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食品驗收登記工作制度

食品驗收登記工作制度

2024-07-12 閱讀 1796

食品驗收登記制度

一、堅持索證

1、看出證單位出具的證件原件和影印件是否有效,有無偽造、涂改。

2、看食品衛生檢驗合格證與產品的名稱、商標、批號或生產日期是否一致。

3、發現食品生產經營者提供的衛生檢驗合格證不符合食品衛生有關規定,應拒絕采購。

4、對肉類、禽蛋類、蔬菜類等必須向供應商索要有關部門的檢驗檢疫合格證。

二、進貨驗收要嚴格檢查

1、購買包裝食品時要注意檢查包裝標志及說明。要嚴格看清食品的品名、產地、廠名、生產日期、批號或者代號、規格、配方及主要成分、保質期、食用者使用方法等,防止購進假、冒、偽、劣產品。

三、食品衛生知識要全面

1、必須了解常用食品有關的衛生標準,相關的衛生管理辦法及其它相關法規。

2、必須了解食品庫存要求、時間、衛生要求及可能存在的衛生問題。

四、掌握必要的感官檢查方法

1、首先應觀察其是否保持固有的形態、色澤,看是否有污染物;包裝物是否清潔,有無破損;食品是否外泄、外露,包裝是否符合衛生要求,包裝與內容物是否相符。

2、各種食物都有其固有的特征,檢查時應在自然光下多轉幾個方向檢查,以便發現異常情況。

3、可通過嗅覺器官來判斷食物的氣味有無異常的方法進行檢查。

4、可用手進行觸及食品檢查其硬度、彈性等組織形態改變。

5、可用舌尖沾少許食品放口腔內細細品嘗食品的味道。

篇2:設備進場驗收登記制度范本

1、必須使用有生產許可證或者安全認可證的特種設備。對使用的特種設備,必須按照有關規定申請相應的驗收檢驗和定期檢驗。

2、新增或新安裝的特種設備,在投入使用前,必須持監督檢驗機構出具的驗收檢驗報告和安全檢驗合格標志,到所在地區的地、市級以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機構注冊登記,將安全檢驗合格標志固定在特種設備顯著位置上后,方可以投入正式使用。

3、必須制定并嚴格執行以崗位責任制為核心,包括技術檔案管理、安全操作、常規檢查、維修保養、定期報檢和應急措施等在內的特種設備安全使用和運營的管理制度,必須保證特種設備技術檔案的完整、準確。

4、特種設備作業人員(指特種設備安裝、維修保養、操作等作業的人員)必須經專業培訓和考核,取得地、市級以上質量技術監督行政部門頒發的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資格證書后,方可以從事相應的工作。

5、必須對在用特種設備管理進行日常的維修保養。

6、嚴格執行特種設備年檢、月檢等常規檢查制度,經檢查發現有異常情況時,必須及時處理,嚴禁帶故障運行。檢查應當做詳細記錄,并存檔備查。

7、標準或者技術規程有壽命期限要求的特種設備或者零部件,應當按照相應要求予以報廢處理。特種設備進行報廢處理后應當向該特種設備注冊登記的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機構報告。

8、特種設備一旦發生事故,必須采取緊急救援措施,防止災害擴大,并按照有關規定及時向當地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機構及有關部門報告。

9、購置的起重機械,必須附有制造公司關于該起重機械產品或者部件的出廠合格證、使用維護說明書、裝箱清單等出廠隨機文件。

篇3:設備驗收登記管理制度

一、大型機具設備拆裝施工方案、驗收等資料及時由安質部存檔。

二、大型機具設備的生產許可證、產品合格證復印件建立機械設備檔案存放安質部備案存檔。

三、一般機械(拌漿機、壓漿機、彎曲機、切割機等)每年檢修一次,檢修后由安質部檢查驗收簽字立檔。

四、特種機械設備不合格產品不準進入施工現場使用。

五、操作人員在工作中不得擅離崗位,不得操作與本人所獲得的操作證不相符的機械,不得將機械設備交給無本機種操作證的人員操作,以確保人的安全和機械設備的完好。

六、操作人員按照《公路筑養路機械操作規程》和本機說明書規定要求進行操作,嚴格執行工作前的檢查制度和工作中應注意觀察及工作后的檢查保養制度。

七、駕駛室或操作室內應保持整潔,嚴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八、嚴禁酒后操作機械設備,嚴禁機械設備帶故障運轉或超負荷運轉。

九、機械設備在現場停放時,應選擇安全的停放地點,關閉好駕駛室(操作室),要拉上制動,不得停放在坡道上,夜間應有人看管。

十、向機械內加油時,附近要嚴禁煙火。柴、汽油機正常溫度在60-90度之間,溫度在40度以下,不得帶負荷工作。

十一、對用水冷卻的機械,當氣溫低于零度時,工作后應及時放水或采取防凍措施,以防凍裂機體。

十二、放置電動機的地點必須保持干燥,周圍不得堆放雜物和易燃品。啟動高壓電開關及高壓電機時,應戴絕緣手套,穿絕緣膠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