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勘探安全操作規程
一、放射源應有專人負責保管,并應建立放射源登記檔案。
二、建立嚴格的放射源領取、退還管理制度。放射源庫,應有防火、防潮、防盜設施。
三、裝卸、使用放射源,應采取輻射防護措施。
四、放射性工作從業人員應每年進行專科身體檢查。高輻射地區野外作業從業人員,應按照規定穿戴個人勞動保護用品,經常修剪指甲、頭發,勤換洗衣服,保持皮膚清潔。
五、伽馬輻射日照射量,應不超過50毫侖;如日照射量超過50毫侖,則周照射量應不超過200毫侖。
六、放射源運輸,應專車專人押運。
七、每日野外工作結束,輻射儀應及時放置于指定地點。禁止輻射儀、放射源與人員共處一室。
八、發生放射源丟失,污染和危及人體健康事故,應立即報告衛生、公安、環境保護部門,并采取防止事故擴大措施。
篇2:附院放射性物質安全管理制度
附屬醫院放射性物質安全管理制度
1、認真貫徹、執行國務院《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放射防護條例》、《放射事故管理規定》、《放射工作衛生防護管理辦法》及國家有關規定;并主動接受、配合衛生、公安部門的監督和防護監測機構開展監測工作。
2、建立、健全放射源防護和安全管理檔案,保證各項管理措施落實到位。并在當地衛生防疫部門指導下建立放射事故應急處理預案。
3、建立放射防護和安全管理組織,設立專(兼)職防護和安全管理人員,落實放射源管理責任制,確保放射安全防護管理人員能接受放射工作法規和安全防護知識培訓,并有效地開展工作;每二個月至少對放射源的管理及防護情況進行一次檢查,并有文字記錄。
4、嚴格按放射安全、防護要求設置放射源和防盜、防丟失、防輻射設施,在放射源工作場所設立放射警告、警示標志,并有專人管理。
5、嚴格按放射性物質工作許可證規定的范圍工作,不超許可范圍工作。從事放射工作人員要及時辦理"放射工作許可證"的申請、換證、復驗審查、變更、注銷等手續。
6、新、改、擴建放射工作場所時,及時辦理預防性審批、驗收等手續。
7、及時組織放射工作人員按時接受個人劑量檢測、放射工作培訓,并做好就業前、中、后的健康體檢的組織工作;放射工作人員持證上崗。
8、未經衛生、公安部門批準,不得購買、轉讓、調撥、借用或自行處置放射源。
9、如發生放射源、設備遺失或者發生放射事故時,及時向衛生監督和公安部門報告。
篇3:放射性同位素作業安全規定
1使用放射性同位素的單位,必須先將有關資料上報生技室,由生技室審核后上報安環部。放射防護設施的設計、放射源的安裝作業方案,必須按“三同時”的要求,經衛生行政部門會同公安等部門審查同意,并由衛生主管部門放射防護人員到現場進行監護監測,獲得許可登記證才能實施。
2生產裝置凡有安裝放射性同位素射源的地方,必須按規定掛“放射源標志”,無關人員不得接近射源,并安排人員進行定期巡檢,確保放射性同位素(料位計)的安全使用。
3生產裝置內的放射性同位素(射源)鉛罐活門(閘門)的鑰匙由射源維護單位的車間安全員或班長管理,并根據實際情況制定放射性同位素活門(閘門)鑰匙的管理和操作開關源室的安全措施。生產期間從事維護、檢修放射性同位素儀表設備時,要穿戴射線防護用品,要盡量減少工作時間并盡量增大工作距離以減少照射劑量。
4生產裝置檢修時,放射性同位素設備的拆除、安裝、移動等工作,設備維護單位要根據拆裝射源的具體情況,制訂詳細的操作方案和安全防護措施,經生技室審核后報安環部審批,并且要有省射線防護所來人現場監測,才允許實施。
5對從事放射性同位素工作的人員上崗前必須接受省射線衛生防護部門的知識培訓,經考試合格持證上崗,上崗后要定期接受放射衛生防護知識的培訓考核。
6參加放射性同位素作業人員(主要操作人員),必須持有“放射工作人員證”才允許從事放射性同位素作業。在作業前,應組織多次模擬練習,至熟練符合要求為止。作業時,作業人員應按規定穿戴射線防護用品和佩帶射線劑量章。
7放射源取出生產設備期間,要裝入專門用來盛射源用的鉛罐內,要停放在專用源庫,專用源庫鑰匙由專用源庫管理單位指定專人負責管理,建立射源保管進、出庫登記制度和指定專人定期進行巡檢,并向上級保衛部門報告,以防被盜丟失。
8對從事放射性同位素工作的人員,要按規定時間進行體檢,要嚴格控制職業禁忌癥,具有以下情況者不宜從事放射衛生崗位工作,若已參加工作,可根據情況給予減少接觸、短期離崗,嚴重者要調離放射衛生崗位等處理。
8.1血紅蛋白低于120g/L或高于160g/L(男),血紅蛋白低于110g/L或高于150g/L(女)。
8.2紅細胞數低于4×1012/L或高于5.5×1012/L(男),紅細胞數低于3.5×1012/L或高于5×1012/L(女)。
8.3準備參加放射工作的人員,白細胞總數低于4.5×109/L或高于10×109/L者,已參加放射工作的人員白細胞總數持續(指六個月)低于4×109/L或高于1.1×1010/L者。
8.4準備參加放射工作的人員,血小板低于110×109/L;已參加放射工作的人員血小板持續低于100×109/L。
8.5患有心血管、肝、腎、呼吸系統(慢支、哮喘等)疾患、內分泌疾患、血液病、皮膚疾患和嚴重的晶體渾濁或高度近視者。
8.6嚴重神經、精神異常如癲癇、癔病等。
放射性同位素作業安全規定共2頁第2頁
8.7其它氣質性或功能性疾患,由醫療衛生部門根據接觸放射性的具體情況確定。
9放射性同位素維護單位對放射性同位素進出源庫要有專車運送,不準隨身攜帶搬運或人與放射源混載運輸(駕駛員除外),要制定預防和處理意外事故的安全措施。
10放射性同位素使用單位,因放射源強度衰變減弱不能滿足生產要求,需要更換放射源時,設備維修單位的技術管理部門必須將放射源的有關資料、實施方案等上報生技室,經生技室審核后報安環部。從生產設備上更換下來的“廢源”不得自行處理,應由前來換放射源的廠家負責運走,因故不能運走的“廢源”,必須妥善保管,并上報安環部等待處理。
11發生放射事故和丟失放射源事故的單位,必須立即采取防范措施,控制事故影響,保護事故現場,并及時向生技室和安環部報告事故發生的經過,對可能造成的環境污染,必須同時向環保部門報告。
12凡新建、改建、擴建的放射性同位素工程項目或儲存場所,必須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建,其防護措施必須做到與主體工程“三同時”,并經放射防護部門驗收合格后才能使用。
13各生產裝置內的放射性同位素(料位計),由設備維護車間負責日常放射衛生防護管理工作,各車間要按照有關文件精神制訂《放射性同位素衛生防護安全管理措施》,確保放射源的安全使用。
14生技室負責本規定的監督管理,對違反上述規定的單位或個人根據情節輕重進行處罰。
15本規定自發文之日起執行,以前頒發的《儀控中心放射性同位素作業安全管理規定》同時作廢。
16本規定解釋權歸生技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