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異動管理制度范例
一個企業的員工異動,包括多個方面的內容,調崗,辭職等,每一次的異動都有相關的管理制度,以下整理了詳細的員工異動管理制度的范本,僅供參考。
一、調動管理
1、由調入部門填寫《員工內部調動通知單》,由調出及調入部門負責人雙方同意并報人事部門經理批準,部門經理以上人員調動由總裁(子公司由總經理)批準。
2、批準后,人事部門應提前以書面形式通知本人,并以人事變動發文通報。
3、普通員工須在三天之內,部門負責人在七天之內辦理好工作交接手續。
4、員工本人應于指定日期履任新職,人事部門將相關文件存檔備查,并于信息管理系統中進行信息置換。
5、人事部門將根據該員工于新工作崗位上的工作職責,對其進行人事考核,評價員工的異動結果。
二、辭職管理
1、公司員工因故辭職時,本人應提前三十天向直接上級提交《辭職申請表》,經批準后轉送人事部門審核,高級員工、部門經理以上管理人員辭職必須經總裁批準。
2、收到員工辭職申請報告后,人事部門負責了解員工辭職的真實原因,并將信息反饋給相關部門,以保證及時進行有針對性的工作改進。
3、員工填寫《離職手續辦理清單》,辦理工作移交和財產清還手續。
4、人事部門統計辭職員工考勤,計算應領取的薪金,辦理社會保險變動。
5、員工到財務部辦理相關手續,領取薪金。
6、人事部門將《離職手續清單》等相關資料存檔備查,并進行員工信息資料置換。
三、辭退管理
1、見本手冊第一章
2、部門辭退員工時,由直接上級向人事部門提交《辭職申請表》,經審查后報總裁批準。
3、人事部門提前一個月通知員工本人,并向員工下發《離職通知書》。
4、員工應在離開公司前辦理好工作的交接手續和財產的清還手續;員工在約定日期到財務部辦理相關手續,領取薪金和離職補償金。
5、員工無理取鬧,糾纏領導,影響本公司正常生產、工作秩序的,本公司將提請公安部門按照《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有關規定處理。
6、人事部門在辭退員工后,應及時將相關資料存檔備查,并進行員工資料信息置換。
篇2:公司崗位異動制度
某公司崗位異動管理制度
一、內部異動原則:
1、內部異動主要是指晉升、平級調動、降職、撤職或免職四種情況。
2、公司有權根據員工的工作業績、工作能力、工作態度及培訓考核成績,隨時重新安排、調整員工的工作崗位。員工本人及其上級也可申請調整其工作崗位。
3、公司鼓勵員工按照公司的需要和個人的職業發展規劃學習提高,在干好本職本崗工作、不斷增強業務技術和工作能力的前提下,合理、適度地擴展自己的工作能力范圍,實現一人多能,并在通過相關考試考核或公司允許的條件下輪崗、頂崗工作,充分實現人力資源價值的最大化,提升員工的個人成就感和滿意度。
二、內部異動程序:
1、跨部門內部異動:
①、當員工自愿、或其所在部門、或其直接上級(僅對部長崗位適用,下同)申請對其進行跨部門內部異動時,申請人或部門應填制《人力內部異動申請書》,經其部門負責人或其直接上級簽字同意,交人力資源/行政部審核、總經理批準后,由人力資源/行政部簽發《人力內部異動通知書》一式四份執行,其中調出部門(或原直接上級)、調入部門(或現直接上級)、當事人、人力資源/行政部各一份。
②、當總經理決定對員工進行內部異動時,直接由人力資源/行政部簽發《人力內部異動通知書》執行,經總經理簽字后執行。
③、部長助理(含)以上級人員任免及內部異動,人力資源/行政部均以人事任免或人事調整通知文件的形式公布。
2、本部門內部異動:
①、員工在其所屬部門內部進行異動,可以本人申請,也可以由部門負責人決定,人力資源/行政部可以行使建議權。特殊情況下該部門公司級分管領導或總經理也可直接決定。
②、員工在其所屬部門內部進行異動,其所屬部門應在部門范圍內公告或通知,同時也應通知其它部門的相關工作人員。相關書面調整通知應送交其分管領導、人力資源/行政部各一份備案。
③、由公司或部門決定的人力內部異動,通知方式一般以單獨面談的形式進行。
④、員工崗位、職位發生內部異動,一般情況下其與公司簽訂的原勞動合同或聘用協議繼續有效,直至該合同或協議到期為止,雙方再協商重新簽訂。其在公司工作的工齡也連續計算。
⑤、內部異動的員工將原崗位的工作完整移交清楚,并完善工作接交、移交的相關手續,相關的接交人、移交人、監交人應在工作交接材料上簽字證明認可。交接材料本部門負責人留存一份,交人力資源/行政部存檔一份。
⑥、內部異動員工到新崗位報到,其部門負責人或直接上級負責接收安排,完善新崗位的工作接交、移交的相關手續。
⑦、屬于工作性質發生變更、職務任命兩類性質內部異動的員工必須有試用期,其試用期管理按《員工聘用管理制度》的相關規定執行。
⑧、對于降職、或無試用期的內部異動員工,公司在其內部異動發生的次月對其薪酬福利待遇進行調整,當月維持不變。
3、特殊內部異動:
①、停職(包括停職審查和停職反省)、留用查看,是按照公司《獎罰管理制度》的規定對相關適用員工進行的行政處罰,相關事項按該制度規定執行。
②、待崗、下崗是按照公司《績效考核管理制度》的規定,對不稱職或不適崗員工進行的異動處理,相關事項按該制度規定執行。
③、按本制度規定的審批權限,公司員工(含正式工、聘用協議員工、返聘員工和臨時工)未經相關負責人或公司審批同意發生內部異動、特別是崗位或工作性質發生變更的內部異動的,公司將對責任人處以500元罰金的經濟處罰,對責任部門的負責人或其直接上級處以1000元罰金的經濟處罰,由人力資源/行政部執行。
④、公司員工(含正式工、聘用協議員工、返聘員工和臨時工)未經相關部門培訓并考試考核合格,無證轉往需要上崗證的工作崗位工作的,公司將對責任人處以300元罰金的經濟處罰,對責任部門的負責人或其直接上級處以600元罰金的經濟處罰,由人力資源/行政部執行。
篇3:集團公司人事異動管理制度(2)
集團公司人事異動管理制度(二)
一、總則
第一條為規范公司人力資源管理,使人事異動程序化、制度化,特制訂本制度。
第二條人事異動是指員工崗位變動和終止,其中包括新進、調動、升遷和離職。
第三條本制度適用于集團公司及所屬各分(子)公司。
第四條各分(子)公司必須于每月5日之前報人事異動情況到集團公司總部人力資源中心
二、新進
第五條新進是指為適應公司發展需要,由人力資源中心或各分(子)公司通過招工招聘、接管兼并收購企業原有員工等形式引進人員。
第六條招工招聘按《招聘管理制度》執行。
第七條新進員工管理
(一)除人力資源中心和經集團公司總裁直接批準的分(子)公司外,其它部門未經授權不得自行招聘員工。
(二)新員工進入公司后,人力資源中心、各分(子)公司人事負責人將新員工簡歷、身份證復印件、照片、體檢表、面試評價表等收集齊全,及時輸入人事信息系統。
(三)各部門應積極配合人力資源中心檢查冒名頂替和二次入司員工,一經查出立即辭退。
(四)集團公司總部所招新員工分到相應分(子)公司或部門的,各分(子)公司、部門須憑借人力資源中心開具的調令接受新員工。
(五)由人力資源中心出具調令之日起,部門正式對員工進行日常考勤,前期新員工工資由人力資源中心督促各部門按培訓期工資核發。
三、調動(包括遷調和借調)
第八條本規定遷調是指對員工工作部門、崗位、職務或工作地點的變遷,但不包含職務級別的升降。
第九條以下情況準予遷調
(一)調出和調往部門(單位)都表示同意。
(二)本人確實不適合原工作崗位,且調往部門(單位)愿意接收。
(三)調往崗位確實能更好的發揮申調者特長,且不影響原工作崗位工作。
(四)為了解決員工實際生活困難。
(五)其它確實需要遷調的或總裁特批的。
第十條員工在部門內部的遷調
各部門負責人可根據部門需要或員工的能力、學識及個人愛好等情況對部門內部的人事遷調做出安排,但對科級(含)以上人員的遷調必須報人力資源中心備案,必要時人力資源中心將組織公開競聘。
第十一條員工在部門之間的遷調分為以下三種情況
(一)因參加競聘產生的人事遷調,按《競聘管理制度》辦理。
(二)人力資源中心安排的人事遷調,其程序為:
第一,用人部門向人力資源中心遞交遷調申請,申請中必須詳細說明遷調何人、遷調原因等,或人力資源中心根據公司人力資源規劃需要,提出人員遷調議項。
第二,科級(含)人員遷調按《干部管理工作條例》規定執行,其他人員經人力資源中心對其資格審核后批準。
第三,人力資源中心開具遷調調令。
第四,自調令開具之日起,調入部門正式對員工進行考勤。
(三)因遷調者本人意愿的人事遷調,程序為:
第一,申調人向人力資源中心出具書面調動申請,在人力資源中心填寫《員工調動申請表》。
第二,人力資源中心一周內審查申調人申調資格合格后,與其所在部門(公司)和接收部門(公司)進行協調。
第三,調出和調入部門(公司)都簽字同意后,人力資源中心開具遷調調令。
第十二條本規定中借調是指因工作需要,在某段時間內,員工在不同部門間或同一部門不同科室間的暫時性工作變動,但其職務級別不變,部門或科室隸屬關系不變。
第十三條借調程序
(一)由用人部門(公司)向人力資源中心提出借調申請,申請中必須詳細說明借調何人、借調原因、借調時間等。
(二)人力資源中心對是否需要借調進行審核。
(三)調出部門(公司)負責人同意后,人力資源中心開具借調調令。
第十四條借調管理
(一)借調人員借調期未滿返回原部門(公司),應持借調部門(公司)書面證明到人力資源中心辦理注銷手續;被借調人員借調期滿返回原部門(公司),原部門(公司)人事負責人或其本人到人力資源中心辦理借調注銷手續。
(二)借調期間,被借調人服從借調部門(公司)的管理。
(三)借調人員的工資管理:
管理人員的借調:在借調期間,基礎工資與其它福利待遇按原級別待遇不變(特殊情況除外),績效工資由借調部門(公司)按其所從事崗位的工資標準計算工資。
普通員工的借調:由借調部門(公司)按其所從事崗位的工資標準計算工資。
借調時間最長不得超過3個月,工作暫時無法交接清楚或其它特殊情況下需要續借時,借用部門(公司)應提交文字說明給人力資源中心,并得到調出部門(公司)的同意。續借程序參照"借調程序",但延續時間不得超過10天。
員工調動流程:
四、升遷
第十五條升遷分為實授、代理和見習三種
(一)實授指通過正常競聘程序或由集團公司總裁辦公會直接批準,正式擔任某一職務,行使相應職權,承擔相應責任,并享受相應待遇的升遷方式。
(二)代理是指因未經過競聘或競聘未產生合適人選,指定某人暫時代理行使某一職務的職責,享受該職務的職務津貼與績效考核工資,但不享受其相應的基本工資與福利待遇的升遷方式。
(三)見習是指通過正常的競聘程序或由集團公司總裁辦公會直接批準,行使某一職務職權,享受低一級別的工資與待遇的升遷方式。
第十六條升遷程序
(一)通過競聘的升遷必須按照《競聘管理制度》進行。
(二)經集團公司總裁辦公會直接任命的升遷,由人力資源中心負責各方面的協調工作,并發文任命、開出調令。
(三)代理的最長期限為6個月。
代理職務與原職務同屬于一個部門的,可保留原職務不變;不同屬一個部門的,必須辭去原職務。
代理職務經人事考核合格后可轉為實授,并由人力資源中心發正式任命文件。代理時間滿6個月的轉為實授后需試用三個月,考核合格后轉正。
見習期6個月,見習職務經人事考核合格后自行轉正。人力資源中心將該人員的工資、福利待遇報財務部審核備案。
五、離職
第十七條本公司離職包括辭退、辭職、開除、自動離職等四種情況。
第十八條辭退
下列情況之解除合同屬辭退:
(一)員工
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滿后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公司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員工不能勝任工作,經培訓或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三)發生非公司或員工個人意愿,致使合同無法繼續履行之重大客觀事件。
辭退權限:
員工員的辭退,由各部門、分(子)公司總經理提交辭退書面申請,報集團人力資源中心審批后執行。
辭退管理:
(一)合同期內,人力資源中心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員工,并督促所在部門做好人事交接工作。
(二)科級(含)以上管理人員的辭退,由人力資源中心在全公司發文通告;科級(不含)以下人員的辭退,人力資源中心和各公司負責在小范圍內發文通告。
(三)公司辭退人員,公司可視具體情況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適當補助。
第十九條辭職
提交辭職申請時間:
(一)新進員工在試用內可隨時向所在部門提交書面申請。
(二)試用期后的合同期內員工應提前一月向所在部門提出書面申請。
辭職程序:
(一)辭職人員提交辭職申請,經部門負責人審核后,報集團人力資源中心審批。
(二)辭職人員辦理工作交接手續。
(三)辭職人員按照合同規定承擔違約責任后,辦理離職手續。
結算工資:
辭職人員可結算工資,但應按公司相關規定承擔賠償責任和支付罰款,并應承擔違約責任。
第二十條開除
開除是指按照《干部管理工作條例》、《懲罰管理制度》等相關制度,對責任員工進行的最嚴厲處罰。被開除人員可結算工資,公司與員工都不承擔違約責任,但員工應按公司相關規定承擔賠償責任和經濟處罰。
開除程序:
(一)構成開除條件的員工,由所在公司、部門或有考核權的部門提交事實報告與初步處理意見,科級(不含)以下人員經所在公司、部門審批并報人力資源中心核準后執行。科級(含)以上管理人員的開除按《干部管理條例》規定執行。
(二)科級(含)以上人員的開除由人力資源中心在全公司發文通告;科級(不含)以下人員的開除由人力資源中心或所在公司在小范圍內發文通告。
(三)督促被開除人員辦理好交接工作。
(四)被開除人員辦理離職手續。
第二十一條自動離職
員工無故離開公司,連續曠工3日的、辭職未經批準而擅自離開公司連續3日的均視為自動離職。自動離職的員工不得結算工資,并承擔一切違約責任。如對公司造成損失的,公司還將追究其賠償責任。
第二十二條離職人員都要填寫《離職工作移交清單》和《離職手續清單》,做好工作交接和物品交接,經接收人和人事助理簽字確認后,交接完成。
八、考核辦法
第二十三條各部門及各公司不經集團人力資源中心或總裁授權招入新員工,扣除該公司、部門總經理績效獎金100元/個人。
第二十四條異動人員的每日考勤不得空白,遠距離調動應按照《出差管理規定》執行出差與考勤管理工作。否則,考勤人員與員工本人都要承擔責任。
第二十五條各責任部門不按本規定及時辦理員工異動手續,扣除責任人績效獎金50元/人次。
救助站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