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電纜運行維護措施
電力電纜線路的運行是電力生產的重要環節之一,電纜線路運行的安全與否,關系到企業的安全生產和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今天簡單向大家介紹電力電纜運行與維護中的有關問題。
一、電纜線路的特點
電纜線路是指采用電纜輸送電能的線路,它主要由電纜本體、電纜中間接頭、電線路端頭等組成,還包括相應的土建設施,如電纜溝、排管、豎井、隧道等。一般設在地下,也有架空或水下敷設。
與架空線路相比,電纜線路具有以下主要優點:①不受自然氣象條件(如雷電、風雨、煙霧、污穢等)的干擾②不受沿線樹木生長的影響;③有利于城市環境美化;④不占地面走廊,同一地下通道可容納多回線路;⑤有利于防止觸電和安全用電;⑥維護費用小。但也存在以下缺點;⑦同樣的導線截面積,輸送電流比架空線的小:⑧投資建設費用成倍增大,并隨電壓增高而增大;⑨故障修復時間也較長。目前中壓配電線路在下列情況下應采用電線線路:①依據城市的規劃,繁華地區、重要地段、主要道路、高層建筑區及對市容環境有特殊要求者;②架空線路走廊難以解決者;③供電可靠性高或重要負荷用戶;④重點風景旅游區;⑤沿海地區易受熱帶風暴侵襲的主要城市的重要供電區域;⑥電網結構或運行安全的需要;⑦負荷密度高的市中心區。
二、電力電纜的試驗與驗收投運
電力電纜除進行交接試驗和預防性試驗外,在施工過程中還應進行絕緣試驗,以鑒別檢查施工各環節的電纜質量和工藝質量。敷設前在電纜盤上進行試驗以鑒別電纜好杯;敷設后、敷設前進行試驗,以鑒別敷設中電纜有無損壞;電纜頭施工完畢后進行試驗,以鑒別電纜頭的質量;電纜檢修前后進行試驗,以鑒別檢修質量。
檢查的主要內容如下:(1)電纜應排列整齊,電纜的固定和彎曲半徑應符合設計圖紙和有關規定,電統應無機械損傷,標志牌應裝設齊全、正確、清晰。油浸紙絕緣電纜及充油電纜的終端、中間接頭應無滲漏油現象;(2)電纜溝及隧道內應無雜物,電纜溝的蓋板應齊全,隧道內的照明、通風、排水等設施應符合設計要求;(3)直埋電纜的標志樁應與實際路徑相符,間距符合要求。標志應清晰、牢固、耐用;(4)水底電纜線路兩岸、禁錨區內的標志和夜間照明裝置應符合設計要求。
三、電纜線路運行注意事項
(1)不要長時間過負荷運行或過熱。因此,不要忽視電纜負荷電流及外度溫度、接頭溫度的監測;(2)電纜線路饋線保護不應投入重合閘。電纜線路的故障多為永久性故障,若重合閘動作,則必然會擴大事故,威脅電網的穩定運行;(3)電纜線路的饋線跳閘后,不要忽視電纜的檢查。重點檢查電纜路徑有無挖掘、電線有無損傷,必要時應通過試驗進一步檢查判斷;(4)直埋電纜運行檢查時要特別注意:電纜路徑附近地面不能隨便挖掘;電纜路徑附近地面不準縮放重物、腐蝕性物質、臨時建筑;電纜路徑標志樁和保護設施不能隨便移動、拆除;(5)電纜線路停用后恢復運行時必須重新試驗才能投入使用。停電超過一星期但不滿一個月的電纜,重新投入運行前,應搖測絕緣電阻,與上次試驗記錄相比不得降低30%,否則應做耐壓試驗;停電超過一個月但不滿一年的,則必須做面壓試驗,試驗電壓可為預防性試驗電壓的一半;停電時間超過試驗周期的,必須做預防性試驗。
四、電纜線路的運行維護
電纜線路運行維護著重要做好負荷監視、電纜金屬套腐蝕監視和絕緣監督三個方面工作,保持電纜設備始終在良好的狀態和防止電纜事故突發。主要項目包括:建立電纜線路技術資料,進行電纜線路巡視檢查、電纜預防性試驗,防止電纜外力破壞,分析電纜故障原因、電纜故障測尋和電線故障修理等。電纜線路需增添特殊內容,如誘殺白蟻、人井水樣分析、水樹枝切片檢查和帶電測量并監視絕緣等。
負荷監視。一般電纜線路根據電纜導體的截面積、絕緣種類等規定了最大電流值,利用各種儀表測量電線線路的負荷電流或電纜的外皮溫度等,作為主要負荷監視措施,防止電纜絕緣超過允許最高溫度而縮短電纜壽命。
溫度監視。測量電纜的溫度,應在夏季或電線最大負荷時進行。測量直埋電線溫度時,應測量同地段無其他熱源的土壤溫度。電纜同地下熱力管交叉或接近敷設時,電纜周圍的土壤溫度,在任何情況下不應超過本地段其他地方同樣深度的土壤溫度10℃以上。檢查電纜的溫度,應選擇電纜排列最密處或散熱最差處或有外面熱源影響處。
腐蝕監視。以專用儀表測量鄰近電纜線路的周圍土壤,如果屬于陽極區,則應采取相應措施,以防止電纜金屬套的電解腐蝕。電纜線路周圍潤濕的土壤或以生活垃圾填覆的土壤,電纜金屬套常發生化學腐蝕和微生物腐蝕,根據測得陽極區的電壓值,選擇合適的陰極保護措施或排流裝置。
絕緣監督。對每條電纜線路按其重要性,編制預防性試驗計劃,及時發現電纜線路中的薄弱環節,消除可能發生電纜事故的缺陷。金屬套對地有絕緣要求的電纜線路,一般在預防性試驗后還需對外護層分別另作直流電壓試驗,以及時發現和消除外護層的缺陷。
五、電纜故障的側尋
電纜發生故障后,一般的側尋步驟如下:(1)確定故障性質。根據故障發生時出現的現象及一些簡單試驗,初步判斷故障的性質,確定故障電阻是高阻還是低阻,是閃絡還是封閉性故障,是接地短路、斷線,還是它們的混合,是單相、兩相還是三相故障。例如,運行中的電纜發生故障時,老只有接地信號,則有可能是單相接地故障;若繼電保護過流動跳閘,則有可能發生兩相或三相短路,或者是發生了短路與接地混合故障。通過初步判斷,尚不能完全將故障的性質定下來,則必須測量絕緣電阻和進行導通試驗;(2)故障點的燒穿。即通過燒穿將高阻故障或閃絡故障變成低阻故障,以便進行粗測;(3)粗測。在電纜的一側使用儀器測量故障距離,并利用電纜線路技術資料計算出故障點的位置;(4)路徑的測尋。對于圖紙資料不齊全或電纜路徑不明的,可通過音頻感應探測法和脈沖磁場法,找出故障電纜的敷設路徑和埋沒深度,以便進行定點精測。音頻感應探測法是向電線中通入音頻信號電流,根據接收線圈中接收機接收到的音頻信號強弱來確定路徑;(5)故障點的精測定點。通過沖擊放電聲測法、音頻感應法、聲磁同步檢測法等方法確定故障點的精確位置。聲測法只適用于低阻接地的電纜故障,對金屬性接地故障的效果不佳。感應法適用于金屬性接地故障和相間短路故障。
上述五個步驟是一般的測尋步驟,實際側尋時,可根據具體情況省略其中的一些步驟。例如,電纜敷設路徑很準確可不必側尋路徑,對于高阻故障,可不經燒穿而直接使用閃絡法進行,對于一些閃絡性故障,不需要進行定點,可根據側尋得到的距離數據查閱資料,可直接對中間接頭檢查判斷,對于電線溝或隧道內的電纜故障,可進行沖擊放電,直接監聽來確定故障點。
篇2:電纜線路運行檢查制度
1.電纜巡檢
電纜的巡檢每周不得少于1次,特殊情況如施工地段,應增加次數。
直埋電纜線路檢查項目與標準:
查看電纜線路經過的地(道)面是否正常,有無挖據痕跡,標志牌(樁)應齊全完好;
電纜走向路徑上不應堆瓦礫、礦渣、建筑材料等各種物體;
電纜露天部分的鎧裝應完好;
電纜保護管或支架等有無損壞或銹爛;
電纜終端頭接地線應完好、無松動,防雷設施完好;
電纜終端頭附件應完好,無過熱現象。
2.線路巡查
橋架敷設電纜線路檢查項目及標準:
檢查橋墩地面沉降情況是否正常
檢查橋架兩端電纜是否過大的拉力;
檢查橋架電纜護套是否損傷、龜裂等;
檢查橋架金屬件有無損傷、銹爛,橋架接地應完好。
3.電纜溝巡查
電纜溝敷設電纜檢查項目及標準:
檢查電纜溝蓋板是否齊全、完好;
檢查電纜溝是否積水,是否有污水、廢汽排入;
檢查電纜中間接頭(可抽查50%),檢查中間接頭有無變形,接地線是否完好;
檢查被抽查的中間接頭兩側3M左右的電纜在支架上有無損傷,支架有無銹爛、脫落。
4.電纜防火
電纜防火設施巡檢維護
巡檢周期與電纜巡檢周期相同
檢查項目
防火涂料有無脫落,防火槽盒、防火墻盒、防火堵料及其他防火設施是否完好。
防火報警系統盒滅火設施是否完好。
篇3:電纜熱伸縮對安全運行威脅及解決措施
隨著負荷電流變化及環境溫度變化,電力電纜會發生熱伸縮,其中因線芯的熱脹冷縮而產生非常大的熱機械力,電纜線芯截面越大,所產生的熱機械力就越大;同時線芯和金屬護套還會因熱脹冷縮的多次循環,而產生蠕變。熱伸縮對電力電纜運行構成很大的威脅,會造成運行電纜位移、滑落,甚至損壞電纜及附件。目前國內己選用的最大電纜截面為7*1600mm=,因此必須重視大截面電纜的熱伸縮問題。
現就各種敷設方式下電纜熱伸縮對安全運行帶來的威脅作一簡單分析:
(1)直埋敷設時,電纜因受到周邊土壤的限制,整根電纜無法產生位移,于是線芯將在熱機械力的作用下在線路的兩個末端產生很大的推力,引起末端位移,從而對電纜附件的安全構成極大威脅。
(2)徘管敷設時,電纜因不受到橫向約束,在熱機械力的作用下電纜將產生彎曲變形;電纜隨著電纜溫度的不斷變化,彎曲變形反復出現,使電纜金屬護套產生疲勞應變
(3)隧道敷設時,電纜一般均放在支架上,不作剛性固定,故電纜的熱伸縮較大,在斜面敷設時易出現滑落現象;在電纜的彎曲處易出現嚴重位移;電纜隨著電纜溫度的不斷變化,還會反復出現彎曲變形,使電纜金屬護套產生疲勞應變。
(4)豎井敷設時,電纜的自重及熱機械力有可能使金屬護套產生過分的應變,從而縮短電纜的使用壽命。
(5)市政橋梁敷設時,若電纜敷設在橋內排管中,則存在與排管敷設相同的問題;若電纜敷設在橋的箱梁中,則存在與隧道敷設相同的問題,除外敷設在橋梁上的電纜還會受到橋梁伸縮、振動的影響,從而加速電纜金屬護套的損壞。
對上述危害應采取相應的對策必須從電纜及附件的設計、生產,電纜線路設計,施工等幾方面著手。
(1)電纜及附件。為減少大截面電纜的熱伸縮,電纜線芯宜采用分裂導線,不僅能減小線芯的損耗,而且單位面積上產生的熱機械力亦比其他形式導線要小。電纜附件設計必須考慮能承受電纜的熱機械力而不損壞。
(2)電纜金屬護套目前有鋁護套和鋁合金護套兩種,它們的性能有較大區別:鋁護套與鋁合金護套相比可提高電纜的運行性能,故除防腐要求特別高的工程,一般電纜金屬護套以選擇鋁護套為宜。
(3)直埋敷設的電纜在臨近終端處,如變電站電纜層內,可作蛇形敷設,以吸收變形,減小末端推力:在支架處應作剛性固定,以防止終端因電纜位移而損壞。
(4)排管敷設大截面電纜時,為阻止電纜產生彎曲變形可向敷有電纜的排管內填充膨潤土。在工井的排管出口處可作擾性固定,在電纜接頭的兩側需作剛性固定,以保護電纜接頭的安全。
(5)隧道內電纜可蛇形敷設,以吸收由熱機械力帶來的變形,在斜面敷設時電纜需固定,接頭兩側電纜亦需作剛性固定,以保護電纜接頭的安全。
(6)豎井內的大截面電纜可借助夾頭作蛇形敷設,并在豎井頂端做懸掛式固定,以吸收由熱機械力帶來的變形。
(7)市政橋梁敷設的電纜必須選用鋁護套,以降低橋梁振動對電纜金屬護套造成的疲勞應變,敷設方式可參照排管或隧道,需要注意的是,在考慮電纜熱伸縮的同時,還需考慮橋梁的伸縮,在橋梁伸縮縫處、上下橋梁處必須采取撓性固定,或選用能使電纜伸縮自如的排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