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產建筑項目鋼筋砼結構工程質量檢查要點1
房產公司建筑項目鋼筋砼結構工程質量檢查要點
1.目的
確保鋼筋混凝土結構工程質量在施工階段得到有效控制。
2.范圍
適用于***有限公司開發的建筑工程的鋼筋混凝土結構工程。
3.職責
工程部負責鋼筋混凝土結構工程的中間檢查和隱蔽驗收;竣工工程驗收由工程部組織,相關部門參與。
4.內容
4.1.檢查依據
4.1.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04-92)
4.1.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建筑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GBJ301-88)
4.1.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混凝土強度檢驗評定標準》(GBJ107-87)
4.1.4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混凝土質量控制標準》(GB50164-92)
4.1.5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范》(GBJ108-87)
4.1.6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J11-89)
4.1.7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準《鋼筋焊接及驗收規程》(JGJ18-96)
4.1.8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準《鋼筋機械連接通用技術規程》(JGJ107-96)
4.1.9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準《鋼筋混凝土高層建筑結構設計與施工規程》(JGJ3-91)
4.1.10國家建委(80)建發施字82號《進口熱軋變形鋼筋應用若干規定》
4.1.11建設部建科(1996)588號《關于限制使用水平電渣焊的通知》
4.1.12國家建材局、經貿委、建設部、農業部、技監局建材生管發字(1993)183號《關于加強水泥產品質量管理的通知》
4.1.13國家冶金部、經貿委、建設部、農業部、內貿部、技監局(1993)冶質字第256號《關于嚴禁生產、經銷、使用假冒偽劣建筑鋼材的通知》
4.1.14施工圖設計文件、資料
4.2.檢查內容
4.2.1現場質保體系檢查
4.2.1.1施工單位的資質條件;
4.2.1.2原材料進場檢驗制度和貯運條件;
4.2.1.3試塊標準養護條件;
4.2.1.4材料構配件見證取樣送樣制度;
4.2.1.5混凝土攪拌計量情況。
4.2.2.設計圖紙和施工組織設計檢查
4.2.2.詳細查看設計圖紙說明和施工組織設計,明確混凝土結構形式、混凝土強度等級、鋼筋連接方式、錨固搭接長度、重要部位的鋼筋配置、現澆混凝土施工縫后澆帶的設置部位及要求等。
4.2.3.質保資料檢查
4.2.3.1鋼筋、水泥、粗細骨料等原材料的質量證書、準用證、生產許可證、交易憑證、復試報告、進口鋼筋的商檢報告;
4.2.3.2預拌(商品)混凝土質量證明和坍落度檢驗記錄;
4.2.3.3混凝土強度和抗滲試驗報告及評定結果和鋼筋連接試驗報告;
4.2.3.4大體積混凝土澆搗記錄;
4.2.3.5預制構件的安裝記錄;
4.2.3.6隱蔽驗收記錄:
4.2.3.6.1柱、梁、板、梯、陽臺、雨篷鋼筋;
4.2.3.6.2基礎混凝土的澆筑;
4.2.3.6.3施工縫、后澆帶的處理等;
4.2.3.7施工單位的質量評定資料。
4.2.4現場實物質量檢查
4.2.4.1模板工程
4.2.4.1.1模板體系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
4.2.4.1.2模板體系的起拱度;
4.2.4.1.模板拆除時間和方法;
4.2.4.1.4脫模劑的品種。
4.2.4.2.鋼筋工程質量檢查
4.2.4.2.1鋼筋規格、數量和間距,檢查綁扎或焊接的鋼筋網和鋼筋骨架是否有變形、松脫和開焊及污染現象;
4.2.4.2.2鋼筋彎鉤或彎折角度及斷料長度;
4.2.4.2.3鋼筋連接的接頭形式和連接工藝;
4.2.4.2.4鋼筋連接接頭的間距和設置位置;
4.2.4.2.5鋼筋綁扎接頭的搭接長度和焊接接頭長度;
4.2.4.2.6箍筋加密區長度和箍筋間距、直徑;
4.2.4.2.7墻板拉筋直徑、間距和位置;
4.2.4.2.8受力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
4.2.4.3混凝土工程
4.2.4.3.1混凝土存在的蜂窩、孔洞、露筋、漏漿等缺陷及缺陷修整工作;
4.2.4.3.2混凝土自高處傾落的高度;
4.2.4.3.3大體積混疑土的澆筑方法、測溫及內外溫差控制方法;
4.2.4.3.4混疑土的自然養護條件;
4.2.4.3.5混凝土施工縫的留置位置。
4.3.檢查要點
4.3.1現場質保條件
4.3.1.1建設工程所用的全部原材料及現場制作的混凝土、砂漿所有試塊,均應執行見證取樣送樣制度,見證人員應取得上崗證書。
4.3.1.2建設工程用的計量器具(電子計量儀、經緯儀、水準儀、測距儀、全站儀等)應按規定按期檢定。
4.3.1.3處于樁基及結構施工階段的在建工程,在施工現場必須按規定設置混凝土、砂漿試塊的標準養護室,面積最小不少于5
篇2:房產建筑項目鋼筋砼結構工程質量檢查要點2
4.3.4混凝土工程
4.3.4.1混凝土的原材料應符合下列要求:
4.3.4.1.1水泥進場必須有出廠合格證、準用證、交易憑證,要做到先檢驗后使用,杜絕使用無證和假冒偽劣水泥。重大工程、住宅工程必須使用旋轉窯水泥,不得使用立窯水泥。
4.3.4.1.2水泥按不同品種、標號和牌號按批分別儲存,如因存儲不當質量有明顯降低或水泥出廠超過3個月(快硬水泥1個月)時,使用前應進行復試。
4.3.4.1.3建設工程中禁止使用特細砂,鋼筋混凝土工程中嚴禁使用海砂。對進場使用的砂料應按同產地同規格分批驗收,每驗收批應嚴格按規范進行顆粒級配、粗細程度、含泥量和泥塊量等試驗。
4.3.4.2混凝土的澆筑應符合下列要求:
4.3.4.2.1澆筑混凝土應連續進行,當必須間隙時,應在前層混凝土凝結之前,將次層混凝土澆筑完畢。
4.3.4.2.2混凝土自高處傾落的自由高度,不應超過2m。
4.3.4.2.3在澆筑豎向結構前,應先在底部填以50~100mm厚與混凝土內砂漿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漿,澆筑中不得發生離析現象。
4.3.4.2.4梁柱節點部位的混凝土應振搗密實,當節點鋼筋過密時,可采用同強度等級的細石混凝土。
4.3.4.2.5施工縫的位置應在混凝土澆筑之前確定,并宜留置在結構受剪力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其留置位置應符合GB50204-92第4.4.18、4.4.21條和JGJ3-91第7.3.4條規定。
4.3.4.2.6在施工縫處繼續澆搗混凝土時,已硬化混凝土抗壓強度應達到1.2N/mm2,并應清除水泥薄膜、松動石子及軟弱砼層,并加以充分濕潤和沖洗干凈,且不得積水,在澆筑混凝土前應在施工縫處鋪一層與混凝土內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漿。細致振搗,使新舊砼緊密結合。
4.3.4.2.7后澆帶應按設計要求預留,并按規定時間澆筑混凝土。澆筑前應將其表面清理干凈,將鋼筋加以整理或施焊,然后澆筑早強、無收縮水泥配置的混凝土。
4.3.4.2.8在澆筑與柱墻連成整體的梁板時,應在柱和墻澆筑完畢后停歇1~1.5h,再繼續澆筑。
4.3.4.2.9大體積砼澆筑應在室外氣溫較低時進行,混凝土澆筑溫度不宜超過28℃。
4.3.4.3混凝土的養護應符合下列要求:
4.3.4.3.1在自然氣溫>5℃時,對已澆筑完畢的混凝土,應在12h以內對混凝土加以覆蓋和澆水,澆水次數和時間應能保持混凝土處于潤濕狀態且表面不出現干縮裂縫。
4.3.4.3.2采用塑料布覆蓋養護的混凝土,其敞露的全部表面應用塑料布蓋嚴密,并應保持塑料布內有凝結水。
4.3.4.3.3混凝土澆水養護時間,對采用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或礦渣硅酸鹽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天,對用緩凝型外加劑和粉煤灰混凝土以及有抗滲性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天。
4.3.4.3.4大體積混凝土應采取控溫措施,混凝土表面和內部溫度的溫差不宜超過25℃。
4.3.4.3.5冬期施工時的養護措施必須按GB50204-92第七章的有關規定執行。
4.3.4.3.6在已澆筑的混凝土強度未達到1.2N/mm2以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裝模板及支架。
4.3.4.4混凝土質量檢查
4.3.4.4.1評定結構構件的混凝土強度應采用標準試件的混凝土強度,確定結構構件的拆模、出池、出廠、吊裝、張拉、放張及施工期間臨時負荷時強度,應采用同條件養護試件的混凝土強度。
4.3.4.4.2混凝土試件應在混凝土澆筑地點隨機取樣制作,抗壓混凝土試件留置應符合GB50204-92第4.6.7條的規定,抗滲混凝土試件留置應符合GBJ108-87第3.4.2條的規定。
4.3.4.4.3混凝土強度應分批進行驗收,同一批驗收的混凝土應由強度等級相同、齡期相同生產工藝和配合比基本相同的混凝土組成。
4.3.4.5混凝土缺陷修整和處理應符合下列要求:
4.3.4.5.1對影響混凝土結構性能的缺陷,必須會同設計等有關單位研究處理。
4.3.4.5.2對混凝土試塊強度評定不合格或未按規定采用預拌(商品)混凝土的工程,可按規定由具有資質的檢測單位進行非破損檢測,根據檢測結果提出處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