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電急救處置工作程序
發現有人觸電:
一、發現人立即向周圍人員呼救并同時采取措施使觸電者脫離電源,可以不經匯報切斷電源開關,當觸電者脫離電源后,應立即根據具體情況,迅速對癥救治:
1觸電傷員如神志清醒者,應使其就地仰面平躺,嚴密觀察,暫時不要使其站立或走動。
2觸電傷員如神志不清者,應就地仰面平躺,且確保氣道暢通,并用5秒時間,呼叫傷員或輕拍其肩部,以判斷傷員是否意識喪失,禁止搖動傷員頭部呼叫傷員。
3觸電后又摔傷的傷員,應就地仰面平躺,保持脊柱在伸直狀態,不得彎曲;如需搬運,應用硬木板保持仰面平躺,使傷員身體處于平直狀態,避免脊椎受傷。
4觸電傷員如意識喪失,應在10秒內,用看、聽、試的方法,判定傷員呼吸、心跳情況。
看--看傷員的胸部、腹部有無起伏動作。
聽--用耳貼近用傷員的口鼻處,聽有無呼氣聲音。
試--試測口鼻有無呼氣的氣流,再用兩手指輕試一側(左或右)喉結旁凹陷處的頸動脈有無搏動。
5若看、聽、試結果,既無呼吸又無頸動脈搏動,則可判定為呼吸、心跳停止,立即通暢氣道、口對口(鼻)人工呼吸、胸外按壓(人工循環)進行搶救:
單人搶救時,每按壓15次后吹氣2次(15:2),反復進行;雙人搶救時,每按壓5次后由另一人吹氣1次(5:1),反復進行。
二、發現者應同時及時向風電場場長或值班負責人匯報,由場長或值班負責人立即派人赴現場救助,同時用電話等快捷方式向當地的120搶救中心求救并匯報公司領導,并派人等侯在交叉路口處,指引救護車迅速趕到事故現場,爭取醫務人員接替救治。
三、注意事項:
1.搶救過程中的再判定:
按壓吹氣1分鐘后(相當于單人搶救時做了4個15:2壓吹循環),應用看、聽、試方法在5秒--7秒時間內完成對傷員呼吸和心跳是否恢復的再判定。
(1)若判定頸動脈已有搏動但無呼吸,則暫停胸外按壓,而再進行2次口對口人工呼吸,接著每5秒時間吹氣1次(即每分鐘12次)。
(2)如脈搏和呼吸均未恢復,則繼續堅持心肺復蘇法搶救。
2.采取心肺復蘇法搶救應堅持到底不中斷,直至專業醫療隊伍接替。
3.心跳和呼吸經搶救后均已恢復后,應嚴密監護,不能麻痹,要隨時準備再次搶救。
篇2:供電隊觸電事故現場處置方案
1、事故特征
1.1定義:觸電事故是電流通過人體或帶電體與人體間發生放電而引起人體的病理、生理效應所造成的人身傷害事故。
1.2觸電類型:觸電事故類型可分為電擊事故和電傷事故。
1.3觸電事故規律:觸電事故一般多發生在每年空氣濕度較大的7、8、9三個月。
1.4觸電傷害的危害程度
當人體觸電時,人體與帶電體接觸不良部分發生的電弧灼傷、電烙印,隨著由于被電流熔化和蒸發的金屬微粒等浸入人體皮膚引起的皮膚金屬化。這些傷害會給人體留下傷痕,嚴重時可能致人于死命。
2、組織機構及職責
組長:王國慶張俊青
職責:負責指揮現場觸電事故的應急處置工作,每年組織一次班組學習觸電事故應急救助方法。
成員:班組成員
職責:配合班組長做好現場觸電事故的應急處置工作,認真學習觸電事故急救方法,要求能夠較熟練地掌握,并在事故搶救過程中準確采取應急措施。
3、現場應急處置
3.1發現有人觸電時,應立即使觸電人員脫離電源,脫離電源方法如下:
3.1.1高壓觸電脫離方法:觸電者觸及高壓帶電設備,救護人員應迅速切斷是觸電者帶電的開關、刀閘或其它斷路設備,或用適合該電壓等級的絕緣工具(絕緣手套、穿絕緣鞋并使用絕緣棒)等方法,將觸電者與帶電設備脫離。觸電者未脫離高壓電源前,現場救護人員不得直接用手觸及傷員。救護人員在搶救過程中,應注意保持自身與周圍帶電部分必要的安全距離,保證自己免受點擊。
3.1.2桿塔觸電脫離方法:高、低壓桿塔上作業發生觸電,應迅速切斷線路電源的開關、刀閘或其它斷路設備,在完成上述措施后應立即用繩索迅速將傷員送至地面,或采取有可能的迅速有效的措施送至地面,或采取有可能的迅速有效的措施送至平臺上,解脫電源后,可能會造成高出墜落而再次傷害的,要迅速采取地面拉網,墊軟物等預防措施。
3.1.3落地帶電導線觸電脫離方法:觸電者觸及斷落在地上的帶電高壓導線,在未明確線路是否有電,救護人員在做好安全措施(如穿好絕緣靴、戴好絕緣手套)后,才能用絕緣棒撥離帶電導線。救護人員應疏散現場人員在以導線落地為圓心8米為半徑的范圍以外,以防跨步電壓傷人。
3.2發現者應即時向隊領導和調度匯報,明確事故地點、時間、受傷程度和人數;調度應根據現場匯報情況,決定停電范圍,下達停電指令。
3.3根據其受傷程度,決定采取合適的救治方法,同時用電話等快捷方式向當地的醫務人員接替救治。在醫務人員未接替救治前,現場人員應及時組織現場搶救。
3.4搶救方法如下:
3.4.1觸電傷員如神智清醒者,應使其就地仰面平躺,嚴密觀察,暫時不要使其站立或走動。
3.4.2觸電傷員如神智不清者,應就地仰面平躺,且確保氣道暢通,并用5秒時間,呼叫傷員或輕拍其肩部,以判斷傷員是否意識喪失,禁止搖動傷員頭部呼叫傷員。
3.4.3觸電后又摔傷的傷員,應就地仰面平躺,保持脊柱在伸直狀態,不得彎曲;如需搬運,應用硬木板保持仰面平躺,使傷員身體處于平直狀態,避免脊椎柱受傷。
3.5呼吸、心跳情況的判定
3.5.1觸電傷員如意識喪失,應在10秒內,用看、聽、試的方法,判定傷員呼吸、心跳情況。
看--看傷員的胸部、腹部有無起伏動作。
聽--用耳貼近傷員的口鼻處,聽有無呼氣聲音。
試--試測口鼻有無呼氣的氣流,再用兩手指輕拭一側(左或右)喉結旁凹陷處的頸動脈有無博動。
3.5.2若看、聽、試結果,既無呼吸又無頸動脈博動,則可判定為呼吸、心跳停止。
3.5.3心肺復蘇法
3.5.3.1觸電傷員的呼吸和心跳均已停止時,應立即按心肺復蘇法中支持生命的三項基本措施進行搶救。三項基本措施:
通暢氣道;
口對口(鼻)人工呼吸
胸外按壓(人工循環)
3.6搶救過程中傷員的移動與轉院
3.6.1心肺復蘇應在現場就地堅持進行,不要為方便而隨意移動傷員,如確實需要移動時,搶救中斷時間不應超過30秒。
3.6.2移動傷員或將傷員送往醫院時,應使傷員平躺在擔架上,并且在其背部墊以平硬闊木板。移動或送醫院過程中應繼續搶救,心跳呼吸停止者要繼續心肺復蘇法搶救。
3.6.3應創造條件,用塑料袋裝入砸碎了的冰屑做成帽狀包繞在傷員頭部,露出眼睛,使腦部溫度降低,爭取心腦完全復蘇。
3.7傷員好轉后的處理
3.7.1如傷員的心跳和呼吸經搶救后均已恢復,可暫停心肺復蘇法操作,但心跳呼吸恢復的早期有可能再次驟停,應嚴密監護,不可麻痹,要隨時準備再次搶救。
3.7.2初期恢復后,傷員可能神智不清或精神恍惚、躁動,應設法使傷員安靜。
3.7.3現場搶救用藥:現場觸電搶救,對采用腎上腺素等藥物治療應持慎重態度。如沒有必要的診斷設備和條件及足夠的把握,不得亂用。在醫院內搶救觸電者時,由醫務人員經醫療設備診斷后,根據診斷結果再決定是否采用。
4、注意事項
①、救護人不可直接用手或其它金屬及潮濕的構件作為救護工具,而必須使用適當的絕緣工具。救護人要用一只手操作,以防自己觸電。
②、防止觸電者脫離電源后可能的摔傷。特別是當觸電者在高處的情況下,應考慮防摔措施。即使觸電者在平地,也要注意觸電者倒下的方向,注意防摔。
③、如事故發生在夜間,應迅速解決臨時照明,以利于搶救,并避免擴大事故。
5、預防措施
①、組織定期學習《電業安全規程》,加強用電安全意識。
②、加強電力設施的維護,防止設備老化造成的誤觸電事故。
③、加強對安全工器具的管理,防止因工器具不合格造成的誤觸電事故。
供電隊
2012年4月29日
篇3:觸電救援處置措施要求
1、觸電救援處置措施
發現有人觸電,切不可驚慌失措,束手無策。應按“迅速、就地、準確、堅持”八字急救原則,根據觸電的具體情況,進行相應的救治。
人觸電后會出現神經麻痹、呼吸中斷、心臟停止跳動等癥狀,外表上呈現昏迷不醒的狀態,但不應認為死亡,而應該看作假死,并且迅速而持久地進行搶救。有觸電者經四小時或更長時間的人工呼吸而得教學秩序救的事例。國外人個材料說,從觸電后一分鐘開始救治,90%有良好效果;從觸電后6分鐘開始救治,10%有良好效果,而從觸電后12分鐘開始救治者,救活的可能性極小。由此可見,動作迅速是非常重要的。
(一)脫離電源
人觸電后,可能由于痙攣或失去知覺等原因而緊抓帶電體,不能自行擺脫電源。這進,使觸電者忙脫離電源是救觸電者的首要因素。
1.對于低壓觸電事故,可采用“拉”、“切”、“挑”、“拽”、“墊”使觸電者脫離電源。A:“拉”。如果觸電地點附近有電源開關或電源插銷,可立即拉開開關或撥出電源插銷,斷開電源。但應注意,由于錯誤的控制,開關控制的是零售線,雖然拉開了開關,但并未斷開電源。B:“切”。如果觸電附近沒有電源開關或電源插銷,可用帶有絕緣柄的電工鉗或有干燥木柄的斧頭砍斷電線,斷開電源;C:“挑”。當電線搭落在觸電者身上或被壓在身下時,可用干燥的衣服、手套、繩索木板、木棒等絕緣物作為工具,拉開觸電者或挑開電線,使觸電者脫離電源。D:“拽”。如果觸電者的身體是帶電的,又沒有緊纏身上,可以用一只手抓住他的衣服,拉離電源。但因觸電者的身體是帶電的,其鞋的絕緣也可能遭到破壞,救護人不得接觸觸電者的皮膚,也不能抓他的鞋。E:“墊”。用于木板等絕緣物插入觸電者的身下,以隔斷電源。
2.對于高壓觸電事故,可采用下列方法使觸電者脫離電源。
A:立即通知有關部門停電。B:戴上絕緣手套,穿上絕緣靴,有相應電壓等級的絕緣工具拉開開關。C:拋擲裸金屬線使線路短路接地,迫使保護裝置動作,斷開電源。注意拋擲金屬線前,先將金屬線的一端可靠接地,然后拋擲另一端;注意拋擲的一端不可觸及觸電者和其他人。上述使觸電者脫離電源的辦法,應根據具體情況,以快為原則選擇采用。在實施過程中,要遵循以下原注意事項(1)救護人員不可直接用手或其它金屬或潮濕的物件作為救護工具,而必須使用絕緣的工具,救護人最好用一只手操作,以防自己觸電。(2)防止觸電者脫離電源后可能的摔傷。特別是當觸電者在高處的情況下,應考慮防摔措施。即使在平地,也要注意觸電者倒下的方向,注意防摔。(3)不要避免擴大事故,如觸電事故發生在夜間,應迅速解決臨時照明,以利于搶救。觸電對人體的危害程度。(1)?一般不重:觸電者神志清醒,但有些心慌、四肢發麻風、全身無力。(2)較重:觸電者已失去知覺,但心臟跳動和呼吸還存在。
(3)嚴重;觸電者呼吸停止或心臟停止跳動。觸電事故季節性明顯
統計資料表明,每年二、三季度事故多。特別是6~9月份,事故最為集中。主要原因為,一是這段時間天氣炎熱、人體衣著單薄而多汗,觸電危險性較大;二是這段時間多雨、潮濕,地面導電性增強,容易構成電擊電流的回路,而且電氣設備的絕緣電阻降低,容易漏電。1.觸電事故種類
當人體因接觸或接近帶電體而引起局部受傷或死亡的現象稱為觸電。按照觸電事故的構成方式,觸電事故可分為電擊和電傷。(一)電擊
按照發生電擊時電氣設備的狀態,電擊可分為直接接觸觸電和間接接觸觸電電擊,直接接觸觸電電擊及設備和線路正常運行的帶電體發生的電擊(如誤觸接線端子發生的電擊),也稱為正常狀態的電擊。間接接觸電擊是觸及正常狀態下不帶電,而當設備或線路故障時意外帶電的導體發生的電擊(如觸及漏電設備的外殼發生電擊),也稱為故障狀態下的電擊。由于二者發生事故的條件不同,所以防護技術也不相同。電擊是電流通過人體,刺激機體組織,使肌肉非自主地發生痙攣性收縮而造成的傷害,嚴重時會破壞人的心臟、肺部、神經系統的正常工作,形成危及生命的傷害。電擊對人體的效應是由通過的電流決定的,而電流對人傷害程度是與通過人體電流的強度、種類、持續時間、通過途徑及人體狀況等多種因素有關。
按照人體觸及帶電體的方式,電擊可分為以下幾種情況:
a:單相觸電。單相觸電是指人體接觸到地而或其他接地導體的同時,人體另一部位觸及某一相帶電體所引起的電擊。單相觸電的危險程度除與帶電體電壓高低、人體電阻、鞋和地面狀態等因素有關外,還與人體離接地點的距離以及配電網對地運行方式有關。一般情況下,接地電網中發生的單相觸電比不接地電網中的危險性大。根據國內外的統計資料,單相觸電事故占全部觸電事故的70%以上。因此,防止觸電事故的安全技術措施應將單相觸電作為重點。
b:兩相觸電。兩相觸電是指人體的兩個部位同時觸及兩相帶電體所引起的電擊。在此情況下,人體所隨的電壓為三相系統中的線電壓,因電壓相對較高,其危險性也較大。
c:跨步電壓觸電。人體進入地面帶電的區域時,兩腳之間隨的電壓稱為跨步電壓。由跨步電壓造成的電擊稱為跨步電壓電壓電擊。可能發生跨步電壓電擊的情況有:帶電導體特別是高壓導體故障接地時,或接地裝置流過故障電流時,流散在附近地面各點產生的電位差可造成跨步電壓電擊。正常時有較大工作電流流過接地裝置附近,流散在地面各點產生的電位差,可造成跨步電壓電擊;防雷裝置遭受雷擊或高大設施、高大樹木遭受雷擊時,可造成跨步電壓電擊。
(2)電傷
電傷是電流的熱效應、化學效應、機械效應等對人體的所造成的傷害。此傷害多見于機體的外部,往往在機體表面留下傷痕。能夠形成電傷的電流通常比較大。電傷屬于局部傷害,其危險程度決定于受傷面積、受傷深度、受傷部位等。電傷包括電燒傷、電烙印、皮膚金屬化、機械損傷、電光眼等多種傷害,下面分別介紹。
a:電燒傷。電燒傷是由電流的熱效應造成的傷害,是最為常見的電傷,大部分觸電事故
含有電燒傷成分。電燒傷可分為電流灼傷和電弧燒傷。
電流灼傷是人體與帶電體接觸,電流通過人體由電能轉換成熱能而造成的傷害。由于人體與帶電體的接觸面積一般都不大且皮膚電阻又比較高,因而在皮膚與帶電體接觸部位產生的熱量就較多,因此,皮膚受到的灼傷比體內嚴重得多。電流越大、通電時間越長、電流途徑上的電阻越大,則電流灼傷就越嚴重。由于接近高壓帶電體時會發生擊穿放電,因此,電流灼傷一般發生在電氣設備上。因電壓較低,所以形成電流灼傷的電流不太大。但數百毫安的電流即可造成灼傷,數安的電流則會形成嚴重的灼傷。在高頻電流下,因皮膚電容的旁路作用,有可能發生皮膚僅有輕度灼傷而內部組織卻被嚴重灼傷的情況。
電弧燒傷是由弧光放電造成的燒傷,分為直接電弧燒傷和間接電弧燒傷。直接電弧燒傷發生在帶電體與人體之間,是有電流通過人體的燒傷;間接電弧燒傷發生在人體附近對人體形成的間接燒傷,以及被熔化的金屬濺落的燙傷。
直接電弧燒傷是與電擊同時發生的。弧光放電時電流很大、能量也很大、電弧溫度高達數千攝氏度,可造成大面積的深度燒傷,嚴重時能將機體組織烘干、燒焦。電弧燒傷既可以發生在高壓系統,也可以發生在低壓系統。在低壓系統,帶負荷(尤其是感性負載)拉開裸露的閘刀開關時,產生的電弧會燒傷操作者的手部和面部;當線路發生短路,開啟式熔斷器熔斷時,熾熱的金屬微粒飛濺出來會造成燒傷;因誤操作引起短路也會導致電弧燒傷等。在高壓系統,由于誤操作,會產生電弧,造成嚴重的燒傷;人體過分接近帶電體,其間距小于放電距離時,直接產生強烈的電弧,造成電弧燒傷,嚴重時會因電弧燒傷而死亡。在全部電燒傷的事故當中,大部分事故發生在電氣維修人員身上。因此,預防電傷事故具有重要的意義。
b:電烙印。電烙印是電流通過人體后,在皮膚表面接觸部位留下與接觸帶電體形狀相似的斑痕,如同烙印。斑痕處皮膚呈現硬變,表層壞死,失去知覺。
c:皮膚金屬化。皮膚金屬化是在電弧高潮的作用下,金屬熔化、汽化、金屬微粒摻入皮膚,使皮膚粗糙而緊張的傷害。皮膚金屬化多與電弧燒傷同時發生。
d:機械損傷。機械損傷多數是由于電流作用于人體,人的中樞神經反射使肌肉產生非自主的劇烈收縮所造成的。其操作包括肌腱、皮膚、血管、神經組織斷裂以及關節脫位乃至骨折等。
e:電光眼。電光眼是發生弧光放電時,由紅外線、可見光、紫外線對眼睛的傷害。在短暫照射的情況下,引起電光眼的主要原因是紫外線。電光眼的表現為角膜與結膜發炎。
盡管觸電事故只是電氣事故中的一種,但觸電事故是最常見的電氣事故,而且大部分觸電事故都是在用電過程中發生。因此,研究觸電事故的預防是電氣安全技術的重要課題。觸電事故專項應急預案1、事故類型和危害程度分析1.1觸電的類型:觸電一般是指人體觸及帶電體時,電流對人體所造成的傷害。電流對人體有兩種類型的傷害:電擊和電傷。電擊是指電流通過人體,影響呼吸系統、心臟和神經系統,造成人體內部組織的破壞乃至死亡。電傷是指在電弧作用下或熔斷絲熔斷時,對人體外部的傷害,如燒傷、金屬濺傷等。1.2危險程度分析:電流對人體的傷害程度取決于通過人體電流的大小、持續時間、電流的頻率、電流通過人體的途徑以及人體的狀況等因素。無論哪種觸電事故,都會對人體造成巨大傷害,甚至可能導致死亡,對家庭和社會造成不良后果。2、應急處置的基本原則以減少對人體的傷害為最基本原則。在現場采取積極措施,保護傷員的生命,減輕傷情,減少痛苦,并根據傷情需要,迅速與醫療急救中心(總醫院)聯系救治。3、組織機構及其職責3.1應急組織體系應急組織體系示意圖:3.2指揮機構及職責:一.應急指揮部組長:高林祥副組長:郝亮成員:全體職工指揮機構職責:3.2.1總指揮職責1、化驗室的第一責任者,對全室安全工作負全面領導責任,是化驗室應急反應的總負責人。2、督促、檢查各分管副職抓好各自分管范圍內的安全工作。3、發生事故時,應立即趕赴現場,組織指揮搶救,負責人員、資源配置、應急隊伍的調動。按照有關規定、程序進行調查處理,提出調查處理意見。4、確定應急現場指揮人員。5、批準本預案的啟動與終止。3.2.2副總指揮的職責:1、副總指揮是化驗室安全技術工作的主要責任人,對化驗室安全技術工作負主要領導責任。2、必須嚴格按照國家、行業及上級機關有關的安全規程、規定,組織編制《現場應急預案》及其它有關安全技術的規章制度和技術標準,審查批準本單位的《作業規程》、《操作規程》和安全技術措施,并對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3、負責組織制定審查化驗室安全生產技術措施,并對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4、通過多種手段和形式,使職工安全技術素質進一步提高。5、組織化驗室員工進行應急預案的演練。3.2.3總指揮部成員的職責:1、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對分管范圍內的安全工作負直接領導責任。2、在分管范圍內組織貫徹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方針、政策和規章、制度,并對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3、定期主持召開分管范圍內的安全工作會議,研究解決存在的問題、隱患,確保分管范圍內的安全生產和安全工作的順利進行。4、組織領導分管范圍內的安全生產活動,檢查安全工作情況和安全措施的落實執行情況。5、及時向總指揮反映安全生產情況,為決策和具體措施的制定提供可靠的依據。4、預防與預警4.1危險源監控4.1.1化驗室對儀器設備等進行有效監控,保證各種保護正常工作,嚴格執行電氣工作的安全措施和技術措施,預防電氣事故發生。?4.1.2技術措施:??停電、驗電、裝設接地線、裝設遮欄、懸掛警示牌。a.絕緣、屏護和間距是為了防止偶然觸及或接近帶電體造成的直接電擊所采取的安全措施。絕緣就是用絕緣材料把帶電體封閉起來。屏護是采用遮攔、護罩、護蓋、箱匣等把帶電體同外界隔絕開來。間距就是保證人體與帶電體之間的安全距離。工作人員工作中正常活動范圍與帶電設備的安全距離附表電壓等級(kV)10及以下(13.8)20、3566、安全距離(m)0.350.601.503.004.005.00b.接地和接零?為了防止觸及正常不帶電而意外帶電的導電體而造成的間接電擊所采取的安全措施。?接地就是把電源或用電設備的某一部分,通常是其金屬外殼用接地裝置同大地作電的緊密連接。接零就是將電氣設備的外殼可靠地接到零線上。c.安裝保護設備可使用自動空氣開關。自動空氣開關是一種具備短路、過載、欠壓和失壓等多種保護功能的開關。如果自動開關與漏電裝置組裝在一起,則稱為漏電自動開關,同時具備漏電保護功能。?為防止負載短路或過流,單相電氣設備的開關必須通過熔斷器接到相線上d.創造不導電的環境可以采取絕緣、屏護、間距等措施。e.值班員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加強對設備的巡回檢查工作,作到勤檢查、勤聯系、勤分析、勤調整,發現問題及時處理。4.2、預警行動發生重大人身觸電事故時,應立即由事故地點向煤質處考核辦匯報,由考核辦向應急指揮部匯報,由總指揮下令啟動應急預案。5、信息報告程序a、由事故現場主任向綜合辦匯報,綜合辦向總指揮部匯報,總指揮下令啟動應急預案,綜合辦根據總指揮的命令負責聯絡各有關單位。b、事故現場24小時聯絡電話:考核辦8223203。6、應急處置6.1響應分級觸電事故可分為:6.1.1一般觸電事故,沒有出現人員傷害或者有輕微人員傷害的事故情況。6.1.2嚴重觸電事故,有輕傷以上及嚴重人員傷亡的事故情況。6.2響應程序6.2.1一般觸電事故,由下屬單位事故現場負責人組織現場人員進行應急救援,調動本單位可調動的一切資源,啟動本單位應急救援預案,進行應急救援,同時向綜合辦匯報。6.2.2嚴重觸電事故,首先由現場負責人組織應急救援進行現場救援,同時向綜合辦匯報事故情況,綜合辦向應急指揮部匯報,總指揮下令啟動應急預案,綜合辦根據總指揮的命令負責聯絡各有關單位進行救援工作,同時并向神東分公司調度匯報求援。6.3處置措施事故現場發現觸電者以后,由現場人員立即通過本單位調度系統迅速向熱電公司調度匯報,并進行現場急救,采取以下措施:觸電急救成功的關鍵是動作快,操作正確。任何拖延和操作錯誤都會導致傷員傷情加重或死亡。要認真觀察傷員全身情況,防止傷情惡化。發現傷員意識不清、瞳孔擴大無反應、呼吸、心跳停止時,應立即在現場就地搶救,用心肺復蘇法支持呼吸和循環,對腦、心重要臟器供氧。心臟停止跳動后,只有分秒必爭地迅速搶救,救活的可能才比大。現場工作人員都應定期接受培訓,學會緊急救護法,會正確解脫電源,會心肺復蘇法,會止血、會包扎,會轉移搬運傷員,會處理急救外傷或中毒等。生產現場和經常有人工作的場所應配備急救箱,存放急救用品,并應指定專人經常檢查、補充或更換。觸電急救應分秒必爭,一經明確心跳、呼吸停止的,立即就地迅速用心肺復蘇法進行搶救,并堅持不斷地進行,在醫務人員未接替救治前,不應放棄現場搶救,更不能只根據沒有呼吸或脈搏的表現,擅自判定傷員死亡,放棄搶救。只有醫生有權做出傷員死亡的診斷。與醫務人員接替時,應提醒醫務人員在觸電者轉移到醫院的過程中不得間斷搶救。首先要使觸電者迅速脫離電源,越快越好。因為電流作用的時間越長,傷害越重。脫離電源,就是要把觸電者接觸的那一部分帶電設備的所有斷路器(開關)、隔離開關(刀閘)或其他斷路設備斷開;或設法將觸電者與帶電設備脫離開。在脫離電源過程中,救護人員也要注意保護自身的安全。當事故情況有無法控制的趨勢時,立即匯報神東公司總調,由總調啟動本案,到現場增援,展開救援工作。低壓觸電可采用下列方法使觸電者脫離電源:(1)如果觸電地點附近有電源開關或電源插座(頭),可立即拉開開關或拔出插頭,斷開電源。(2)如果觸電地點附近沒有電源開關或電源插座(頭),可用絕緣柄的電工鉗或有干燥木柄的斧頭切斷電線,斷開電源。(3)當電線搭落在觸電者身上或壓在身下時,可用干燥的衣服、手套、繩索、皮帶、木版、木棒等絕緣物作為工具,拉開觸電者或挑開電線,使觸電者脫離電源。(4)如果觸電者的衣服是干燥的,又沒有緊纏在身上,可以用一只手抓住他的衣服,拉離電源。(5)若觸電發生在低壓帶電的架空線路上或配電臺架、進戶線上,對可立即切斷電源的,應迅速斷開電源,救護者迅速登桿或登至可靠地方,并做好自身防觸電、防墜落安全措施,用帶有絕緣膠柄的鋼絲鉗、絕緣物體或干燥不導電物體等工具將觸電者脫離電源。1.觸電急救注意事項(1)救護人不可直接用手或其他晉升及潮濕的物件作為救護工具,必須使用適當的絕緣工具。(2)要防止觸電者脫離電源后可能的摔傷。2.判斷觸電程度輕重,觸電者一經脫離電源,應立即進行檢查。如果觸電已經失去知覺,就應:檢查瞳孔;檢查呼吸;檢查心跳3.根據檢查結果,立即采取相應的急救措施(1).對神志清醒,觸電程度較輕者:應讓其充分休息,盡量少予移動;(2).對昏迷不醒但仍有呼吸和脈搏者:對昏迷不醒但仍有呼吸和脈搏者:(3).對呼吸和心跳都已停止的嚴重觸電者:立刻采用“口對口人工呼吸法”和“胸外心臟擠壓法”進行搶救。4.急救方法(1).口對口(或口對鼻)人工呼吸急救法操作步驟:a.進行人工呼吸前首先要迅速解開觸電者的衣領、腰帶等妨礙呼吸的衣物和取出口腔的異物。b.將觸電者仰臥,是其頭部充分后仰至鼻孔朝上,以利呼吸道暢通。c.使觸電者鼻孔(或口)緊閉,救護人深吸一口氣后緊貼觸電者的口(或鼻)向內吹氣,為時約2秒鐘.d.吹氣完畢,立即離開觸電者的口(或鼻),并松開觸電者的鼻孔(或嘴唇),讓他自行呼氣,為時約3秒鐘.(2)胸外心臟擠壓法使觸電者仰天平臥,頸部枕墊軟物,頭部稍后仰。救護人跪在觸電者一側或跨在其腰部兩側。兩手相疊,手掌根部放在心窩上方。掌根用力垂直向下擠壓,對成人應壓陷3-4厘米。擠壓后掌根迅速全部放松。每秒鐘擠壓一次,每分鐘擠壓80次為宜。注意擠壓時,切忌用力過猛!觸電者如果是兒童,可以用一只手擠壓。5.對心跳和呼吸都停止的觸電者的急救同時采用口對口呼吸法和胸外心臟擠壓法。單人操作,每吹氣2-3次,再擠壓10-15次,速度要提高一些。雙人操作,每5秒吹氣一次,每1秒擠壓一次,2人同時進行。7、應急物資與裝備保障由各負責本單位應急物資與裝備的管理,對現場定點放置的救治物資(如應急急救箱)進行維護和保養,制定相關制度和管理辦法,由專人看管,定期更換、檢查,保證救治物資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保證應急情況發生后應急物資能夠迅速發生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