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電氣試驗工操作規程范本

電氣試驗工操作規程范本

2024-07-11 閱讀 4495

一、一般規定

第1條?電氣試驗工作嚴格執行《煤礦電氣試驗規程(試行)》的規定,凡與電力系統直接連接的電力設備,試驗標準按水利電力部頒布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2條?電氣試驗工作應遵守《煤礦安全規程》及《電業安全工作規程》的規定,主要設備拆接線工作應由該設備維修人員擔任。

第3條?試驗人員必須有試驗技術操作合格證,方可上崗實際操作。新試驗人員(包括徒工、實習人員、參加勞動人員)必須在持有試驗技術合格證的熟練人員監護下進行工作。

第4條?做井下電氣試驗時,電源線不應使用塑料線;瓦斯濃度應保持在1%以下;在高瓦斯礦井的掘進頭、采煤巷道、可能發生瓦斯突然出現的地區,要有專用局扇,并有瓦斯檢查員現場值班,方可進行試驗。

二、操作前的準備

第5條?電氣試驗工作不得少于2人,試驗前工作負責人應對全體試驗人員詳細布置試驗內容和安全注意事項。試驗人員要有明確分工,堅守崗位,各行其責。

第6條?試驗人員必須熟知試驗儀器、儀表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第7條?試驗前必須了解試驗現場情況,熟悉有關技術

資料。

第8條?做高壓電氣設備停電試驗時,必須填寫操作票,慎重核實設備編號后,才能進行倒閘操作。

三、操作

第9條?高壓電氣試驗

1.因試驗需要斷開設備接頭時,拆前應做好相位標記,恢復后應進行檢查。

2.試驗前檢查試驗裝置金屬外殼,應有可靠接地線,高壓引線應盡量縮短,必要時用絕緣物支持牢固。試驗裝置的低壓電源,應使用明顯斷開的雙極隔離開關和電源指示燈,兩個串聯的電源開關,并加裝過載保護裝置。

3.試驗前應先測量被試設備的絕緣電阻,合格后才可進行其他試驗項目。耐壓試驗應在其他試驗項目都合格后才能進行,否則應請示上級酌情處理。

4.用搖表測量大電容電氣設備的絕緣電阻時(如電纜、

發電機,大型變壓器),先將導線離開被試物后,再停止轉動

搖表。

5.試驗前和變更試驗接線時,應堅持復查接線,通電前

壓器手把應保持在零位,合拉閘必須互相呼應正確傳達口令,加壓時應重復要求加壓數字,避免加壓錯誤。

6.加壓前應通知有關人員離開被試設備或退出現場后,方可加壓。對有人工作的鄰近設備有感應電壓時,應采取預防措施;

7.對有電容的設備,試驗前后均應充分放電,對有靜電感應的設備,應接地線后才能接觸。放電時需用有限流電阻的專用放電棒,放電人員應戴絕緣手套。

8.試驗操作過程中,應精神集中,隨時注意異常情況,

操作人員應穿絕緣鞋或站在絕緣墊上。

9.改變接線、尋找故障或試驗結束時,應先斷開試驗電源,然后放電,必要時還應將升壓設備的高壓部分接地。

10.帶電試驗要根據現場情況,制定安全措施;特殊試驗、研究性試驗和在運行系統做試驗時,必須有試驗方案,并經領導批準后,才能進行。

11.試驗用低壓電源、變壓器中性點、消弧電抗器、電壓互感器、電流互感器、二次回路等的接地線,或二線一地系統的工作地線,必須在設備停電后拆除。

12.不能采用變壓器中性線,作為試驗用接地線。

13,在試驗過程中,禁止采用沖擊辦法加壓,應緩慢升至試驗電壓,并在耐壓時間內保持不變。

14.在泄漏、耐壓試驗中,當發現升壓到某一值寸,調壓器繼續升壓而電壓表指示不再上升或電壓表指示突然回零。應立即將調壓器手把調至零位,拉開開關,切斷電源,查找原因。

15.?為了防止過電壓,在一些試驗中要加裝球間隙保護(球間隙放電值為被試物試驗電壓的110%);

16.高壓試驗時。被試物的非試驗相、非試驗側均應接地,在換相時必須切斷電源。

17.未裝地線的大電容被試設備,應先進行放電,再做試驗。直流耐壓試驗每一階段或試驗結束時,應將設備對地

放電數次,并短路接地。

18.井下試驗設備的接地線、接地極應保持接觸良好,接地電阻符合要求。

第11條?使用ZC一18型測量儀測量接地電阻時:

1.按直線距被測接地極E′20米和40米處分別埋入電位探測針P′和電流探測針C′。

2.用導線將E′、P′、C′分別與搖表相應的E、P、C相連接。

3.儀表水平放置,調零位調節器使檢流計指針指在黑線上。

4.將倍率標度盤撥至乘lo檔,慢慢轉動發電機手把,同時轉動測量標度盤,使檢流計指針指在黑線上。

5.當檢流計指針接近平衡時,加快發電機手把轉速至120轉/分以上,調整測量標度盤使指針指在黑線上。

6.當測量標度盤讀數小于l時,將倍率標度盤置于乘1檔,再重新調測量標度盤。

7.標度盤讀數乘以倍率即為所測接地電阻值。

第12條?繼電保護的檢驗與整定

1.繼電保護裝置檢驗、整定前應做好下列準備工作:應

備有整定方案、原理接線圖、回路安裝圖、前次檢驗記錄、有關的檢驗規程、適用的儀表儀器,設備、工具、連接線、備用零件和正式的檢驗記錄表格。

2.對新型繼電器及繼電保護裝置,必須經過技術鑒定,否則不準投入運行。

3.繼電保護工作人員,應取得變電所值班人員同意后,方準開始在變電所內進行檢驗工作。值班人員按操作規程程序,切斷被檢驗開關的一次回路,并掛接地線。將進行檢驗的保護裝置與其他設備的跳閘回路斷開,用熔斷器斷開直流電源,并說明周圍設備的運行狀態及注意事項后才準許開始工作。

4.在檢驗繼電保護裝置時,為了避免運行中的設備誤跳閘或將備用設備誤投入,應先確定被檢驗的裝置中哪些回路在檢驗時應預斷開,運行中的哪些盤或盤的哪些部分必須加以適當的防護。

?5.了解被試保護設備的一次接線及運行方式,并考慮到當利用負荷電流及電壓檢驗時,如果系統發生事故或被檢驗裝置發生誤動作,應有保證供電的安全措施。

6.繼電保護裝置檢驗用的電源應基本穩定,如果由于電壓波動對檢驗結果造成影響時,應采取必要的穩壓措施。

7.繼電保護在拆裝和試驗前,應與檢修及運轉人員聯系,必要時需由工作負責人填寫工作票,做好安全措施后,方可進行檢驗工作。

8.繼電保護在帶電拆裝時,要斷開直流電源,電流互感器應短路,電壓接頭須用膠布包好,防止接地和短路。井下嚴禁帶電檢驗繼電保護裝置。

9.拆裝繼電保護裝置時,要作好標記,必要時畫接線草

圖,防止接線錯誤。

10.試驗過程中需輸入大電流時,應力求縮短時間。

11.試驗回路不應接地,以免電源短路。

12.繼電器除油壺內可以注入油質外,其他一律不準注入任何油質。?

13.在控制盤和保護盤上工作時,必須將工作盤和兩側運行盤用布幔等加以明顯隔開。?

14,在運行的二次回路上工作時,應遵守下列規定:應穿低壓絕緣鞋或站在絕緣墊上,有專人監護,使用的工具用絕緣物包扎。電流互感器二次不得開路,短路二次繞組必須使用短路片或短路線,連接必須牢固可靠。

15.在保護盤上進行鉆孔等振動較大的工作時應采取措施,防止運行中設備掉閘,必要時經值班調度員或值班負責人同意,將保護裝置暫時退出運行。

16.檢驗繼電保護和儀表的工作人員,不準進行任何倒閘操作,但在值班員許可后,可拉合開關。

17.繼電器檢驗調整完畢后,應認真填寫試驗報告,將試驗結果通知運轉人員。

18.檢驗時使用的試驗儀器、儀表、工具及所采用的其他設備、裝設的臨時線都應拆除,檢驗時所拆除的導線都應恢復,各信號繼電器掉牌指示都應復歸。

第13條?電氣儀表檢驗

1.拆裝儀表前,應與檢修人員聯系好,必要時需由工作負責人填寫工作票,做好安全工作措施后,方可進行工作。

?2.拆裝儀表時應詳細做好接頭標記,應拴標牌及繪制制線圖。

3.運行中拆裝儀表時,電流回路的短路線應連接可靠,

電壓線用膠布包好,防止接地或短路。

4.儀表回路中若裝有零序接地保護,拆裝儀表時應在熟悉《電業安全工作規程》人員的監護下進行,必要時應停用繼電保護的直流電源.防止零序接地保護誤動作。

5.試驗電源的電壓、頻率、相序等應與儀表相符。

6.帶有外附專用分流器、專用附加電阻或專用附件的儀表,應與附件聯合進行校驗。

7.校驗開始時,應緩慢升壓(或增流),如發現被試儀表有異?,F象.應立即降低電壓(或電流),斷開電源進行檢查。

8.在校驗儀表時,電源熔斷器熔絲不宜選得過大。

9.在儀表盤上進行鉆孔等振動較大的工作時,應采取防止運行中儀表誤動(電流表的短路、開路)的措施。

10.在現場檢驗儀表時,不允許直接使用交流電網作為電源。所有由交流電網供電的凋節回路,均應使用變壓器把它們與儀表二次回路隔離。送電至電壓互感器二次回路之前,必須采取措施,使該電壓不致被電壓互感器變換至高壓側。

11.檢驗經互感器連接的交流儀表時,要在短接電流互感器和斷開電壓互感器的情況下進行。

12.凡屬在二次回路中進行工作時,如該回路與繼電保護或自動裝置有關時,均應填寫專門的申請票,預先制定防止上述裝置誤動作或拒動的措施。

13.在二次回路中工作結束后,應恢復原有接線,檢查接線的正確性和一次、二次回路相位的一致性。

第14條?固定設備的試驗

1.在正常運行的固定設備上進行測試工作時,必須與當

班司機聯系,并說明測試過程中司機應注意的事項。如有變

更情況,事后要與司機交待清楚。

2.在正常運行設備上進行測試工作時,必須使該設備退出正常運行系統。投入備用設備運行正常后,才能進行測試工作。

3.在無備用設備情況下進行測試時,在進行測試前,必須對該設備系統采取措施,使該設備達到正常運行要求,以防在測試過程中停

電停機后出現危急情況。

4.在非正常狀態下進行測試時,必須有安全技術措施,經主管工程師批準后,才能進行測試。

5.礦井提升絞車動態測試緊急制動后,必須對鋼絲繩進行檢查。當鋼絲繩符合要求后,絞車才能投入正常運行,

6.進行礦井水泵測試時,在水泵起動前應關閉水泵閘門,使電機在輕載狀態起動,然后逐步打開閘門,增加電機負載。

四、收尾工作

第15條?試驗工作結束后,試驗負責人應認真核對試驗項目和記錄,當試驗結果無誤后,才能拆除試驗接線,清理工具、材料,恢復設備原有接線。

篇2:油品加工試驗室安全管理規程

為確保人身和財產安全,維護正??蒲屑敖虒W秩序,所有人員在進入實驗室務必遵守以下規程:

一、進入實驗室應先熟悉本實驗室的水、電開關,以及實驗室基本設施,了解設備性能及操作中可能發生事故的原因,掌握預防和處理事故的方法。

二、用電安全注意事項

1.經常檢查電路、插頭、插座,發現破損立即維修或更換;保險絲燒壞要查明原因,更換保險絲要符合規格。

2.使用烘箱、電爐、馬沸爐及高壓反應釜等高熱電器要有專人看守;烘箱、高壓反應釜如長時間使用,需確認恒溫后方可過夜使用。

3.凡電器動力設備超過允許溫度時,應立即停止運轉;不用電器時必須拉閘斷電或拔下插頭。

4.手上有水或潮濕請勿接觸電器用品或電器設備;盡量減少使用水槽旁的電器插座(防止漏電或感電)。

三、化學藥品試劑使用管理事項

1.化學藥品應分類存放入藥品柜,相互混合或接觸后可以產生劇烈反應、燃燒、爆炸、放出有毒氣體的兩種藥品試劑不能混放。

2.藥品柜和試劑溶液均應避免陽光直曬及靠近暖氣等熱源。要求避光的試劑應裝于棕色瓶中或用黑紙或黑布包好存于柜中。

3.發現試劑瓶上的標簽掉落或將要模糊時應立即貼好標簽。無標簽或標簽無法辨認的試劑都要當成危險物品重新鑒別后小心處理,不可隨便亂扔,以免引起嚴重后果。

4.搬運和使用腐蝕性藥品如強酸、強堿及溴等,要戴橡皮手套等防護措施,且搬運酸、堿前,應仔細檢查裝運器具的強度、裝酸或堿的容器是否封嚴、容器的位置固定是否穩,搬運中要輕要穩。

5.開盛放酸堿、溴、過氧化氫、氫氟酸、氨水和其它苛性溶液溶器時,瓶口不能準對人;移取時,要防止溶液濺出。

6.在稀釋酸(尤其是硫酸)時,應當一面攪拌冷水,一面慢慢將酸注入,禁止將水注入酸內。

7.量取堿金屬及其氫氧化物和氧化物時,必須用鑷子夾取或用磁匙量取。

8.腐蝕性物質觸到皮膚上時,應立即用大量水沖洗。

四、油品安全注意事項

石油產品是易燃、易爆、易產生靜電和對人體有一定毒害作用的物品。在儲存和使用中,要嚴格遵守安全管理制度和有關操作規程,以杜絕事故的發生。

1.實驗室儲存的桶裝輕質油品,要經常檢查,發現滲漏及時換裝;對在量取油品操作中發生的跑、冒、滴、漏、溢油,應及時清除處理。

2.實驗室要保持通風良好,避免油氣積聚;長時間無人在實驗室,第一次進入實驗室一定要首先打開門窗,保持通風一段時間后才能接通總電源,使用實驗室電氣設備(防止電火化引起燃燒和爆炸)。

3.油品儲存區域附近,要清除一切易燃物,如報紙、紙箱和雜物等;且禁止在附近試驗臺使用加熱實驗設備。

4.對實驗中用過的沾油棉紗、油抹布、油手套、油報紙等物,不能隨意擺放,應統一放入垃圾桶內,并及時清理出實驗室。

五、壓力設備安全使用

1.高壓氣瓶安全使用

(1)氣瓶應專瓶專用,不能隨意改裝其它種類的氣體;各種氣壓表一般不得混用。

(2)氣瓶應存放在陰涼、干燥、遠離熱源的地方,易燃氣體氣瓶與明火距離不小于5米;

(3)開啟氣門時應站在氣壓表的一側,不準將頭或身體對準氣瓶總閥,以防萬一閥門或氣壓表沖出傷人。

(4)氣瓶搬運要輕要穩,放置要牢靠;經常檢查管路是否漏氣,壓力表是否正常。

2.高溫高壓反應釜安全使用

(1)反應釜裝入反應介質時應不超過釜體2/3液面。

(2)控制儀在接通電源的前提下,即使不打開加熱攪拌等開關,控制儀后面板的輸出端子也是帶電的,在運行中不允許拔動觸摸任何插頭。

(3)反應完畢后,先進行冷卻降溫,再將釜內的氣體通過管路使用球囊收集或泄放到室外,使釜內壓力降至常壓,嚴禁帶壓拆卸,再將主螺栓、螺母對稱地松開卸下,然后小心的取下釜蓋(或升起釜蓋)置于支架上,卸蓋過程中應特別注意保護密封面。

(4)釜內的清冼:每次操作完畢用清洗液(使用清洗液應注意避免對主體材料產生腐蝕)清除釜體及密封面的殘留物,應經常清洗并保持干凈,清洗高壓釜時,應特別注意勿將水或其它液體流入加熱爐內,防止加熱爐絲燒斷。

(5)定期對壓力表、控制儀表,氣體泄放管路,釜體的氣密性及電源接線進行檢測,以保證其準確可靠的工作,設備的工作環境應符合安全技術規范要求。

六、實驗室內不得使用明火取暖,嚴禁抽煙;蒸餾、高溫合成反應等加熱過程不得離人,以防溫度過高爆沸甚至爆炸或冷卻水突然中斷;必須使用明火的實驗,須經遠離易燃易爆物品。

七、進行有危險性的實驗,如危險藥品的取樣、易燃易爆及有毒物品的實驗等應有人陪伴,陪伴者應處于能清楚看到工作地點的地方并觀察操作的全過程;實驗操作中不得離開崗位,必須離開時要委托能負責任者看管。

八、保持實驗室整潔,垃圾廢物及時清理,凡易燃或有毒性廢物應特別處理;實驗完畢,應把儀器整理和清洗干凈,保證試驗臺干凈、實驗架整齊。

九、每日實驗完畢,最后離開實驗室者檢查水、電、氣、窗等,確認無安全隱患方可鎖門離開實驗室。

篇3:裝卸用管管道耐壓試驗規程

1.主題內容與適用范圍

1.1本標準規定了工業管道耐壓試驗的基本程序,試驗方法,技術要求和檢驗方法。

1.2本標準適用于工業管道、長輸管道和公用管道的耐壓試驗。

2.引用標準

2.1《工業金屬管工程施工及驗牧規范》(GB50235-97)

2.2《長輸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SYJ4001-90)

3.耐壓試驗

3.1耐壓試驗工藝流程:

試驗前的檢驗工作一試驗前的準備工作一強度試驗及中間檢查一嚴密性試驗及中間檢查一泄漏量試驗或真空試驗_拆除盲板.臨時管道及壓力表并將管道復位一填寫試壓記錄。

3.2耐壓試驗前的檢查工作

3.2.1現場質檢責任師在耐壓試驗前確認一切要求的工序,熱處理和無損檢驗己合格,一切不合格項己經糾正。

3.2.2現場質保師在耐壓試驗前應當核實交工資料,質控資料經各專業責任師簽‘字認可,工藝管錢外觀質量組織有關人員全面檢查。

3.2.3現場質保師至少在耐壓試驗的3天前通知建設單位和監檢單位,以便到現場檢查。

3.2.4對輸送劇毒流體的管道及設計壓力大于10MPa的管道在耐壓試驗前,下列資料應經建設單位復查:

3.2.4.1管道組成件質量證明書;

3.2.4.2管道組成件的檢驗和試驗;

3.2.4.3管子加工記錄

3.2.4.4焊接檢驗及熱處理記錄;

3.2.4.5設計修改及材料代用文件。

3.3試驗前的準備工作

3.3.1裝設臨時管線接通試壓水源或氣源,連通壓力試驗系統,裝設空氣排放閥和排水閥,水壓試驗時排氣閥應設置在受壓的管線最高位置,以便注入水時將管內的空氣排盡,排水閥應設置在管錢最低位置。

3.3.2裝設壓力表,試驗問的壓力表需經校驗合格,并在周檢期內,其精度不得低于1.5級,表的刻滿度值應為被測最大壓力的1.5~2倍,水壓試驗壓力表應裝在最低點和最高至少各一塊,壓力表指示盤應被操作人員和檢查人員看到。

3.3.3管道受檢部位應清除妨礙檢驗的污物,俁持清潔和表面干燥。

3.3.4對受試管道螺栓進行緊固,所有低壓管道和不能承受試驗的壓力管道、設備及附件用盲板斷開。

3.3.5管道上的膨脹節設置臨時約束裝置,管道進行臨時加固。

3.3.6拆除管道上的安全閥.爆破板及儀表元件。

3.3.7試壓方案已經過批準,并進行技術交底。

3.4耐壓試方法及要求

3.4.1管道系統強度及嚴密性試驗的試驗壓力,按照工業管道GB50235-97相關內容執行。

3.4.2液壓試驗應遵守下列規定

3.4.2.1液壓試驗應使用潔凈水,再將試驗壓力降至設計壓力,停壓,當奧氏體不銹鋼管道或對連有奧氏體不銹鋼管道或設備進行試驗時,水中氯離子含量不得超過25×10?(25PPm,)o當采用可燃液體介質進行試驗時,其閃點不低于50~C。

3.4.2.2試驗時,環境溫度不低于5℃,當環境溫度低于5℃時,應采取防凍措施。

3.4.2.3當管道與設備作為一個系統進行試驗,管道的試驗壓力等于或小于設備的試驗壓力時,應按管道的試驗壓力進行試驗。當管道的試驗壓力大于設備的試驗壓力,且設備的試驗壓力不低于管道壓力1.15倍時,經建設單位同意,可按設備的試驗壓力進行試驗。

3.4.2.4對位差較大的管道,應將試驗介質的靜壓計入試驗壓力中。液體管道的試驗壓力以最高點為準,但最低點的壓力不得超過管道組件的承受力。

3.4.2.5液壓試驗應緩慢升壓待達到試驗壓力后,穩壓lOmin,再將試驗壓力降至設計壓力,停壓30min,目測壓力不降、無滲漏為合格。

3.4.2.6長輸管道液壓試驗應分階段升壓,當升壓至強度試驗壓力1/3時,停壓15min;再升至強度試驗壓力2/3時,停壓1,5min,再升至強度試驗壓力,穩壓4h,其壓降不得大于1%強度試驗壓力為合格。然后降至工作壓力進行嚴密性試驗,穩壓24h,其降壓不得大于1%試驗壓力為合格。

3.4.2.7冬季試壓時,應采取措施,試驗結束后立即排水,進行吹掃,防止水結冰凍裂管道。

3.4.3氣壓試驗應遵守下列規定:

3.4.3.1試驗前必須用空氣進行預試驗,試驗壓力宜為0.2MPa。

3.4.3.2試驗時應逐步緩慢增加壓力,當壓力升至試驗壓力的500,/0時,如未發現異狀或泄漏,繼續按試驗壓力的10%逐級升壓,每級穩壓3min,直至試驗壓力,穩壓10min,再將壓力降至設計壓力,停壓時向應根據查漏工作需要而定,涂刷洗衣粉水方法檢查,如無泄漏為合格。

3.4.4輸送劇毒、有毒流體、可流體的管道必須進行泄漏性試驗。泄漏性試驗應按相關規范進行。

3.4.5真空系統在壓力試驗合格后,還應按設計文件規定進行24h的真空試驗,增壓率不大于5%。?,

3.5試壓中的檢驗

3.5.1在試壓過程中質檢員對所有焊縫及連接處用目視檢查,確認是否滲漏。

3.5.2穩壓過程中發現的滲漏部位應做出明顯的標記并予以記錄,待泄壓后處理,具體要執行相關規范。

3.6拆除及復位

3.6.1試驗合格后應緩慢泄壓排盡積液和氣體。

3.6.2拆除壓力表、臨時管道、盲板后進行管道復位。

3.7記錄:壓力試驗過程中并填寫管道系統壓力試驗記錄

檔案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