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辦公場所管理規定范本

辦公場所管理規定范本

2024-07-11 閱讀 1051

辦公場所管理規定

一、辦公室機要規定:

⑴、辦公桌上不準擺放機要文件和布控圖表;

⑵、墻面上不準無遮擋暴露緊急事件工作流程圖和處理程序;

⑶、機要文件的草稿紙應立即銷毀,不準亂丟;

⑷、各類記錄本不準亂放,一律置于文件柜內固定地方;

⑸、未經允許不準在辦公室內翻動辦公用品和各種文件;

⑹、所有部門或公司公文、質量管理文件、專用圖表等嚴禁外借;

⑺、未經部門同意,任何人嚴禁將所有的機要文件及其復印件帶回家。

二、辦公室紀律規定:

⑴、不準在工作時間內吸煙、不準閑談、不準看書報;

⑵、任何人不準在工作時間內在辦公室接待親朋好友;

⑶、不準把衣物搭在椅背上,私人衣物、物件等全部存放在衣柜中;

⑷、辦公桌上不準置放食物以及帶有包裝的飲料等;

⑸、各類商品、私人購置物品不準攜帶進入辦公室;

⑹、管理人員離開辦公室要在白板上注明去向和時限。

三、辦公室值班人員必須堅守崗位,離開而誤事;

四、辦公室內務管理規定:

⑴、辦公室衛生由文員負責指派人打掃;

⑵、辦公室人員必須保持室內清潔、整齊,辦公用品擺放有序;

五、上所列條款若有違反一律以輕度過失處理(員工守則中已有規定的除外)。

篇2:易燃易爆危險場所檢修作業安全管理規定

第一條(目的和依據)

為加強易燃易爆危險場所檢修作業安全管理,有效防范檢修作業過程中各類事故的發生,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依據《安全生產法》、《消防法》、《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以及《上海市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辦法》和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標準,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適用范圍)

本市行政區域內在易燃易爆危險場所中,從事設備設施的檢修作業及其安全監督管理,適用本規定。

本規定所稱易燃易爆危險場所是指生產、儲存、使用、經營易燃易爆危險化學品的場所;

本規定所稱檢修作業是指施工、維護保養、清洗、檢測檢驗等作業。

第三條(管理部門的職責)

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依法對易燃易爆危險場所檢修作業實行綜合安全監督管理。

建設管理部門對易燃易爆危險場所建設工程施工實施行業安全監督管理。

公安消防部門對易燃易爆危險場所依法實施日常監督檢查。

質量技術監督管理部門對特種設備重大修理過程的監督檢驗實施監督管理。

市政管理部門對燃氣供氣設備設施檢修作業實施安全監督管理。

第四條(生產經營單位責任)

存在易燃易爆危險場所的生產經營單位(以下簡稱“生產經營單位”),對檢修作業負有下列安全管理職責:

(一)按照有關法律、法規、標準,制定本單位易燃易爆危險場所檢修、動火作業安全管理、易燃易爆危險物品和場所防火防爆管理等規章制度;

(二)負責審查檢修作業單位的相關資質;審核檢修作業單位編制的作業方案(包括檢修作業安全措施);

(三)對進入易燃易爆場所從事檢修作業的人員進行安全培訓,告知易燃易爆危險場所存在的危險因素及相應的安全防范措施;

(四)負責審批《檢修安全作業證》、《動火安全作業證》等;

(五)負責檢修作業現場的日常檢查和督促;

(六)法律、法規及規章規定的其他職責。

第五條(檢修作業單位責任)

按照“誰作業、誰負責”的原則,檢修作業單位負責檢修作業任務范圍內的下列安全管理職責:

(一)制定檢修作業方案及檢修安全防范措施;

(二)組織落實檢修作業安全防范措施;

(三)開工前應當向相關管理等部門告知檢修作業相關情況;

(四)組織檢修作業人員現場安全交底;

(五)辦理《檢修施工安全作業證》、《動火安全作業證》等。

(六)指定專人負責整個檢修作業過程的安全管理工作。

(七)法律、法規及規章規定的其他職責。

第六條(承發包管理)

在易燃易爆危險場所從事檢修作業的單位,應取得建設管理部門頒發的相應施工資質。從事特種設備重大更新、改造、維修的單位,還應取得質量技術監督管理部門頒發的相應的《特種設備安裝改造維修許可證》。

生產經營單位與檢修作業單位簽訂工程合同時,應當簽訂安全管理協議,明確雙方的安全生產責任。

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加強檢修作業全過程監控,防止檢修作業單位將作業任務轉包給不具備資質的單位或個人。

第七條(教育、培訓和考核)

檢修作業單位應當建立、健全對施工人員的日常安全教育、技術培訓和考核的制度,并嚴格組織實施,對從事易燃易爆危險場所檢修作業的人員,應進行專門的安全教育和培訓。

從事易燃易爆危險場所檢修作業的單位主要負責人、項目經理以及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應取得相應的安全資格證書,并具備危險化學品安全、消防相關知識和管理能力。

電焊、氣割等特種作業人員應經專門培訓、考核合格,取得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操作證后,方可上崗。

檢修作業單位不得安排未接受過安全教育、技術培訓并經考核合格的施工人員上崗作業。

第八條(檢修作業證制度)

檢修作業前,作業單位應當向生產經營單位申請辦理《設備設施檢修安全作業證》,涉及動火作業的,應當辦理《動火安全作業證》。

未經生產經營單位批準,不得進行檢修作業。

第九條(編制專題施工方案)

從事動火、進入密閉空間以及設備設施壓力試驗和氣密性試驗等危險性較大的檢修作業,作業單位應當編制專題檢修作業方案及相應的安全措施,經生產經營單位審核,檢修作業單位技術負責人審定,檢修單位負責人批準后實施。

第十條(檢修前的安全教育)

檢修作業前,生產經營單位應當會同檢修作業單位對參加檢修作業的人員進行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內容包括:檢修作業項目、任務、檢修方案和檢修安全措施;檢修作業現場和檢修過程中可能存在或出現的不安全因素及對策;檢修作業必須遵守的有關檢修安全規章制度;檢修作業過程中個體防護器具和勞動防護用品的正確使用。

第十一條(設備設施清洗和交出)

對盛有易燃易爆危險化學品的生產裝置、儲存設施的檢修作業,生產經營單位應按以下規定進行處置:

(一)必須進行工藝處理。按照退料、置換、清洗,分析等工作程序,由生產經營單位處置合格后移交;

(二)發包給專業清洗公司的,生產經營單位應會同專業清洗公司制定清洗方案和相應的安全措施,并配合做好相關工作;

(三)檢修作業場所和設備設施應與其他場所、非檢修設備設施有效隔離(拆除連接短管或加盲板);

(四)檢修作業單位和生產經營單位現場負責人雙方確認合格后,辦理檢修設備移交手續。

第十二條(警示告知)

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在易燃易爆危險場所設置檢修作業警示標志,內容包括:易燃易爆危險特性、防火防爆管理要求、檢修安全操作規定、事故防范及應急措施等事項。

檢修作業單位負責對檢修作業區域設警戒線。

第十三條(檢修作業報告制度)

檢修作業實行告知制度。檢修作業單位應當按照下列規定在作業前向有關部門報告:

(一)在易燃易爆危險場所進行新、改、擴建設工程的檢修施工作業的,應報告建設管理部門;

(二)在加油(氣)站等可能危及公共安全的場所從事檢修作業的,應報告區(縣)安全生產監管部門;

(三)涉及燃氣設施檢修作業的,應報告市或區燃氣管理部門;

(四)涉及壓力容器、壓力管道等特種設備重大檢修作業的,應當在施工前根據有關法規要求,將擬進行的安裝、改造、維修情況書面告知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告知后即可施工。

第十四條(檢修前的安全檢查)

生產經營單位和檢修作業單位現場負責人應組織有關專業管理人員對以下檢修作業安全措施的落實情況進行檢查:

(一)施工方案及安全措施現場交底;

(二)《檢修安全作業證》、《動火安全作業證》的辦理;

(三)檢修作業人員的教育培訓;

(四)生產經營單位對移交檢修的設備設施退料、置換、清洗及分析情況;

(五)設置盲板或斷開管道連接等有效隔斷措施的落實;

(六)檢修現場易燃易爆物品的清理;

(七)檢修作業使用的氣體防護器材、檢測儀器、消防器材、通信設備、照明設備等配備;

(八)檢修作業現場的消防通道、行車通道暢通;

(九)檢修現場安全警示標志及警戒線(施工安全隔離)的設置等。

第十五條(動火檢修作業限制)

?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對動用明火檢修作業實行嚴格的消防安全管理。

禁止在易燃易爆危險場所進行焊接、切割作業以及使用噴燈、電鉆、砂輪等產生火焰、火花和熱源的臨時性作業。因特殊情況需要進行動火作業的,應當辦理《動火安全作業證》。

第十六條(動火檢修作業安全措施)

從事動火檢修作業必須落實以下安全措施:

(一)執行動火作業許可制度;

(二)對裝置、設備設施、容器(爐、塔、釜、罐等)進行安全處置,符合檢修作業條件;

(三)應將動火檢修部位與其他相連的設備設施、金屬容器等有效隔斷;

(四)對動火檢修部位的設備、設施、管道、容器以及作業環境等進行測爆分析(動火作業中止半小時以上應重新測爆分析);

(五)存放易燃易爆危險化學品的設備、容器等處置合格后,應采取注滿水或充氮保護的措施;

(六)進入設備內部檢修作業,必須對設備內部可燃氣體、有害氣體的濃度和氧含量分析檢測合格;

(七)施工人員應使用相應防爆等級的防爆電器和工具;

(八)作業現場要安排2名現場監護人,配備必要的救護器具和消防器材,對作業的安全措施給予確認并做好監護工作。

第十七條(檢修作業過程安全管理)

生產經營單位及檢修作業單位應當加強檢修作業現場日常的安全巡視和檢查,督促施工人員按照施工安全技術標準、安全操作規程以及本項目施工方案進行施工作業,正確使用勞動防護用品和個體防護器具。

檢查中發現事故隱患和違反施工安全技術標準或者安全操作規程的行為,應及時予以制止或者糾正。

第十八條(作業人員的權利和義務)

作業人員應正確使用勞動防護用品和個體防護器具,嚴格遵守易燃易爆危險場所檢修作業安全管理制度;發現安全防范措施不落實或不具備檢修作業安全條件,有權拒絕檢修作業,作業過程中發現異常情況或緊急情況時,有權停止作業并撤離作業場所。

第十九條(法律責任)

未辦理動火安全作業證,在易燃易爆危險場所違法使用明火進行檢修作業,由公安消防部門依照《消防法》、《上海市消防條例》等有關規定依法實施處罰。

生產經營單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按照《安全生產法》、《上海市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辦法》等相關規定進行處罰:?

(一)將易燃易爆危險場所作業的項目發包給不具備安全條件的單位的;

(二)未在易燃易爆危險場所和相關設施、設備上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的;

(三)未制定檢修作業方案和相應的安全防護措施,并經生產經營單位技術負責人審核、檢修作業單位負責人批準的。

違反特種設備檢修安全管理規定的,由質量技術監督管理部門按照《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的相關規定進行處罰。

第二十條?本規定自二OO八年五月十五日起實施。

篇3:工作場所安全使用化學品規定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保障工作場所安全使用化學品,保護勞動者的安全與健康,根據《勞動法》和有關法規,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本規定適用于生產、經營、運輸、貯存和使用化學品的單位和人員。

第三條本規定所稱工作場所使用化學品,是指工作人員因工作而接觸化學品的作業活動;本規定所稱化學品,是指各類化學單質、化合物或混合物;本規定所稱危險化學品,是指按國家標準GB13690分類的常用危險化學品。

第四條生產、經營、運輸、貯存和使用危險化學品的單位應向周圍單位和居民宣傳有關危險化學品的防護知識及發生化學品事故的急救方法。

第五條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的工作場所安全使用化學品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第二章生產單位的職責

第六條生產單位應執行《化工企業安全管理制度》及國家有關法規和標準,并到化工行政部門進行危險化學品登記注冊。

第七條生產單位應對所生產的化學品進行危險性鑒別,并對其進行標識。

第八條生產單位應對所生產的危險化學品掛貼"危險化學品安全標簽"(以下簡稱安全標簽),填寫"危險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以下簡稱安全技術說明書)。

第九條生產單位應在危險化學品作業點,利用“安全周知卡”或“安全標志”等方式,標明其危險性。

第十條生產單位生產危險化學品,在填寫安全技術說明書時,若涉及商業秘密,經化學品登記部門批準后,可不填寫有關內容,但必須列出該種危險化學品的主要危害特性。

第十一條安全技術說明書每五年更換一次。在此期間若發現新的危害特性,在有關信息發布后的半年內,生產單位必須相應修改安全技術說明書,并提供給經營、運輸、貯存和使用單位。

第三章使用單位的職責

第十二條使用單位使用的化學品應有標識,危險化學品應有安全標簽,并向操作人員提供安全技術說明書。

第十三條使用單位購進危險化學品時,必須核對包裝(或容器)上的安全標簽。安全標簽若脫落或損壞,經檢查確認后應補貼。

第十四條使用單位購進的化學品需要轉移或分裝到其它容器時,應標明其內容。對于危險化學品,在轉移或分裝后的容器上應貼安全標簽;盛裝危險化學品的容器在未凈化處理前,不得更換原安全標簽。

第十五條使用單位對工作場所使用的危險化學品產生的危害應定期進行檢測和評估,對檢測和評估結果應建立檔案。作業人員接觸的危險化學品濃度不得高于國家規定的標準;暫沒有規定的,使用單位應在保證安全作業的情況下使用。

第十六條使用單位應通過下列方法,消除、減少和控制工作場所危險化學品產生的危害:

(一)選用無毒或低毒的化學替代品;

(二)選用可將危害消除或減少到最低程度的技術;

(三)采用能消除或降低危害的工程控制措施(如隔離、密閉等);

(四)采用能減少或消除危害的作業制度和作業時間;

(五)采取其它的勞動安全衛生措施。

第十七條使用單位在危險化學品工作場所應設有急救設施,并提供應急處理的方法。

第十八條使用單位應按國家有關規定清除化學廢料和清洗盛裝危險化學品的廢舊容器。

第十九條使用單位應對盛裝、輸送、貯存危險化學品的設備,采用顏色、標牌、標簽等形式,標明其危險性。

第二十條使用單位應將危險化學品的有關安全衛生資料向職工公開,教育職工識別安全標簽、了解安全技術說明書、掌握必要的應急處理方法和自救措施,經常對職工進行工作場所安全使用化學品的教育和培訓。

第四章經營、運輸和貯存單位的責任

第二十一條經營單位經營的化學品應有標識。經營的危險化學品必須具有安全標簽和安全技術說明書。進口危險化學品時,應有符合本規定要求的中文安全技術說明書,并在包裝上加貼中文安全標簽。出口危險化學品時,應向外方提供安全技術說明書。對于我國禁用,而外方需要的危險化學品,應將禁用的事項及原因向外方說明。

第二十二條運輸單位必須執行《危險貨物運輸包裝通用技術條件》和《危險貨物包裝標志》等國家標準和有關規定,有權要求托運方提供危險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

第二十三條危險化學品的貯存必須符合《常用化學危險品貯存通則》國家標準和有關規定。

第五章職工的義務和權利

第二十四條職工應遵守勞動安全衛生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并應及時報告認為可能造成危害和自己無法處理的情況。

第二十五條職工應采取合理方法,消除或減少工作場所不安全因素。

第二十六條職工對違章指揮或強令冒險作業,有權拒絕執行;對危害人身安全和健康的行為,有權檢舉和控告。

第二十七條職工有權獲得:

(一)工作場所使用化學品的特性、有害成分、安全標簽以及安全技術說明書等資料;

(二)在其工作過程中危險化學品可能導致危害安全與健康的資料;

(三)安全技術的培訓,包括預防、控制、及防止危險方法的培訓和緊急情況處理或應急措施的培訓;

(四)符合國家規定的勞動防護用品;

(五)法律、法規賦予的其它權利。

第六章罰則

第二十八條生產危險化學品的單位沒有到指定單位進行登記注冊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有關單位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可處以一萬元以下罰款。

第二十九條生產單位生產的危險化學品未填寫“安全技術說明書”和沒有“安全標簽”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有關單位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可處以一萬元以下罰款。

第三十條經營單位經營沒有安全技術說明書和安全標簽危險化學品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有關單位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可處以一萬元以下罰款。

第三十一條對隱瞞危險化學品特性,而未執行本規定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就地扣押封存產品,并處以一萬元以下罰款;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有關人員的刑事責任。

第三十二條危險化學品工作場所沒有急救設施和應急處理方法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有關單位限期改正,并可處以一千元以下罰款;逾期不改的,可處以一萬元以下罰款。

第三十三條危險化學品的貯存不符合《常用化學危險品貯存通則》國家標準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有關單位限期改正,并可處以一千元以下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