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房產建筑項目鋼筋砼結構工程質量檢查要點2

房產建筑項目鋼筋砼結構工程質量檢查要點2

2024-07-11 閱讀 3773

4.3.4混凝土工程

4.3.4.1混凝土的原材料應符合下列要求:

4.3.4.1.1水泥進場必須有出廠合格證、準用證、交易憑證,要做到先檢驗后使用,杜絕使用無證和假冒偽劣水泥。重大工程、住宅工程必須使用旋轉窯水泥,不得使用立窯水泥。

4.3.4.1.2水泥按不同品種、標號和牌號按批分別儲存,如因存儲不當質量有明顯降低或水泥出廠超過3個月(快硬水泥1個月)時,使用前應進行復試。

4.3.4.1.3建設工程中禁止使用特細砂,鋼筋混凝土工程中嚴禁使用海砂。對進場使用的砂料應按同產地同規格分批驗收,每驗收批應嚴格按規范進行顆粒級配、粗細程度、含泥量和泥塊量等試驗。

4.3.4.2混凝土的澆筑應符合下列要求:

4.3.4.2.1澆筑混凝土應連續進行,當必須間隙時,應在前層混凝土凝結之前,將次層混凝土澆筑完畢。

4.3.4.2.2混凝土自高處傾落的自由高度,不應超過2m。

4.3.4.2.3在澆筑豎向結構前,應先在底部填以50~100mm厚與混凝土內砂漿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漿,澆筑中不得發生離析現象。

4.3.4.2.4梁柱節點部位的混凝土應振搗密實,當節點鋼筋過密時,可采用同強度等級的細石混凝土。

4.3.4.2.5施工縫的位置應在混凝土澆筑之前確定,并宜留置在結構受剪力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其留置位置應符合GB50204-92第4.4.18、4.4.21條和JGJ3-91第7.3.4條規定。

4.3.4.2.6在施工縫處繼續澆搗混凝土時,已硬化混凝土抗壓強度應達到1.2N/mm2,并應清除水泥薄膜、松動石子及軟弱砼層,并加以充分濕潤和沖洗干凈,且不得積水,在澆筑混凝土前應在施工縫處鋪一層與混凝土內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漿。細致振搗,使新舊砼緊密結合。

4.3.4.2.7后澆帶應按設計要求預留,并按規定時間澆筑混凝土。澆筑前應將其表面清理干凈,將鋼筋加以整理或施焊,然后澆筑早強、無收縮水泥配置的混凝土。

4.3.4.2.8在澆筑與柱墻連成整體的梁板時,應在柱和墻澆筑完畢后停歇1~1.5h,再繼續澆筑。

4.3.4.2.9大體積砼澆筑應在室外氣溫較低時進行,混凝土澆筑溫度不宜超過28℃。

4.3.4.3混凝土的養護應符合下列要求:

4.3.4.3.1在自然氣溫>5℃時,對已澆筑完畢的混凝土,應在12h以內對混凝土加以覆蓋和澆水,澆水次數和時間應能保持混凝土處于潤濕狀態且表面不出現干縮裂縫。

4.3.4.3.2采用塑料布覆蓋養護的混凝土,其敞露的全部表面應用塑料布蓋嚴密,并應保持塑料布內有凝結水。

4.3.4.3.3混凝土澆水養護時間,對采用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或礦渣硅酸鹽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天,對用緩凝型外加劑和粉煤灰混凝土以及有抗滲性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天。

4.3.4.3.4大體積混凝土應采取控溫措施,混凝土表面和內部溫度的溫差不宜超過25℃。

4.3.4.3.5冬期施工時的養護措施必須按GB50204-92第七章的有關規定執行。

4.3.4.3.6在已澆筑的混凝土強度未達到1.2N/mm2以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裝模板及支架。

4.3.4.4混凝土質量檢查

4.3.4.4.1評定結構構件的混凝土強度應采用標準試件的混凝土強度,確定結構構件的拆模、出池、出廠、吊裝、張拉、放張及施工期間臨時負荷時強度,應采用同條件養護試件的混凝土強度。

4.3.4.4.2混凝土試件應在混凝土澆筑地點隨機取樣制作,抗壓混凝土試件留置應符合GB50204-92第4.6.7條的規定,抗滲混凝土試件留置應符合GBJ108-87第3.4.2條的規定。

4.3.4.4.3混凝土強度應分批進行驗收,同一批驗收的混凝土應由強度等級相同、齡期相同生產工藝和配合比基本相同的混凝土組成。

4.3.4.5混凝土缺陷修整和處理應符合下列要求:

4.3.4.5.1對影響混凝土結構性能的缺陷,必須會同設計等有關單位研究處理。

4.3.4.5.2對混凝土試塊強度評定不合格或未按規定采用預拌(商品)混凝土的工程,可按規定由具有資質的檢測單位進行非破損檢測,根據檢測結果提出處理措施。

篇2:鋼筋運輸管理制度

華駿國際中心工程項目部材料組,為強化在鋼筋運輸當中的管理,堵塞因管理不善而給予企業造成損失的漏洞,針對項目工程的實際情況,制定鋼筋運輸管理制度。

1、每周到高碑店鋼筋加工基地,核實鋼筋庫存情況一次,并檢查進出庫臺帳,做到帳物相符。加強庫房管理,定期組織盤點,對盤盈、盤虧、丟失等情況要查明原因,分清責任,提出處理意見。

2、施工現場使用鋼筋,須按照施工隊上報的材料計劃和預算、定額(定限額)對比,經主管領導批準后,通知高碑店鋼筋加工基地,按照計劃單,提前調配好需運輸的車輛和即將運輸的鋼筋,并將準備運輸的鋼筋分規格,種類提前碼放到指定區域,設專人看管,同時落實好押車人員。

3、材料出廠前和車輛進場前,指定專人(二人)跟車到磅房檢驗空車重量后,核對票據、車輛牌號。設專人按照計劃單,再次重新核實裝車鋼筋規格,種類,并分類裝車,封車,確保車輛在行駛當中的安全。并填寫材料出場臺帳和材料出庫單。

4、材料出廠時,必須持出門票經門衛保安再次核實,登記車輛牌號、出廠時間、和材料出廠件數后,方準出場。

5、車輛出廠后,按照事先指定的專人(二人)帶重車,再次到磅房檢驗重車重量。經過驗車后的車輛必須按指定路線直達材料需用現場,為防止途中遭盜搶,中途禁止停車休息、吃飯。

6、押車人員的通訊工具必須保證在開機狀態,并與出廠和即將到達的施工現場保持聯系。

7、押車人員必須建立材料進、出庫賬本,對材料出場和材料到場的全過程進行登記。

8、車輛到達材料需用現場后,不得急于卸車,必須經現場材料驗收管理人員核對進場材料件數、驗料、驗票、驗車后方準卸車。同時由材料接收人員對進場的材料簽訂票據。

9、根據施工現場實際情況,加強廢舊鋼筋的管理,同時做好廢舊鋼筋的回收、保管、修復、改制、和重新利用。

10、廢舊鋼筋處理,必須按照首建集團第二分公司廢舊物資管理制度執行。

11、廢舊鋼筋處理,必須設至少二人進行押車,并對鋼筋處理的全過程進行登記,保存好各種票據,備查。

華駿國際中心工程項目部

材料組

2006年11月20日

篇3:鋼筋機械使用安全交底

  交底內容:

  (一)一般規定

  1.鋼筋加工機械以電動機、液壓為動力,以卷揚機為輔機者,應按有關規定執行。

  2.機械的安裝必須堅實穩固,保持水平位置。固定式機械應有可靠的基礎,移動式機械作業時應楔緊行走輪。

  3.室外作業應設置機棚,機旁應有堆放原料、半成品的場地。

  4.加工較長的鋼筋時,應有專人幫扶,并聽從操作人員指揮,不得任意推拉。

  5.作業后,應堆放好成品。清理場地,切斷電源,鎖好電閘箱。

  (二)鋼筋調直切斷機

  1.料架、料槽應安裝平直,對準導向筒、調直筒和下切刀孔的中心線。

  2.用手轉動飛輪,檢查傳動機構和工作裝置,調整間隙,緊固螺栓,確認正常后,啟動空運轉,檢查軸承應無異響,齒輪嚙合良好,待運轉正常后,方可作業。

  3.按調直鋼筋的直徑,選用適當的調直塊及傳動速度。經調試合格,方可送料。

  4.在調直塊未固定、防護罩未蓋好前不得送料。作業中嚴禁打開各部防護罩及調整間隙。

  5.當鋼筋送入后,手與曳輪必須保持一定距離,不得接近。

  6.送料前應將不直的料頭切去,導向筒前應裝一根1m長的鋼管,鋼筋必須先穿過鋼管再送入調直前端的導孔內。

  7.作業后,應松開調直筒的調直塊并回到原來位置,同時預壓彈簧必須回位。

  (三)鋼筋切斷機

  1.接送料工作臺面應和切刀下部保持水平,工作臺的長度可根據加工材料長度決定。

  2.啟動前,必須檢查切刀應無裂紋,刀架螺栓緊固,防護罩牢靠。然后用手轉動皮帶輪,檢查齒輪嚙合間隙,調整切刀間隙。

  3.啟動后,先空運轉,檢查各傳動部分及軸承運轉正常后,方可作業。

  4.機械未達到正常轉速時不得切料。切料時必須使用切刀的中下部位,緊握鋼筋對準刃口迅速送入。

  5.不得剪切直徑及強度超過機械銘牌規定的鋼筋和燒紅的鋼筋。一次切斷多根鋼筋時,總截面積應在規定范圍內。

  6.剪切低合金鋼時,應換高硬度切刀,直徑應符合銘牌規定。

  7.切斷短料時,手和切刀之間的距離應保持150mm以上,如手握端小于400mm時,應用套管或夾具將鋼筋短頭壓住或夾牢。

  8.運轉中,嚴禁用手直接清除切刀附近的斷頭和雜物。鋼筋擺動周圍和切刀附近非操作人員不得停留。

  9.發現機械運轉不正常有異響或切刀歪斜等情況,應立即停機檢修。

  10.作業后,用鋼刷清除切刀間的雜物,進行整機清潔保養。

  (四)鋼筋彎曲機

  1.工作臺和彎曲機臺面要保持水平,并準備好各種芯軸及工具。

  2.按加工鋼筋直徑和彎曲半徑的要求裝好芯軸、成型軸、擋鐵軸或可變擋架,芯軸直徑應為鋼筋直徑2.5倍。

  3.檢查芯軸、擋塊、轉盤應無損壞和裂紋,防護罩緊固可靠,經空運轉確認正常后,方可作業。

  4.作業時,將鋼筋需彎的一頭插在轉盤固定銷的間隙內,另一端緊靠機身固定銷,并用手壓緊,檢查機身固定銷子確實安在擋住鋼筋的一側,方可開動。

  5.作業中,嚴禁更換芯軸、銷子和變換角度以及調速等作業,亦不得加油或清掃。

  6.彎曲鋼筋時,嚴禁超過本機規定的鋼筋直徑、根數及機械轉速。

  7.彎曲高強度或低合金鋼筋時,應按機械銘牌規定換算最大限制直徑并調換相應的芯軸。

  8.嚴禁在彎曲鋼筋的作業半徑內和機身不設固定銷的一側站人。彎曲好的半成品應堆放整齊,彎鉤不得朝上。

  9.轉盤換向時,必須在停穩后進行。

  (五)電焊機

  1.操作前必須檢查電器設備、操作系統和冷卻系統是否良好,并檢驗機體外殼有無漏電現象。 2.電焊機應放在干燥場所,機身應平穩牢固,應用螺絲固定,周圍不準堆放易燃物品,以防工作時火花飛濺引起火災。

  3.電焊機冷卻水管應保持暢通;冬季工作后應將冷卻水放完,以防凍裂。

  4.工作時操作人員應佩戴必要的防護用品,操作人員應站在木板上,以防漏電。

  5.剛焊完的點焊處,禁止用手碰觸,以免燙傷。

  6.工作時,如電焊頭電極發現漏電,應立即更換。

  (六)滾絲機

  1.供桌錢,應詳細的檢查各部機件的情況,連接件必須緊固,傳動件應靈敏可靠,不松框

  2檢查配電系統是否完好,機身接零裝置是否可靠,所接電源必須配有漏電保護器。以防人身觸電。

  3.檢查行星擺線減速機內油位,不得地獄規定高度

  4.進給機構、加緊機構加注適量機油,買辦需要加注一次。

  5.加足冷卻液或水泵工作不正常時,嚴禁加工,冷卻液只能用水溶性冷卻液,不能加入油性介質。

  6.作業人員加工鋼筋時,應聽從機械操作人員指揮,不得人意推拉,發現機械運轉不正常有異響癥狀時,應立即停機檢修。

  7.加工端面不能用氣割下料,必須保證待加工工件端面的平整、無彎曲癥狀。

  8.設備定期潤滑保養。使用前進行潤滑;作業后,進行整機清潔保養。

  9.作業后,應堆放好成品。清理好場地,切斷電源,鎖好電閘箱。

  (七)對焊機

  1.對焊機應安置室內,并有可靠的接地(接零)。如多臺對焊機并列安裝時,間距不得少于3m, 2.作業前,檢查對焊機的壓力機構應靈活,夾具應牢固,氣、液壓系統無泄漏,確認正常后,方可施焊。

  3.焊接前,應根據所焊鋼筋截面,調整二次電壓,不得焊接超過對焊機規定直徑的鋼筋。

  4.斷路器的接觸點、電極應定期光磨、二次電路全部連接螺栓應定期緊固。冷卻水溫度不得超過40°c;排水量應根據溫度調節。

  5.焊接較長鋼筋時,應設置托架。配合搬運鋼筋的操作人員,在焊接時要注意防止火花燙傷。 閃光區應設擋板,焊接時無關人員不得入內。

  6.冬季施工時,室內溫度應不低于8°c。作業后,放盡機內冷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