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大型變壓器事故技術措施
一、預防變壓器絕緣擊穿事故
1.防止水分及空氣進入變壓器
(1)變壓器在運輸和存放時必須密封良好,在安裝過程中以及運行中必須采取措施防止進水;在安裝中必須特別注意高于油枕油面的部件,如套管頂部、防爆膜、油枕頂部和呼吸道等處的密封應確實良好,并進行檢漏試驗,每年結合檢修,應檢查這些部件的密封情況。
(2)強油循環的變壓器,在安裝時應保證本體及冷卻系統各部位的連接密封良好。密封墊應安裝正確,保持完好,制造上有缺陷的應處理好,例如潛油泵的膠墊、進油閥門桿的密封盤根、壓差繼電器的連接管等。更換膠墊時,對性能不明的膠墊材料應取樣作耐油試驗。
(3)水冷卻冷油器和潛油泵在安裝前應按照制造廠的安裝使用說明書對每臺作檢漏試驗。幾臺并列運行的冷油器,最好在每臺潛油泵的出口加裝逆止閥,以免備用冷油器中的油流倒向。運行中和備用的冷油器必須保證油壓大于水壓。潛油泵進油閥應全部打開,而用出油閥調節油的流量以避免負壓。運行中應定期監視壓差繼電器和壓力表的指示以及出水中有無油花(每臺冷油器應裝有監察出水中有無油花的放水閥門)。北方應采取措施防止冷油器停用時銅管凍裂。
(4)防爆筒應與油枕連通或經呼吸器與大氣連通。定期排放油枕內下部積水。
(5)呼吸器的油封應注意加油維護,保證暢通。干燥器應保持干燥。
(6)220千伏及以上的變壓器應采用真空注油以排除線圈中的氣泡。110千伏的變壓器應積極創造條件采用真空注油。
(7)變壓器投入運行前特別要注意排除內部空氣,如高壓套管法蘭、升高座、油管路中的死區、冷油器頂部等處都應排除殘存空氣。強油循環變壓器在安裝完畢投運前,應啟動全部冷卻設備,將油循環較長時間,使殘留空氣逸出。
(8)從油枕帶電補油或帶電濾油時,應先將油枕中的積水放盡。不應自變壓器下部注油以防止將空氣或將箱底水份、雜物等帶入線圈中。
(9)當輕瓦斯發信號時,要及時取氣(即使是空氣)判明成份,并取油樣作色譜檢查,查明原因,及時排除故障。
2.防止焊渣及銅絲等雜物進入變壓器
(1)變壓器在安裝時應進行吊罩檢查,清除內部殘存的一切雜物,盡可能用油沖洗鐵芯和線圈。有條件和必要時應吊芯,以便徹底清除箱底雜物。導向冷卻的變壓器應注意清除進油聯箱中的雜物。
(2)安裝前應將油管路、冷油器和潛油泵的內部清理干凈并用油沖洗。
(3)凈油器應安裝正確。要采取措施防止凈油器中的活性氧化鋁或硅膠沖入變壓器內。對已發生沖入了氧化鋁或硅膠的變壓器,應盡早安排檢修處理。
(4)為避免銅絲濾網沖入變壓器內,應將銅絲網換成燒結式過濾網·[可參照沈陽變壓器廠(76)檢字97號文的要求]。對已發現有銅絲網沖入的變壓器,應盡早安排檢修處理。
3.防止絕緣受傷
(1)變壓器在吊罩時應防止絕緣受到損傷,特別要注意內部絕緣距離較為緊湊的變壓器,勿使鐘罩砸傷引線和支架,為此可考慮在起吊鐘罩時裝置不使其走偏的隱釘。在安裝高壓套管時應注意勿使引線扭轉,不要過分用力吊拉引線,使引線根部和線圈絕緣受傷。如果引線過長、過短,則應予以處理。套管下部的緣橡筒圍屏,應按制造廠的圖紙和說明安裝,要防止引線砸及圍屏使絕緣距離不夠,檢修檢查時嚴禁踩在引線的根部。
(2)變化器在吊罩檢查時,應擰緊夾件的螺栓和壓釘,防止在運行中受到電流沖擊時線圈發生移位。
(3)對于經受過出口短路和異常運行情況的變壓器,特別是鋁線變壓器,應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必要的試驗或檢查,防止缺陷擴大。
(4)安裝檢修中需要更換絕緣部件時,必須采用試驗合格的材料或部件。
4.防止線圈溫度過高、絕緣劣化或燒壞
(1)變壓器的保護裝置必須完善可靠。瓦斯繼電器應安裝調整正確,定期檢查,清除誤動因素。重瓦斯保護應投入跳閘。跳閘直流電源必須可靠。不允許將無保護的變壓器投入運行。如因工作需要將保護短時停用,則應有措施,事后應立即恢復。
由于燒結式濾網阻力大,易形成負壓,后來制造廠改用造紙濾網。
(2)在地震預報期內,根據變壓器的具體情況和瓦斯繼電器的類型確定重瓦斯投入跳閘或信號。地震引起重瓦斯動作跳閘的變壓器,在恢復供電前要經過檢查,確定無異狀才可投運。
(3)合理控制運行中的頂層油溫升,特別是對強油循環的變壓器更要注意。根據運行情況和測量結果,不同的變壓器在額定負荷下,頂層油溫升值的差別較大,因此不能以為有些變壓器的頂層油溫升較低誤認為出力有余度。對各種溫度計要定期校驗,超溫信號要準確可靠。
(4)對負荷能力有懷疑或經改造提高出力的變壓器,應通過測量線圈平均溫度來確定負荷能力。正常以線圈平均溫升65℃時相應的油面溫升作為運行監視的極限。對改造增容的變壓器,當線圈電流密度超過同類變壓器的設計標準時,仍以線圈最熱點溫度不超過105℃為限。應考慮線圈最熱點溫升與平均溫升的差值,這個差值將增大,特別是對有統包絕緣的線圈,應酌量降低平均溫升來確定變壓器的額定出力。
(5)強迫油循環風冷、強迫油循環水冷的變壓器,當發生事故切除冷卻系統時(對強油循環風冷的,指停止風扇及油泵;對強油循環水冷的,指停止水及油循環),在額定負荷下允許的運行時間:當容量為125兆伏安及以下時為20分鐘,以上時為10分鐘。按上述規定油面溫度沿尚未到達75℃時,允許上升到75℃,但不超過1小時。
(6)強油循環的冷卻系統必須有兩個可靠的電源,應裝有自動的切換裝置,并定期進行切換試驗。信號裝置應齊全、可靠。
(7)防止風冷散熱器的風扇電動機大量損壞,風扇葉片應較平衡并調整角度,電動機鑄鋁端蓋磨損嚴重的可改為鑄鐵端蓋。應作好維修工作,以保證正常運行。
(8)31500千伏安及以上的變壓器應創造條件裝設上層油溫的遙測裝置。
(9)變壓器靠近頂部的箱壁上應裝有一個酒精溫度計,以便在必要時校對扇形溫度計的指示。
(10)對統包絕緣的加強段部分,應在大修時檢查油道有無堵塞現象,必要時應進行處理。
5.防止過電壓擊穿事故
(1)保護變壓器的避雷器應裝有動作記錄器,定期檢查動作次數。
(2)中性點接地系統的中性點不接地運行的變壓器,在投運和停運以及事故跳閘過程中應防止出現中性點位移過電壓。當單獨對變壓器充電時,其中性點必須接地。
6.防止絕緣擊穿
對于改造或新造的變壓器,應根據設計、制造、運行等方面的經驗,合理地選定匝絕緣厚度及縱絕緣油道布局。要認真檢驗導線焊接質量、光潔度及絕緣狀況,保證各加工工序的質量,做到“精心設計、精心施工”,并應進行試驗。對于全部或局部更換線圈的變壓器,要積極創造條件進行感應耐壓試驗。
二、預防鐵芯多點接地及短路故障
(1)在吊罩檢查時應測試鐵芯絕緣,確定鐵芯是否有多點接地。如有多點接地,應查清原因,消除后才能投入運行。
(2)安裝時注意檢查鐘罩頂部的加強筋與鐵芯上夾件的間隙,如有碰觸,應及時消除。
(3)供運輸時固定變壓器鐵芯的穩釘,應在安裝時將其翻過來,以防止運行中上夾件中有環流。變壓器的上槽鋼只允許一點接地。
(4)穿心螺栓絕緣應良好,并應注意檢查鐵芯穿心螺桿絕緣套外兩端的金屬座套,防止因座套過長與鐵芯觸及造成短路。
(5)線圈壓釘螺絲應緊固,防止螺帽和座套松動掉下,造成鐵芯短路。
(6)鐵芯通過套管引出接地的變壓器,應將接地線引下至適當的位置,以便在運行中監視接地線中是否有環流。
三、預防套管閃絡爆炸事故
(1)定期對套管進行清掃,保持清潔,防止積垢閃絡。在嚴重污穢地區運行的變壓器,可考慮采用加強型套管或防污閃涂料。
(2)安裝時要認真檢查套管各部位的密封情況,并設法檢漏,使接線端子帽密封良好,嚴防水份進入套管內或自引線進入變壓器內而發生故障。
(3)運行、檢修中應該注意檢查套管引出線端子的發熱情況,防止因接觸不良或引線開焊過熱引起套管爆炸。
(4)對110千伏及以上的套管應定期作介質損失角和電容量的測量,如發現問題可結合大修進行解體檢查。組裝后應真空注油。
(5)電容型套管的抽壓和接地運行的小套管的內部引線如有損壞應及時處理。
四、預防引線事故
(1)修復或在安裝吊芯吊罩檢查時,應注意保持足夠的引線間及對地的絕緣距離,必要時予以校正,并注意去掉裸露引線上的毛刺及尖角,防止在運行中發生放電擊穿。發現引線絕緣有損傷的應予修復。
(2)各引線接頭應焊接良好。運行中定期進行色譜分析和測量直流電阻,及時發現接頭過熱故障。對套管及分接開關的引線接頭如發現缺陷要及時處理。檢修后應作檢查試驗,保證焊接質量。
(3)在線圈下面水平排列的裸露引線,如果處在強油循環進油口之下,應加包絕緣,以防止雜物引起短路。
(4)35千伏及以下的套管導桿上引線兩側的螺母都應有背帽緊固,以防止松動。
五、預防分接開關事故
(1)變壓器安裝后投入運行前,必須測量各分接位置的直流電阻,以保證接觸良好。
(2)無載分接開關在改變分接位置時,為了消除觸頭接觸部分的氧化膜及油污等,應將觸頭轉運多次。對運行中不需改變分接位置的變壓器,每年應結合檢修或試驗進行一次同樣的操作,然后調至所需分接位置,并測直流電阻,合格后方得帶電運行。
(3)安裝及檢修中,應對分接開關進行認真檢查,對有載調壓開關應按出廠說明書對操作機構、選切開關及過渡電阻等進行全面檢查和調試。對無載開關應注意檢查彈簧狀態、觸頭表面鍍層及接觸情況、分接引線是否斷裂及緊固件是否松動。
六、防止變壓器油劣化
(1)加強油務管理監督工作,保持變壓器油質良好。采用薄膜密封和堅持充氮保護,對防止絕緣油劣化有顯著的效果。薄膜密封運行維護較簡單,可逐步創造條件推廣使用。對已采用充氮保護的變壓器要堅持使用。采用上述保護措施的變壓器,凈油器仍應投入運行,根據運行情況及時更換吸附劑。
(2)已裝有薄膜密封的大容量變壓器,注油時應注意防止出現假油位和進入空氣,以免運行中溫度上升時大量噴油并引起重瓦斯保護誤動作。
對充氮或薄膜密封的變壓器,應注意檢查油位計及防爆筒等處的密封情況,消除漏氣現象。
七、防止變壓器火災事故
(1)加強變壓器的防火工作,特別應注意對套管的質量檢查和運行監視,防止運行中發生爆炸噴油,引起變壓器著火。運行中應有事故預想。變壓器周圍應有消防設施,一旦發生事故時能盡量縮小事故范圍。
(2)進行變壓器干燥時,應事先作好防火等安全措施,并防止加熱系統故障和線圈過熱燒損變壓器。
(3)變壓器放油后(器身暴露在空氣中),進行電氣試驗(如測量直流電阻或通電試驗)時,嚴防因感應高壓打火或通電時發熱,引燃油紙等絕緣物。
(4)在處理變壓器引線焊接頭及在器身周圍進行明火作業時,必須事先作好防火措施,現場應設置一定數量的消防器材。
(5)事故貯油坑應保持在良好狀態,有足夠厚度和符合要求的卵石層。排油管道應暢通,應能迅速將油排出(例如排入事故總貯油池),不得將油排入電纜溝內。室內變壓器也應有貯油池或擋油短墻,防止火災蔓延。
(6)洞內變壓器應設法安裝自動的或遙控的水噴霧或其他滅火裝置。
八、預防為主,加強維護管理
(1)在有地震預報的地區,對變壓器必須采取防震措施,防止位移、傾倒、套管斷裂及附件損壞。如取消滾輪和軌道,將變壓器平放在基礎上,在變壓器四角打地錨拉線,對套管引線要適當放松,加大伸縮節或作軟件連接,潛油泵與基礎面要保持一定距離,散熱器之間的聯接要加固,防止晃動時損壞。
(2)定期做好預防性試驗及色譜檢查。正常運行的31500千伏安及以上的變壓器每年至少作一次色譜檢查,換油的變壓器應做色譜檢查,對有疑問的變壓器應根據情況加強色譜檢查,進行綜合分析。
關于色譜檢查判斷標準,推薦采用烴類氣體總含量及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四項指標作為設備健康狀況的基本數據。對烴類氣體總含量的推薦標準如下:
烴類氣體(甲烷、乙烷、乙烯、乙炔等)
總含量小于0.1%為正常,
烴類氣體大于0.5%內部可能有故障,
烴類氣體在0.1~0.5%應引起注意,
其他各項指標,可根據本地區的經驗確定暫不作推薦。
(3)積極研究新的測試方法及時發現大型變壓器中可能存在的異常情況。
篇2:車輛交通事故預防制度
一、什么是車輛交通事故
(一)車輛交通事故的概念
車輛交通事故簡稱交通事故,是指“車輛駕駛人員、行人、乘車人以及其他在道路上進行與交通有關的活動的人員,因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管理條例》和其它道路交通法規、規章的行為、過失造成人身傷亡或財產損失的事故”。
交通事故應具備以下四個要素:
1、道路要素,在道路上發生的才算交通事故,非道路上發生的則不稱其為交通事故。
2、損害要素,必須要出現損害后果,造成人員傷亡或財產損失的才算交通事故,既沒有人員傷亡,也沒有財產損失,不屬于交通事故。
3、違章要素,因違章行為造成的才算交通事故,當事人各方均沒有違章行為而出現了損害后果的不屬于交通事故,雖有違章行為。但是違章行為與損害后果之間沒有因果關系的,也不屬于交通事故。
4、過失要素,當事人的主觀心理狀態是過失的,才算交通事故,如果是出于故意,造成他人人身傷亡或者財產損失的,不能算交通事故,如果既無故意也無過失,即使出現了人身傷亡或者財產損失,也不能算交通事故。
除上述四個要素外,構成交通事故還有一個常識性的問題,即交通事故的各方當事人中至少有一方應當是機動車或非機動車輛駕駛人員,如果各方都是步行的行人,即使發生損害后果也不是交通事故。
(二)車輛交通事故的原因
組織領導方面思想不重視,工作不到位,制度不落實,責任不明確。駕駛人員方面業務不精技術不高,保養不夠維護不善,思想麻痹紀律松懈。行進人員方面法規意識淡,安全意識弱,防護能力差。
(三)車輛交通事故的分類
1、按事故的危害程度可分為:一級事故、二級事故、三級事故、一般事故和事故苗頭。
(1)一級事故:造成人員死亡,或直接經濟損失大于車輛報廢損失者。
(2)二級事故:造成人員重傷致一等以上殘廢,或直接經濟損失大于車輛大修損失者。
(3)三級事故:造成人員受傷致三等以上殘廢,或直接經濟損失大于車輛中修損失者。
(4)一般事故:造成人員受傷需住院治療,或直接經濟損失相當于車輛散熱器報廢以上損失者。
(5)事故苗頭:低于上述范圍者為事故苗頭,不列入事故須要提醒。
2、按事故的性質可分為:責任事故和非責任事故
(1)責任事故:事故中負有過失責任,其可根據過失責任大小分為責任、主要責任、同等責任、次要責任、一定責任五類。
(2)非責任事故:事故中無過失責任。
二、如何預防車輛交通事故
(一)統一思想、提高認識
各級領導及各類人員務必要將預防車輛交通事故的思想和認識提升到三個有利于的高度。
1、有利于鞏固和提高部隊的戰斗力,發生車輛交通事故,會造成裝備、物資和器材的損壞或報廢以及人員的傷亡,造成非戰斗減員,直接削弱部隊的戰斗力。
2、有利于保障生命財產的安全,增強軍政軍民團結,發生車輛交通事故,一旦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就會給受害者造成極大痛苦,破壞其家庭幸福,在人民群眾中產生不良影響,損害我軍的聲譽。
3、有利于減少經濟損失,促進部隊全面建設,車輛交通事故所造成的經濟損失也是十分驚人的,預防交通事故發生,避免或減少經濟損失,是促進部隊全面建設的必要保證。
(二)按章駕駛、文明行車
預防車輛交通事故駕駛人員要嚴格遵守以下要求。
1、講究交通公德和職業道德,文明駕駛,禮貌行車,嚴格遵守交通法規,服從交通民警指揮。
2、堅持車輛三檢查制度,安全設備保持齊全有效,車容要保持整潔,不駕駛機件失靈或違章承載的車輛。
3、駕駛員要隨身攜帶各種與車輛有關的有效證件,不準駕駛與準駕車種不符的車輛,嚴禁將車輛交給非駕駛員駕駛。
4、精力集中駕駛車輛,不超速行駛,不強行超車,不闖單、禁行線,嚴禁疲勞駕駛和酒后開車。
5、在駕車行經人行橫道,電、汽車站,鐵路道口,村莊、學校或車多人多的繁華街道時,應減速慢行或停車避讓。
6、安全禮讓禮賓車隊,嚴禁穿插禮賓車隊。
7、遇有大型集會活動時,進出停車場要聽從交通民警指揮,按指定路線順序行駛,依次停放,不要隨意離開車輛。
8、停放車輛要遵守規定,嚴禁亂停亂放,停放時要關閉電路,拉緊駐車制動,鎖好車門,確保安全。
9、行車中發生交通事故要保護現場,積極搶救傷者,并及時報告執勤交通民警及上級領導。
(三)縱隊行車、縝密組織
部、分隊摩托化開進、演習、長途運輸以及汽車長途駕駛教練時,通常都是縱隊行車,縱隊行車是乘載及摩托化輸送的基本方式,行軍前必須認真準備,行軍中必須按規定行車。
1、執勤前的準備
駕駛員受領任務時,必須對任務性質及有關行車事項了解清楚,必要時應作記錄或繪制簡圖,確保迅速準確地完成任務。應了解的事項如下:載運物資的單位、地點、物資名稱、裝載數量、體積、質量、裝載方法和時間,卸載的單位、地點和時間。車隊出發集合地點、行車序列、休息和宿營地點,行車路線、道路情況及沿途注意事項,通信聯絡方法及其他有關事項。
2、縱隊行車規定
縱隊行車時,車隊長、車輛多且分散,應加強組織管理,駕駛員必須要服從指揮,自覺遵守紀律,嚴格遵守交通法規及縱隊行車的有關規定,確保行車安全。
縱隊行車規定包括:出發時按規定序列依次開進,當前車駛出5米左右,后車即應起步,跟隨前進。掌握好行車速度和車間距離,前后車要互相照應,頭車不應過快,后車應與前車保持30-50米的距離,行車途中不得超越前車。在山路、冰雪路等復雜道路上,車間距離應適當加大。如因故使車間距離拉大時,后車不應猛追,以防發生事故。當車輛發生故障時,應立即減速靠道路右側停車,并示意后車超越。故障排除后,應插入車隊行駛并不得超越前車。待途中休息時,經允許后進入原序列位置。
車隊通過彎路、橋梁、狹路、渡口、交叉路口時,要聽從交通調整哨的指揮或注意交通標志。縱隊停車要選擇適當地點,以免妨礙交通,車間應保持適當的安全停車距離。如在坡道停車,車間距離應加大,并用三角木將車輪阻塞。駕駛室和乘車人員應從駕駛室右側車門及車廂后部上下,下車后不得在車行道隨意穿越走動,以免影響交通和發生事故。
(四)人員物資、規范乘載
1、人員的載運
貨運機動車駕駛室乘坐人數不準超過核準的載人數,貨運機動車不準人、貨混載,機動車除駕駛室和車廂外,其他任何部位都不準乘人,貨運汽車掛車、拖拉機掛車、半拖車、平板車、自動傾卸車、罐車不準乘人。
乘車人應做到,嚴格落實帶車干部責任制,每車必須指定一名帶車干部,帶車干部指定乘員骨干擔任安全員與車長。帶車干部督促司機遵守交通規則,車隊保持安全車距,防止緊跟前車發生追尾。通過城市的交叉路口,各種車輛匯集,行人密度大,是交通事故的多發點,提醒駕駛員需特別注意。乘員安全員與車長時刻注意車上人員的乘車情況,對于嚴重暈車的乘員,安排其靠后部通風處乘坐,行車過程中防止人員將頭、手伸出車體,杜絕行車中起立或私自換位置。遇情況迅速向帶車干部報告,帶車干部督促車隊嚴格按照行軍編成順序進行,杜絕違規超車情況出現。車輛出現問題掉隊的,帶車干部迅速將具體情況上報指揮部。
駕駛員應做到,乘載人員的車廂必須牢固。行車前,必須檢查車廂攔板是否關牢。起步、停車要平穩。車速要適當控制。通過輪渡、險橋、險路必須讓乘車人下車步行,待汽車通過后再上車。運送傷病員時,應積極創造條件,力求舒適。輕重傷病員應分開乘坐,如同車乘坐,重傷員應安置在車廂前部。行駛中應及時調節速度,減少顛簸,隨時注意傷病員的情況。對乘車人員要態度和藹,熱情服務,禮貌待人。完成任務后要向乘車人員征求意見,以便改進工作。
2、物資的載運
不準超過額定的載質量。裝載貨物高度從地面起不準超過4米,寬度不準超出車廂,長度前端不準超出車身,后端不準超出車廂2米且不準觸地,貨物必須均衡平穩,捆扎牢固。若運載不可解體的物品,其體積超過規定時,須經公安機關批準后,按指定時間、路線、時速行駛,并須懸掛明顯標志。載物長度未超出車廂后攔板時不準將攔板平放或放下,超出時,貨物攔板不準遮擋號牌、轉向燈、尾燈。
物資運輸分"包運"和"押運"兩種。凡物資運輸,均需有運輸憑證。由駕駛員或押運人員按照憑證上所列物資的名稱、數量、質量核查清楚,在憑證上的相應欄內簽字,并對運輸的物資負責。包運是指承運單位對所載運物資的接收、運送、交付的全過程以及在物資運輸過程中對物資的數量、質量保管負全部責任。押運是由托運單位派人隨車押送。一切運輸手續及運輸過程中對物資的數量、質量保管由押運人員負責,駕駛員只負責運送。
物資的交付。物資運到目的地后,駕駛員應按照現場指揮人員的指揮,將車駛入卸貨場所卸貨。卸貨時,駕駛員應按照運輸憑證向接收人員當面交點物資,由接收人在運輸憑證上簽名蓋章(若由押運人員隨車押運,則由押運人員負責交點)。卸貨后,駕駛員將運輸憑證交車隊指揮員。把車開到指定地點待命,并抓緊時間檢查保養車輛。
3、幾種特殊物資的載運
(1)軍需物資,在裝載前將車廂打掃干凈或墊上草席,以防油污。車上帶有備用油料時,應注意隔離,以防油液滲漏,污染裝載物資。被裝類輕泡物資,必須捆綁牢固。應注意糧秣等物資包裝是否完好。如有破漏應即調換或縫補。裝載怕潮濕的物資時,應將篷布蓋好,防止漏雨。
(2)戰備物資,運載戰備物資時,應根據其種類正確裝載,并注意捆綁牢固,通常情況下,超限笨重物資應用篷布蓋好,遮擋嚴實。行車時,精心駕駛,妥善處理情況,及時、安全地運達目的地。運載超限笨重物資時,須與道路交通管理部門協商,并按有關規定組織好超限笨重物資的裝載。運載時按指定的時間和路線行駛,為確保安全,必要時應實施交通管制。
(3)彈藥炸藥,彈藥為易爆炸的危險品,載運必須特別小心,以防意外。載運彈藥時應注意事項是,駕駛員向托運單位了解所運彈藥的性質及注意事項,以便采取安全措施。炸藥與雷管必須要分車載運,切忌碰撞。包裝應牢固完好,裝卸時應小心輕放,有標記的勿使倒置,各箱間應擠緊不留間隙,以減少震動。雨天應蓋好篷布,防止受潮。起步、停車要平穩,避免使用緊急制動,不要任意超車及車速過高,車上要嚴禁煙火。宿營時要遠離其它車輛,途中停車或卸載時,應選擇蔭涼地點停放,駕駛員不得遠離車輛。
(4)油料,裝卸油桶不要重摔,如無裝卸設備,盡量用跳板滾上滾下。卸載無跳板時,應墊一定厚度的稻草、沙土等松軟物,將油桶橫向滾下,使其落在松軟物上。放置時應使油桶直立,桶蓋向上。要經常檢查油桶及桶蓋有無滲漏,發現滲漏應及時排除。運油車附近要嚴禁煙火,運油車廂應墊些沙土,以防汽油滴漏在排氣管上。運油車不得在居民區停留,在炎熱夏季應選擇蔭涼地點停放。運油車除駕駛室外不準載人,不準同時載運其它易燃、易爆物品。油罐車在停駛和裝、卸油時,應插好接地線,行駛中應保持接地線觸地,防止引起火災。
(五)人員穿行、遵章守紀
1、單人通行十字路口
車輛在行至路口附近,駕駛員往往因地形、房屋、樹木和其它建筑物的遮擋,使視線受到限制,造成行車視線盲區。再加上交叉路口交通情況混亂,車流和人流復雜,常常形成突然的情況。通行十字路口要注意交通標志和信號,不要在車輛穿行的路段強行通過。通過時先觀察是否有行駛異常車輛,應先觀察左側是否有來車,而后觀察右側,確保穿行安全后可通過。通過彎道時,應利用路旁的反光鏡觀察是否有來車,也可采用聽來車聲音的方式確定是否有來車,保證無來往車輛,然后快速通行。避開大車、快車通過的時機穿行。
2、分隊穿行道路
分隊穿行公路路口應盡量選擇有限速標志或紅綠燈的路段實施。若確實無法避開,應派出調整哨。調整車輛人員應遠離通行位置約50-100米,穿著醒目服裝(熒光背心)隨時觀察來車是否有異常并用明顯器具(如旗幟、熒光棒、火把)提醒。身后放置隔離墩,防止車輛制動失效沖入人群。對于有坡度的山路應盡量避免穿行,必須穿行時加強警惕。調整哨封住道路時分隊應跑步快速通過,調整哨撤回時注意控制車輛,確保自身安全。
三、車輛交通事故怎樣處置和救治
(一)車輛交通事故的處理機構
公安部是國務院處理交通事故的主管機關,縣級以上地方各級公安機關是同級人民政府處理本行政區域內交通事故的主管機關。公安交通管理部門是專門負責交通事故處理的執行機構。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處理,一般由各高速公路控制中心的監視系統所屬的交警部門負責。
(二)車輛交通事故的處理權限
1、按行政區域處理。凡發生交通事故,均由所屬的事故地點縣(區)交警大隊處理。重大事故的處理,在必要時地(市)交通警察支隊可以派人協助。特大事故,地(市)交通警察支隊必須派人協助處理,必要時省(自治區)交通警察總隊派人協助處理。
2、軍車事故的處理。軍車發生事故,凡不涉及地方人、車、物損失的,由部隊主管部門處理。如涉及地方人員和牲畜傷亡、車輛及物資損壞時,由當地交通管理部門處理。部隊應尊重地方事故處理機關的處理意見。
3、涉外事故的處理。涉外交通事故是指在我國道路交通事故中,當事各方至少有一方是外國人員,或產權是外國車輛的交通事故。涉外事故的處理,依照我國的有關法律法律規范,由當地公安交通管理機關會同外事部門共同處理。
(三)車輛交通事故處理的原則
處理交通事故總的原則是以責論處。在交通事故處理中,還應遵循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同時分別追究的原則,以及交通事故中造成的車物損壞、牲畜死殘和人員傷害進行全部賠償、等價賠償、酌情減免和一次性結案的原則。
(四)車輛交通事故的責任認定
交通事故責任是公安機關對責任者進行教育、處罰和對損害賠償進行調解的依據,也是交通事故責任者擔任法律責任的依據。交通事故責任的分類交通事故責任,以兩方當事人為典型可以分為三組:全部責任與無責任。主要責任與次要責任。同等責任。一方當事人的違章行為造成交通事故的,有違章行為的一方應當負全部責任,另一方不負事故責任(即無責任);雙方都有違章行為,且雙方的違章行為都與造成交通事故有因果關系,其中違章行為在事故中作用大的一方負主要責任,另一方負次要責任;雙方都有違章行為,且雙方的違章行為都與造成交通事故有因果關系,而且各自的違章行為在事故中作用基本相當的,雙方負同等責任。在交通事故中若有第三方當事人,且都應承擔責任的,其三方應承擔責任的總和為百分之百,各依其違章行為在事故中作用的大小分擔。例如,一方為主要責任的,另兩方共同承擔次要責任;三方責任基本相當的,為同等責任(即各占三分之一)。
(五)車輛交通事故的處置
1、保證現場安全
帶車干部首先要確保自身的安全,不要做任何引發危險的動作,并立即向上級報告,視情況向當地公安交通關機關報告,請求救援。控制肇事車輛和人員,記下車牌號,防止逃逸事故發生。督促后續車輛將車停在與現場有一定距離的安全處,打開危險指示燈。不要企圖橫穿交通繁忙的高速公路。夜間要身著或攜帶發光或反光的衣物,最好使用手電筒。
2、采取以下防范措施
向其他駕駛者發出警示。在每一方向距離現場一定安全距離處放置警示牌或警示燈。關掉肇事車輛的點火開關。如果可能,最好切斷電池電源,關上柴油車的油路開關。制止車輛移動。如果汽車四輪著地,首先要拉緊手動剎車;如果汽車側翻,不必將其扶正,但要防止其翻滾。制止人員吸煙,察看附近有無帶有危險品標志的汽車,是否有破損的電線或泄漏的油料。如果發現輻射警告牌,要立即報告。迅速對所有傷病者的傷情作出判斷,盡量在原地搶救傷病者。只有當其有即時危險或需搶救其生命時,才可移動他們。要先從有生命危險者開始急救。徹底檢查肇事車輛周圍,以免漏掉撞車時甩出車外的傷病者或神志不清而在附近游蕩的傷病者。
(六)對傷者的急救
首先應記下車輛或傷病者的原位,當地公安交通管理機關將會需要這方面的資料。迅速通知車隊救護車及醫生。若非絕對必要,不要移動傷病者,及時檢查并記錄傷病者的呼吸、脈搏及反映程度。救助壓在車下的傷病者,設法找人幫助抬高或移開車輛。若非絕對必要,不要移動傷病者。事故發生后,當事人若逃跑,破壞、偽造現場或毀滅證據,使事故責任難以鑒定時,由當事人負全部責任,并加重處罰。
篇3:酒店自然災害事故發生分析及預防
酒店自然災害事故發生分析及預防
"自然災害"是人類依賴的自然界中所發生的異常現象,自然災害對人類社會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是觸目驚心的。它們之中既有地震、火山爆發、泥石流、海嘯、臺風、洪水等突發性災害;也有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干旱、海岸線變化等在較長時間中才能逐漸顯現的漸變性災害;還有臭氧層變化、水體污染、水土流失、酸雨等人類活動導致的環境災害。這些自然災害和環境破壞之間又有著復雜的相互聯系。
風險區域:
風險因素:
1、我國處在兩大自然災害帶的交匯處。
2、我國處在太平洋板塊和亞歐板塊的交界處,地殼運動強烈。
3、我國2/3的面積是山區,地貌類型復雜多樣。
4、季風氣候不穩定,尤其是夏威夷高壓勢力的強弱、位置移動的快慢導致了我國不同地區頻繁交替的旱澇災害。
風險預防:
1、組織成立防災領導小組。
2、由防災害領導小組制定酒店防自然災害應急預案,領導部署酒店臺風、暴雨、寒冷、地震來臨前的應急防御,做好緊急救災和恢復酒店正常營業工作。
3、防災害領導小組認真宣傳、貫徹、執行公司實行防災的批示,傳達防災信息。
4、防災害領導小組組織員工學習掌握臺風、暴雨、寒冷、地震等災害預警信號、預防和自救知識。
5、防災害領導小組定時或不定時排查酒店各個地點(地下排水管道、配電房、客房、餐廳、廚房、消防安全措施及酒店周邊環境等)安全方面的隱患,發現問題及時向有關部門反應,并監督整改。
6、防災害領導小組要做好疏散撤離酒店員工、客人工作和轉移保護酒店貴重物品工作,每半年進行疏散撤離演習一次。
7、防災害領導小組隨時與上級主管部門取得聯系,在接到臺風等信息時,進入戰備狀態,隨時待命。
8、在發生災害時,后勤人員在下班前切斷電源,檢查和加固酒店內外的懸掛物,防止高空懸掛物和花盆等摔落傷人。
9、發生破壞性災害時,立即做好抗災自救工作,發揚艱苦奮斗、自力更生精神,開展自救活動。
10、做好衛生防疫工作,做好災后衛生消毒,防止傳染疾病在酒店內滋生蔓延,做到災后無大疫。
風險案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