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科地產項目成本管理工作流程指引(成本部)
VK地產項目成本管理工作流程指引(成本部適用)
一、主要職責:
1.工程結算管理;
2.現場簽證管理;
3.設計變更管理;
4.產值、資金計劃審核,付款臺帳建立;
5.投標報價,合同價格審核;
6.成本動態管理;
7.現場臨時任務。
二、基本原則
1.工程造價確定原則(順序優先)
■甲方限價
■合同價
■中標價(或三家比價最低價)
■合同規定確定方式
■市場詢價
2.造價工程師行為準則
■成本責任優先
3.現場簽證、設計變更事前辦理原則
三、操作流程
1.工程結算管理
(1)工作內容
■園區管網工程結算;
■綠化造園工程結算;
■裝飾工程結算;
■外委工程結算;
■零星工程結算;
■工程竣工結算;
■工程結算定案單填寫;
(2)工作條件(前提)
■經辦人出具工程結算工作交接單,非包死工程附兩份結算書,必要時應附竣工圖;
(3)工作流程
(4)需注意檢查事項
■結算資料必須齊全--結算工作交接單、結算件2份、全部簽證變更及洽商原件、竣工圖(如需要);
工程結算工作交接單需注意事項
■工程結算工作交接單各項內容須填寫完整;
■工程結算工作交接單中工程質量必須達到合同規定內容;
■存在合同外增減工程,需有項目部或設計部相關人員簽字,并至少有相應部門經理簽字,審批權限按現場簽證和設計變更權限處理;
■提供工程結算工作交接單同時宜由工程組提供承包方聯系方式;
■以上各項存在不清晰、不明確現象退回經辦人;
關于現場簽證、設計變更、竣工圖需注意事項
■現場簽證和設計變更單順序號不連貫、公章及簽字不全,驗收欄中無施工后完成情況不得作為結算書附件參與結算;
■竣工圖須主辦工程師及項目總經理或設計部經理簽字、確認;
結算工作注意事項
■結算前必須認真閱讀合同不少于一遍;
■結算前必須向施工單位說明我公司的復審制度;
■結算前原則上造價工程師應先核算工程量;
■與施工單位審核結算前須共同約定簡明工作計劃,且雙方簽字確認后附在結算件上;
填寫結算定案單需注意事項
■在結算定案后結算定案單經辦人需留相關人員聯系方式;
■結算定案單公章必須與合同原件上的公章一致;
■工程結算定案單中建筑規模、單位造價必須填寫齊全;
■上報結算定案單后需附兩份按規定修改完畢的結算書,具體格式按后附表格規定;
(5)權限
10萬元以下報項目總經理簽字后送財務副總;
10萬元以上報項目總經理簽字后報經成本管理部經理簽字,然后送財務副總;
(6)參考文件
《預結算管理辦法》
《結算樣表》
2.現場簽證管理
(1)工作內容
1.對以下內容確定造價;
■施工過程中出現的各種技術措施處理;
■在施工過程中,由于施工條件變化、地下狀況(土質、地下水、構筑物及管線等)變化,導致工程量增減,材料代換或其他變更事項;
■發包單位在施工合同之外,委托承包單位施工的零星工程;
■施工過程中出現的獎勵和索賠問題;
2.同施工單位共同確認簽證單;
3.確定簽證原因及責任歸屬;
(2)工作條件(前提)
■工程組或設計部提供現場簽證單;
(3)工作流程
不合格
合格
(4)現場簽證單需注意檢查事項
■各項內容填寫完整;
■變更原因、內容明確:作法標識明確,可以清晰計算工程量,增減工程表示清晰,可以清楚分清簽證最終變化結果是材料替代、建筑作法細化、設計缺陷彌補、增加零星工程。簽證內容的表述以第三者可依據此單獨立確認工程量和變更工程單價為原則;
■提出部門及簽證原因必須明確;
■甲方主辦人必須簽字;
■現場工程量已由樓盤工程師及監理復核完畢,成本組人員可對現場工程量進行抽查核對。
以上各項存在不清晰、不明確現象退回經辦人;
■嚴禁后補現場簽證,如發現,現場成本工程師應知會項目總經理、成本管理部經理;(后補指超過規定時限補辦現場簽證,特別是在竣工前集中補辦);
現場簽證單臺帳說明(具體格式見附表)
■匯總表按合同分類,同一合同對應內容按土建、水、電、暖分項工程分數量、金額匯總;現場簽證編號規則見
■明細表按相關合同對應的單體項目分類
(5)權限
2萬元以下項目總經理簽字生效;
2萬元以上必須報成本管理部部門經理(簽字欄中注明報成本管理部);
(6)常見問題解決辦法
■簽證內容涉及市場定價材料或工藝;
解決辦法:1.若屬于甲控、甲供材料,則以相應價格為準;
2.非甲控、甲供材料,且金額在五萬以下,由甲方經辦人提供并由工程組確認三家以上且不少于需確定廠家或施工單位的數量一倍的供應商名單(短名單),造價工程師主持同時報價并復核報價條件是否一致,若一致,選報價最低一家;否則退回經辦人重新報價;金額在五萬元以上,由工程管理部招標確定廠家及價格;
■簽證內容涉及質量和效果如何確定;
解決辦法:工程組或其它部門提供的簽證單所涉及的質量和效果,成本人員可視為公司其它部門認可,公司可以接受的質量和效果;成本人員有權利對存在的質量問題提出置疑;
(7)參考文件
《設計變更及現場簽證管理辦法》
《簽證登記臺帳》
3.設計變更管理
(1)工作內容
■由于設計單位的施工圖出現錯、漏、碰、缺等情況,而導致做法變動、材料代換或其他變更事項;
■由于發包單位設計部改變建設標準、結構功能、使用功能、增減工程內容,而導致做法變動、材料代換或其他變更事項;
■由于工程管理部、項目經理部、監理單位、承包單位采用新工藝、新材料或其他技術措施等,而導致做法變動、材料代換或其他變更事項;
■由于銷售部、客戶服務中心、業主要求提出變更,而導致做法變更、材料代換或其他變更事項;
■確定變更原因及責任歸屬;
(2)工作條件(前提)
■工程組或設計部提供設計變更單;
(3)工作流程
不合格
合格
(4)設計變更單需注意檢查事項
■接收設計變更后首先造價工程師應對設計變更的合理性進行初步復核,并有責任提出修改意見;
■各項內容填寫完整,特別需注意施工單位、變更范圍等,變更內容做法標識明確,增減工程標識清晰。變更內容的表述以第三者可依據此單獨立確認工程量和變更工程單價為原則;
■提出部門及變更原因須明確;
■甲方主辦人須簽字;會簽欄中各部門均確認完畢,無反對意見;
以上各項存在不清晰、不明確現象退回經辦人;
■嚴禁由乙方起草變更單、后補變更單,如發現,現場成本工程師知會項目總經理、成本管理部經理;(后補指超過規定時限補辦現場簽證,特別是在竣工前集中補辦);
設計變更單臺帳說明(具體格式見附表)
■匯總表按合同分類,同一合同對應內容按土建、水、電、暖分項工程分數量、金額匯總;設計變更編號規則見
■明細表按相關合同對應的單體項目分類
(5)權限
5萬元以下項目總經理簽字生效;
5萬元以上必須報成本管理部、設計工程等相關職能部門。
(6)常見問題解決辦法
■圖紙無甲方部門或人員確認;
解決辦法:返回經辦人;
■變更內容涉及市場定價材料或工藝;
解決辦法:同簽證相關內容處理方式相同;
(6)參考文件
《設計及變更簽證管理辦法》
《設計變更登記臺帳》
4.產值、資金計劃審核
(1)工作內容
工程竣工結算付款審批表填寫內容
■填寫施工單位原報預算造價(序號一);
■填寫結算造價(序號二);
■填寫保修款比例及金額(序號四.1);
工程進度付款申請表填寫內容
■填寫欄內全部內容;
■注意審核及;
■若存在甲方分包項目將該產值扣除;
資金計劃收集及編制(此職能歸屬最終以項目總經理的安排為準)
■按咨詢單位提供的結算文件、樓盤工程師提供工程進度情況,復核各家的產值,按合同付款條件編制資金計劃;
■主體以外且樓盤工程師可簡單拆分造價的項目的資金計劃,由樓盤工程師提供項目及資金計劃,造價工程師收集各位樓盤工程師的資金計劃并匯總后編制總資金計劃;
■樓盤工程師無法簡單拆分造價的項目由造價工程師負責拆分進度產值,編制資金計劃;
■"七支付質保金"項目資金計劃由客務服務部提供;
■"八營銷推廣費、十現金流入"項目資金計劃由銷售部提供;
■"九售后服務費"由客戶服務部提供;
(2)工作條件(前提)
■經辦人提供工程竣工結算付款審批表或工程付款審批表;
3)工程付款流程(成本部內部流程)
資金計劃收集及編制流程
(時限:每月25日報下月資金計劃)
(4)需注意檢查事項
工程竣工結算付款審批表(成本部內部流程)
■復核合同履行情況,與合同規定相應的合同付款比例是否相同;
■項目經理部內容填寫完整,項目總經理已經簽字;
■復核現場實際工程進度;
■以上各項存在不清晰、不明確現象退回經辦人;
工程付款審批表
■"經手人"以上(含)填寫完整;
■合同履行情況與合同規定一致;
(5)權限
工程竣工結算付款權限
5萬元以下項目總經理簽字生效;
5萬元以上必須報經成本管理部;
(6)常見問題及解決辦法
■工程進度付款審批表上月產值無法確定如何填寫
解決辦法:至少填寫"累計完成產值合計"一欄;
(7)參考文件
《資金計劃表》
《工程付款審批表》
《工程竣工結算付款審批表》
5.投標報價(含三家比價),合同價格審核;
(1)工作內容
■招標文件中造價條款的擬定,工程量清單招標中工程量清單的編制(外委咨詢公司的工程量清單負責核定);
■定標中造價條款的審定,并確定最低報價;
(2)工作條件(前提)
■項目確定,圖紙基本完整;
(3)工作流程
(4)需注意事項
■圖紙是否有設計部、工程管理部經理或以上人員簽字;
■圖紙細部尺寸是否足以核定造價;
■招投標及合同造價的確定宜首選總價包干形式,其次選用單價包干形式(或按現行的當地定額結算);
■工程量清單招標中造價條款一定要明確,投標方有按圖紙及現場情況復核工程量清單的義務,并最終對工程量清單承擔風險;
■相關部門提供的廠商或施工單位的名單(短名單)不少于三家且不少于需確定廠家或施工單位的一倍;且在發標前要求主辦部門確認投標或比價單位的資質;
■定標中需復核各家投標條件是否一致;(投標條件包括:施工條件、工程量、產品規格、施工標準等);
■非特殊情況造價人員不再與廠家或施工單位協商造價,對報價不實的廠家或施工單位提出警告后,二次報價仍高于市場價格0.5倍或低于市場價格0.5倍,該次報價作廢,并通告各成本人員,取消該廠家對萬科投標報價的權利;
■最低報價確定原則:工程量清單報價中總價最低;單價包干報價中應預估實際各分部分項工程比例統一虛擬工程量后,采用綜合報價最低的報價,采用單價包干形式應特別注意預計增加材料用量最大的材料單價;
■甲控材料管理應參照招投標管理規定執行,并建立臺帳;
(5)權限
5萬元以下項目部負責;
5萬元以上工程管理部負責;
(6)參考文件
《集團工程招標管理辦法》
《網上采購管理辦法》
6.成本動態管理
(1)工作內容
■以成本指導書內容指導項目部有關造價工作;
■每周、月按規定格式報表;
■現場零星材料限價;
(2)工作流程
(3)注意事項
■當月發生簽證、變更單筆造價超過5萬元,應于當周報成本管理部;
■材料限價應建立臺帳;
■每月報表中簽證、變更應按合同分類;
■重大變更應說明原因;
■當需調整目標成本,要嚴格覆行目標調整審批流程。范圍:與成本指導書的成本科目相比發生增減(不含簽證、變更的工程內容、合同),非市場因素調整目標成本單價(調整材料選型、品牌、檔次,調整常規費率等);
(4)參考文件
《項目成本月報表》
7.現場臨時任務
(1)工作內容
■配合其它部門工作(成本咨詢);
(2)注意事項
■現場成本工程師的臨時任務原則上應以不超出現場成本工程師崗位職責說明書的范圍為標準,如確有偶然性超出也應是以與成本相關為原則;
■現場臨時任務每周不宜超過二個工作日且每月累計不應超過五個工作日,出現超過現象應向項目部或人力資源部書面說明情況;
四、補充說明
(1)本指引由成本管理部負責解釋、修訂;
(2)本指引中所有參考文件均由成本管理部提供;
(3)本指引屬公司成本管理重要體系文件之一,持有人不得復印、拷貝、轉借公司外部人員,并對本指引內容負有保密責任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
篇2:廚師長每日現場成本管理流程
餐飲廚師長每日現場成本管理流程
隨著物價的上漲,廚房成本控制也成了大部分廚師長心中永遠的痛,近段時間,我們也頻頻接到源于讀者與餐飲朋友咨詢廚房成本控制的電話與郵件,應廣大朋友的要求,以自助火鍋經營為例,筆者經過現場調研后,悉心整理出廚師長每日成本控制流程及相關辦法,奉獻給大家,以期拋磚引玉,也真誠的希望能夠通過此文,給眾多的廚政管理者帶來一些幫助。
一、早上上班前
檢查項目:檢查廚房收檢、水電等
重點事項:1、檢查前一天收撿;2、檢查前一天水、電、安全檢查員工餐
成本控制方法:
1、檢查冰箱、菜品儲藏間、調味用品等收撿與衛生情況,是否按標準執行,此舉志在促進員工良好的收撿與菜品管理意識的養成;
2、對水、電、氣的檢查,是廚師長每天工作的必須環節,也是提升員工節能與安全意識最簡單的方法;
3、檢查員工餐有無按計劃的菜單做、有無亂用、亂加配料的情況,同時關注份量、質量與時間。
小貼士:
例行檢查時,要同時關注菜品儲存量、新鮮度等,會對自己一天的工作有很大的幫助為形成一種良好的習慣,建議將上述檢查項目制成專用表單,以清哳了解該工作的在一段時間內的狀態,并便于查詢與考評;
上述檢查結果,一定要跟進與處理,否則就是查而無果;
二、領用
檢查項目:物品調料領用監督
重點事項:1、余料抽檢;2、簽字把關;3、領用規范
成本控制方法:
1、余料抽檢環節,此環節不需全部檢查,但對每個部門必須能記住幾個品種;
2、廚房調料實行每日領用制,避免占用空間及不必要的損耗;廚師長在行使簽字職權時,用抽問的形式來檢測下單人對當天用量與余貨地的清哳,以必要盲目下單現象的發生;
4、在進行物品審批時要清哳幾點:1)物品購買原因;2)如屬損壞需查明原物品購入日期、是否屬正常;3)查詢與驗證損壞物資等;
5、嚴格執行以舊換新制,并努力將各部門使用物品控制在計劃內數字,并實施計劃完成與績效掛鉤的方式;
6、領用規范要求填定與時間規范,以便于管理,有效工作的高效開展;
小貼士:
為便于查詢余料與擺放,可對各部門進行規劃,并工作用物品調料進行五常法規劃,以做到清哳明了。
三、當天菜品到貨
檢查項目:菜品驗收及收檢
重點事項:1、監督購進菜品質量;2、監督購進菜品數量;3、同類原料的分用量;4、當天到貨的儲存、加工、使用。
成本控制方法:
1、監督購進菜品質量是現場管理者的必須工作,其直接影響到質量與成本問題;管理者在實行對購進菜質量進行抽查可根據情況進行抽樣、局部、全面復檢;該環節無論企業處于何種狀態下,均為必須進行的工作,不能有絲毫馬虎!
2、庫管與使用部門進行數量與質量確定后,廚師長要監督整體購進數量與質量。在抽查與統計時,要手持當天下單量與驗收數量,進行復查,并對照統計,然后報財務入賬;
注:廚師長通過該環節可以完成對當天到貨量與質量的了解,發現異常及時協調;
3、同類菜品到貨后的分放,主要由庫管分解數量,由使用部門領用,廚務主管指導協調;為便于管理,部分原料如蔥、大蒜、姜等類,可統一存放,使利于原材料的不必要積壓與方便下單,該類原料下單時仍是分部門下單,由廚師長結合存貨后下單;
4、當天購進貨物,監督各部門的加工,保存、運用等要求。一定要注意菜品的先進先出的程序與要求;
小貼士:
1、規范菜品驗收的源頭,關鍵在于下單的準確、采購、驗收人員必須有一套明確的采購與驗收標準,廚師長后期的復查只是起到監督的作用;
2、規范菜品儲存,廚師長要讓員工清哳不同菜品的儲存要求與方法,最好能制定一份“菜品儲存指南”,除培訓外可于顯眼處張貼。
四、餐前準備
檢查項目:菜品加工指導
重點事項:1、監督各部門加工程序與方法;2、重點指導火鍋菜品加工與保存。
成本控制方法:
1、降低浪費,正確指導加工方法,減少邊角料的產生,增加成品利用率;
2、清哳加工人員技術能力,加強培訓;對能力較差員工應實行現場指導,另應特別注意新上崗位員工與情緒員工。
小貼士:
多與加工人員探討刀法,合理取部份不成型的原料拿來比賽刀功、成型、以及出成率。從而提高員工在遇到不成型的菜品加工時找到更好的方法,大大降低了邊角料的產生。
五、菜品儲存
檢查項目:菜品保存要求
重點事項:1、庫存菜品的保管與用法;2、新到菜品的加工與保存;3、冰箱菜庫存管理方法;4、發制品庫存管理方法;5、蔬菜、瓜果的儲存。
成本控制方法:
1、庫存分為“冬天”“夏天”區分,冬季的菜量可儲存一天半用量。夏天的菜品必須當天進、當天出,方能提高菜品質量,減少浪費;
2、新到菜品按使用的時限分“急加工”與“非緊急加工”類,合理利用生產時間,安排菜品分時段的加工;
3、冰箱菜品擺放區分為“庫存菜品”“回收菜品”區,嚴禁回收菜品與庫存菜品混合保管;次日上菜時確定質量后,先上回收菜品區菜品;
4、發制菜品,盡量分中、晚餐次發制,保礙質量,也避免了不必要浪費;水發貨庫存菜品,夏天最好進入保鮮冰箱,冬天只需采用定期換水保即可;
5、蔬菜盡量做到當天進、當天出,瓜果類可以根據庫存場地來進行庫放,存放地方是通風、潮濕的地方存放,但都不能過久。
六、重點環節
檢查項目:重點控制環節
重點事項:1、肥牛、肥羊控制手段;2、高價菜控制手段。
成本控制方法:
1、肥牛、羊現場操作是非常好的一個成本控制的手段,做到需要多少、加工多少,不會因搬動、冰凍、及存放加工好的肥牛、羊所需的容器及清洗及相關費用;
2、肥牛羊的購買等級要適合經營檔次,忌進太低價位的貨品,測試方法可通過成形度與煮熟后的出成率來確定;
3、高價位菜必須保障;上菜時可采用分階段控制法、部分滿足法。
七、邊角料
檢查項目:邊角菜品利用與處理
重點事項:1、查看邊角料產生原因;2、合理利用邊角料的方法。
成本控制方法:
1
、邊角料產生的原因:(1)采購質量太差;(2)加工處理不當。同類價格的菜品,采購在選料須認真,質量差異會很大,所以把握好采購源頭,可有效降低邊角料的產生;
2、加工處理得當同樣會提高出成率,這要求加工人員的責任心與技能兼備才能做到。而廚師長則需致力于如何提升員工責任感、與工作技能;
3、合理運用邊角料,如可用菜品開發來解決,如處理土豆邊角,可新增自助菜品土豆泥等、另邊角料也是培訓員工技能與通過高超的烹飪技術做成美味員工餐的很好的素材;
4、重視邊角料產生的原因:時常致力于研究與解決邊角料產生,會從源頭扼制與降低浪費的產生。
八、下單前檢查
檢查項目:當天庫存與下單前檢查
重點事項:1、查看庫存數量;2、查看庫存質量。
成本控制方法:
1、下單前的庫存數量清查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只有清哳了解庫存,才能夠準確下單;該環節不但下單人必須清哳當天庫存量,而審批人也要熟悉庫存,并采用抽問與現場查詢法進行把關;
2、庫存菜品的質量是必須檢查的一個重要環節,否則縱正確下單也會因部分菜品不過關而無法滿足營運;
3、檢查當天余貨量后,要求下單部門一定要同時將余貨量與下單量同時寫在次日下單表內,以便督促員工養成清查余貨的好習慣。
九、預估
檢查項目:次日生意預估
重點事項:1、了解訂位;2、查看天氣與日期、促銷。
成本控制方法:
1、了解并結合訂位,下齊次日所需菜品,避免出現漏下、少下,重復購買的現象;
2、對天氣情況、節假日、促銷的了解,預估明天的用量;
3、歷史記錄的查詢與了解也很重要。
篇3:CCA2102:2008《成本管理體系要求》標準官方解釋:流程和作業控制
CCA2102:2008《成本管理體系要求》標準官方解釋:流程和作業控制
流程和作業控制
7.2.1總則
標準條文
組織應對產生成本動量的流程和作業進行控制,并確保:
a)針對成本動量標準制定流程和作業標準;
b)流程和作業有能力滿足成本動量標準的要求和其他要求;
c)提供必要的方法、技術、裝置和手段控制成本動量發生的合理性和穩定性;
d)與流程和作業相關的人員得到培訓(見4.5.2);
e)持續改進流程和作業的有效性。
注:除成本動量標準外的其他要求通常包括:質量、安全、環境、現場、貯存、生產和服務提供等要求。
目的和意圖
流程和作業是成本動量源,是資源消耗的地方,對流程和作業進行控制是控制資源(動量)消耗的根本。本要素條款給出了對流程和作業進行控制的總體要求。
理解要點
●成本動量(CCA2101:2008標準第2.7.5條)是指決定和驅動某種過程的資源消耗水平的可變量。成本動量通常應包括:
――資源動量(資源消耗的數量);
――價格動量(某種資源的單位價格);
――作業動量(單位流程中的作業數量);
――業務動量(從事單位業務的次數);
――時間動量(時間消耗量);
――距離動量(距離的長短);
――產出動量(產出的數量);
――質量動量(不合格品的數量);
――費用動量(費用消耗數量);
――流程動量(流程的數量)。
組織應對產生上述這些成本動量的流程和作業進行控制,并確保:
a)針對成本動量標準制定流程和作業標準;
b)流程和作業有能力滿足成本動量標準的要求和其他要求(除成本動量標準外的其他要求通常包括:質量、安全、環境、現場、貯存、生產和服務提供等要求);
c)提供必要的方法、技術、裝置(包括動量裝置7.2.3)和手段控制成本動量發生的合理性和穩定性(成本動量發生的合理性和穩定性是系統和過程能力的具體體現);
d)與流程和作業相關的人員得到培訓(見4.5.2),包括管理人員、工程技術人員和操作人員。
e)持續改進流程和作業的有效性,使流程和作業更加先進。流程改善可包括取消流程、合并流程、重排流程、簡化流程,也包括流程革新、流程創新和流程標桿等方面;作業改善可包括作業動量的改善、作業識別和分析、作業消除(消除非增值作業)、作業選擇、作業減少、作業共享等方面。
與其他要素條款間的相互關系
本條款對以下要素條款起指導作用:
――7.2.2流程和作業標準;
――7.2.3成本動量裝置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