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智能大廈施工圖設計工藝

智能大廈施工圖設計工藝

2024-07-12 閱讀 1481

通過多年的電氣設計工作,我深刻感覺到隨著現代建筑智能化程度的提高,智能化電氣相對于傳統電氣化設計的區別日趨明顯。近期我院承擔了上海一座智能化大廈的施工圖設計,我本人負責大廈的弱電部分。依據國家及上海地方有關標準及業主意見,現圖紙已基本設計完畢。設計過程中,通過與業內人士深入的討論與廣泛交流,我在智能化設計過程中得到很多心得體會,以下就是我總結出的設計要點及個人見解,希望能對同行們的設計工作有所幫助。

設計依據建筑專業提供的建筑圖《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范》(JGJ/T16-92)

《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45-95)(1999年版)

《汽車庫、修車庫、停車場設計防火規范》(GB5067-97)

《智能建筑設計標準》(GB/T50314-2000)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GB50116-98)

《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GB50057-94)(2000年版)

《防靜電工程技術規程》(DGJ08-83-2000)(J10011-2000)

《建筑與建筑群綜合布線系統工程設計規范》(GB/T50311-2000)

系統概況本次設計為**商業大廈弱電系統設計,大廈為綜合性的商業大樓,集辦公、商場及餐廳于一體。大廈地下兩層,地上二十一層,裙房四層。電信間設置在地下二層,接收電話及網絡;樓宇控制中心設置在大樓首層,為大樓弱電系統綜合控制中心;屋頂設置天線接收機房。地下二層為人防區。

**商業大廈弱電系統子系統分類: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背景音樂兼緊急廣播系統;安保監視系統;CATV有線電視系統;綜合布線系統;BA樓宇自控系統。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背景音樂兼緊急廣播系統**商業大廈防火等級按一類建筑進行設計,消防控制中心設置在大樓首層的樓宇控制中心內,控制中心可通過中文CRT菜單對消防設備的運行情況進行監視及聯動操作。

根據《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大廈內每層劃分一個單獨的防火分區,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每個報警回路接受若干個防火分區的信號,報警回路共10個。

根據規范在各防火分區設置火災報警探頭,煤氣表房設置煤氣泄露探測器。地下停車庫根據梁的區域布置靈敏度為II級的溫感探頭。其它區域采用智能型煙感探測器。

采用輸入監視模塊將一些需要系統監視的報警點并入總線內,如水流指示器、濕式報警閥、消火栓啟泵按鈕指示、緊急報警按鈕、蝶閥和防火閥等。

系統可自動聯動控制防火卷簾門,排煙閥等消防設備的啟停。對于消防水泵,防煙和排煙風機的啟停,除可自動控制外,可在消防控制中心手動控制。煤氣泄露探測器報警時,自動切斷煤氣總閥,并接收反饋信號。

火災報警情況確認后,自動切斷非消防電源,接通報警廣播及火災應急燈,疏散燈電源,并接收反饋信號。

火災報警情況確認后,所有電梯停在一層,并接收反饋信號。

火災報警情況確認后,關閉相應防火分區的防火卷簾門,疏散通道的卷簾門,在煙感探頭報警時降至離地1.8米,溫感探頭報警時降至地面,并接收反饋信號。

消火拴啟泵按鈕直接接至消防水泵控制回路,可在樓宇控制中心直接啟動消防水泵。

建筑內走道和大廳等公共場所設置背景音樂兼緊急廣播系統揚聲器。各廣播分區設置音量開關,可調節音量大小。

消防廣播系統平時可兼作為背景音樂系統,火災報警情況確認后,著火層及上下相鄰一層自動切換為消防廣播,并放出最大音量。

手動報警按鈕都留有消防電話分機插孔,在電梯機房、空調機房、變配電室、水泵房及排煙機房設置消防電話,消防控制中心設置119直播電話。

火災報警控制系統每層設置的接線端子箱和模塊箱,布置在弱電間內。

消防電源線及聯動線選用耐火電線,采用KBG鋼管保護,鋼導管與接地系統連接,形成良好的屏蔽保護,金屬管外涂防火漆保護。

管線穿越地下二層人防區域均作密閉處理。

火災報警系統探頭實際布置可在二次裝修時具體調整。

火災報警系統與BA系統留有通訊接口。

小結:火災報警系統從保衛人民財產及生命安全角度來講是重要的,是弱電系統中圖紙審核最為嚴格的一項。設計過程中應注意規范要求,尤其強制性規范要求。消防設備非常規的聯動順序應做好詳細的記錄,作為火災報警系統設備調試時的程序設計依據。火災報警系統目前多采用無極性二總線制,報警聯動總線共用,便于設計與施工,但對總線保護的要求較高了,因此總線的施工要求要按照聯動總線的施工要求來做。

安保監視系統安保監視系統控制中心設置大樓一層的樓宇控制中心內。安保監視系統采用綜合式計算機安全綜合式管理系統,主要包括安保報警系統、電視監視系統和巡更系統。

大樓周邊設置紅外對射探測器,大樓內部重要通道(電梯間、樓梯間及公共走廊)設置報警探頭。

大樓室外設置一臺室外彩色快球攝像機,首層大廳設置三臺室內彩色云臺攝像機。首層銀行根據柜臺布置設置柜員機,大樓內部重要通道(電梯間、電梯內、樓梯間及公共走廊)設置黑白攝像機,地下一、二層,地上一至四層根據空間情況布置攝像機。

樓宇控制中心設置十六路數字硬盤錄像機六臺,接入攝像機及報警信號。

大樓每層設置若干個無線式巡更按鈕,樓宇控制中心設置巡更系統主機。

地下停車庫設置停車場管理系統,車庫進出口設置自動欄桿及IC卡讀卡器。

地下停車庫各車位設置車輛檢測器,主要路口設置電子車位牌,指示車輛停靠合理車位。

停車場管理系統不在本次設計范圍之內,未來根據停車場實際車位布置情況進行設計。

安保監視系統與公共防范管理系統留有通訊接口。

小結:對于一般民用建筑,安保系統要求的等級并不是很高,因此使用接線方式簡潔的數字硬盤錄像機有較強的優勢。但對于大型安保系統,攝像機、報警探頭數量較多,并有復雜的聯動要求時,使用數字硬盤錄像機就比較復雜了。目前市場上推出一種網絡電視監視系統,終端采用視頻接入模塊,使用大型骨干網絡交換機傳輸、儲存信息。但目前這個系統的圖像質量還不令人滿意,信號也明顯有滯后,但未來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將來可能會取代數字硬盤錄像機。

CATV有線電視系統本次設計有線電視系統考慮接收開路電視及衛星電視信號,與市內有線電視網留有接口。

衛星天線在布置在屋頂上,信號直接引入屋頂天線機房內。

有線電視信號僅分配至各層用戶智能集線箱內,二次裝修時具體布置到位。

大廈內部可增加自辦節目,設備放置在屋頂天線機房內。

大樓有線電視主干線垂直采用SYV-75-9電纜,水平采用SYV-75-5電纜。

用戶可通過加配智能集線箱的分支/分配器,擴展有線電視用戶點數。

有線電視客戶端電坪為:64±4dB.智能集線箱有線電視接入電坪應比客戶端電坪高5dB.綜合布線系統本次設計綜合布線系統數據接入采用一條千兆光纖,通過一臺千兆交換機分配至層弱電間,層弱電間設置交換機,分配至各層客戶端,帶寬10M到桌面。

系統采用一條300對的外線直播電話的大對數電纜。

綜合布線語音、數據點僅分配至各層用戶智能集線箱內,二次裝修時具體布置到位。

數據光纖、語音中繼線和語音大對數電纜由電信網引入大廈地下二層電信間內,線路路由及電信手孔由外網設計時統一考慮。

垂直布線數據布線采用光纖,語音布線均采用大對數電纜。

水平布線語音、數據線均采用超五類線。

大樓辦公區域每15平米設計一個雙孔模塊插座。

每個辦公區域設置兩條直線電話,一條內部電話。

對建筑物內屏蔽效應較強區域,考慮設置移動通訊中繼器,二次裝修時具體設計。

小結:設計布點到位,對施工圖設計階段來講,不確定因素太多。如設計僅做到層弱電間,將來水平布線又比較困難。采用智能集線箱布置在每個工作區內,二次裝修時布點到位,這樣做法我認為有利于簡化設計工作,辦公區域未來布置也更加方便靈活。需要說明的是,智能集線箱有線信號接入電坪并不是最終客戶端使用電坪,智能集線箱內標準配置一臺四分配器,因此會有5~6dB的損耗。

BA樓宇自控系統BA樓宇自控系統對大廈內的空調、水泵、電梯及高低壓變配電設備運行狀態進行監控,對于故障信息發出報警信號。

采用ACCUPOWER電能管理系統監控高低壓變配電設備的運行,BA樓宇自控系統與電能管理系統通過RS232接口連接,互相通訊。

大廈1~4空調系統為半集中式水冷空調系統,各層空調系統獨立運行。根據對送回風溫濕度信號的采集,系統可自動調整送回風閥門、冷熱水電控閥,保證空調系統的最佳運行狀態。

大廈標準層空調系統為半集中式風冷空調系統,各層空調系統獨立運行。根據對送回風溫濕度信號的采集,系統可自動調整送回風閥門,保證空調系統的最佳運行狀態。

樓宇自控系統監視空調系統的運行狀態,對故障信息發出報警,并可在樓宇控制中心遙控空調設備的啟停并調速。

樓宇自控系統監視給排水系統的運行狀態,對故障信息發出報警,并可在樓宇控制中心遙控給排水設備的啟停。樓頂水箱間,集水井設置液位開關,直接輸入就近的DDC中。

樓宇自控系統監視電梯系統的運行狀態,對故障信息發出報警。

BA樓宇自控系統中央控制主機設置在首層的樓宇控制中心內。

系統采用五類線作為系統總線,沿弱電間垂直布線。

DDC布置在對應層的弱電間內,DDC電源由中央控制室集中供電。

本次設計整座大廈的系統集成是建立在樓宇自控系統上的,留有與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公共安全防范系統及停車場管理系統的通訊接口。各子系統與樓宇自控系統均采用標準接口,并提供開放的用戶協議。

小結:樓宇自控系統作為智能化系統的核心,是實現設備節能與實現弱電系統集成的關鍵技術。供配電系統的電能監測需要配電柜廠家密切配合,這使它相對于其他設備監控有所不同。從這個角度來講,我認為設計院的強弱電圖紙均應設計,作為配電柜廠的制造依據。因此,本次系統我設計了獨立的電能監測系統,監測儀表均安裝在對應的高低壓配電柜上,系統獨立設置監控主機,可通過標準的MODBUS協議與樓宇自控系統通訊,通過交流,樓宇自控廠商也比較歡迎這樣的做法。

弱電系統供電及防雷接地樓宇控制中心、電信間電源按消防電源設計,采用雙回路供電,末端設置自動切換裝置。

配置20kVA的UPS不間斷電源,可維持設備運行30min,UPS設置在首層的弱電間內。

樓宇控制中心、電信間采用防靜電架空地板。線纜在地板下敷設。

本次設計計算機系統設備機房的接地系統采用共用接地系統,利用建筑物樁基網作為共用接地系統的基礎接地裝置。樓宇控制中心、電信間及弱電間設置弱電接地母排(紫銅排25*3mm2),利用結構主鋼筋作為引下線接至接地體。機架與接地母排之間采用再用直徑為16mm2的銅導線連接。

弱電系統采用KBG鋼管保護,鋼導管與接地系統連接,形成良好的屏蔽保護。

樓宇控制中心、電信間及弱電間采取屏蔽措施防止電磁干擾。

對樓宇控制中心、電信間及弱電間等弱電設備集中處,對電源及通信電纜設置電涌保護器(SPD),防止雷電侵入干擾。

小結:為保證弱電系統供電可靠性,本次我采用了雙回路供電+UPS供電。根據2000年版《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的第六章防雷擊電磁脈沖的相關規定,本次設計防雷接地系統采用共用接地系統,利用基礎鋼筋作為接地體,層層等電位連接,以結構主鋼筋作為引下線。采用扣壓式的KBG鋼管作為弱電通訊線的屏蔽保護。重要弱電系統設備其電源及通訊線均設置SPD保護。

總結:弱電系統近幾年發展迅速,新系統層出不窮,給設計院弱電設計提出很高的要求。所有子系統要做到面面具到是不大可能的,也是不大合理的。我認為設計單位主要任務應對弱電系統做整體考慮,與相關專業配合互提相關設計資料,預埋系統主要管線。系統設計應考慮充分的靈活性與擴展性,把一些更具體的工作放到二次裝修階段由集成商來完成。我個人從業時間不長,以上僅是我近來工作的一點心得體會,肯定有許多不足之處,我真心期望能得到大家的指正和批評,共同完善智能化電氣設計領域。

篇2:施工圖設計交底圖紙會審制度

1總則

為了使建設單位、監理部、施工單位了解工程設計特點和設計意圖,掌握工程關鍵部位的質量要求,工程開工前,設計單位應對自己提交的施工圖紙,進行系統的技術交底。

為了減少施工圖紙的差錯,將圖紙中的問題消除在施工之前,在施工圖設計技術交底的同時,各有關單位應對設計圖紙進行會審。

2紀要

主持人負責寫出會議紀要,并經各方簽字,經各方簽字后的紀要,被視為設計文件的一部分。或設計單位另出補充,替代設計圖紙技術文件。經過會審,對設計沒有提出任何問題的工程項目,也應寫出紀要,以示對該部分設計的認可。

3設計圖紙交底和會審的重點內容

設計圖紙是否經過設計單位各級人員正式簽署。

設計圖紙與說明書是否齊全,圖紙內容、表達深度是否滿足施工需要,圖中所列種類標準圖冊是否已經具備。

設計圖紙是否有錯誤。

施工圖與設備,特殊材料的技術要求是否一致,主要材料來源有無保證,能否代換,新技術、新材料的應用是否落實。

各專業之間,平立剖面之間,是否有矛盾,預埋件、預留孔洞是否協調,各類管溝、支架等專業間是否協調、統一。

施工圖的幾何尺寸、平面位置、標高等是否與總平面一致。

設計是否滿足生產和檢修要求,新老廠系統銜接是否吻合,施工過渡是否可行。

設計是否滿足安消防、環保的要求。

篇3:施工圖設計交底圖紙會審管理制度

1.目的

本制度規定了華電青島發電有限公司三期2×300MW級供熱機組擴建工程建設施工前的施工圖設計交底和圖紙會審的條件、職責、要求及實施過程。旨在使施工人員充分了解工程特點,熟悉設計內容,領會設計意圖,明確設計要求的質量標準,正確地按圖施工,將設計差錯等問題消除在施工前,確保工程質量,避免返工浪費。

2.適用范圍

本制度適用于華電青島發電有限公司三期2×300MW級供熱機組擴建工程施工圖的設計交底和圖紙會審。設備制造廠家的施工圖設計技術交底和圖紙會審,參照本制度執行。

3.責任

3.1設計單位

3.1.1按華電青島發電有限公司要求的時間向三期辦提供規定數量的完整的正式施工圖。

3.1.2向監理公司、三期辦和施工承包商進行施工圖設計技術交底。

3.1.3參加圖紙會審,進行會審答疑。

3.1.4按設計變更程序提出設計修改通知單。

3.2華電青島發電有限公司

3.2.1華電青島發電有限公司安排電廠本專業及相關專業人員熟悉設計和施工圖紙、參加圖紙會審。

3.2.2華電青島發電有限公司跟蹤監督、檢查落實會審紀要的執行情況。

3.3監理公司

3.3.1組織施工圖設計交底和圖紙會審,發出會審通知。

3.3.2主持施工圖設計技術交底和圖紙會審。

3.3.3匯總會審情況和各單位提出的問題及審定意見。

3.3.4整理形成會審紀要并組織參加會審各單位會簽。

3.3.5跟蹤監督和檢查落實會審紀要的實施情況。

3.4.1組織本單位各有關專業人員熟悉設計和審閱圖紙,參加施工圖設計技術交底和圖紙會審。

3.4.2收集、整理各專業提出的問題,會審時提出質疑、咨詢。

4.規定

4.1對于一個單項工程,設計單位必須提交包括各有關專業的完整的正式圖紙;整套圖紙應統一進行設計技術交底和圖紙會審。

4.2設計技術交底的重點包括工程特點和設計意圖、專業配合要求、主要質量標準、新技術應用及限額設計情況、設計深度及與運行組織的銜接,對設備材料的要求等。

4.3對施工急需的單位工程和重要的分部、分項工程的專業施工圖,必要時經監理公司和華電青島發電有限公司審批后,可提前單獨進行設計、技術交底和圖紙會審。

4.4監理公司在施工圖設計交底和圖紙會審前兩天發出會議通知,明確會審時間、地點、圖冊及參加單位。

4.5設計單位接到通知后必須派卷冊負責人(或主設人)和工代參加交底和會審,必要時相關專業的主設人和工代參加交底和會審。

4.6各有關單位提出圖紙中的疑問,由設計單位進行答疑;對存在的問題和需要解決的問題,先由設計單位提出解決方案,與會單位共同進行研究與協商,擬定解決方法,提出審定意見。

4.7監理公司及時整理出會審紀要并組織各單位會簽。

4.8監理公司將會審紀要發華電青島發電有限公司、設計單位、施工承包商各一份,原件存三期辦。

4.9設計單位根據會審紀要規定的內容進行設計修改,提出設計更改通知單。

4.10華電青島發電有限公司、監理公司對會審紀要中審定意見的執行情況,進行跟蹤、檢查、落實。

4.11會審紀要見附表

5參考文件

5.1編寫參考文件

《電力勘測設計技術管理制度》

《電力建設工程施工技術管理制度》

5.2執行參考文件

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