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墻施工工序質量控制措施
為確保地下墻的施工質量,必須認真做好下列關鍵工序質量控制工作:
一、槽段成槽開挖垂直度質量控制
為達到地下墻的垂直度要求,在成槽前調整好成槽機的水平度和垂直度。成槽過程中,利用真砂成槽機上的垂直度儀表及自動糾偏裝置來保證成槽垂直度。
初始挖槽精度對整個槽壁精度影響很大,要求分包單位在成槽過程中遵守:抓斗入槽,出槽應慢速均勻進行,嚴格控制垂直度,確保槽壁及槽幅接頭的垂直度符合設計要求。
成槽時,避免在開挖槽段附近增加較大地面附加及振動荷載,以防止引起槽段坍塌。成槽過程中,應加強觀測,如發生較嚴重局部坍塌對環境造成影響時,應將槽段及時回填后經處理重新開挖成槽。成槽機掘進速度不宜過快,以防槽壁失穩,當挖至槽底2~3米左右,應用測繩測槽,防止超挖或少挖,并進行泥漿置換和泥漿質量檢測。
規范規定地下連續墻垂直度≯3‰,成槽機駕駛員可根據安裝在液壓抓斗上的探頭,了解動態偏斜情況啟動液壓抓斗上的液壓推板進行動態的糾偏,這樣通過成槽中不斷進行準確的動態糾偏,確保地下墻的垂直精度要求。
二、鋼筋籠制作及吊裝的質量控制
在施工現場,鋼筋綁扎、加強筋布置不規范、鋼筋焊接漏焊、咬肉、焊縫厚度、寬度不達標、接駁器精度不高,帽子缺失等成為質量通病,對此現場要加強“三檢制度”。
要求做到結構焊縫滿焊,鋼筋籠吊點鋼筋縱向鋼筋桁架及主筋平面的斜向拉條的交點全部點焊,其余交點采用50%交錯點焊,如有必要鐵絲綁扎后再焊。鋼筋籠吊裝前,必須先檢查吊具、鋼絲完好情況,吊具的滑輪及鋼絲繩質量是檢查的重點,如發現鋼絲繩有小股鋼絲斷裂現象,不得使用。
起吊前清除鋼筋籠內的雜物,避免在起吊鋼籠過程中發生高空墜物的事故。鋼筋籠在入槽過程中,仔細檢查接駁器的完好情況,如發生接駁器或鋼筋脫焊和接駁器帽子脫落現象,必須馬上彌補再入槽。
如鋼筋籠下放困難,切不可強行沖擊下放,必要時將鋼筋籠拎出,對槽段重新處理后再入槽。
鋼筋籠在吊運及入槽過程中,應具有足夠的剛度,不應產生不可恢復的變形,鋼筋籠吊放入槽時注意籠子方向(迎土面70毫米,挖土面50毫米),不允許強行沖擊入槽。為保證槽壁不塌,在清槽泥漿置換合格后3~4小時內完成鋼筋籠的吊放,鋼筋籠放置到設計標高后,利用圓鋼制作的扁擔擱置在導墻上,必要時采取措施,防止籠子上浮。
鋼筋籠起吊應采用與鋼筋籠相當的吊架(鐵扁擔),主鉤吊點處應加固補強,吊環不可采用錳鋼,副鉤吊點要牢固,縱向桁架鋼筋籠應焊接牢固;吊索吊具使用前,應嚴格檢查,確保完好無損,防止鋼筋籠起吊時產生變形或摔落散籠。
三、砼澆筑的質量控制要點
由于槽壁施工時,老接頭上經常附有一層泥皮,會影響槽壁接頭質量,此時采用接頭刷壁方法。
用施工單位自制強制式刷壁器,在刷壁過程中能緊貼接頭處,確保刷壁效果,另外在刷壁機內部設置斜肋板,在下放過程中使泥漿對刷壁機內部的豎向力轉換成一個水平分力,使刷壁機緊貼接頭,每次提出泥漿面后用清水清洗,直到刷壁機上沒有附著物。
為防止鋼筋籠上浮,注意開始澆灌砼初始階段要放慢速度,導管的埋入深度應控制在必要的最小深度。在導墻上要設置錨固點,固定鋼筋籠。
為保證地下連續墻砼澆筑質量,按要求每車砼澆筑后檢查砼面的上升高度和砼導管埋深,以控制砼面上升速度和導管合理埋深,防止砼澆筑過程中夾泥、夾水。
鎖口管上端(吊索生根處)和鎖口管接頭焊接部位,必須有足夠的強度,以免發生拔斷鎖口管事故。
四、關鍵工序質量控制及措施
檢查分包商的資質、業績及質安保體系、主要管理人員及特殊上崗人員資質,特殊崗位資質證書是否有效、真實,是否滿足要求,主要設備檢查證明及其他質保資料、現場檢查設備組裝及運行情況。在施工放樣后,必須進行100%復核。
注意槽段軸線位置、開挖深度、寬度等,如遇障礙物應酌情處理,確保鋼筋復試合格。檢查鋼筋規格、間距等是否符合設計及方案要求,檢查混凝土配合比、坍落度,在泥漿使用前確定拌制泥漿材料、泥漿池是否滿足工程要求。定期檢查槽段底、中、上部泥漿比重、粘度是否符合要求,檢查底部泥漿是否被抽吸,頂部泥漿是否補漿。
控制初始挖槽垂直精度及槽段附近的荷載,控制泥漿面高度及泥漿性能,檢查槽深、槽寬,并用超聲波等垂直度監測儀測量槽段垂直度,成槽完成后槽口蓋好安全網板,防止人、物墜入槽內。
鋼筋加工前要檢查其質保資料,并經過復試合格后方可使用。鋼筋規格、間距及焊接接頭質量保護層墊塊、支撐預埋墊塊、結構梁、板的連接接駁器、地下墻址注漿管、測斜管等符合要求,鋼筋籠長、寬度及剛度等,起吊吊架、上鉤吊點、副鉤吊點處、吊環及吊索、鋼筋籠橋架等符合設計及方案要求。鋼筋籠起吊前,再次檢查鋼筋籠及吊鉤吊點位置、焊接牢度,起吊及固定的方式,起吊后嚴格控制鋼筋籠下放速度,不可強行下放,鋼筋籠下放后應固定在導墻上,并及時清基。
砼澆筑前,控制砼配合比、塌落度、粗細骨料及外加劑,配合比強度應提高一級,確保清基合格,控制鎖口管中心線位置及管底插入深度,并固定鎖口管,施工人員上下反復刷壁,直至接頭刷無泥為止,確保在鋼筋籠下放4小時內澆筑混凝土,否則應重新清基測量砼塌落度??刂葡噜弻Ч軆软鸥卟罴皾仓俣?旁站澆搗并留試塊,根據水下砼凝固情況,起拔鎖口管,控制好鎖口管起拔速度和頻率。
篇2:工序崗位鋼化質量控制
一.上片主操工作質量控制職責:1.對磨邊、鋼化上片檢查,檢查內容:外觀、氣泡、疵點、磨邊質量,并將不合格品統一堆放,貼上不合格品標簽,記錄在相應的記錄表上。2.玻璃上片時,應做到:A、核對流程跟蹤單數量與玻璃實物是否相符。B、應審閱流程跟蹤單加工內容,入爐玻璃應核對尺寸、孔位、孔徑等。C、依工藝標準確認玻璃外觀質量是否符合要求。D、上片時應撕去玻璃上的標簽,并妥善保管,全數移送下片臺備用。E、上片應合理排片,合理利用空間。F、仔細檢查膜面外觀,確保玻璃表面干凈、無痕。3.所有入爐玻璃均應核對尺寸、孔位、孔徑、孔數、孔夾、缺位置,規范如下:A、成品規格標準:+0-2,對角線偏差不能大于對對角線平均長度的0.2%;B、成品倒邊標準:4~8mm玻璃為:1~1.5mm;10~12mm玻璃為1.5~2mm;15~19mm玻璃為2.5~3mm;彎G玻璃倒大邊為4~5mm;C、孔徑4~40mm,其孔位偏移允許值范圍±1mm;D、孔徑40~100mm,其孔位偏移允許值范圍±1.5~2mm;E、孔徑>100mm,其孔位偏移允許值范圍±2~3mm;F、缺、夾偏移量允許值范圍±2~3mm;4.所有入爐玻璃均應檢查玻璃外觀無紙紋、無發霉,其它瑕疵允許范圍:A、黑點、雜質、結石0.5mm 篇3:工程項目關鍵工序質量控制 工程項目關鍵工序的質量控制 本工程的關鍵工序是電纜的中間頭和終端的制作。對其質量控制重點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1)做好接續人員的培訓工作,確保接續人員熟練掌握操作程序和要領,經考試合格后持證上崗。 2)電纜中間頭、終端頭制作實行掛牌作業,同主管工程師做好原始記錄,確保質量的可追溯性。 3)嚴把接頭材料質量關,按進貨檢驗試驗程序要求做好接頭材料和檢驗;使用前再次進行測試和檢驗,保證合格的接續材料用于工程,同時做好檢驗記錄,實現接頭材料的可追溯性。 4)操作人員嚴格按中間頭和終端頭的操作工藝進行施工。室外施工不安排在雨天,室內施工保證環境符合要求。 5)中間頭或終端頭做完后及時進行電氣特性的測試,保證符合規范和設計要求,并做好記錄。 6)接頭測試完成后及時進行安裝固定。安裝固定中間頭時理順兩側預留電纜,確保接頭處不受任何張力。