝拆換及故障處理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根據《電能計量裝置技術管理規程》(DL/T448-2000)、四川省電力公司企業標準Q/CDL218.06-20**《電能計量管理(試行)》和《關于印發電能計量裝置全過程管理辦法的通知》[川電營銷(2004)93號]的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電力營銷部是我局電能計量裝置裝拆換及故障和差錯電量處理的職能部門。
第三條:電力營銷部負責本辦法的貫徹、執行。
第四條:電力營銷部負責建立和健全有關電能計量裝置裝拆換及故障和差錯電量處理的各項技術資料及管理制度。
第二章電能計量裝置裝、拆、換管理
第五條:電能計量裝置裝拆換工作票是反映和記載電力營銷管理部門對客戶電能計量裝置裝、拆、換事宜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對客戶用電建檔立戶的和變更電費帳卡及中止供用電有關記錄的重要依據。
第六條:電能計量裝置裝拆換工作票采用四川省電力公司制定的統一格式,由客戶代表負責填寫。填寫項目準確完整,字跡清晰,并要求與客戶現場實際情況及電費帳卡記錄、客戶檔案相符。由客戶代表負責傳遞,形成以客戶代表為中心的傳遞網絡。
第七條:電能計量裝置裝拆換工作票要按流程和時間傳遞、辦理、審核、歸檔,不得脫節。上一道手續要為下一道手續奠定基礎,下一道手續要對上一道手續的內容進行審核,形成電能計量全面質量管理和監督,以增強電能計量裝置裝拆換工作票內容的準確性、嚴密性。若有項目填寫不全和存在差錯者,下一道手續進行人有權予以退回。
第八條:填寫電能計量裝置裝拆換工作票的依據為:
1、客戶外部、內部工程已竣工驗收合格具備送電條件;
2、各項應收費用已全部收齊;
3、客戶申請變更用電事宜的函件;
4、電能計量裝置現場校驗異常。
5、新裝電能計量裝置裝拆換工作票由客戶中心客戶代表統一編制客戶戶號,以便歸檔入卷。
第九條:計量人員應對現場裝、拆、換情況做好記錄,并在現場開具《電能計量裝置裝、拆、換工作處理單》,由供用電雙方簽字認可。
第十條:因電能計量裝置裝、拆、換需要處理的電能計量器具,業務人員應立刻開具電能計量裝置裝、拆、換工作傳票,并將傳票發送至裝表部門。
第十一條:裝表部門在接到電能計量裝置裝、拆、換通知單后,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處理完畢。
第十二條:裝表部門在完成電能計量裝置裝、拆、換后,應在當日將電能計量器具退還庫房。
第十三條:除居民客戶外,電能計量裝置裝拆換時限考核要求在五個工作日內完成。
第三章電能計量裝置故障及差錯電量的處理
第十四條:電能計量裝置故障核查、處理工作程序
①按照電能計量職責劃分管理原則,電能計量裝置發生故障,由營銷部組織核查、分析、處理。
②負責核查故障的計量人員在接到通知后,必須到故障現場核查故障情況。現場核查內容包括:查明是否故障、故障類型、故障日期、起始時間,出具試驗報告,并在現場開具《計量裝置故障處理單》,由供用電雙方簽字認可。
③對現場已處理的故障,核查人員應對現場處理情況做好記錄,涉及退補電量的經營銷部經批準后,送交營業窗口,由營銷部有關人員按照規定進行處理。
④因故障需處理的電能計量器具,業務人員應立刻開具電能計量器具故障處理工作傳票,并將傳票發送至裝表部門。
⑤裝表部門在接到電能計量器具故障處理通知單后,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處理完畢。
⑥裝表部門在完成電能計量器具故障處理后,應于當日將故障電能計量器具退還庫房。
⑦對需要確認故障的電能表、電力互感器應及時進行檢定,并填寫《電能計量裝置故障、缺陷記錄》,送電能計量專責協調處理。
⑧對發生的計量故障、造成的電量差錯,應認真調查、認定,分清責任,確認故障性質和發生故障的時間,將相關內容記錄詳細,電能計量專責根據有關規定進行差錯電量的計算和核實,由分管營銷的領導簽字認可后,交營業業務和核收人員具體辦理。
⑨安裝在變電站或并網電廠的關口電能計量裝置出現故障后,由當地供電企業將缺陷上報生技部門,由生技部門將缺陷通知單傳遞到營銷部門。營銷部門應及時安排處理,在接到缺陷通知單5個工作日內處理完畢,并將處理結果反饋局生技部門。涉及并網電廠結算關口的缺陷,還應將處理意見反饋到調度部門。
⑩對于竊電行為造成的計量裝置故障或電量差錯,計量人員和用電檢查人員應注意對竊電事實的依法取證,當場對竊電事實寫出書面認定材料,由竊電方負責人簽字認可。
第十五條:電能計量裝置故障處理須在三個工作日內完成。
第十六條:所有故障引起的電量、電費退補計算程序,按照有關規定執行。
第四章附則
第十七條:本辦法自二○○四年十一月一日起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