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防水混凝土—施工工藝

防水混凝土—施工工藝

2024-07-12 閱讀 3998

本工藝標準適用于一般民用及工業建筑的地下室防水,推薦剛性防水做法;UEA補償收縮混凝土剛性防水施工工藝。

2.1材料及主要機具:

2.1.1水泥:采用425號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或礦渣硅酸鹽水泥,嚴禁使用過期、受潮、變質的水泥。

2.1.2砂:宜用中砂,含泥量不得大于3%.

2.1.3石:宜用卵石,最大粒徑不宜大于40mm,含泥量不大于1%,吸水率不大于1.5%.

2.1.4水:飲用水或天然潔凈水。

2.1.5U.E.A膨脹劑:其性能應符合行業標準《混凝土膨脹劑》(JC476·2),其摻量應符合設計要求及有關的規定,與其它外加劑混合使用時,應經試驗試配后使用。

2.1.6主要機具:混凝土攪拌機、翻斗車、手推車、振搗器、溜槽、串桶、鐵板、鐵鍬、吊斗,計算器具磅秤等。

2.2作業條件:

2.2.1鋼筋、模板上道工序完成,辦理隱檢、預檢手續。注意檢查固定模板的鐵絲、螺栓是否穿過混凝土墻,如必須穿過時,應采取止水措施。特別是管道或預埋件穿過處是否已做好防水處理。木模板提前澆水濕潤,并將落在模板內的雜物清理干凈。

2.2.2根據施工方案,做好技術交底。

2.2.3材料需經檢驗,由試驗室試配提出混凝土配合比,試配的抗滲等級應按設計要求提高0.2MPa.

2.2.4如地下水位高,地下防水工程施工期間繼續做好降水,排水。

3.1工藝流程

作業準備→混凝土攪拌→運輸→混凝土澆筑→養護

3.2混凝土攪拌:攪拌投料順序:石子→砂→水泥→U.E.A膨脹劑→水.

投料先干拌0.5~1min再加水。水分三次加入,加水后攪拌1~2min(比普通混凝土攪拌時間延長0.5min)。混凝土攪拌前必須嚴格按試驗室配合比通知單操作,不得擅自修改。散裝水泥、砂、石車車過磅,在雨季,砂必須每天測定含水率,調整用水量。現場攪拌坍落度控制6~8cm,泵送商品混凝土坍落度控制14~16cm.

3.3運輸:混凝土運輸供應保持連續均衡,間隔不應超過1.5h,夏季或運距較遠可適當摻入緩凝劑,一般摻入2.5‰~3‰木鈣為宜。運輸后如出現離析,澆筑前進行二次拌合。

3.4混凝土澆筑:應連續澆筑,宜不留或少留施工縫。

3.4.1底板一般按設計要求不留施工縫或留在后澆帶上。

3.4.2墻體水平施工縫留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少于200mm的墻體上,墻體如有孔洞,施工縫距孔洞邊緣不宜少于300mm,施工縫形式宜用凸縫(墻厚大于30cm)或階梯縫、平直縫加金屬止水片(墻厚小于30cm),施工縫宜做企口縫并用B.W止水條處理垂直施工縫宜與后澆帶、變形縫相結合。

3.4.3在施工縫上澆筑混凝土前,應將混凝土表面鑿毛,清除雜物,沖凈并濕潤,再鋪一層2~3cm厚水泥砂漿(即原配合比去掉石子)或同一配合比的減石子混凝土,澆筑第一步其高度為40cm,以后每步澆筑50~60cm,嚴格按施工方案規定的順序澆筑。混凝土自高處自由傾落不應大于2m,如高度超過3m,要用串桶、溜槽下落。

3.4.4應用機械振搗,以保證混凝土密實,振搗時間一般10s為宜,不應漏振或過振,振搗延續時間應使混凝土表面浮漿,無氣泡,不下沉為止。鋪灰和振搗應選擇對稱位置開始,防止模板走動,結構斷面較小,鋼筋密集的部位嚴格按分層澆筑、分層振搗的要求操作,澆筑到最上層表面,必須用木抹找平,使表面密實平整。

3.5養護:常溫(20~25℃)澆筑后6~10h苫蓋澆水養護,要保持混凝土表面濕潤,養護不少于14d.

3.6冬期施工:水和砂應根據冬施方案規定加熱,應保證混凝土入模溫度不低于5℃,采用綜合蓄熱法保溫養護,冬期施工摻入的防凍劑應選用經認證的產品。拆模時混凝土表面溫度與環境溫度差不大于15℃。

4.1保證項目:

4.1.1防水混凝土的原材料、外加劑及預埋件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有關標準的規定,檢查出廠合格證、試驗報告。

4.1.2防水混凝土的抗滲等級和強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檢查配合比及試塊試驗報告。抗滲試塊500m3以下留兩組,一組標養,一組同條件養護,養護期28d,每增250~500m3增留兩組。

4.1.3施工縫、變形縫、止水片、穿墻管、支摸鐵件設置與構造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的規定,嚴禁有滲漏。

4.2基本項目:

混凝土表面平整,無露筋、蜂窩等缺陷,預埋件位置正確。

4.3允許偏差項目,見表3-1.

5.1為保護鋼筋、模板尺寸位置正確,不得踩踏鋼筋,并不得碰撞、改動模板、鋼筋。

5.2在拆模或吊運其它物件時,不得碰壞施工縫處企口,及止水帶。

5.3保護好穿墻管、電線管、電門盒及預埋件等,振搗時勿擠偏或使預埋件擠入混凝土內。

6.1嚴禁在混凝土內任意加水,嚴格控制水灰比,水灰比過大將影響U.E.A補償收縮混凝土的膨脹率,直接影響補償收縮及減少收縮裂縫的效果。

6.2細部構造處理是防水的薄弱環節,施工前應審核圖紙,特殊部位如變形縫、施工縫、穿墻管、預埋件等細部要精心處理。

6.3地下室防水工程必須由防水專業隊施工,其技術負責人及班組長必須持有上崗證書。施工完畢,及時整理施工技術資料,交總包歸檔。地下室防水工程保修期三年,出現滲漏要負責返修。

6.4穿墻管外預埋帶有止水環的套管,應在澆筑混凝土前預埋固定,止水環周圍混凝土要細心振搗密實,防止漏振,主管與套管按設計要求用防水密封膏封嚴。

6.5結構變形縫應嚴格按設計要求進行處理,止水帶位置要固定準確,周圍混凝土要細心澆筑振搗,保證密實,止水帶不得偏移,變形縫內填瀝青木絲板或聚乙烯泡沫棒,縫內20mm處填防水密封膏,在迎水面上加鋪一層防水卷材,并抹20mm防水砂漿保護。

6.6后澆縫一般待混凝土澆筑六周后,應以原設計混凝土等級提高一級的U.E.A補償收縮混凝土澆筑,澆筑前接槎處要清理干凈,養護28d.

本工藝標準應具備以下質量記錄:

7.1材料(水泥、砂、石、U.E.A,外加劑等)的出廠質量證明書、試驗報告。

7.2混凝土試塊試驗報告。(包括抗壓及抗滲試塊)。

7.3隱檢記錄。

7.4設計變更及洽商記錄。

7.5分項工程質量檢驗評定。

7.6其它技術文件。

篇2:某地下室UEA補償收縮混凝土剛性防水施工工藝

地下室UEA補償收縮混凝土剛性防水施工工藝

(一)適用范圍

用于一般工業與民用建筑地下室防水結構(自防水結構工程),包括防水層做完之后的混凝土或鋼筋混凝土底板與立墻自防水結構,均可選用UEA補償收縮混凝土處理。

(二)材料與機具要求

1.UEA混凝土膨脹劑

UEA混凝土膨脹劑的性能應符合《國家建材行業標準》(JC476-92混凝土膨脹劑)要求主要項目規定。

UEA混凝土膨脹劑與其它外加劑混合使用時,要經過試驗室試配后準確使用。

2.水泥

采用425號以上的硅酸鹽水泥或普通硅酸鹽水泥,礦渣硅酸鹽水泥亦可使用。過期、受潮、變質水泥嚴禁使用。

3.集料

集料的種類和品質應符合《普通混凝土用砂質量及檢驗方法》(JGJ52-92),和《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質量標準及檢驗方法》(JGJ53-92)雨季用砂石應及時測定含水率,供調正配合比使用。

4.水

飲用水或潔凈的天然水。

5.機具

混凝土攪拌機、插入式振搗器、平板振搗器、手推車、混凝土吊斗、鐵板、鐵揪、溜槽等。

(三)UNA補償收縮混凝土配合比設計

1.根據設計要求的強度Rh,按下式計算所要求的水灰比值:

采用碎石時:

Rh=0.46Rc(c/w-0.25)(4.1)

采用卵石時:

Rh=0.48Rc(c/w-0.61)(4.2)

式中--c/w混凝土所要求的水灰比值

Rh-----混凝土試配強度(MPa)

Rc-----水泥的實際強度(MPa)

在無法取得水泥實際強度時,可用(4.3)式代入

Rc=KcRb/c(4.3)

式中Rb/c----水泥標號

Kc----水泥的標號富余系數。Kc值可按實際統計資料定出,在無統計資料時,取

Kc=1.13計算。

2.根據集料品種、規格,外加劑的類型、摻量和施工要求的塌落度,選擇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用水量一般根據本單位所用材料按經驗選用。如無使用經驗可參照附件表2。對有抗滲和抗凍要求的UEA補償收縮混凝土,水灰比可參照附件表3和附表4。

3.計算水泥用量Co:

Co=c/w×Wo

混凝土的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應符合表4規定。

4.根據集料粒徑和水灰比按表5選定砂率Sp。

5.混凝土澆灌的塌落度,宜按表6選用。

6.泵送混凝土的配合比,應符合下列規定:

(1)碎石最大粒徑與輸送管內徑之比,宜小于1:3,卵石宜小于或等于1:2.5,通過0.315mm篩孔的砂應小于15%,砂率宜控制在40%-50%。

(2)最小水泥用量宜為300kg/m3。

(3)混凝土的塌落度宜為12-18cm,為此,混凝土內宜摻加適量的外加劑

7.UEA混凝土的配合比參考:

工地UEA混凝土配合比參考見附表5及附件表6。

(四)施工工藝

1.UEA補償收縮混凝土攪拌投料順序

開機運轉--投入石子--沙子--水泥--UEA混凝土膨脹劑--水(雨季砂、石需每天測含水率,以調整用水量)

攪拌:

投料先干拌0.5-1mm再加水。水分三次加入,加水后機械攪拌1-2min,(比普通混凝土延長攪拌0.5min)

2.塌落度控制

現場攪拌塌落度控制6-8cm

商品(泵送)混凝土攪拌,塌落度控制14-16cm。運輸后出現離析,必須二次攪拌。

3.運輸

UEA補償收縮混凝土運輸應保持連續,間隔時間不應超過1.5h。夏季運輸或運程較遠時可適當摻入緩凝劑以增強其流動性,一般可摻加水泥重量的2.5‰-3.5‰木鈣為宜。

4.澆灌

先檢查摸板是否堅固穩定,摸板拼縫嚴密不得漏漿。如固定模板用的螺栓必須穿過防水混凝土時,應采取防水措施。

UEA補償收縮混凝土澆灌必須連續進行。澆灌的自由落距不大于2m。

5.振搗

必須振搗器振搗,不得人工振搗,以保證混凝土密實。UEA補償收縮混凝土振搗時間比普通混凝土稍長,一般多振10s為宜,但盡量避免過振和漏振。在結構斷面較小鋼筋密集的部位嚴格分層澆灌分層振搗。振搗和鋪灰應選擇對稱的位置開始,以防止摸板走動。振搗必須認真操作,每一振點的振搗延續時間,應使UEA混凝土呈現浮漿和不再下沉為止。振搗棒的移動距離與插入深度應符合規范要求。

6.養護

一般溫度5-20oC時,澆灌UEA補償收縮混凝土后18h;20-25oC時,澆灌后10h;25oC以上時,澆灌后6h可開始澆水養護。要保持外露的混凝土表面濕潤狀態,連續養護時間不小于14d。

7.細部構造處理

(1)結構變形縫(包括伸縮縫、沉降縫)

按設計要求處理。一般可采用BW膨脹橡膠止水帶密封,止水帶的位置要固定準確,此處的混凝土澆灌與振搗要保證密實,止水帶不得偏移。變形縫內填瀝青木絲板或聚乙烯泡磨棒,縫內20mm處嵌填密封膏,在迎水面上虛鋪一層或滿鋪一層寬1m的防水卷材,并鋪抹20mm厚防水砂漿保護。

(2)施工縫

依據設計要求處理施工縫。一般底板和墻體澆灌混凝土施工縫不應留在兩者交接處,應留設在底板以上200-300mm。施工縫宜做企口縫并用BW止水條處理。施工縫在連續澆灌UEA補償收縮混凝土前,應將原混凝土(強度應達1.2MPa)表面鑿毛,清除浮砂雜物用高壓沖凈保持濕潤,上面涂刷1-2mm厚的水泥凈漿(內摻10%UEA混凝土膨脹劑),隨后可澆灌UEA補償收縮混凝土。

(3)后澆縫

地下室現澆混凝土的長度超過40m應設置貫通的混凝土后澆縫。縫寬不得小于800mm。縫處的鋼筋必須貫通,待混凝土澆灌6周后,以原設計混凝土標號提高一級的UEA補償收縮混凝土澆灌,養護時間不小于28d。

(4)穿墻管或穿墻套管

為防止結構沉降,穿墻管外可預埋帶有止水環的套管,主管(穿墻管)及套管均應在澆灌混凝土前埋設。主管與套管之間用密封膏封嚴,套管外壁

加焊的10×100mm止水環應為滿焊并居墻體中央。套管固定后澆灌混凝土,止水環兩側混凝土要振搗密實,防止漏振。

8.施工注意事項

(1)應嚴格控制水灰比,一般在0.5左右為宜,水灰比過大影響UEA補償收縮混凝土的膨脹率,施工嚴禁隨意加水。

(2)水泥用量每立方米在350kg左右為宜,最少不低于300kg,否則影響UEA補償收縮混凝土的密實性。

(3)應嚴格控制UEA補償收縮混凝土的配合比和投料順序。混凝土的攪拌計量裝置必須準確,每臺班要求兩次檢驗。

(4)冬期負溫度施工,應保證混凝土入模溫度不低于5oC,澆灌后立即蓄熱保溫養護。

(五)工程驗收

1.UEA補償收縮混凝土的原材料,外加劑及預埋件必須符合設計和施工規范要求。混凝土驗收前提供各項原材料的質量合格證件,現場復驗報告及檢驗記錄;混凝土強度及抗滲試驗報告,分項工程及隱蔽工程驗收記錄。

2.UEA補償收縮混凝土抗滲等級和強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及普通混凝土施工規范的規定。

3.UEA補償收縮混凝土嚴禁滲漏,施工縫、變形縫、后澆縫、止水帶、穿墻管件、支模鐵件等的設置和構造應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規定。

4.UEA補償收縮混凝土外觀平整,無露筋、蜂窩、孔洞、麻面等缺陷,預埋件位置準確。

(六)成品保護

1.保護鋼筋、摸板的位置正確,鋼筋和摸板之間應用混凝土墊塊隔開,不得緊靠,不得踩踏鋼筋和改動模板。

2.在拆模或吊運其它物件時,不得碰壞施工企口縫、止水鋼板、止水帶、預埋件、穿墻管等,以保持其穩定不松動、不位移。

(七)安全注意事項

1.澆灌混凝土時用電開關箱必須裝置漏電保護器,以防漏電傷人。

2.禁止振動棒振動鋼筋,以防墊塊松掉使鋼筋和模板接觸,使用震動棒不能隨便亂仍,以防傷人。

3.振搗器的電源、膠皮線要經常檢查,防止破損,操作時要戴絕緣手套,穿防觸電膠鞋。

4.翻斗車在使用前務必對剎車進行檢查,保證使用處于良好狀態。

5.夜間施工,道路及現場應架設照明設施。

篇3:建筑地下防水混凝土施工方法

建筑地下防水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法

一、施工準備

1.原材料:水泥:425號及以上的普硅、火山灰及礦渣水泥;如有侵蝕性介質作用,應按設計要求選定。砂:中砂含泥量≯3%;石子:宜用40MM粒徑以下卵石含泥量≯1%;摻合料:粉煤灰摻量應嚴格控制;外加劑:視具體情況選用(包括防水劑);

2.混凝土完成試配后確定配合比;

3.現場降水及排水繼續進行;

4.鋼筋完成隱檢驗收;

5.模板完成預檢驗收,模板內清理,澆水濕潤;

6.技術交底完畢。

二、操作工藝

1.基底處理:挖槽后基底整平,隨著降、排水的進行,基底積水由四周引水溝排水至集水坑后抽出;

2.混凝土攪拌必須按試驗室的配合比通知單進行操作,混凝土運至澆灌地點按規定制作試塊留存;

3.墊層施工的關鍵在于表面平整,可采用平板振搗器振搗;

4.墊層干硬后彈線,鋪放鋼筋并墊以水泥砂漿塊,留出保護層;

5.底板施工可結合面積和板厚,采取全面分層、分段分層或斜面分層的方式,從短邊開始沿長邊進行,可以從中間向外(四個方向或一個方向),也可以從外向中間連續澆灌,不留施工縫;

6.凡底板有雙層鋼筋者,上層鋼筋可采用吊掛也可以采用支鐵馬凳的方式,鐵馬凳下可加鋼板阻水;

7.立墻與底板交接的施工縫,應留在底板以上500MM(或至少200~300MM)的立墻上并按要求埋置止水帶;

8.拆模時抗壓強度至少應達到1.2Mpa;

9.養護終凝后即澆水不少于14d,3d以內每日4~6次,以后2~3次;

10.冬施施工:宜采用綜合蓄熱法養護,拆模時結構表面溫度與周圍氣溫溫差不得超過15度。

三、質量標準

1.原材料、外加劑和預埋件須符合設計和規范標準要求;

2.防水混凝土須密實,其強度和抗滲等級須符合設計要求及有關標準規定;

3.施工縫、變形縫、止水帶、穿墻管件、支模鐵件的設置和構造須符合設計和施工規范規定;

4.混凝土表面平整、無露筋、蜂窩等缺陷,預埋件標高、位置準確。

四、成品保護

1.保護鋼筋和模板的準確;

2.拆模和吊運其它物件時不得碰壞施工縫企口或撞動止水帶;

3.保證穿墻管、電門盒及預埋件的位置,防止振搗時被擠偏或預埋件凹進混凝土內。

五、應注意的質量問題

1.振搗不當脫模過早等原因造成的蜂窩、麻面等;

2.漏振等原因造成的孔洞;

3.因管道密集、預埋件和鋼筋稠密處澆灌混凝土有困難,應采用相同抗滲等級的細石混凝土,大管以下部位可經套管澆灌,面積大的預埋鋼板下應另開澆灌孔解決;

4.由于施工縫接槎未處理好而造成的滲水、漏水等。

六、技術、安全、節約措施

1.澆灌混凝土的平臺架子和腳手板要在班前檢查完畢,發現問題要及時派人修理;

2.振搗器的電源膠皮線要經常檢查,防止破損漏電,操作人員要戴絕緣手套,穿膠鞋;

3.專業電工應保證電源電路安全可靠,經常檢測電器絕緣情況;

4.翻斗車在使用前務必對剎車進行檢驗;

5.利用塔吊料斗吊運混凝土時要注意信號人員與操作人員配合,防止意外事故發生;

6.夜間施工運輸道路及施工現場應架設照明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