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KV線路運行班技術培訓上崗制度
為了提高本班人員的整體素質,貫徹并深化局對全體員工的考核要求,結合本班專業和人員的基本現狀,在甘肅省電力公司、白銀供電局對員工技術培訓、考試及上崗等方面的規定、制度、實施辦法的支持下,并對其在班內進行細化和補充,制定本班技術培訓及上崗制度,全班人員必須嚴格遵守執行,從而達到本班技術培訓考試及上崗工作的標準化,制度化。
一、任務、目標、原則
1、任務:貫徹上級部門的規定,適應企業發展本班工作對員工的要求,全面開展崗位培訓,努力提高全員素質。
2、目標:員工隊伍在崗位上整體素質得到較大提高,能適應本崗工作的需要,部分人員具有一專多能的工作能力。
3、原則:
(1)崗位成才的原則
(2)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原則
(3)自學與培訓相結合的原則
(4)內容與人員各自現狀相統一的原則
(5)循序漸進的原則
二、工作程序
1、培訓員每年年終根據本年度培訓計劃完成情況及培訓效果,結合班內人員變動情況負責制定下一年度、月度培訓計劃,一式兩份填寫年度月度培訓計劃表,經班長組織本班人員討論通過并審核簽字后報工區培訓員審核,審核后一份保留班內,一份報工區培訓員。
2、培訓員按照月度培訓計劃協助班長每月按期完成培訓內容,監督培訓過程的實施,并負責作好相應記錄。
三、培訓內容
1、《電工基礎知識》
2、《輸電線路知識問答》
3、《電業安全工作規程》(電力線路部分)
4、《送電線路運行規程》
5、《送電線路驗收規范》
6、《電業事故調查規程》
7、線路工作基本操作技能
8、其他相關知識
四、培訓和考試方式
1、技術講課:每月開展至少兩個課時,由班長、安全員、技術員、某一方面有特長的人員或請外班組人員擔任主講,其內容主要以理論性技術性較強的專業知識為主、力求使班內每個人員都能聽懂為宜。
2、技術問答(現場安全技術培訓督查情況表):每月由工區進行督查,由工區培訓員根據該月培訓計劃及人員的具體層次狀況進行確定、嚴禁一視同仁的出題,人員應根據月度培訓計劃進行自學,全班統一進行答題。
3、現場考問:每月每人不得少于一次,采取一問一答式的方式進行,不限定地點時間,培訓員對考問題目及回答效果進行評價記錄。
4、實踐技能培訓:每年在春秋檢工作開展前各進行一次,同時在實踐工作中進行加強性訓練。
5、反事故演習:每年開展二次,由工區生技組安排進行,并對演習中的問題制定措施進行改正。
6、“三提高”管理:培訓嚴格按照省公司及站內“三提高”管理工作規定執行。
五、考試及上崗制度:
1、每年進行一次《安規》考試,考試不及格者嚴格執行局、工區頒發的考試及上崗制度。
2、每年進行一次專業規程考試,考試不及格者嚴格執行局、工區頒發的考試及上崗制度。
本制度僅限于本班內使用,如與各上級新頒發的制度抵觸執行上級制度。
篇2:人員技術培訓制度
人力資源是企業競爭力中最主要的因素,人的綜合素質又是人力資源中的主要因素。各種形式的培訓是提高人員素質的有效途徑,隨著汽車技術的日新月異,新產品、新技術、新裝備、新材料、新工藝不斷涌現,培訓和學習是沒有止境的。
1、培訓形式:
上崗培訓:由行業主管部門和學校聯合主辦,通過對本行業相關法律法規、職業道德、安全知識的教育,取得上崗資格證。
技術等級培訓:由行業主管部門聯合勞動部門共同舉辦,包括汽車修理各工種的初級、中級、高級工培訓,考核合格由勞動部門發給技術等級證書。
技術專題培訓:針對某項新技術的培訓,由專家主講,發結業證書。
特殊崗位培訓:廠長、檢驗員、業務員、結算員等崗位的培訓,合格者由行業主管部門發給上崗證書。
企業內業務技術性訓:由企業內根據需要自行組織的培訓。
2、建立人員檔案。編制全廠人員名冊,記錄人員的姓名、性別、年齡、身份證號、籍貫、文化程度、工種、技術等級、住址、電話等基本信息。
3、編制崗位的素質能力要求。
4、每年依據本企業人員情況及崗位能力要求,編制年度培訓計劃,確定參加培訓人員的名單和培訓種類及本企業自行組織培訓的詳細計劃,并上報運管處維管科一份。
5、參加培訓人員應與企業簽訂服務合同,服務3年以上的,培訓費用由企業承擔,不到3年由本人承擔。
6、制定獎懲措施,凡外派參加培訓人員,成績合格者費用按合同規定由企業方承擔,不合格者,企業方不予承擔(應在合同中明確),成績優秀者應予獎勵。
7、每次參加培訓的資料和記錄,應建立檔案,妥善保管。
8、服務合同期滿后,人員要求調離本企業的,應在一個月前向廠方提出書面辭職報告。人員調離時應由相關業務科室簽署意見,廠長批準。在沒有經濟糾葛的情況下,應予同意。
合同期未滿要求辭職的,則按合同規定辦理。
9、人員培訓管理工作由辦公室負責。
篇3:縣煤礦安全技術培訓中心工作職責
一、認真執行國家煤監部門對煤礦安全培訓工作所規定的培訓大綱和教學計劃,全面貫徹國家有關煤礦安全生產的各項方針、政策、法律、法規、指令和決定。
二、擬定培訓中心各職能部門崗位職責,不斷完善各項管理制度,加強管理人員及教師的德、能、勤、績考核工作。
三、在上級有關部門的指導下,負責聯系培訓項目,擬定培訓計劃,安排任課教師,確定正常的教學秩序,并做到期期有閉幕,季度有總結,有改進、有提高。
四、負責培訓中心的日常事務管理工作,注意收集和處理煤礦安全培訓工作的信息,加強對外聯系與合作,使培訓工作與全縣煤礦安全生產需要緊密結合。
五、加強對實驗實習設施的管理工作,定期檢查實驗實習設備的使用情況并進行保養,對實驗設備的維修、添置、補充及對提出建議并擬出計劃上報。
六、加強師資隊伍建設,負責擬定教師的聘請、增補及培訓計劃,切實保證培訓工作的正常教學秩序,努力建設一支即有理論知識又有現場工作實踐經驗的教師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