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T掩護式液壓支架操作規程范本
一、一般規定:
1、支架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成績合格者發給合格證,方可上崗。
2、支架工必須堅守崗位,嚴格執行《作業規程》、《操作規程》和《崗位責任制》等有關規定。
3、操作支架前必須檢查SCU是否有錯誤指示,如有處理后方可操作。
?4、支架操作維修人員必須認真執行《檢修制度》,保證液壓系統完好,對損壞部件,漏液、竄液等現象必須及時處理,不得帶病使用。
?5、上崗后要按交接班制度認真檢查高低壓管路、SCU、連接電纜、立柱及各千斤頂等部件看其有無損傷,銷軸、擋板的固定情況是否有變形松動現象;
設置起點時,按鍵間隔時間不得超過15秒,否則返回靜止方式;
遇緊急情況,需停止整個支架動作時,可在SCU上按急停鈕,使電磁閥斷電系統釋壓;
當一架沒有完成動作循環,需用手把操作時,必須先按隔離鍵,切斷電磁閥電源;
在特殊情況下需用鄰架操作時,必須注意支架的整個動作情況,因為此時系統任何閉鎖都不起作用;
在使用遙控功能操作支架時,必須通知工作面工作人員,以勉發生人身事故;
工作面人員通過動作支架時,必須使用暫停功能以勉發生事故;
工作面所有支架必須達到完好標準;
操作者及其它人員不得站在蜂鳴器響或起點指示燈亮的支架前面;
對違章指揮者,支架工有權拒絕執行;
通知支架周圍的人員撤離被操作的支架,并最少隔一個支架的距離。操作時禁止人員通行。同時操作人員必須在鄰架或遠距離操作;
如必須進行本架操作時,操作人員要選擇好安全的操作位置,切勿被矸石、機件擠碰傷。
二、移架操作
移架前,打開支架的進液和提底截止閥,并使所有支架恢復“推溜閉鎖”狀態;
移架前,必須清理架內的浮煤,浮矸及其它雜物,否則不準進行移架;
移架前,必須檢查頂板情況,發現頂板破碎或有抽條冒頂現象時,要備足剎頂材料,處理好后再移架,防止移架過程中冒頂過大而造成歪架、倒架和咬架等現象;
移架前要檢查前方是否有電纜、水管等設備,如有清理干凈后再進行移架,如不能及時清理則標記本架后,使其自動實現拖拉移架,或移架后再作標記;
移架時利用電液控制系統的自由操作或煤機聯動操作系統進行移架,即進行鄰架或遠控操作;
操作側護板時,必須降架使頂梁離開頂板后,方可操作側護板;
移架時先降柱,使頂梁離開頂板50-200mm后,停止降柱迅速移架;對于破碎頂板允許“擦頂移架”或“帶壓移架”;在金屬網下移架時頂梁應該脫離金屬網以避免撕破網;
移架后,支架中心距偏差不超過100mm,移架步距保持850mm移架后必須排列整齊形成一條直線;
在頂梁前后均接頂后,適當調整平衡千斤頂,使支架達到最佳支撐效果(即:若頂板完整為了提高頂梁后端支撐能力,可收平衡;若頂板破碎要伸平衡,以便使支架的合力作用點前移);
按照作業規程順序追機移架,必要時可進行多點拉架;
當前梁壓力大時,為避免移架時底座下扎,必須提底前移。
三、推移工作面運輸機:
要及時正確的推移運輸機,推移后的運輸機必須成直線;
機頭、機尾的浮煤一定要清理干凈、徹底,防止移不夠或機頭機尾飄起損壞設備;
溜子停止運轉時,不允許推溜,以防鏈條過緊,但機頭機尾除外;
推移時操作位置必須準確、平穩,注意觀察運輸機彎曲度;
推移時如果阻力過大推不動運輸機,應查明原因后再進行推移以免損壞設備;
推移時要依據采煤方式確定推移方式,不能由兩頭推移運輸機以防因拱起運輸機而引起咬架;
推移運輸機必須注意觀察推移千斤頂前方,以防擠壞電纜、水管等設備;
推移運輸機后,鏟煤板端部距煤壁應不小于150mm,以防機組割鏟煤板;
推移運輸機、轉載機時,應提前檢查下列內容:
檢查轉載機頭馬蒂爾系統的行程及轉載機頭、皮帶機機尾滾筒;
檢查運輸機或整個轉載機是否有推移障礙;
檢查順槽超前維護是否有影響;
推移運輸機頭、轉載機時,必須通知溜頭維護工后,方可推移運輸機和轉載機;
完成機頭機尾推移后,必須按規定搞好端頭支護。四、操作、檢修注意事項:
支架的零部件、管路系統及輔助設備,必須符合原設計要求,不得任意拆改;
清理煤幫大塊煤、矸石及雜物時,必須依照以下步驟進行;
首先閉鎖工作面運輸機,并在處理事故地段專人照看閉鎖鍵及工作地點左右各三架的操縱閥,以防別人擅自啟動運輸機的工作點上方支架而引起意外;
必須在工作人員未靠近煤幫同時確認無人及其它障礙物時,方可伸出護幫板;
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處理掉工作地點的活矸、活石,并在有人觀察頂板、煤幫的情況下方可進行作業;
在距離采煤機前后滾筒5米以內范圍工作時、必須切斷采煤機電源;
在機頭部分時,除閉鎖溜子外,還要閉鎖轉載機和破碎機;
支架過斷層等地質構造的操作:
一般情況不準放炮。需放炮時,支架工應按批準的專門放炮措施執行;
支架移動前應按措施規定嚴格控制采高,防止支架被壓死并注意相鄰支架高度平緩過渡;
支架升柱時應注意觀察以便達到初掌力;
支架升柱時應注意觀察側護板的位置,防止其損壞;
采煤機割煤后,支架應立即支護,距采煤機后滾筒不得超過3—6米,對于頂板破碎、煤壁片幫嚴重地段可超前拉架,移架后,必須伸出護幫板,頂住煤壁;
操作時,應掌握好支架的合理支撐高度,最大支撐高度應小于設計高200mm,最小支撐高度應大于設計最低高度300mm;
如頂板上有大量矸石,移架后不能很好接頂,應清除矸石;
檢修和處理液壓系統時,必須關閉截止閥,并隔離被檢修的支架,使檢修部位的壓力完全釋放,確認無誤后方可進行工作;
主管路檢修必須通知泵站停泵并采取閉鎖手段,同時應關閉故障部位前級壓力截止閥,采取正確方法進行壓力釋放,檢查無誤后方可進行工作;
當出現操縱閥失靈或出現誤動作時,要仔細查找原因,及時排除故障,不準作無把握工作,以防損傷人員和設備;
在降架時,如發現頂板或其它問題時,立即把支架升緊,待處理妥善后重新降架;
嚴禁用鐵絲代替“U”型銷,嚴禁插單腿銷;
嚴禁用高壓管口對準人以防發生意外;
操作支架應做到:快、正、夠、勻、平、凈、嚴、緊的八字方針。
?五、檢修注意事項:
1、在檢修操作過程中如需要降下支架時,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支架下降過程中必須注意頂梁俯角不得小于12度,以防將上活柱的注液接頭壓壞。
(2)支架降下后要將頂上的浮矸用棍捅落下來,以防將過往行人碰傷。
?(3)升支架時要注意側護板將鄰架頂壞,如不能順利升起支架可收回本架或鄰架側護板,如還不行可用底調調整支架。
?2、在檢修護幫板和端頭架前探梁結構件時,要將護幫板或前探梁垂落到自由位置,通過安全閥將壓力釋放后并確認系統內無高壓液時,才能工作。
3、檢修平衡結構件時,要通過安全閥將壓力釋放后才能工作。
4、在檢修立柱液壓鎖和安全閥時,應先將支架降到適合的高度,然后通過安全閥將系統壓力釋放后,才能工作。
更換立柱的安全技術措施:
1、設備重量:1.17噸。
2、需用工具:
(1)2—5噸吊鏈2個;
(2)40T鏈5條,蹄形環5個,連接螺絲10顆;
(3)3—5噸導向滑輪1個。
(4)直徑為11mm的鋼絲繩100米。
3、拆除損壞立柱:
(1)將支架降到適合的高度,擰松安全閥釋放被拆立柱內的壓力;
(2)拆除損壞立柱的管路并將另一立柱的液壓系統連接好;
?(3)將立柱上活柱用一臺吊鏈固定在本架的平衡上,用另一立柱略降支架,待上部聯接銷松動后,取出壓塊和壓銷。
(4)升起支架,拆除腳踏板,取出立柱底部的壓塊和壓銷。
(5)將另一臺吊鏈固定在頂梁柱窩內,并利用升降支架和吊鏈配合將立柱提起。
(6)將固定于其它支架上的吊鏈移到別的支架的起調環上。
(7)利用兩臺吊鏈相互配合將損壞立柱拆出安裝位置。
4、運輸新、舊立柱:
(1)用導向滑輪和運輸機配合,將立柱運到機尾部。
(2)用支架和吊鏈配合將立柱運到溜槽中。
(3)用運輸機將立柱運到安裝位置。
(4)將運輸機打反轉將舊立柱運到機尾。
(5)用吊鏈和其它運輸工具將舊立柱運到裝車點。
1、安裝新立柱:
(1)利用支架和吊鏈配合將立柱運到底座柱窩內,在安裝之前要將柱窩清理干凈。
?(2)將管路連接好,利用固定于平衡上的吊鏈和本柱的升降把新立柱和固定銷安裝到頂窩內。
(3)安裝好壓銷和壓塊。
(4)安裝好系統管路,詳細檢查沒有問題后,將支架升起。
2、施工組織:
(1)拆卸損壞立柱和安裝新立柱3人,并由其中一人指揮和負責。
(2)運輸新舊立柱3人,并由其中一人指揮和負責。
(3)拆除安裝立柱與運輸新舊立柱工作可平行作業。
2、安全技術措施:
(1)明確各工作人員的職責。
(2)用運輸機運送物料時、嚴格按照有關規程規定執行。
?(3)在回風順槽內,利用鋼絲繩運輸立柱時,要防止雜物形成障礙,鋼絲繩的使用要符合有關規定的技術要求。
?(4)用鋼絲繩運輸時,兩側不得有工作人員,并明確運輸信號后方可起運。
(5)導向滑輪和吊鏈的安裝位置要合適。
(6)操作人員要選擇合適的安裝位置,重物下不得站人,非作業人員要遠離現場。
(7)降架后要防止支架頂上的活矸落下傷人,必須將活矸清理干凈后方可工作。
更換推移油缸安全技術措施:
1、需用工具:
(1)1—3噸吊鏈一個。
(2)尼龍繩3—5米一根。
(3)檢修支架所用的工具。
2、拆除損壞的推移油缸:
在割煤停面準備檢修時,將待檢修的支架預留一刀,以備更換推移油缸。
拆除腳踏板,將支架降到適合的高度,用吊鏈或繩索調起并控制操縱閥,觀察油缸后腔固定銷松動后拔出銷軸。
將油缸提高到適當位置。
如油缸仍能伸縮,可通過油缸的伸縮使推移框架前移到適當位置后。
拆下油缸前腔壓銷后,用吊鏈將其吊出。
3、安裝新油缸:
(1)用兩臺吊鏈相互配合將新油缸運到安裝位置。
(2)安裝好液壓管路,將油缸伸出到合適長度。
(3)首先使活塞桿頭和固定銷入位后,安裝好壓銷。
(4)檢查沒有問題后,將支架拉出,蓋上腳踏板。
4、安全注意事項:
(1)有一人負責指揮并帶兩人完成此項工作。
(2)吊鏈要固定牢靠。
(3)管路拆下后,注意不要碰操縱閥以防誤動作傷人。
更換平衡油缸安全技術措施:
1、拆除損壞的平衡油缸:
(1)先將支架降到合適的高度,檢查管路中是否有高壓液,如有釋放后方可拆下管路。
(2)用繩索穿過頂梁固定環將活塞桿提起,拆出固定銷。
?(3)將平衡油缸活塞桿放到支架四連桿上,并要檢查活塞桿螺紋是否損壞,如損壞必須將其取出以勉滑脫傷人。
(4)用繩子將平衡油缸后腔捆好后穿過固定環提起,取出后腔固定銷。
(5)慢慢滑落繩索將平衡油缸放下。
2、安裝新平衡油缸:
(1)安裝之前要檢查新平衡油缸管接頭是否完好。
(2)將護幫進回液管路拆下插入平衡油缸管接頭內,并將活塞桿伸出。
(3)用繩索將其吊在活塞桿安裝銷上,收回活塞桿將平衡油缸提起,
(4)在平衡下面墊上木塊或煤塊,伸出活塞桿立穩平衡油缸。
(5)將活塞桿伸出到合適長度,安裝上固定銷。
(6)將繩索一端固定在側護導向軸上另一端穿過掩護梁管路固定環將平衡油缸后腔提起。
(7)控制操縱閥伸縮活塞桿到合適長度后,安裝上固定銷。
(8)連接好支架所有管路,檢查無誤后,升起支架。
3、安全注意事項:
(1)拆液壓管路時要檢查系統內是否有壓,必須釋放后方可操作。
(2)在拆除平衡時要注意活塞桿滑脫傷人。
(3)在作業過程中不得碰操縱閥,以勉誤動作后,高壓液傷人。
關于頂板管理的規定:
1、工作面停止生產準備檢修之前,必須將所有支架的護幫板打出去,頂住煤壁。
2、生產過程中,在一般情況下采高不得低于3.7米。
3、在需要增大采高時,必須緩慢過渡保持合理的架形。
?4、在生產過程中,應設專人巡回檢查工作面壓力情況和支架立柱安全閥泄液過程中的架形情況。
?5、如遇工作面周期來壓,頂板下沉量較大,出現護頂煤冒落、片幫嚴重、平衡活塞桿伸出量較大、架形結構變壞等情況時,必須超前拉架。
不論在什么時候,工作面每一臺支架都必須達到初掌力。
篇2:支架安裝檢查驗收規程
支架安裝檢查與驗收
(1)支架檢查與驗收時間
腳手架及其地基基礎應在下列階段進行檢查與驗收:
○1基礎完工后及腳手架搭設前;
○2作業層上施加荷載前;
○3每搭設完6m高度后;
○4達到設計高度后;
○5遇有六級大風與大雨后;
○6停用超過一個月。
(2)支架使用中定期檢查項目
○1桿件的設置和連接,支撐構造是否符合要求;
○2地基是否積水,底座是否松動,立桿是否懸空;
○3扣件螺栓是否松動;
○4立桿的沉降與垂直度的偏差是否符合規范的規定;
○5安全防護措施是否符合要求;
○6是否超載。
(3)檢查標準與方法
支架搭設的技術要求、允許偏差與檢驗方法,應符合《建筑施工碗扣式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第8章的規定。
篇3:支架的搭設要求規程
支架的搭設要求
①底座和墊板應準確地放置在定位線上;墊板用長3米,寬0.2米,厚度5cm木墊板;底座的軸心線應與地面垂直。
②腳手架搭設應按立桿、橫桿、斜桿、連墻件的順序逐層搭設,每次上升高度不大于3m。底層水平框架的縱向直線度應≤L/200;橫桿間水平度應≤L/400。
③腳手架的搭設應分階段進行,第一階段的撂底高度一般為6m,搭設后必須經檢查驗收后方可正式投入使用。
④腳手架的搭設應與建筑物的施工同步上升,每次搭設高度必須高于即將施工樓層1.5m。
⑤腳手架全高的垂直度應小于L/500;最大允許偏差應小于50mm。
⑥腳手架內外側加挑梁時,挑梁范圍內只允許承受人行荷載,嚴禁堆放物料。
⑦連墻件必須隨架子高度上升及時在規定位置處設置,嚴禁任意拆除。
⑧作業層設置應符合下列要求:
a必須滿鋪腳手板,外側應設擋腳板及護身欄桿;
b護身欄桿可用橫桿在立桿的0.6m和1.2m的碗扣接頭處搭設兩道;
c作業層下的水平安全網應按<安全技術規范》規定設置。
⑨采用鋼管扣件作加固件、斜撐時應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的有關規定。
⑩腳手架搭設到頂時,應組織技術、安全、施工人員對整個支架結構進行全面的檢查和驗收,及時解決存在的結構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