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關于膠帶巷安裝電纜安全技術措施

關于膠帶巷安裝電纜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12 閱讀 3281

根據生產安排,計劃在膠帶大巷安裝MYP3*50+1*16電纜1000米,為保證安裝工作安全順利進行,特制訂下列安全技術措施:

一、更換時間:

2016年月日

二、搬運路線

①電纜線運輸路線

地面→主井口→主井筒→清煤巷→煤倉頂

②電纜線安裝懸掛路線

煤倉頂→膠帶巷→一盤區水泵房

三、職責分工

項目負責人:李兵育負責電纜下放和安裝的全面工作。

現場負責人:李小三負責電纜下放和安裝的現場工作。

調度室負責電纜下放和安裝的全面協調和人員組織工作。

安監科負責電纜下放和安裝的安全監督工作。

運輸隊負責電纜的運輸工作。

四、施工前準備:

1、本安全技術措施必須提前會審,施工前由項目負責人向所有參加人員貫徹學習,讓所有作業人員明白作業任務和安全措施。

2、提前準備好所需工具,并進行安全檢查。

3、下放前機電科派人對電纜進行絕緣檢測,確保電纜性能完好。

4、調度室協調安排配備安全負責人1人,勤雜工人,共計人。

5、提前計劃好作業方案。

五、技術數據

1、主井提升絞車技術數據

型號:JK2.0/1.5額定牽引力60KN

鋼絲繩型號:¢22mm22NAT6х19+FC-ZS繩長1000米

最大提升噸位不大于7.5噸。

2、清煤斜巷提升絞車技術數據

型號:JSDB-13額定牽引力130KN(慢速)

額定牽引力18.7KN(快速)

鋼絲繩型號:¢24mm繩長200米

最大提升噸位不大于12噸

3、膠帶巷調度絞車技術數據

型號:JD--1額定牽引力10KN

鋼絲繩型號:¢15.5mm繩長150米

最大提升噸位不大于4.8噸

4、膠帶巷調度絞車技術數據

型號:JD--1.6額定牽引力16KN

鋼絲繩型號:¢18.5mm繩長400米

最大提升噸位不大于9.6噸

5、電纜線技術數據

安裝型號:MYP3*50+1*16長度:1000m

重量:約3T

六、安全作業標準

(一)井口電纜起吊裝車安全作業標準:(負責執行)

1、用叉車叉取電纜時,要注意貨叉不能碰傷電纜或其他物件。叉運電纜期間周圍嚴禁有閑雜人員。

2、左右門架支設要水平、門架內側(電纜架支撐軸兩側)加裝4寸法蘭盤各不少于3個,以免左右滑動。

3、電纜下井用1臺平板車進行裝運,平板車周圍焊接8根1米的1.5圓管,電纜按大小圈排放整齊。

4、電纜裝車捆綁使用軟緊繩把電纜與平板車捆為一體,捆綁點不少于兩處。

(二)電纜吊掛、接線安全作業標準

1、電纜吊掛高度不低于2.6m,松緊度一致,電纜鉤吊掛間距不大于2米,與鋼梁之間用絕緣物隔開。

2、電纜接線符合接線標準。

(三)電纜接線盒安全作業標準

1、安裝位置根據現場情況確定,要求安全地點無淋水、便于維修、操作方便、不影響其他工作、高度高于1.8m,接線盒上板固定,電纜垂度一致,指向牌張貼距離一致,有包機牌和入井合格證。

七、安全技術措施

(一)電纜線運輸安全技術措施:

1、下放電纜時由調度室統一安排,安全負責人到位后方可進行。

2、參加人員在設備入井前必須學習貫徹本措施,了解下井路線及安全注意事項,聽從現場負責人的統一指揮。

3、下井前相關人員對沿途軌道、防跑車裝置、提升信號、通訊、主井絞車、調度絞車等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4、下放前檢查礦車的車輪是否轉動靈活、固定是否可靠、重心是否平穩,并檢查礦車連接部位、護繩是否牢靠,確認無誤后方可開始下放。

5、下放前要進行提升絞車的提升驗算,確保運輸工作安全可靠。

6、下放時設備運行下方及井筒內不得有人,并有專人在各巷道口看守,嚴格執行“行人不行車,行車不行人”制度。

7、下放期間絞車司機與信號工要聽清信號,下放速度不得大于1米/秒,要保持勻速行駛;如遇異常情況立即停機,并及時用手持電話與絞車司機、信號工聯系,處理合格后方可繼續進行。

8、提升前把鉤工必須檢查設備固定完好后再與絞車司機及時取得聯系,確認所有人員進入硐室后發出提升信號。調度絞車司機要保持勻速上升,提升速度不大于1米/秒。提升過程中如果出現鋼絲繩劇烈抖動等異常情況應立即停車,處理合格后方可進行繼續提升。

9、電纜放線工作開始前,對懸掛路線提前檢查,提前掛好電纜鉤,記清電纜交叉穿越的位置。

10、電纜懸掛前應仔細檢查,在運輸過程中是否有破損。

(二)電纜懸掛安全技術措施:

煤倉頂-膠帶大巷-一盤區水泵房(采用絞車下放礦車邊走邊懸掛的方式進行,絞車下放礦車過程中,絞車控制采用對講機與信號相結合方式,下放過程中要求做好自主保互和互保,避免發生不安全事故。)

2、起始點電纜留有足夠的長度,以便接線維修使用。

篇2:電纜井供水井砼澆搗安全措施安全技術操作規定

1、砼攪拌執行專項安全技術措施的規定。

2、現場操作人員嚴格遵守水上作業規章制度,在預制處運往安裝處的淤泥要沖干凈,并采取必要的防滑措施。

3、砼澆搗的臨時用電必須按施工組織設計要求架設,電源線不得浸沒在水中,操作人員必須正確穿戴好個人勞防用品,作業工具嚴禁拋擲給他人。

4、砼攪拌進入施工點必須按所規定的施工方法定位。對指揮手和振搗人員必須進行針對性的施工安全技術交底,明確澆搗砼的位置和聯絡指揮信號,并指派專人指揮。

5、船舶施工作業中,按當地轄區規定的頻道常開高頻電話,指派專人負責收聽,掛好信號旗。

6、砼攪拌開始時,施工人員必須堅守崗位,加強作業現場操作人員必須集中思想,聽從指揮,堅守崗位,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

7、施工作業前,必須檢查臂桿的各個構件部位是否完好安全。查零部件、儀表及附件是否完整齊全,查臂桿、輸送管道等有無變形、開焊,各部件是否緊固、牢靠。查液壓油面是否低于油位指示器的限度。查傳動件是否潤滑正常。查各種開關,操作桿的位置正確與否。

8、砼臂桿使用前,必須先進行空載試驗臂桿的回轉、收放,并將料桿調到水平位置,檢查臂桿在垂直,水平位置的工作情況下的穩定性,情況屬正常后,方可投入澆搗施工。

9、施工作業人員在作業中必須認真注意臂桿的狀況,開泵時,出料管應插入板內,待穩定后,人員須遠離放料點(1~2分鐘),待放料平穩正常后人員方可靠近振搗。

10、攪拌機械發生異常,如砼堵管、分布回轉、移位等,應及時向上聯系和報告,接報告后應及時作出反應,將人員撤離至安全點后,通知各方。

11、現場操作人員聯絡信號和指揮信號要保持統一,澆砼時,必須統一服從陸上指揮。

12、加強澆砼操作人員的自身保護意識,注意澆筑砼節點的周邊環境,并采取相應的安全防護措施,在確保施工節點和操作人員安全措施到位時,方可向指揮手要求通知攪拌單位實施開灌令。

13、砼泵車應做到料停泵車停,不準打空泵,如發生泵管堵管,應及時通知現場指揮手,經現場施工主管同意后,布料機應將出料管移上江面進行堵管噴料處理,使堵管物排出后,再移至澆砼節點,同時,應避免管內出現真空造成氣體壓縮現象,形成氣浪噴出影響施工安全。

14、嚴禁用布料臂桿起吊或拖拉物體。

15、作業完畢后,船上作業人員必須及時清洗臂桿上的管道布料臂桿,按規定選用潤滑脂,潤滑油、潤滑設備,操縱系統復位,布料臂桿復位、折疊、收縮應按順序進行,輕放在擱架上,切斷電源,鎖上儀表箱,清潔周圍環境。

16、砼振搗時,應檢查振搗器的完好,電源線不得有接頭,且經過二級漏電保護,振搗器移動時,不得硬拖電線,更不能在樁頭上和其它銳利物上拖拉,防止割破拉斷電線而造成觸電傷亡事故,操作人員應正確使用個人勞防用品。

17、砼澆搗結束后,應集中離開現場,嚴禁單人操作,如需收尾抹面工作時,必須2人以上,并且有人監護了望,做好安全防護措施,達到安全目的。

18、現場攪拌必須按有關通告要求施工,并顯示規定的信號。

篇3:水上作業供水管線光電纜安裝安全技術措施

1、工作船到達施工停靠點應系緊纜繩,船只未停妥禁止跨越、攀爬。

2、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戴好安全帽并扣好帽帶,水上作業人員必須穿好救生衣。

3、懸空作業處應有可靠的立足處,并必須視具體情況,配置防護網、欄桿或其他安全防護設施。

4、起吊供水管時注意重心位置,吊點下禁止站人。

5、起重指揮應由技術培訓合格的專職人員擔任,無指揮或信號不清不準吊。

6、現場應搭設堅固、牢靠可供作業人員行走的操作平臺,同時要落實臨邊防護措施。

7、搬運供水管時應注意,防止碰撞操作平臺上的其它作業人員。

8、不得行走和站在供水管骨架上或攀登骨架上下,禁止在安裝好的管線上行走。

9、雷雨時必須停止露天操作,預防雷擊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