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方跳閘試驗安全技術措施
按照《煤礦安全規程》的基本要求,每月需對井下漏電裝置進行一次遠方跳閘試驗,為此,我隊本月計劃在2015年3月22號及23號兩天對井下漏電裝置進行遠方跳閘試驗,為保證在試驗過程中將影響降低到最小,杜絕瓦斯超限等現象,特擬安全技術措施如下:
一、風險分析
1.試驗可能引起采、局源同時失電,引起瓦斯超限。
2.試驗過程中,操作失誤或聯系不好造成誤送電引起傷人事故。
3.試驗過程中,局扇切換開關不能自動切換,引起瓦斯超限。
4.試驗過程中,裝矸點失電造成漏矸。
5.試驗過程中,移動抽放泵失電未及時開啟造成瓦斯超限。
6.試驗過程中,拒跳引起上一級開關動作的風險。
7.電阻撤除時,未停電而發生觸電傷人事故。
二、技術措施
1.試驗分兩天進行,3月22號對6#及二區各變電所、配電點進行遠方跳閘,3月23號對一區各變電所、配電點進行遠方跳閘,試驗的具體時間及試驗順序見附表。
2.遠方跳閘人員分為二組,每兩人一組進行遠方試跳工作。
3、試驗時,660V電源接11KΩ電阻,10W電阻一個;1140V接22KΩ,10W電阻一個。
4.每一處試驗人員到試驗地點后,電話聯系電調、變電所或配電點人員,確保是否可進行試驗工作,經同意后方可進行試驗操作。試驗結束后,立即通知電調、變電所或配電點人員及時對跳閘區域進行送電,在確保跳電區域所有人員送電完畢后方可進行下一地點的跳閘試驗。
5.試驗具體操作程序
1)、末端為負荷開關的情況(電源側與負荷側不在同一個接線腔,直接在負荷開關出火側接試驗電阻)
⑴、將負荷開關手把打到零位斷電、閉鎖,掛好停電牌。將負荷開關的負荷側打開,確認無電、放電后在負荷側搭接電阻。電阻一端搭接電源接線柱,一端接地線端,蓋上外蓋后,使用帶絕緣手柄的工具按下啟動按鈕進行送電試跳。啟動后立即又按下停止按鈕,并將開關隔離斷開,防止拒跳時開關外殼繼續帶電。
⑵、試跳完經驗電、放電后,撤除試驗電阻。電阻撤除后聯系電調或變電所人員,確認是否跳電。若未跳電,則立即通知變電所或自動化中心人員,將該趟電源斷電閉鎖,并掛好停電牌,立即對本趟電源開關進行處理,確保漏電可靠后方可送電,所有操作過程按《電工操作規程》嚴格執行。
2)、末端為負荷開關的情況(電源側與負荷側同一個接線腔,需要停止前一級斷電開關,然后在負荷開關出火側接試驗電阻)
(1)將前一級的斷電開關手把打到零位并斷電、閉鎖,掛好停電牌。將負荷開關端蓋打開,在驗、放電無誤后在負荷側搭接電阻。電阻一端搭接電源接線柱,一端接地線端,蓋上外蓋后。將前一級斷電開關合閘,然后使用帶絕緣手柄的工具按下接有試驗電阻開關啟動按鈕進行送電試跳。啟動后立即又按下停止按鈕,并將開關隔離斷開,防止拒跳時開關外殼繼續帶電。
⑵、試跳完后,則將前一級斷電開關手把打到零位,然后撤除負荷開關試驗電阻。然后電話聯系電調或變電所送電人員,確認開關是否跳電。若確認未跳電,則立即通知變電所送電人員,將該趟電源斷電、閉鎖,并掛好停電牌,立即對該趟電源開關進行處理,確保漏電可靠后方可送電,所有操作過程按《電工操作規程》嚴格執行。
3)、末端為接線盒的情況
⑴、試跳人員到達試跳地點后,將需試跳的接線盒電源開關斷電、手把打到零位、掛牌,試跳人員在確認已斷電的情況下。將接線盒端蓋打開,驗、放電無誤后在接線盒接線柱搭接電阻。電阻一端搭接電源接線柱,一端接地線端,然后蓋上外蓋。然后使用帶絕緣手柄的工具按下接線盒電源開關啟動按鈕進行送電試跳。啟動后立即又按下停止按鈕,并將開關隔離斷開,防止拒跳時開關外殼繼續帶電。
⑵、試跳完后,則將斷電開關手把打到零位并掛牌閉鎖。然后將接線盒端蓋打開,通過驗放電確認無誤后方可撤除負荷開關試驗電阻。電話聯系電調或變電所送電人員,確認開關是否跳電。若確認未跳電,則立即通知變電所送電人員,將該趟電源斷電、閉鎖,并掛好停電牌,立即對該趟電源開關進行處理,確保漏電可靠后方可送電,所有操作過程按《電工操作規程》嚴格執行。
4)、末端為局扇切換開關的情況
(1)、試跳人員到達試跳地點后,將需試跳的局扇開關前一級開關斷電、手把打到零位、掛牌,試跳人員在確認已斷電的情況下。將切換開關端蓋打開,驗、放電無誤后在切換開關電源方接線柱搭接電阻。電阻一端搭接電源接線柱,一端接地線端,然后蓋上端蓋。然后使用帶絕緣手柄的工具按下局扇切換開關前一級電源開關啟動按鈕進行送電試跳。啟動后立即又按下停止按鈕,并將前一級開關隔離斷開,防止拒跳時開關外殼繼續帶電。
⑵、試跳完后,則將局扇切換開關前一級斷電開關手把打到零位并掛牌閉鎖。然后將切換開關端蓋打開,通過驗放電確認無誤后方可撤除負荷開關試驗電阻。電話聯系電調或變電所送電人員,確認開關是否跳電。若確認未跳電,則立即通知變電所送電人員,將該趟電源斷電、閉鎖,并掛好停電牌,立即對該趟電源開關進行處理,確保漏電可靠后方可送電,所有操作過程按《電工操作規程》嚴格執行。
三、安全保障措施
1、所有工作人員必須認真學習本措施并簽字,所有施工人員必須持證上崗。
2、試跳人員在試跳前,必須請示調度室,并與送電人員保持好聯系,送電人員必須提前到達跳閘地點(跳閘開關處),確保在跳電后,送電人員能及時送電。
3、機電二隊在進行遠方試跳試驗前,由電工攜帶便攜式瓦檢儀對現場瓦斯濃度進行測試,必須保證20米范圍內風流中瓦斯濃度不超過0.5%、20米范圍內巷道頂部無瓦斯積存。
4、電工做跳閘試驗時,必須電話請示地面電力自動化電調或井下變電所電調確認前一趟試跳的電源全部送電完畢后,方可進行下一趟電源的試跳工作。
5、安瓦員必須提前到達局扇運行地點,對局扇備用電源、切換試驗情況進行檢查,并將檢查情況向調度室匯報,調度室根據匯報情況決定是否同意做漏電跳閘試驗,試驗期間必須由安瓦員在現場值守,防止在試驗過程中出現故障或其他意外情況而造成局扇停止運行。若出現停運情況,及時將現場情況向調度室、機電二隊匯報,并及時采取相應措施恢復通風。
6、當存在移動抽放泵的地方,在跳閘試驗結束后,現場值守安瓦員及時將移動泵開啟。
7、各試跳影響區域內采掘隊及安瓦員在試跳前,一旦發現斷電現象,立即電話通知調度室及機電二隊,操作人員必須在恢復送電后且在試驗時間段內方可進行遠方跳閘試驗。
8、所有遠方跳閘實驗,必須在每趟電源的最遠端進行試跳,嚴禁在電源的中端進行遠方試跳。
9、運輸隊各裝矸點及受影響的提升絞車在跳閘試驗期間(試驗時影響到絞車或裝矸點的時間段內,見附表),一律停止運行,防止因突然斷電而造成事故。
10、漏電試驗全部完成后,安瓦員立即將局扇切換到局源上運行。
11、由通風隊協助審核附表內的局扇安裝地點,發現有錯誤的地方及時與機電二隊聯系糾正。并按實際局扇安裝情況進行安排值守。
12、試驗時先進行采源試驗,待采源恢復正常供電后方可進行局源試驗。
13、對于試驗中出現開關拒跳現象,現場處理好后立即重新審批措施再次進行試跳。
14、電調在調度室值班。
15、由通風隊提前擬定預防瓦斯超限預案。
16、由機運科分管副科長提前組織專題會議。
三、組織措施
1、機電二隊準備遠方跳閘的各類工具(至少準備完好的11KΩ電阻及22KΩ電阻各兩個,電工工具、便攜式瓦斯檢測儀),機電二隊安排足夠人員進行遠方跳閘實驗;確保跳閘實驗在兩天內全部做完。
2、機電二隊提前將試驗地點、時間及影響區域告知調度室及通風隊,調度室及時通知相關影響單位。提前一天由機運科組織各隊學習遠方跳閘措施。
3、通風隊根據機電二隊試跳的影響范圍,有針對性的安排安瓦員對井下有跳電影響的局扇進行值班,原則上有跳電影響的局扇處必須有安瓦員值班。
4、所有值班安瓦員必須在試跳當班提前到達指定位置。
5、機電二隊試跳當班電工試跳前電話請示調度室,必須得到調度室同意方可進行跳閘試驗。
本措施由調度室、機運科、安監科、通風科、通風隊隊長、運輸隊隊長、機電二隊隊長、采掘隊隊長貫徹執行。
篇2:井下檢漏保護裝置跳閘試驗實施細則
況進行一次跳閘試驗。為了嚴格執行《規程》的規定,并必須確保試驗工作的安全順利進行,特制定以下實施細則。
一、井下各變電所運行中的檢漏保護裝置必須符合《檢漏保護細則》中的規定和要求,否則各變電所饋出低壓電網嚴禁供電。
二、井下所有檢漏保護裝置每天必須進行一次跳閘試驗。部分無專職變電工的變電所檢漏保護裝置必須由使用單位各工種司機作為兼職變電工進行試驗,綜采工作面移動變電站低壓饋電開關的檢漏保護裝置由機電二隊指定就近變電所的變得工進行試驗。兼職變電工必須經培訓合格后持證操作。所有漏電跳閘試驗情況均要求及時做好記錄,發現問題立即向礦調度室及本隊值班干部匯報。經礦調度室同意后迅速切斷漏電保護失靈的線路。所有向采掘工作面供電的變電所或移動變電站,其漏電試驗情況必須匯報調度室臺帳記錄。
三、井下所有檢漏試驗時間及試驗過程
1、各變電所低壓檢漏保護裝置必須于每天14:30---14:40進行試驗(每臺檢漏保護裝置時間不得超過1分種),對無人看管變電所或綜采工作面移動變電站檢漏保護裝置在正常試驗時間的基礎上推后20分種試驗,最終試驗時間不得超過15:00。各有關機運隊值班干部安排專、兼職變電工必須嚴格遵照執行。如遇特殊情況不能停電停風的工作面,由通風滅火部、生產技術部和機電運輸部負責提前以書面形式安排調度員必須于每天14:00前提前通知變電所變電工不予試驗,具體試驗工作由機電運輸部負責另行處理。如無調度命令,各變電工再不做請示,直接在規定時間內進行試驗,當變電工試驗工作終止,對檢漏保護裝置動作靈敏可靠的線路,要立即恢復供電;對檢漏保護裝置動作不可靠或不動作的線路,即可終止供電,并立即匯報調度安排處理。對影響的掘進工作面和采用局部通風機供風的其它地點由調度員負責通知各使用單位設欄警戒,嚴防人員入內。
2、由安全管理部負責在井口候車室懸掛一塊時鐘,并由井口檢身工負責班班和調度員聯系對表,使時鐘時間與調度時鐘同步。各變電工、風機工、瓦檢員,跟班干部等入井時必須對時間,以便做到規定時間進行檢漏保護裝置的試驗工作。檢漏保護裝置試驗工作結束后,各變電工將試驗結果匯報調度,調度員做好試驗記錄。
3、由通風滅火部負責將井下局扇隨變動逐臺落實使用單位,各管理使用局扇的單位,由值班干部負責必須班班逐臺落實風機工按規定時間蹲守在風機處,待試驗結束后立即啟動風機并向調度匯報(調度員做好匯報記錄),嚴禁局扇無人看管而造成停風。
4、檢漏保護裝置試驗終止后,對無法啟動的風機,由風機工負責立即匯報現場跟班隊長或跟班工長安排人員設欄警戒,并匯報調度及通風滅火部按有關規定及時給予處理解決。
5、在每天檢漏繼電器試驗前,采用局部通風機供風的獨頭工作面,由跟班隊長,跟班工長、安檢員或風機工負責將工作面人員全部撤離至全風壓供風的進風巷中,并放好警戒等待檢漏繼電器試驗,待檢漏繼電器試驗工作結束,工作面氣體正常后方可進入工作地點進行正常工作,否則,一律嚴禁入內。
四、安全措施
1、變電工在執行本細則的同時,必須嚴格執行調度命令,認真詳細的填寫井下檢漏繼電器的試驗記錄。對試驗時間、編號、試驗結果及調度命令均要認真填寫,安全管理部機電運輸部等作為檢查內容進行不定期檢查,發現問題立即追查并安排處理,必須確保礦井的安全生產。
2、機電運輸部負責給生產技術部調度室提供各變電所檢漏繼電器承擔的供電范圍,并隨變動及時修改。調度員必須熟知各檢漏繼電器承擔的供電范圍,并準備好有關的專用記錄,以便正確指揮和記載有關情況,確保安全試驗和安全生產。
3、調度員必須根據通風滅火部、生產技術部、機電運輸部的書面通知安排,對不能停電停風的區域和地點,根據供電影響范圍必須提前通知相應變電所終止試驗。該檢漏繼電器的試驗時間、辦法具體由機電運輸部、通風滅火部和生產技術部共同協商解決。
4、瓦斯檢查員、風機工必須堅守崗位,做到現場交接班。尤其是采取局部通風機供風的獨頭工作面的風機工,必須在風機處進行交接班,確保風機按規定正常運轉,工作面氣體不超限。專職定點瓦檢員必須在風機處交接班,跑區的瓦檢員要對該區域局扇進行巡回檢查,局扇不能啟動時,應與風機工一起設欄警戒,瓦斯超過,《規程》規定時,按排放瓦斯的規定執行。
5、各采面上隅角安裝的局扇,在檢漏繼電器試驗過程中由當班工長、安檢員負責注意觀察懸掛在上隅角的報警儀及傳感器監測瓦斯的情況,發現問題立即采取措施進行處理。
6、通風隊建立局扇管理臺帳,詳細掌握供電地點、供風距離和瓦斯等變化情況,并在中班班前會上向瓦檢員、風機工進行詳細安排,以便配合有關部室安全指揮檢漏繼電器的試驗工作。
7、每天14:00---15:00通風滅火部、生產技術部、機電運輸部和通滅隊的值班人員必須堅守工作崗位,配合調度員安全進行檢漏繼電器的試驗工作。
8、通滅隊值班干部按風機數量、安裝地點,就近分片安排中班瓦檢員在每天14:00---15:00配合各風機使用單位檢查瓦斯、恢復通風工作。
9、各局扇使用單位的跟班干部或工長、安檢員、風機工負責每天14:00前將管轄范圍內的所有人員撤至全風壓供風的進風巷道中,并在局扇供風的巷道口設欄警戒,待檢漏繼電器試驗完畢,通風正常,瓦斯不超限時方可進入工作。
10、因檢漏繼電器試驗而造成風機停運,使用單位在恢復通風前必須嚴格執行,《煤礦安全規程》第129條和141條‘使用局部通風機的掘進工作面,不得停風;因檢修、停電等原因停風時,必須撤出人員,切斷電源。恢復通風前,必須檢查瓦斯,只有在局部通風機及其開關附近10米以內中的瓦斯濃度都不超過0.5%時,方可人工開啟局部通風機。局部通風機因故停運轉,在恢復通風前,必須首先檢查瓦斯,只有停風區中最高瓦斯濃度不超過1%和最高二氧化碳濃度不超過1.5%,且符合規程第129條開啟局部通風機的條件時,方可人工開啟局部通風機”恢復正常通風的規定。
11、全礦井下各單位使用的材料上山小絞車在14:00-15:00停止運轉。在15:00后運轉前電話請示調度員能否運轉。
12、生產技術部監測中心密切注視風機運轉情況和采用局扇通風區域的瓦斯變化情況,發現問題立即匯報調度及通風滅火部采取措施進行處理。
13、因檢漏繼電器試驗終止供電在兩小時內不能排除故障的區域和地點,由調度員負責通知通風隊安排電工對監測系統供電電源采取保護措施。
14、各掘進施工工作面在每天14:00---15:00之間不能進行放炮工作,以防影響支護工作而造成冒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