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電設備年度缺陷分析防范措施
隨著無人值班變電站的運行,對變電站設備的運行情況、運行人員的業務素質,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要熟悉設備健康情況,了解經常發生的缺陷類型,制定運行人員巡視工作重點,及時發現設備缺陷。曹家山煤礦35kV變電站根據近年來對變電站設備缺陷進行梳理、歸類、統計。變電站設備的缺陷主要有:變壓器、斷路器、保護、隔離開關,而危害安全運行的缺陷則以斷路器、隔離開關、保護設備居多。變電設備維護人員必須及時歸納總結。了解設備的性能、特點、運行工況、易發生的缺陷等,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有重點巡視。
一、組織領導機構:
組?長:蘇東平(機運管理中心主任)
副組長:任艷廷(變電站長)
成?員:朱瀟琦、王彩云、曹永峰、高喜定、王金蘭、張勇軍
職?責:
組?長:負責設備檢修改造工程的計劃、物資供應、人員調配、費用開支及各部門之間的協調。
副組長:負責設備運行檢修管理,同上級供電部門經常聯系,認真完成上級供電部門的安全運行指標。負責管理各班人員的值班情況,確保安全供電,及時發現問題,處理問題。
成?員:填好當班相關記錄,仔細觀察設備運行情況,發現問題及時回報,出現故障積極配合檢修人員參與檢修工作。
二、設備缺陷的分類:
1、一類設備缺陷是指危及安全運行的缺陷,應盡快消除,消缺時間一般不得超過8小時,必須停機才能消除的缺陷應由變電站負責人組織有關部門進行研究,制訂技術措施,安排解決。
2、二類設備缺陷是指影響安全經濟運行的缺陷,也應盡快消除,消缺時間一般不得超過24小時,必須能夠申請低谷停機、降負荷,或變更公用系統運行方式,或解列公用系統,或主要輔機停用以及對安全構成或威脅的缺陷,這類缺陷應由設備廠方會同供電部門維修。
3、三類設備缺陷是指隨時可以消除,或經過倒換、停用、解列設備可以消除的缺陷,檢修班組應盡快消除,不得拖延。
三、變電站常見故障分析及防范措施
1、主變壓器缺陷
1)油位異常缺陷
(1)每年四季度應結合現場停電,提前做好統一加油工作。
(2)冬季加強注油設備的巡視工作,以盡早發現問題。
2)滲漏油缺陷
(1)提高設備修試質量,避免人為造成滲漏。
(2)注意觀察變壓器較容易發生滲漏的連接處,加強巡視,及早發現。
(3)滲油無法得到及時處理時,注意觀察缺陷的發展,避免造成漏油。
3)發熱缺陷
(1)加大對此類穿墻套管的改造力度,逐步予以更換。
(2)提高設備修試質量,避免由于螺絲松動等現象造成發熱。
(3)紅外測溫納入常態管理。
4)其它類
(1)加強監視,注意監控端溫度與現場溫度的對比。
(2)加快人員培訓進度,配備相應檢測設備,盡快開展主變溫度計的校驗工作,避免由于數據不準確而造成的故障擴大。
2、斷路器缺陷
1)拒合缺陷
(1)加強檢修周期和檢修質量的管理。
(2)現場合閘前應做仔細的檢查,尤其是斷路器的儲能狀態。
(3)發現斷路器拒合,應瞬間分合斷路器的控制電源。
2)儲能機構缺陷
(1)需不斷完善定期加油制度和提高機構檢修的質量。
(2)加強現場的巡視。
3)斷路器真空泡缺陷
(1)對斷路器的跳閘累計、跳閘次數記錄工作加強管理,作為巡視和分析問題的依據。
(2)加強檢修周期管理,提高檢修質量。
3、保護缺陷
1)插件損壞缺陷
(1)要做好該類型保護備品的儲存工作,并加強監視。
(2)夏季注意檢查保護室空調的運行狀況,保證保護運行環境溫度正常,對保護屏散熱不好的,必要時將屏柜門打開運行。
(3)與廠家加強聯系技術改進,對損壞的電源板,盡量做好維修工作,以再利用。
2)接點接觸不良缺陷
該類缺陷主要預防措施是不斷加強工作人員責任心、提高檢修質量、嚴把驗收關。
4、其它類別缺陷
1)在其它類缺陷中,隔離開關為一類缺陷,主要是隔離開關觸頭接觸不良或長期氧化所致,需加強修試周期及修試質量的管理。其中接地刀閘不到位的原因主要為產品質量較差所致。
2)直流類缺陷以模塊損壞發生較多,需要廠家把好質量關。
3)電容器缺陷中熔絲熔斷,而且以同一變電所居多,主要是由于網絡電壓波動所致。應加強無功優化電壓的管理。
四、做好設備基礎管理工作
在設備新投前或更換后,一定要做好設備技術參數,即銘牌參數的抄錄。做好設備說明書、試驗報告等初始資料收集,并建立臺帳,這些原始技術資料,可以反映出該設備的技術數據、特點、性能、指標,制作工藝等情況,對今后設備能否正常、可靠、安全運行起關鍵性的作用。
五、抓好設備驗收關
無論設備是新投運的初驗,還是檢修后的復投,運行人員一定要嚴格按照設備驗收規范,做好設備驗收工作,驗收工作的認真與否,細致程度直接影響設備投運后的運行狀況,而且驗收工作的好壞,不僅是對檢修人員工作質量的檢驗,也是對運行人員的工作作風、工作態度和工作能力的考驗。
六、利用科學巡視方法,提高運行維護質量
日常巡視保護是運行人員保證設備安全運行的主要手段。如何在事故發生前,發現事故苗頭是變電所運行人員在巡視過程中,必須嚴格按照安全規程要求,遵循巡視細則進行巡視,對變電所發生的各種報警信號,應與監控中心核對一致,以便盡早發現設備缺陷。
采用“望、聞、問、切”的巡視方法,可以及時發現,及時清除事故隱患。
望,要做到眼勤。在巡視設備時,巡視人員要充分利用自己的眼睛,從設備的外觀觀察,通過設備零部件的位置、顏色的變化,發現設備是否處于正常狀態。
聞,要做到耳、鼻勤。巡視人員要耳聽四方,充分利用自己的鼻子和耳朵。發現設備的氣味變化,聲音是否正常,找出異常狀態下的設備,進行針對性的處理。
問,要做到嘴動。巡視人員要多問,其一是多問設備運行情況。其二,是在交接班過程中,對前班工作和未能完成的工作,要問清楚,要進行詳細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數,每班的人員要交代清楚每個細節,防止事故出現在交接班的間隔中。
切,要做到手勤,巡視人員要通過手觸試設備的非帶電部分,來感覺設備運行中的溫度變化、震動情況。手動切忌亂摸亂碰,引起誤操作導致事故發生。
通過巡視人員眼、鼻、耳、嘴、手的功能,對運行設備的形狀、位置、顏色、氣味、聲音、溫度、震動等一系列問題進行全方位監控。另外,運行人員還應根據季節、氣候等特點,系統運行方式和負荷變化等及時分析對設備的影響,合理安排設備的巡視管理工作,還可以利用高科技設備來檢查設備的運行情況,如紅外測溫儀等通過這些方式掌握設備的實際運行性能,就能及時處理設備的各種異常運行,防微杜漸把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
七、重視設備管理
發現設備存在缺陷后,變電運行人員應密切監視其缺陷部位,準確判明其缺陷類別、程度,并根據其性能特點,推測出可能發展的趨勢、后果。做好預防措施和事故預想。同時。將缺陷及時上報有關部門。以便合理盡快地處理缺陷,保證設備完好運行。
八、提高設備檢修質量,推行狀態檢修
嚴格按照應修必修,修必修好的原則,提高設備健康水平。對檢修過程要做詳細記錄,建立完善的修后檔案臺帳,積累運行與檢修資料,以便對設備的健康狀況進行分析、判斷,為推行狀態檢修打好基礎。
九、嚴把設備初始狀態關
如果設備帶病入網運行,將會給電網的安全造成巨大的隱患。因此,要嚴把設備的初始關,關鍵是抓好規劃設計,設備選型的安裝調試等環節的工作。作為變電運行工作者,是設備的直接管理者,必須做到經常分析,善于積累,熟知設備的原理、性能、結構、特征。為設備的選型提供有價值的參數。
十、提高運行人員技術水平
隨著各種新型產品,高科技及計算機技術的應用,設備越來越向小型化、集成化、免維護等方向發展,這就要求變電運行人員不斷地加強自身業務知識的學習,也只有自己深入了解了設備的原理、結構、特征和操作方法,才能有的放矢地掌握好設備的實際情況,做到心中有數,了解設備異常運行的特征及處理方法。
十一、分析事故原因,總結經驗教訓
變電設備運行難免產生缺陷,作為變電運行維護人員,對設備缺陷做到勤分析、多歸納、常總結,熟知變電設備的原理、結構、運行狀況等。采取科學有效的辦法,制定切實可行的防范措施,才能保證設備的可靠運行。
篇2:醫院醫療缺陷判定標準
醫院醫療缺陷判定標準
一、病歷書寫缺陷
(一)重度缺陷
1.病案丟失或缺張少頁,改寫已出院病人的病歷。
2.病史、體格檢查和病程記錄錯誤或有嚴重遺漏,影響到疾病的診斷、治療、搶救。
3.未經詢問病史查體、主觀臆斷編造。
4.住院過程中,病情變化未能及時發現而影響病人治療,造成后果者。
5.對上級醫師指示醫囑未能執行或執行錯誤病人造成不良后果者。
6.未按規定及時完成病歷。
7.死亡病例無討論記錄。
8.核查住院病歷,查對輔助檢查、處置等收費與實際不符的。
(二)中度缺陷
9.對診斷及治療有影響的一般癥狀、體征未寫入病歷或描寫有出入者。
10.病例書寫字跡潦草難以辨認或一頁中3處錯字、漏陽性體征,延誤病人的診斷治療,但未造成病人明顯傷害者。
11.未及時發現病情變化,或遺漏陽性體征,延誤病人的診斷治療,但未造成病人明顯傷害者。
12.對上級醫師查房、會診、術前記錄不及時,病情變化無分析者。
13.未按載規定記載病程記錄,住院超過30天的病人沒有階斷小結者。
14.丟失檢查報告單。
15.核查住院病歷,查對輔助檢查、處置等收費與實際不符增減31.00―50.00者。
(三)輕度缺陷
16.病例書寫不規整,一頁中錯字、漏字、涂改超過3處,不使用醫學術語超過1處。
17.病例首頁等醫療文件,各級醫師未蓋章者。
18.病例各頁排列順序不符合要求者。
19.各種申請單填寫項目不全,不正確者。
20.各項檢查報告單粘貼不整齊者。
21.各項檢查不及時。
22.上級醫生查房不能指導病例診斷與治療,對住院醫師不能起到指導作用。
23.核查住院病例,查對輔助檢查、處置等收費與實際不符增減30.00元以下者。
二、診斷缺陷
(一)重度缺陷
24.主要疾病診斷錯誤、診斷不清、延誤診斷、延長療程、影響轉歸。
25.非疑難病人7日內診斷不明者。
26.實施診斷發生嚴重副損傷者。
27.丟失活檢組織標本或有診斷意義手術標本,影響診斷或增加病人痛苦者。
(二)中度缺陷
28.主要疾病診斷不明確、依據不足,對治療有一定影響但無嚴重后果者。
29.主要診斷確定,但遺漏次要疾病或并發癥的診斷,對治療有影響者。
30.醫技科室重要診斷項目報告錯誤或檢查內容回報不及時。
31.鑒別診斷內容不充分、不完整。
(三)輕度缺陷
32.診斷名詞未按規范書寫者。
33.診斷部位不明確者。
34.次要疾病診斷依據不全者。
三、治療缺陷
(一)重度缺陷
35.主要治療原則錯誤,包括治療決定錯誤、關鍵性治療措施錯誤,造成不良后果者。
36.主要疾病診斷清楚,未及時確定治療方案(包括重要會診意見)或治療方案未能及時執行,因而喪失治療時機或明顯延長療程者。
37.主要疾病診斷清楚,因未及時確定治療方案(包括重要會診意見)或治療方案未及時執行,因而喪失治療時機或明顯延長療程者。
38.首選藥品供應不上或藥劑質量不良而影響治療,有不良后果者。
39.危重患者入院2天內無上級醫師查房和具體治療原則者。
40.超過本院、本專業,以及本院技術條件、手術分級的治療范圍造成不良后果者。
(二)中度缺陷
41.用藥錯誤及熱原反應產生的副作用,對療效有所影響或增加病人痛苦者。
42.未及時擬定治療方案或未執行治療措施,尚未造成不良后果者。
43.護理級別與病情危重程度不符者。
(三)輕度缺陷
44.因器械使用不當,對病人有輕度傷害,如電吸、電灼、壓迫性局部組織壞死等。
45.用藥不合理,包括少用、多用或濫用的藥物,應停用、換用的藥物未及時停用、換用等。
46.缺乏必要藥品和藥劑質量不好,對治療有所影響,但經采取措施,無不良后果者。
四、搶救缺陷
重度缺陷
47.因強調手續、制度等,未及時搶救時機造成嚴重后果者。
48.因藥品不全、儀器、器械發生故障及有關部門配合不利,造成不良后果者。
49.與搶救有關的檢查不及時或報告延遲,造成不良后果者。
50.推諉病人延誤治療者。
五、手術缺陷
(一)重度缺陷
51.麻醉失誤造成嚴重不良后果者。
52.手術錯誤,包括手術對象錯誤、手術適應癥錯誤及術式錯誤。
53.手術中損傷重要臟器。
54.術中違反操作規程,造成嚴重并發癥。
55.術前準備不充分,影響手術后果。
56.同一疾病因第一次手術不當造成二次手術者。
(二)中度缺陷
57.麻醉不當出現危險,經搶救轉危為安,無后遺癥者。
58.手術操作不當,發生一般并發癥,尚無不良后果者。
59.無需術前特殊準備一般病人,術前準備時間超過10天。
60.計劃住院日時間過長,按疾病操作常規和疾病轉歸標準進行核定。
(三)輕度缺陷
61.術中止血不徹底造成皮下血腫或切口延期愈合。
62.化膿性病灶切開引流不暢,需再次擴大引流或延期治愈者。
六、院內感染缺陷
(一)重度缺陷
63.病人住院期間(非潛伏期患者)出現肝炎、傷寒、破傷風、等感染院內傳染疾病和食物中毒者。
64.手術發生綠膿桿菌或厭氧菌感染者。
65.肌肉注射局部化膿感染并須手術切開者。
66.因器械、敷料消毒不符合要求或與消毒隔離有關措施發生阻障,造成成批病人一般感染者。
67.因檢查處置無菌處理不當,而造成泌尿系
或體腔內嚴重感染,并有嚴重不良后果者。
68.輸血、輸液造成感染者。
69.住院產婦發生產褥熱者。
70.乙類法定傳染病和肺結核患者未按規定進行隔離消毒,但未發生交叉感染者。
(二)中度缺陷
71.檢查治療措施無菌處理不當,造成輕度泌尿系統感染者。
75.漏報院內感染病例,或院內感染病例未下診斷,病歷無記錄者。
(三)輕度缺陷
76.住院期間發生呼吸道輕度感染者。
77.護理、治療措施、無菌操作不認真,發生局部輕度感染。
78.器械、敷料等消毒不認真,未達到消毒要求,但未造成后果者。
七、營養缺陷
(一)中度缺陷
79.重要治療膳食未下醫囑,對治療有嚴重影響者。
80.核查住院患者,其攝取食品有與疾病治療不相符合者。
(二)輕度缺陷
81.治療膳食質量不符合要求,對治療有所影響者。病情需要治療飲食,但醫生沒下醫囑或醫生下了醫囑而沒執行者。
八、護理缺陷
(一)重度缺陷
82.護理監護失誤,造成嚴重不良后果者,如病情觀察不周、失去搶求時機,儀器監護違反操作規程等。
83.不認真執行查對制度,打錯針、服錯藥、灌錯腸等造成嚴重不良后果者。
84.觀察病人不認真,護理不周,導致昏迷、墜床、發生Ⅲ°褥瘡或臥床病人自動下床,造成不良后果者。
85.擅離職守,延誤護理,治療和搶救時,造成嚴重后果者。
86.違反無菌技術操作,造成病人嚴重感染者。
87.凡需做皮試的注射藥,未做皮試或批號不符即行注射,造成嚴重后果者。
88.輸液或靜注外漏,造成病人嚴重組織壞死達3×3cm以上者。
89.因交接班不認真,延誤診治、護理工作,造成嚴重后果者。
(二)中度缺陷
90.執行查對制度不認真,發錯藥,打錯針,給病人增加痛苦者。
91.技術操作不熟練,給病人造成痛苦。
92.各種護理記錄不準確,影響診斷、治療者。
93.護理不周,發生Ⅱ°褥瘡或熱敷造成燙傷面積不超過體表0.2%者。
94.監護失誤,對引流不暢,未及時發現,影響治療者。
95.監護失誤,致使靜脈輸液注射外漏或靜脈采血皮下淤血面積達3×3厘米或以上者。
96.無菌技術操作不合格,病人發生輕度感染者。
97.病人入院無衛生處理,無搶救措施。
(三)輕度缺陷
98.各項護理工作(基礎護理、重病護理、專科護理)未過到標準要求,尚未造成后果者。醫囑執行印章空缺或不清者。
99.各種護理記錄不準確,醫學術語不當,項目填寫不全,不簽名等,但尚未造成不良影響者。
100.標本留置不及時,但尚未造成不良影響者。
101.執行查對制度不認真、打錯針、發錯藥(一般藥物)無不良后果者。
102.診前準備不好,但未影響診斷者。
九、醫德缺陷
(一)重度缺陷
一切因醫德因素直接對病人造成惡劣影響或嚴重不良后果者。
(二)中度缺陷
因醫德問題引起患者不滿,造成不良影響者。
(三)輕度缺陷
病人提出合理的批評意見者。
十、醫療缺陷分級
醫療缺陷分五級:Ⅰ級:3-10個輕度缺陷;Ⅱ級:11-30個輕度缺陷或1個中度缺陷;Ⅲ級:2-5個中度缺陷或31個以上輕度缺陷;Ⅳ級:6-9個中度缺陷;Ⅴ級:1個重度缺陷或10個以上中度缺陷。
篇3:缺陷管理專責安全責任制
1范圍
1.1本標準規定了**發電有限公司設備管理部缺陷管理專責在安全工作中應負的責任與要求,檢查與考核。
1.2本標準適用于**發電有限公司設備管理部缺陷管理專責的安全工作。
2引用標準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七十號)20**.06.29
《中國**集團公司系統安全生產責任制管理辦法》**集團制(2005)41號
《中國**集團公司安全生產工作規定》**集團制(2010)17號
《電力企業各級領導人員安全生產職責規定》電安生「1996」640號
《**股份有限公司發電企業主要生產管理崗位安全生產職責》[2006]95號
3安全工作應負的責任與要求
3.1在公司設備管理部正、副主任的領導下,對設備管理部缺陷管理專責的安全技術工作負責。
3.2認真貫徹執行安全生產的規章、制度和上級有關指示和要求,把與分管設備安全生產有關的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計劃,經設備管理部主任批準后組織實施。及時糾正公司分管設備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失職和違章行為。
3.3協助正、副主任編制和修訂公司缺陷管理制度、工作標準。
3.4對一體化缺陷模塊中的系統軟件問題,及時發現,并報開方發處理。
3.5查看一體化中每條缺陷處理的全過程,及時發現并處理每個節點、流程中的問題,督促各節點的業務辦理。
3.6按月統計、匯總缺陷完成率等數據,編寫缺陷分析總結。
3.7按照設備消缺管理制度要求,對相關部門提出考核意見。
3.8積極參加公司舉辦的各項安全活動,不斷增強安全意識,提高安全防護能力。
4檢查與考核
4.1本標準由******發電有限公司安全監察部和設備管理部主任進行檢查與考核。
4.2本標準與《**發電有限公司經濟責任制》、《**發電有限公司工作標準》、《**發電有限公司安全工作獎懲標準》一并考核。
5附加說明
本標準由設備管理部、安全監察部起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